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徐仲凯 《中国乳业》2022,(11):58-62
畜禽强制免疫“先打后补”是2016年原农业部、财政部探索推行的一项强制免疫补助政策,允许规模养殖场自主采购疫苗、自行开展免疫,免疫合格后申请财政直补。本文旨在对东营市近几年强制免疫“先打后补”政策在规模奶牛场实施现状进行综合分析,查找政策实施的难点、堵点及其原因,提出如何更好地让奶牛等规模养殖场参与强制免疫“先打后补”政策的措施、建议,为进一步完善“先打后补”政策,防控重大动物疫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5畜禽规模养殖场污染防治主推技术模式5.1干清粪+贮存池+还田利用采用干清粪方式,建设防雨、防渗、防溢流的粪污贮存设施,粪便经自然堆积腐熟后还田,污水进入贮存池内进行沉淀和自然发酵,出水供周围农田或果园等利用。5.1.1适用范围主要适用于周边有足够的需要常年施肥农田的养殖场,生猪养殖规模在年出栏2000头以下,奶牛养殖规模在存栏200头以下,肉牛养殖规模在年出栏400头以下,蛋鸡养殖规模在存栏10万只以下,肉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故城县大力实施精准扶贫,不断优化自主式扶贫开发模式。该县立足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规划培育具有特色的“政银企户保+奶牛产业”的扶贫模式,助力精准脱贫。以该县“奶牛贷543”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该模式的运行机制、扶贫成效以及该模式运行中的问题,并针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路径,旨在为推动贫困地区畜牧产业扶贫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李华松 《中国乳业》2020,(12):38-39
产科疾病在奶牛养殖过程中发病率较高。中兽医认为“气血调达为顺,郁滞为病”,健全的生理功能是保证奶牛五脏元真通畅的基础。利用中兽药“红花二黄白草汤”可有效防治牛产科疾病等慢性病。  相似文献   

5.
孟炜博 《中国猪业》2021,16(3):26-28
近年来,农产品“保险+期货”业务多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传统的生猪养殖保险在一定程度上转移了生猪的养殖风险,但保障程度较低,而随着生猪期货的上市,生猪“保险+期货”为我国的生猪产业带来了新的风险分散方式。本文力图在分析生猪“保险+期货”模式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生猪“保险+期货”模式面临的问题,并给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藏南农牧交错带农牧互作模式下土地利用效益耦合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牧耦合是提升农牧交错带生态系统综合效益的有效途径之一。研究采用土地利用耦合模型,定量分析了西藏藏南地区“牧繁农育”和“农草牧补”两种农牧耦合模式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耦合度。结果表明,2008-2016年“牧繁农育”模式的土地利用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农草牧补”模式的土地利用生态环境效益虽呈增加趋势,但社会经济效益处于波动状的稳定状态;虽然“牧繁农育”模式和“农草牧补”模式均处于协调发展状态,但“牧繁农育”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较“农草牧补”随年际的变化具有相对稳定性,这为类似地区定量评价农牧耦合模型效益提供了范式。  相似文献   

7.
在武威黄羊镇和兰州永登地区,以20个紫花苜蓿不同品种作为研究对象,连续两年对其在初花期的干草产量、株高、茎叶比、鲜干比、粗蛋白、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粗灰分、粗脂肪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并采用灰色关联度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皇后”在黄羊镇和永登地区干草产量均为最高,分别为8.15和7.78 t/hm2;“甘农4号”在黄羊镇地区株高最高(102.44 cm),“驯鹿”在永登地区株高最高(96.44 cm);“陇东苜蓿”在黄羊镇地区粗蛋白含量最高(18.08%),“陇中苜蓿”在永登地区最高(17.91%);“苜蓿王”在黄羊镇地区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31.19%),而“太阳神”、“柏拉图”在永登地区并列最低(33.99%);“苜蓿王”在黄羊镇地区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39.08%),“北极星”在永登地区最低(42.96%)。综合分析结果显示,“苜蓿王”、 “甘农4号”、“陇东苜蓿”、“北极星”在黄羊镇地区综合表现优异;永登地区“柏拉图”、“皇后”、 “苜蓿王”、 “北极星”综合表现优异,这些品种在上述各地区分别具有较高的推广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随着动物医学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及专业认证标准建议稿的出台,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已成为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动物医学专业“3+1”培养模式的实施有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而其中的“1”即生产实习则成为重中之重。因此,为保障相应的生产实习教学质量,必须确立“3+1”培养模式下动物医学专业生产实习教学培养体系和生产实习教学评价考核体系。同时,建立适应“3+1”培养模式下的教学生产实习基地及管理模式。通过加强生产实习教学环节的建设和管理,既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又顺应了社会变革需要和教育部相关要求,极大地增强了毕业生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9.
