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辽平八号,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发中心从沈阳市棋盘山上采集的野生菌株,采用组织分离选育手段选育出的新品种,已通过辽宁省种子管理局认定.经过对比试验、耐高温性试验、区域试验及近两年大面积推广表明该品种子实体菇形美观(图1)、肉厚、朵大,颜色深灰色至灰色,抗高温能力强,...  相似文献   

2.
平菇玉林5号是1995年在大别山金刚台枯死栎木上采集的一丛野生平菇.分离后经多年驯化栽培选育成功的高产菌株,该菌株鉴定为糙皮侧耳(Pleurotusostreatus),经三年中试和大面积栽培表明.该菌株抗逆性强,出菇温度适应性广.特别是在夏季高温季节对细菌性病害(铁锈病、软腐病)表现出很强的抗性.1998年夏在63个菌株品比中,是一个集高产、稳产、抗病三者兼而得之的优良菌株,明显优于所有传统品种.  相似文献   

3.
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所西瓜专业所选育的豫西瓜9号(原开杂12号)具有中熟、果大、高产、抗病、品质优和耐贮运等特点。经6年的品种比较试验、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及试种示范,证明豫西瓜9号产量、品质、抗逆性均超过丰收1、2号及新红宝等,是目前我国较理想的中熟西瓜栽培品种之一。1999年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为“豫西瓜9号”。  相似文献   

4.
基于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克隆了两个糙皮侧耳凝集素基因Plectin1和Plectin2。结构分析显示Plectin1和Plectin2基因全长分别为1 371和1 359 bp,二者均含有5个外显子和4个内含子;Plectin1开放阅读框长1 134 bp,编码377个氨基酸,Plectin2开放阅读框长1 122 bp,编码373个氨基酸。Southern杂交试验证实Plectin1和Plectin2在糙皮侧耳基因组中均只有1个拷贝。利用qRT-PCR分析了Plectin1和Plectin2在糙皮侧耳不同生长阶段的表达量,结果显示Plectin1和Plectin2分别在成熟子实体阶段和幼嫩子实体阶段表达量最高,这表明Plectin1和Plectin2基因可能在糙皮侧耳子实体生长发育中起到一定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5.
平菇是我省栽培的主要食用菌之一,近几年发展迅速,但由于生产中所用的品种混乱,产量品质差异悬殊。为了筛选适宜本地区气候条件的优良菌株,我们从1992~1994年对12个平菇菌株进行了对比试验,本文报告这一试验结果。 一、材料和方法 (一)供试菌株 平菇PL9033、PL9111、PL9039和PL9201是我院驯化选育成的4个新菌株;美味侧耳、F_3、C(_30)、糙皮侧耳、常州2号、青平4号、佛91和双耐引自山东省食用菌菌种场。  相似文献   

6.
黄斑病是严重影响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产量和品质的一种细菌性病害。本研究从山西省糙皮侧耳生产区采集的黄斑病样品中分离到病原菌菌株HB-1,对其进行了形态观察、分子鉴定与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并研究了醋酸杆菌菌株BA15发酵液对该病原菌的防治作用。结果表明:该病原菌与公认的糙皮侧耳病原菌托拉斯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tolaasii)不同,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醋酸杆菌BA15发酵液对HB-1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本研究结果为糙皮侧耳黄斑病病原菌的鉴定及生物防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深入探讨白腐菌的木质素降解途径与机制,拓宽秸秆的生物降解应用研究,研究采用平板变色法对12个糙皮侧耳菌株进行初步筛选,再通过棉秸秆木质素降解实验对初选菌株进行复筛,筛选出高效降解秸秆木质素的糙皮侧耳菌株,并对其开展了秸秆栽培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初步筛选试验中选出了漆酶和过氧化物酶分泌能力都较强的8个菌株—皖平1号、P17、早、黑平A、苏平1号、苏平3号、新平400和天达300。木质素降解试验复筛出了高效降解木质素的糙皮侧耳菌株:苏平1号、皖平1号、苏平3号、黑平A,其中以苏平1号对棉秸秆木质素的降解能力最强,其木质素降解率为14.82%。各菌株在棉秸秆与棉子壳栽培中的转化率差异不显著,筛选出的高效降解秸秆木质素的菌株较其他菌株在棉秸秆栽培中产量、转化率均要高,其中苏平1号的产量、转化率最高。总之,从12个糙皮侧耳菌株中筛选出了高效降解棉秸秆木质素的菌株4株,即苏平1号、皖平1号、苏平3号、黑平A,其在秸秆栽培应用中产量、转化率也高,尤以苏平1号为最佳。  相似文献   

