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青蛤生活在近海泥沙或沙泥质潮间带,营埋栖生活,俗称黑蛤、铁蛤,是目前市场上需求量与日俱增的海产品,因此具有广阔的增养殖前景。为保护和净化海洋环境,发展生态养殖,恢复青蛤自然资源,锦州市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站与凌海市海洋与渔业局分别对凌海市境内增养殖区邻近海域做了  相似文献   

2.
<正>青蛤隶属帘蛤科,俗称黑蛤、牛眼蛤等,营埋栖生活,生活在近海泥沙或沙质潮间带,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是一种极有发展前途的滩涂养殖贝类。青蛤属于辽宁沿海的土著贝类,分布地域广,适应能力强,在辽东湾可供增养殖面积大。近年来,由于海区污染、采捕过度等原因,辽宁地区青蛤苗种的自然资源急剧下降,许多地方近乎绝产。  相似文献   

3.
青蛤(Cyclina.sinensis)俗称黑蛤、牛眼蛤,是帘蛤科中分布较广的一种埋栖双壳贝类,也是我国南北沿海常见的经济贝类。近年来,由于对青蛤的过渡捕捞和海区的水质污染,使青蛤的资源量日渐萎缩。要增加青蛤的资源量,开展青蛤的增养殖,苗种是基础。本试验针对青蛤亲贝的控温促熟进行初步研究,可为青蛤的人工育苗提供参考。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青蛤亲贝于2004年2月26日购于浙江乐清,共计50kg,直接运输到育苗厂。经检查,亲贝壳形完整、无损伤,平均大小为3.50cm×3.61cm,平均体重16.21g,且均为二龄贝。青蛤亲贝的蓄养池有两种:一种…  相似文献   

4.
<正>青蛤(Cyclina sinensis Gmelin)俗称黑蛤,属瓣鳃纲、帘蛤科,是北方沿海常见贝类品种,主要分布区域为沿海高中潮区滩涂和有淡水注入的河口附近。青蛤肉质鲜美,富含多种营养元素,深受辽宁消费者的喜爱,市场发展前景较广阔。近年来,辽宁地区的青蛤来源主要依靠采捕自然资源,根本无法满足市场需求;青蛤增养殖所需苗种则主要购于江浙地区,受苗种质量、环境差异等因素的影响,本地区青蛤苗种增养殖的成活率均不太理想。营口市农业农村综合发展服务中心从2014年起连续3年进行青蛤苗种的人工繁育工作,2017年起增加了青蛤苗种的室内中间暂养技术研究,取得了成功。现将青蛤育苗及中间暂养技术作一简  相似文献   

5.
青蛤全人工育苗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蛤俗称蛤蜊、圆蛤,是我国南北习见的经济贝类,生活于沿海泥沙滩中。浙江省青蛤养殖面积5万余亩,年产量约4.5万吨,青蛤  相似文献   

6.
青蛤俗称蛤蜊、圆蛤,为亚热带种类,是我国南北习见的经济贝类,生活于沿海泥沙滩中。青蛤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丰富,含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是优质海产贝类之一。据统计浙江省青蛤养殖面积3 333余hm2 (5万余亩),年产量约4.5万t,已成为海水养殖的主要  相似文献   

7.
青蛤(Cyclina sinensis)俗称哈蜊、牛眼蛤、黑蛤,隶属于双壳纲,帘蛤目,帘蛤科,青蛤属,是栖息于潮间带泥沙底质或沙泥底质的埋栖型双壳贝类,分布区域广泛,为广温广盐性品种,是我国沿海重要的经济养殖贝类之一,市场需求量大,并可出口创汇。浙江省现有青蛤养殖面积3.3万hm^2,年产量约4.5万t。乐清市青蛤养殖历史悠久,但苗种来源基本依赖于江苏等外省的自然苗。  相似文献   

8.
美洲帘蛤又称美国硬壳蛤,原分布于美国东海岸,是美国大西洋沿岸浅海和滩涂主要的经济双壳贝类之一,属广温、广盐性底栖贝类,对环境耐性强,不仅能在砂底质沿海生长,而且在泥底质中也能够获得较好的生长,特别适合泥砂质滩涂,比其他养殖贝类(如文蛤、青蛤)具更强的耐低溶解氧能力.我国的纬度与美洲帘蛤自然分布的地理纬度相同,自然条件能满足其生长需要,故可在我国广泛开展增养殖.近年来,浙江省玉环县连续引进美洲帘蛤试养,积累了不少养殖经验.  相似文献   

9.
青蛤繁育及养殖技术(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蛤(Cyclina sinensis),俗称石头螺、牛眼蛤、黑蛤等,是我国沿海常见的经济贝类。青蛤是深受群众欢迎的优良海产贝类,市场需求旺盛。其生态适应性强,栖息稳定、水平移动范围小,生长快、产量高,生长两年即可达到商品规格,是一种理想的底栖贝类养殖对象。  相似文献   

10.
贝类养殖技术之二青蛤工厂化人工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蛤俗称蛤蜊、黑蛤、石头螺等,属帘蛤科,是我国沿海常见的经济贝类,也有药用价值。青蛤工厂化人工育苗技术是青蛤养殖规模化、产业化的瓶颈,笔者在连续多年的生产实践基础上,对青蛤工厂化育苗技术进行了总结。一、育苗设施1.育苗池共计20口,总面积750m2。2.单细胞藻类培育池共计10口,总面积250m2。3.水处理系统、供气系统等与其它贝类育苗要求相同。二、亲贝来源6月底~8月初是当地青蛤自然繁殖期,从连云港、盐城海域及其附近池塘选取壳长2cm~3cm、无创伤、无病灶、性腺饱满的成贝作为亲贝,以干法运输至育苗场。三、催产及孵化洗净亲贝,用50…  相似文献   