乌兰察布职业学院畜牧兽医专业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 在“大北农模式”人才培养的基础上, 加强与企业的深层次合作, 将人才培养分为“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能力”3个层次。通过不断改革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内容、校企共建考核评价机制、专兼结合“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建立, 创建了具有特色的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形成“校企一体、产学并举、工学结合”的办学特点, 实现了“能养会繁、会繁能防、会防能治、会治能销、会销能管”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筛选内蒙古兴安盟地区营养价值较好的紫花苜蓿品种。[方法] 以国外引进的34个紫花苜蓿品种为试验材料,在内蒙古兴安盟地区开展种植试验,测定各参试品种紫花苜蓿的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计算相对饲用价值,运用隶属函数法对营养价值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参试的34个紫花苜蓿品种中,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最高的分别是“SK3010”“阿尔冈金”“康赛”和“挑战者”。相对饲用价值最高的品种是“巨能2”。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较好的3个参试品种是“巨能2”“SK3010”“阿尔冈金”。[结论] 参试的34个紫花苜蓿品种中“巨能2”“SK3010”“阿尔冈金”3个品种在内蒙古兴安盟干旱冷凉区具有较高的推广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养牛业规模化、集中化发展,牛粪资源化利用日益凸显。从奶牛养殖污染防治角度出发,阐述规模化牛场粪便污染现状,介绍了堆肥技术、发酵技术、沼气生态模式在牛场粪便污染处理中的应用,旨在为提高牛场粪便处理效率,为促进奶牛养殖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奶牛养殖业发展规模的壮大,规模化奶牛场数量持续增加,但奶牛场粪污污染问题也日益凸显。本文结合自身工作经验,首先分析了规模化奶牛场粪污的危害性,然后从雨污分离、固液分离和干清粪工艺对规模化奶牛场粪污处理方式进行概述,最后从厌气(厌氧)发酵获得沼气、微生物发酵用作饲料和生产生物有机肥三种不同模式介绍模化奶牛场粪污的循环利用操作,以期为规模化奶牛场粪污高效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蛋鸡粪便的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畜禽养殖粪便废弃物带来的污染问题,在贵州安顺绿色生态畜禽农业科技园区开展了蛋鸡粪便无害化、资源化的处理技术研究,针对性研究了养殖大户和规模化养殖场2种养殖模式下,利用鸡粪生产有机肥料的工艺,生产出优质鸡粪有机肥料,为全省畜禽行业粪便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甘肃省庆阳市家畜粪污风险评价与资源利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甘肃省庆阳市家畜粪污肥料的安全性,促进粪污资源的健康化、合理化、精细化利用,实现科学种养结合模式,采集该市猪场、牛场、羊场的家畜粪便,经塑料大棚堆积发酵熟化后,测定粪便肥料的主要卫生学指标和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测定的2项卫生学指标,包括粪中蛔虫卵死亡率和粪大肠菌群数,均符合《有机肥标准 NY 525—2012》的要求。猪粪肥料中含有的重金属元素以锌(Zn)、铜(Cu)为主,其中,Zn含量为4 125.00 mg/kg,Cu含量为342.00 mg/kg;对照国家推荐标准《畜禽粪便还田技术规范 GB/T 25246—2010》中的重金属限制值,猪粪肥料中Zn含量超出最大限制值(3 400 mg/kg)21.32%,且Cu含量较高,超出部分作物限制要求。牛粪肥料铬(Cr)含量较高,为217.30 mg/kg,超出相关标准(150.00 mg/kg)44.87%。羊粪肥料重金属含量均未超标。为避免粪污重金属对环境的污染,建议粪污进行集中处理,将猪粪与牛粪或羊粪按比例混合堆积发酵生产有机肥,并根据作物需要科学施用。  相似文献   

15.