8.
赵萍 《食用菌学报》1998,5(4):42-47
以糙皮侧耳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常用钾肥KCl、KNO_3、K_2SO_4、KH_2PO_4对糙皮侧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补充KCl、KNO_3、K_2SO_4、KH_2PO_4均可有效地提高糙皮侧耳的产量和品质;提高其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灰分和钾的含量。  相似文献   

9.
平菇是侧耳属中某些可食品种的商品名称,以往仅指糙皮侧耳和美味侧耳。近年来,又有许多品种相继驯化和引种成功。 13世纪初,平菇第一次以“天花菌”名称被记载在陈仁玉著的《菌谱》上,人工栽培起于何时,无文献可征。据报告,本世纪初,欧洲人开始用木屑进行栽培研究,经20余年始获成功;30年代,日本森本彦三郎和我国黄范希(1936)亦着手瓶栽。1930年前后,我国长白山林区开始用械或其他阔叶树倒木栽培美味侧耳。欧洲人第一个用山毛榉或其他阔叶树栽培糙皮侧耳的是Luthard(1969)。近年来,利用稻草、废棉、棉壳等栽培平菇,在德国、日本、南朝鲜和我国均有成功的报告。德国和东南亚地区  相似文献   

10.
甘薯渣在食用菌制种及栽培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甘薯渣中添加不同比例的棉籽壳和玉米芯进行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金针菇(Flammulinna velutipes)、鸡腿蘑(Coprinus comatus)栽培试验和糙皮侧耳制种试验。结果表明,在纯甘薯渣培养料上菌丝生长速度快,生长势强,菌丝满袋时间与对照相比缩短8~12d,且现蕾早,出菇快,但产量较低,生物学效率比棉籽壳和玉米芯常规培养料(对照)减少35%以上。但甘薯渣培养料可作为糙皮侧耳栽培种的制种材料。  相似文献   

11.
通过五年定点和不定点的连续调查,初步看出,平菇“干散”菌种的发生率与品种有关,与灭菌方式有关。其发生规律酷似植物病害流行曲线,从而提示我们以植物病理学的研究方法对其进行原因分析。但是,在日常的研究和生产中,这种现象常被解释为菌种老化和退化。那么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呢?是菌种本身的生物学问题,还是其它什么原因?或二者兼具?对此进行了多次重复实验,现初报如下。一、材料和方法 1.品种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Accc 5154)、紫孢侧耳(P.sapidusACCC 5155)、佛罗里达侧耳(P.florida,ACCC 5165)、凤尾菇(P.saju-caju, Accc  相似文献   

12.
豫西瓜9号新品种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所西瓜专业所选育的豫西瓜9号(原开杂12号)具有中熟,果大,高产,抗病,品质优和耐贮运等特点。经6年的品种比较试验,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及试种示范,证明豫西瓜9号产量,品质,抗逆性均超过丰收1、2号及新红宝等,是目前我国较理想的中熟西瓜栽培品种之一,1999年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为“豫西瓜9号”。  相似文献   

13.
通过几年的调查和室内试验,发现造成平菇菌种“干散”的主要原因是细菌污染。以后,又进行了回接试验,以确定和检测污染途径。并对环境条件,如温度、水分、通风等与菌种生长的关系进行了观察和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和方法 1.供试菌株: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 Accc5154)、紫孢侧耳(P. sapidus, Accc5155)、佛罗里达侧耳(P. florida, Accc5165)。 2.回接试验:将从平菇“干散”菌种中分离到的带有不同量细菌的菌种回接到被接种物(菌袋)中,于22℃、25℃、28℃下分别培养,观察菌种长相并进行再次分离。以正常菌种为对照。 3.被接种物带菌的检测:将装好料的菌袋分别于常压高温100℃灭菌1小时(处理Ⅰ)、高压灭菌0.5kg/cm~30.5小时(处理Ⅱ)、高压灭菌1.1kg/cm~2  相似文献   

