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重点发展复种糜谷等小秋作物是甘肃省旱作农业粮食增产的奋斗目标,针对陇东旱塬复种谷子栽培技术研究缺乏现状,对复种谷子的合理种植密度和适宜播种期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陇东旱塬区,复种谷子高产的适宜密度是60.0万~67.5万株/hm2;播种期越早越好,播期不能晚于7月上旬。  相似文献   

2.
地膜覆盖机械化谷子种植,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种植技术,它不仅可以提高种植效率, 而且能够有效的减少劳动人民的种植成本因此晋西北地区的农民已经把地膜化覆盖谷子种植 技术应用到了农作物种植上。笔者在这里对机械化地膜覆盖谷子种植技术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机械化地膜覆盖谷子种植技术与之前的传统谷子种植技术是有一定区别的,机械化地膜覆盖谷 子种植技术有效的解决了传统谷子种植技术的弊端,提高了谷子种植的产量。  相似文献   

3.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19):155-158
河北省谷子成本的增长大于产值增长,种植收益呈下降趋势,但现金收益比较可观;谷子单产稳定且单产水平低,产值波动主要受价格波动影响;谷子成本上升主要是由于人工成本上升造成的;与河北省其他主要粮食作物相比,谷子单产和产值增长快,现金收益最高,排灌费最低,种植谷子有利于农业节水和农民增收。为解决河北省通过种植结构调整提升种粮收益、应对农业节水压力、提升谷子种植收益水平等问题,提出增加谷子播种面积、推广谷子种植技术、发展谷子适度规模经营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谷子是阳原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常年平均种植面积稳定在6万亩。近年来由于大量推广种植杂交谷子,使谷子种植面积和产量不断增加,成为阳原县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近几年的推广种植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套适用于本县栽培的技术措施:一、选地1.由于谷子粒小、芽弱、顶土能力差,因此要尽量  相似文献   

5.
沁州黄谷子种植气象条件分析及管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沁州黄小米是沁县著名物产。通过对1997~2004年沁州黄谷子的种植研究,分析了沁州黄谷子种植的气象条件(降水、气温、光照、湿度)、科学种植与管理技术,为进一步推动沁州黄谷子的扩大再生产、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赤峰市谷子病虫害发生危害特点及综合防控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谷子生产国之一,播种面积在87万hm^2左右,位于内蒙古高原区的赤峰市谷子常年种植面积13万~20万hm^2,占全国谷子总播种面积的1/6,是全国谷子的四大产区之一,随着谷子优良品种的推广使用,先进栽培技术的应用,作物种植结构的调整及谷子生产经济效益的提高,谷子的种植面积有逐渐扩大趋势,根据谷种销量(其中不含农家自留种子种植部分)预计赤峰市2009年谷子种植面积在20万hm^2以上。  相似文献   

7.
洛阳丘陵旱地谷子种植效益分析及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洛阳有代表性的丘陵旱薄地和丘陵旱肥地,调查了谷子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并与同等肥力条件下种植玉米的经济效益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如果选用谷子新品种,单位面积种植效益将是玉米的2.6~2.8倍;即便是生产上种植普通谷子品种,效益也与种植玉米相当,且免去了清理玉米秸秆的巨大劳动量。结合偃师(丘陵旱薄地)、宜阳(丘陵旱肥地)谷子示范县的谷子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工作,调查了不同种植情况下(种植时间、茬口、谷子品种、施肥情况、留苗密度)的谷子产量,总结了适合洛阳谷子生产的一些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8.
西吉县旱地谷子全膜双垄沟播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吉县谷子种植面积2万亩,在全县19个乡镇均有分布。2009年从甘肃引进谷子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集覆盖抑蒸、膜面集雨、垄沟种植为一体,最大限度的发挥了其集雨、保墒、增温、增光、通风的作用。取得了较大的成效,谷子亩产在350~450kg,比传统种植方式增产28%以上。  相似文献   

9.
玉米是陇东主栽粮食作物之一,每年种植面积7~8万hm~2,平均产量3750~4500kg/hm~2,种植面积仅次于冬小麦。由于它有较强的气候适应性,因此,在陇东有广泛种植。近年来,随着地膜玉米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玉米种植界限不断扩大。本区玉米品种的分布随热量条件的大小依次为晚熟、中晚熟、中热、中早熟、早熟。玉米是喜温短日性作物,在整个生育过程中要求较高的温度,充足的光照。它又是高效c4作物,籽粒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类及维生素等,籽粒和茎杆是工业和医学方面的重要原料,又是畜牧业的重要饲料,有“饲料之王”之称。  相似文献   

