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强对进口大豆的检验检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 ,随着国内榨油产业的发展以及榨油厂对国外大豆的偏爱 ,进口大豆呈现出持续增长的势头。据有关部门统计 ,1 999年我国进口大豆为 431 7万t ,比 1 998年增加 1 1 2万t,达历史最高水平。进口大豆主要来自美国、巴西和阿根廷。进口大豆的大量涌入 ,刺激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满足了人们对大豆的消费需求。同时 ,我们也注意到 ,进口大豆的检验检疫工作现状令人担忧 ,存在着许多问题与不足。加强对进口大豆的检验检疫成为当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1 进口大豆检验检疫现状1 .1 检验方面目前 ,仍然是依据合同、信用证等有关规定对水份、…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我国近年来大豆进口贸易的历史概况作了回顾,并对我国大豆进口的各个阶段采取的检验检疫政策和对我国进口大豆的影响进行了总结.分析认为,我国进口大豆检验检疫政策遵循 WTO 规则,既能有效保证大豆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又能有效防范外来有害生物的入侵,充分体现了检验检疫部门的职责,认真履行了服务与把关的职能.  相似文献   

3.
青岛口岸进口大豆检验检疫风险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大豆进口呈现大幅度增长趋势,进口量为2004年2023万t,2005年2659万t,2006年3000万t。大豆的大量进口虽满足了油脂市场的需求,但加大了外来有害生物等不利因素带来的风险。本文根据2004~2006年青岛口岸进口大豆的品质、疫情、有毒有害物质以及转基因成分等情况,提出检验检疫应对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进口大豆中菌核和麦角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口大豆中不断检出的黑色鼠粪状物质,究竟是大豆菌核病菌的菌核还是麦角,是目前困扰口岸检验检疫人员的一个问题。本文对大豆菌核病菌的菌核和麦角的分类地位、寄主及为害症状、形态特征、检疫鉴定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和比较,以期对今后大豆检疫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广州新沙港自 2 0 0 1年 8月至 2 0 0 2年 8月对进境的非种用大豆进行了有效的检验检疫与监管。1 检验检疫情况1 1 检疫与疫情一年来 ,在从美国、巴西、阿根廷进境的8批次约 3 2万t大豆中截获杂草 2 7种 ,其中有二类危险性杂草假高粱 8批次 ,黑高粱 4批次。对危险性杂草超标的情况 ,均按规定出证并对外索赔。1 2 品质检验从美国、巴西和阿根廷进口的大豆分别进行水分、杂质、破碎粒、损伤总量、热损伤粒、油分、蛋白质的检验 ;此外 ,对美国进口大豆还进行异色粒和容重检测。其中从巴西进口的 1批大豆的杂质检测结果为 2 1 1 %,油…  相似文献   