14.
pDL1是能够转化细菌和真菌的双功能质粒。将pDL1与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的DNA片段连接,然后转化玉米黑粉菌(Ustilago maydis)的原生质体。通过新霉素选择平皿的筛选,转化率达到800转化子/μgDNA,建立了糙皮侧耳的基因文库。随机取15个转化子进行点渍法(Dotting blotting)检验,结果均呈阳性。此结果表明,抗性克隆不是源于玉米黑粉菌敏感细胞的回复突变。萨慎法(Southern blotting)检验显示,本研究在玉米黑粉菌细胞中克隆糙皮侧耳纤维二糖水解酶基因是成功的。基因表达试验表明,玉米黑粉菌克隆株具有糙皮侧耳纤维二糖水解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15.
麦秸生料栽培糙皮侧耳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二年糙皮侧耳菌株比较试验,玉米粉添加量试验、培养料含水量试验及菌种试验,得出如下结论:麦草生料栽培糙皮侧耳的适宜菌株是SN1和CCEF89;培养料中玉米粉的最佳添加量是15%;培养料的适宜含水量是70%;宜采用麦粒菌种,菌龄以发菌到瓶底后再培养3d为宜,播种量是培养料干重的10%。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子实体在0、2.5和5℃恒温贮藏和0℃温度波动贮藏对比试验,通过对失重率、呼吸强度、色泽(L~*值和b~*值)、细胞膜相对电导率、可溶性固形物的测定及感官评定研究了温度对糙皮侧耳子实体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贮藏温度和温度波动会对糙皮侧耳子实体品质造成明显的影响,5℃恒温贮藏的糙皮侧耳品质最差,0℃是最适宜糙皮侧耳子实体贮藏的温度,但贮藏过程中的温度波动显著影响糙皮侧耳子实体品质,会使子实体的失重率、呼吸强度、b~*值和细胞膜相对电导率升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感官评定值下降。  相似文献   

17.
糙皮侧耳是我国栽培的主要食用菌之一,从基因组学、数量基因座位、主要农艺性状等方面综述了糙皮侧耳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李喜珍 《食用菌》1993,15(3):10-10
1991年3月5日,我们收到蒲圻市赤壁镇农民杨贺兵送来一株美丽洁白重12.5kg 的野生菇(采自柳树桩上),经鉴定为糙皮侧耳(PLeurotus osreats),因子实体呈洁白色,故定名为长江白平一号。现将两年来的观察和栽培试验结果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9.
我国栽培平菇近缘种的多相分类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采用拮抗试验、同工酶酶谱分析和子实体形态观察三种方法,对我国广泛栽培的平菇近缘种定名为紫孢侧耳(Pleurotus sapidus)、糙皮侧耳(P.ostreatus)、佛罗里达侧耳(P.floridanus)、凤尾菇(P.sajor-caju)、肺形侧耳(P.pulmonarius)和黄白侧耳(P.cornucopiae)等6个种18个菌株进行了分类学研究.结果表明,被定名为紫孢侧耳(P.sapidus)的ACCC50151与定名为糙皮侧耳(P.ostreatus)的ACCC50276、定名为凤尾菇(P.sajor-caju)的ACCC50168与定名为肺形侧耳(P.pulmonarius)的ACCC50713菌株之间无拮抗反应,酯酶同工酶谱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相同,子实体形态相似,确认ACCC50151与ACCC50276为同种-糙皮侧耳(P.ostreatus);ACCC50168与ACCC50713为同种-肺形侧耳(P.pulmonarlus).糙皮侧耳(P.ostreatus)、肺形侧耳(P.pulmonartus)、佛罗里达侧耳(P.florida)、黄白侧耳(P.cornucopiae)之间有明显的拮抗线,酯酶同工酶酶谱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及子实体形态均表现出了各自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20.
对黑莓“宝森”品种及其皮刺芽变品种“宁植1号”的茎表皮皮刺形态结构进行了比较鉴定.结果表明:“宝森”皮刺密度大(9.63个/cm)且粗壮坚硬,大多数皮刺自基部至顶端表面均有褶皱,“宁植1号”皮刺密度小(1.42个/cm)且纤细柔软,几乎所有皮刺仅基部表面有皱褶.显微结构观察发现,2个品种的皮刺均由茎表皮特化而来,“宝森”皮刺组成细胞数目多且排列致密,在与枝条连接处的皮刺组成细胞与茎表皮细胞形状大小相似,随着皮刺的伸展皮刺组成细胞逐渐变得狭长;“宁植1号”皮刺组成细胞数目较“宝森”少,皮刺基部至顶端细胞和茎表皮细胞形状大小均相似.2个品种皮刺分布和形态结构特征的比较为进一步揭示黑莓皮刺形成机理及“宁植1号”芽变机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