10.
马进军  王慧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4,(17):5715-5717,5726
基于对谷子主产区中谷子种植、加工、销售情况的实地调研,了解了谷子种植户和加工企业对于政策方面的需求,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目前我国谷子产业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因此,从加强政策实效性、建立专项资金、加大科技支撑、鼓励机械化种植等4个方面提出了推进谷子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谷子种植所需要素颇多,但都离不开土地、肥料、温度与种植周期这几个关键要素,而这恰也是谷子高产的前提。我们通过对于土地的选择肥料的鉴别温度的控制等方面来达到谷子高产这一目的。然而,其中一旦有某一环出现失误,必然会导致谷子无法达到预期的产值,甚至还会造成大面积的减产,这是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本文将就谷子高产的种植技术展开讨论,抛砖引玉,希望能通过本文与社会各界关于谷子种植的研究者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12.
谷子作为抗旱、耐瘠薄、水分利用率高的粮食作物,具有营养丰富、产量高的特点,可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由于现在农村的劳动力结构和谷子种植中存在的间苗难等问题,导致谷子的种植面积在逐年下降。因此,推广谷子精播免间苗技术可有效解决这一难题并促进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3.
谷子种植与病虫害是谷子种植过程中的重要部分,要想提升谷子整体产量与质量就应该在谷子种植技术方面投入更多时间与精力,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农民增加更多经济收益,在某种程度上能够为谷子的健康生长提供重要保障。该文通过对谷子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进行全面讨论,进而有效促进谷子种植也的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4.
《甘肃农业》2005,(3):89
冬油菜是陇东的主要油料作物之一,每年种植面积1.0~1.5万h,约占油料作物总面积的三分之一。油菜籽含油率为33%~40%,出油率为36%左右,含有丰富的脂肪酸和多种维生素,是广大人民群众的主要食用油,也是轻工业的重要原料和作物的优质肥料。因此,分析其气候条件,并作出适生种植区划,对充分利用气候资源,调整作物布局具有重要意义。冬油菜是一种耐寒性较强越冬作物,陇东种植主要分布在庆阳地区中、南部和平凉地区的灵台、泾川、崇信、华亭等地。播种期一般在8月中、下旬,成熟期西部、北部一般在次年5月下旬,其余在5月中旬,全生育期280~290天。…  相似文献   

15.
张成武  黄伟 《现代农业》2006,(11):75-75
一、内蒙古谷子生产现状内蒙古谷子种植占全国第三位,谷子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种植面积稳定在40万公顷左右,最高年份达87.8万公顷,近些年来仍保持在20万公顷左右,平均单产1514公斤/公顷。其中:2001~2005年平均种植面积为14.9万公顷,年平均总产24.1万吨,平均单产1617公斤/公顷。  相似文献   

16.
谷子钻心虫[Oulema tristis (Herbst)]又名谷叶甲、粟负泥甲,为鞘翅目叶甲科禾谷负泥虫属.为害谷子、糜子、小麦、大麦、玉米等作物,尤其以谷子幼苗受害最重.此虫在我国西北、华北的谷子产区均有分布,近年来随着陇东地区优质谷子种植面积的扩大,谷子钻心虫的为害日益严重,谷苗受害后轻者生长发育受阻,重者不抽穗,造成减产,一般谷苗受害率达70%~ 90%,减产率达10%,严重者减产率达20%左右.  相似文献   

17.
谷子作为山西省天镇县主导种植产业之一,近年来在我国农业产业改革的推动下,种植规模以及种植技术发生了变化。在此背景下谷子病虫害表现特征也产生了改变,并影响谷子总产量。基于此,本文结合相关工作经验,对谷子种植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进行了分析与阐述,以期为谷子种植的优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谷子机械化精少量种植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提高谷子种植水平,加快杂粮产业发展,根据沁县谷子生产示范区的气候条件、种植制度和机械化作业技术条件,对谷子机械化精少量种植工艺和各作业环节作了详细的研究分析,提供了适合本地区的机械化种植方案。经过两年推广实践,种植工艺取得良好示范效果,显著提高谷子生产能力,为谷子机械化生产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通过谷子集水保水技术及其生理生态效应研究,研究不同种植方式对谷子与环境、个体性状、生物量累积及产量变化,明确种植方式对谷子群体环境和物质生产的影响,为谷子优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宽窄行全膜种植提前了成熟期,不会因为秋霜造成产量损失,产量最高为3 409. 09 kg·hm-2,与宽窄行膜上种植方式M3产量差异较小,比宽窄行平作种植方式增产33. 00%,可机械化作业,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20.
为优化冀中南作物种植结构,本研究以河北省典型地下水漏斗区邢台市为例,基于作物需水SIMETAW模型系统量化1965—2018年冬小麦、春棉花、春玉米、夏谷子、夏大豆和春绿豆等10种主要农作物的生育期需水量与灌溉需水量,针对当地不同降水年型和水资源条件以及不同作物的生育期、生长发育特点和前后茬作物的农学特性等构建11种不同的种植模式,分析不同种植模式需水及降水耦合度等参数。结果表明:1)各作物年均生育期需水量表现为春棉花(515.2mm)冬小麦(466.6mm)春玉米(424.9mm)春油葵(420.0mm)春甘薯(362.1mm)春马铃薯(354.2mm)夏大豆(313.9mm)夏玉米(298.7mm)春绿豆(288.1mm)夏谷子(217.5mm)。2)各作物年均生育期灌溉需水量表现为冬播作物春播作物夏播作物。冬小麦年均生育期灌溉需水量最大,为329.2mm;夏谷子最低,为82.8mm。3)传统麦玉一年两熟制周年需水量最大(753.4~780.3mm),相比之下,多样化轮作模式的生育期需水量可显著降低15%~34%,生育期灌溉需水量明显降低9%~32%。春玉米-冬小麦-夏玉米、春玉米-冬小麦-夏谷子、春甘薯-冬小麦-夏玉米和春甘薯-冬小麦-夏谷子等两年三熟制在丰水年、平水年和枯水年下的生育期需水量、灌溉需水量和周年需水量均较低。春绿豆-夏谷子一年两熟模式的年均生育期需水量最低,为504.4mm,年均生育期灌溉需水量为286.8mm。因此,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为减缓河北省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的趋势,发展适水种植模式是节水农业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