6.
菜豆荚斑驳病毒-危害大豆等豆科植物的重要病毒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豆原产中国,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我国大豆产量居世界第4位。近年来,位居大豆产量前三位的美国、巴西和阿根廷对华出口大豆数量不断增加,有害生物随大豆传人风险也在不断加大。菜豆荚斑驳病毒是危害大豆等豆科植物的重要病毒,在美国已引起大豆巨大的产量损失。我国无此病毒的分布。最近,我出入境口岸从进口的美国大豆中多次检出该病毒,它已对我国的大豆生产构成了现实的威胁,若此病毒随进口大豆传人国内,并定殖下来,将会对国内的大豆生产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本文对该病毒的生物学特性,检验和鉴定方法以及重要性进行了介绍,供口岸检疫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7.
大豆是我国进口最多的粮食产品。进口大豆中含有大量的杂质,常常携带玉米、小麦等杂粮,且含量大。进口大豆携带杂粮不仅影响大豆的品质质量,而且可能携带大量的病原物,增加植物疫情的传入风险,同时许多杂粮也是转基因产品,为非法转基因产品流入我国提供了渠道。本文阐述了进口大豆中携带杂粮的种类、截获情况及可能携带的重要病原物,分析了这部分杂粮属于转基因作物的可能性,并提出加强杂粮检疫的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大豆的生产国家之一,大豆也是近年来中国进口量最大的农产品之一.大量文献和截获疫情说明进口大豆具有很大的检疫风险.本文提出应通过与大豆输出国官方协商,尽快开展进口大豆产地预检,有利于摸清大豆输出国有害生物家底和农药使用情况,科学制定检疫对象名录和检测标准,提高口岸检验检疫的针对性和准确性,从而降低有害生物入侵的风险,提高进口农产品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假高粱在大轮散装进口大豆中的分布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近年来进口粮数量的增加,许多口岸经常面临检查进口粮是否携带假高粱以及假高粱是否超标出证的问题。本文统计分析了1996年至2000年6月份张家港口岸大轮散装进口大豆中假高粱分布情况,旨在为今后的合理取样检查提供参考。1 进口大豆概况张家港口岸近年来每年进口大豆100万t左右,进口国主要是美国、巴西和阿根廷等3个国家。每船进口大豆的数量在1~5万t不等,每船取样3~5次。从1996年至2000年6月,共检验检疫了71批(船)进口大豆,发现假高粱51批(船),其中假高粱超标23批(船),对外出证23份,并有效地做好了疫粮的监管工作。2 不同国…  相似文献   

10.
自2000年以来,进口浸油用大豆成为秦皇岛口岸进口粮的主要部分.大豆分别来自美国、巴西、阿根廷.从2001年起,我们对秦皇岛口岸进口的22条船约89万t大豆进行了杂草种子含量测定,其结果供进口大豆检验检疫及风险分析、进口商选购高品质的大豆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严防有害杂草的侵入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张金兰 《植物检疫》2001,15(6):351-354
近两年我国进口大量的大豆 ,特别是从美国、阿根廷、巴西进口的大豆中 ,我国口岸检验检疫部门从中截获不少的有害杂草籽 ,有的是我国国内没有分布或虽有分布但尚不广泛 ,而且对农牧业生产危害严重。有的对环境污染 ,影响人身健康 ,如豚草花粉引起人的“干草高热病”等。有的对人、畜产生刺伤、影响农牧业生产及其产品质量下降等等。在美国、阿根廷、巴西进口的大豆中 ,我国口岸不但从中截获了我国公布的严禁进境的植物危险性杂草———假高粱和黑高粱外 ,还截获了进境植物潜在危险性的几种杂草。现将 8种潜在危险性杂草 ,简要描述如下。1 …  相似文献   

12.
进境大豆中存在的检验检疫问题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内榨油业的发展,我国大豆进口贸易也得到迅猛的发展。2002年,我国共进口大豆1130万t,2003年为2074万t,2004年1~10月份,为1631万t,与2003年基本持平。大豆的大量进口,一方面弥补了国内大豆需求的缺口,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大量的检验检疫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一种快速检测菜豆荚斑驳病毒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菜豆荚斑驳病毒是危害大豆等豆科植物的重要病毒,在美国已引起大豆产量的巨大损失,我国尚无此病毒分布。但随着我国进口大豆数量不断增加,该病毒随大豆传入的风险逐步增大,为保护我国大豆产业的安全,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准确快速的检测方法。目前对植物病毒的检测主要通过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法。血清学方法有特异性强、结果易观察等优点,但步骤繁琐。  相似文献   