现代规模化牛场发展迅速,为市民提供大量优良奶源和畜肉,但同时牛场产生粪便、污水等废弃物排泄量增加,大部分牛场不能规范化处理,粪污堆积在生产区域,不光对周围土壤、空气和水体造成污染,还影响牛场的正常养殖生产秩序,对生态环境危害严重,影响养牛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因此牛粪的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问题急需解决。为了稳定、无害的处理粪污,将规模化牛场粪污作资源化处理利用,不仅可以解决牛场粪污污染问题,还能实现粪污资源最大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牛粪的营养成分以及规模化牛场粪污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简述了粪污资源化利用的目的、原则和预期效果,介绍了牛粪资源化利用的现有途径和方式,其中主要包括能源化、基质化、饲料化、燃料化、肥料化、氧化塘发酵后再利用等方法,以期通过分析多种资源化处理技术,将其根据具体情况应用,或者多种技术搭配实施,避免单一技术存在的局限性,为不同养殖环境情况下的粪污处理提供参考,为现代化养牛业低碳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在未来应继续加大规模化牛场粪污资源化利用力度,科学合理制定各地区养殖场的粪污处理规划和资源化利用模式,监测周围环境质量并作出有效控制,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为畜牧业循环经济...  相似文献   

16.
北京是都市奶牛养殖业发展的典型代表,拥有规模化奶牛场49 家,存栏规模5.68 万头。得益于资金和技术支持,北京市奶业稳步发展,但受资源、环境、政策等因素影响,当地规模化奶牛养殖企业也面临管理难度大、环保压力大、养殖成本高等问题。优化规模化奶牛场综合管理是解决奶牛养殖区域性难题的有效途径。本文在充分调研北京市奶牛奶牛场粪污处理现状的基础上,以北京市延庆区大地群生养殖专业合作社为例,介绍科学养殖-高效粪污资源化利用综合管理方案,以期为都市型农业提供粪污管理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DHI报告解读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奶牛养殖业的迅速发展,DHI技术在奶牛场中的应用已经普及,依据DHI报告,可以了解牛场的饲养管理、繁殖配种、乳房保健及疾病防治等状况,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及选种选配,有效地防治乳腺炎,合理地淘汰牛只,进而显著提高奶牛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全面、准确解读DHI报告,在解决奶牛场的实际问题和牛群改良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主要以宁夏某奶牛场2016年2月的DHI报告为例,就DHI报告中的关键指标作一介绍,旨在使DHI报告在实际生产中发挥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奶牛场粪污产生量大,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难等问题成为制约奶牛生产发展的一大瓶颈。通过对规模化奶牛场抓点试验,以规模奶牛场圈舍改造和发酵床养牛为核心,其他关键技术集成配套一体化应用,经过不断研究探索和创新,取得显著效果。本文通过对其进行梳理、提炼和归纳总结,概括出了规模奶牛场粪污资源化利用的“建兴生态模式”,阐述了该模式的“四化”内涵、发酵床体与种养结合的生产工艺,阐述了圈舍改建、发酵床养牛、源头减量、无害化处理和土地消纳利用等主要措施和在生产效率、环境保护、乳品质量安全等方面的成效,为规模奶牛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我国奶牛饲养方式由最初的散养方式向规模化、集约化快速转变,奶牛饲养密度的增加,提升了养殖风险。为保证奶牛健康,规模奶牛场防疫工作显得格外重要。任何奶牛疾病防控都需要采取全面措施,首先是做好消毒工作,因为消毒是传染病防控的重要环节,但很多奶牛场未加以重视。本文从消毒的重要性出发,提出规模奶牛场消毒工作措施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0.
国内外牛粪生物质资源利用的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奶牛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与之伴行的牛粪产量日益增加。不仅严重污染周边环境,而且对人畜健康产生极大影响。如何有效合理地利用牛粪资源,即开展相应资源化研究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本文阐述了目前国内外牛粪的主要利用方式,包括饲料化、能源化和肥料化等,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牛粪综合循环利用模式,旨在为牛粪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