11.
青蛤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小星 《齐鲁渔业》2008,25(7):23-23
青蛤(Cyclina sinensis Gmelin),俗称蛤蜊、哈皮、圆蛤、黑蚬。为亚热带种类,是我国南北习见的经济贝类,属瓣鳃纲,帘蛤科,生活在沿海泥沙滩涂中。青蛤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丰富,体内含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特别是铁的含量高达194.25mg/kg,是优质海产贝类之一,也是沿海群众喜爱的海鲜品。  相似文献   

12.
<正> 青蛤盛产于我国北方沿海,生长快,适应性强,肉味鲜美,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滩涂贝类。乐亭县近年来由于受自然环境及人工采捕的影响,青蛤的自然资源及采捕量逐年下降,因此大力开展青蛤的增养殖工作,已成为当务之急。1991年4月我们在乐亭县西滩贝类增养殖场放养平均壳长2.5cm的青蛤苗种30t进行滩涂增养殖试验;1992年秋末收获部分平均壳长3.8cm的商品青蛤61t,获纯利8万余元;同时初步研究了青蛤的生活习性及若干环境因子对青蛤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青蛤又称黑蛤、牛眼蛤等,分布于我国南北沿海。在江苏南部沿海,产量仅次于文蛤和四角蛤蜊,是重要经济贝类。为了配合青蛤的土池育苗,我们在室内进行了不同饵料对青蛤幼虫生长发育及成活率影响的试验。  相似文献   

14.
青蛤(Cyclina Sinensis Gmelin)俗称蛤蜊、哈皮、圆蛤、黑蚬。为亚热带种类,是我国南北习见的经济贝类,属瓣鳃纲,帘蛤蚪,生活在沿海泥沙滩涂中。青蛤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丰富,体内含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特别是铁的含量高达194.25mg/kg,是优质海产贝类之一,也是大众喜爱的海鲜品。  相似文献   

15.
青蛤(Cylina sinensis)俗称黑蛤、牛眼蛤、蛤蜊等,属于软体动物门、瓣鳃纲、异齿亚纲、帘蛤目、帘蛤科、帘蛤属,是我国沿海常见的底栖贝类.青蛤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是人们喜食的海鲜珍品.青蛤栖息在沿海滩涂泥滩地带,适应水温为2℃~37℃,适应海水密度1.006~1.025,为广温性和广盐性贝类.青蛤在7月~8月繁殖,雌雄异体,异体受精.  相似文献   

16.
东营市河口区地处黄河三角洲,海岸线长254.37km.滩涂面积6.5万hm^2(公顷),-10m等深线浅海面积约234万hm^2,文蛤等贝类自然资源丰富,可供开发文蛤增养殖的浅海达6.7万hm^2。海域富营养,无污染,初级生产力高.滩涂贝类生长繁殖密度大,是全国著名的自然文蛤苗种及成品蛤生产基地,为我区进行浅海贝类增养殖,建立文蛤育苗、生产基地创造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  相似文献   

17.
青蛤俗称蛤蜊、圆蛤,是我国南北习见的经济贝类,生活于沿海泥沙滩中.浙江省青蛤养殖面积5万余亩,年产量约4.5万吨,青蛤已成为当地海水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过去青蛤苗种大多采捕于自然海区,随着其自然资源的衰退,青蛤苗种日趋紧张,为此,浙江省温岭等地积极开展青蛤人工育苗技术研究,通过几年的努力已系统掌握青蛤全人工育苗技术,并进行了规模化生产.  相似文献   

18.
青蛤(Cyclina sinensis),俗称黑蛤,铁蛤,圆蛤和牛眼蛤等,隶属于瓣鳃纲(Lamellibranchia)、异齿亚纲 (Heterodonta)、帘蛤目(Venerida)、帘蛤科(Veneridae),青蛤亚科(Cyclina),广泛分布于朝鲜,日本和中国沿海的滩涂及河口地区。青蛤味道鲜美,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且受重金属污染程度较低,是我国南北沿海重要的养殖品种。本文首次从青蛤的生物学与渔业生态学两大角度,系统的综述了迄今为止有关于青蛤的大部分研究,肯定前人研究成果的同时,也为今后有关青蛤的研究提供了研究方向,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科研和生产提供较为丰富的参考材料,增进人们对青蛤的认知。  相似文献   

19.
青蛤[Cgclina.sinensis(Gmelin)]属帘蛤科,为暖水性种,主要分布于我国南北沿海,如辽宁、山东、江苏、福建和日本本州以南及朝鲜沿海及河口潮间带,多生活在高潮区和中潮区的泥沙滩中,它生长快、适应性强,肉嫩味美、营养丰富,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优质贝类,是出口创汇的海产品之一.近几年,由于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加上人为的酷捕滥采,青蛤资源急剧下降.为适应市场需求,振兴滩涂养殖和推广虾贝混养,为青蛤养殖业的发展提供苗种,在锦州市天桥开发区青蛤育苗及养殖示范基地进行了三年青蛤室内人工育苗及规模化养殖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青蛤(Cyclina sinensis)、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等边浅蛤(Macridiscus aequilatera)、四角蛤蜊(Mactra veneriformis)的表观性状与出肉率的关系,对这4种贝类随机抽样40~50个进行解剖,测量壳长、体质量、软体质量、壳质量4个性状参数,计算出肉率并进行正态检验,运用相关分析法和通径分析法对表观性状与出肉率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菲律宾蛤仔、青蛤的壳长性状对出肉率总通径系数分别为0.391、0.394;建立的菲律宾蛤仔、四角蛤蜊、青蛤壳长和体质量对出肉率的回归方程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414、0.119和0.221。结果表明,运用表观性状来进行上述4种贝类出肉率性状的选育存在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