14.
张家港口岸进境大豆的检疫监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我国粮食生产、消费的形势变化和国内榨油业的快速发展,张家港口岸进口大豆的数量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2004~2006年上半年,共进口美国大豆218.42万t,巴西大豆228.63万t,阿根廷大豆71.8万t,乌拉圭大豆2.84万t。进口大豆的疫情和检验检疫压力对口岸植物检疫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1进口大豆截获疫情状况1.1截获杂草张家港口岸在大豆中截获杂草种子103种,其中有检疫性杂草假高粱、黑高粱、豚草、三裂叶豚草、锯齿大戟、刺蒺藜草、疏花蒺藜草、田旋花、刺苞草、美丽猪屎豆、假苍耳、田蓟,此外还有长刺蒺藜草、茑萝、圆叶茑萝、小白花牵牛、苍耳、野大豆、山扁豆、马唐、决明、宾州蓼、田菁、刺黄花稔、白背黄花稔、野黍、兰菇草、麝香石竹、望江南、破子草、猪屎豆、倒地铃、苣买菜、裂叶牵牛、鬼针草、龙牙草、小花锦葵、细叶猪屎豆、长叶车前、野燕麦、光头稗、苘麻、棱球果荠、野油菜等。从美国和巴西进口的大豆中携带杂草不仅种类多,且含量高,假高粱检出率为100%,其中美国超标率为90.9%;阿根廷大豆假高粱检出率18%左右;乌拉圭大豆中暂未发现假高粱。1.2截获病害通过对进口大豆现场检验检疫收集的土壤颗粒进行PCR...  相似文献   

15.
大豆食心虫性信息素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大豆食心虫Leguminivora glycinivorella(Matsumura)是我国北方大豆产区的主要农业害虫,严重影响大豆的产量和品质。以昆虫性信息素为主要成分的性引诱剂诱集技术在大豆食心虫防控中的应用,是绿色化学生态防治技术的较佳选择。综述了大豆食心虫性信息素的主要成分及鉴定结果、人工合成方法、田间应用技术、拟信息素及性信息素与植物挥发物质协同作用的研究进展,指出了当前运用性信息素防治大豆食心虫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2014年7月,汕头检验检疫局植检实验室在一批来自阿根廷重量5.1668万t的进口大豆中检出雀麦腥黑粉病菌(Tilletia bromi),这是汕头口岸首次截获该种病菌。实验室对该批进口大豆进行检验时,在大豆下脚料中发现较多的小麦、大麦、油菜籽等,同时也发现少量雀麦种子,这不同于以往情况的现象引起了实验室人员的重视。经过一系列的检疫鉴定,最终检出雀麦腥黑粉病菌,结果经广东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复核一致。  相似文献   

17.
对2017—2021年江苏口岸进口大豆主要风险因子包括检疫性有害生物风险、安全卫生风险和非法转基因风险进行分析,认为进口大豆携带的杂草、昆虫、微生物等存在较高的外来有害生物传入风险,携带的有毒有害物质可能会给食用油和豆粕生产带来严重的安全卫生问题,而非法转基因传入可能会对我国的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针对上述风险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如增强进境大豆有害生物检疫防控能力,建立监管体系并构筑进口大豆安全防线,加强转基因管理等。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进境粮食数量和规模的不断增加,粮食品质检验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本文介绍了当前我国进境粮食品质检验工作的发展现状,系统分析了在进境粮食品质检验工作中存在的重视程度不够、法律法规标准更新不及时、监管人力资源不足、改革创新进展缓慢等诸多问题,据此提出相对应的应对解决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9.
2007年6月南通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首次发现进境阿根廷大豆中曼陀罗籽(Datura spp.)含量超过了我国<植物油料卫生标准>规定的限量标准.此后,广东、天津、江苏等检验检疫局又先后多次检出阿根廷大豆中曼陀罗籽含量超标.进境阿根廷大豆中频频出现曼陀罗籽含量超标的事件对我国大豆贸易及产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将对阿根廷大豆中曼陀罗含量超标事件进行回顾,并分析其对我国大豆贸易及产业发展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大豆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是人类重要的食物之一,也是重要的畜牧业原料。本文回顾近几年大豆品质育种的现状,总结改良大豆品质的主要方法和技术,并提出我国大豆品质育种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