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7年引入黑琥珀李,定植第2年结果,第3年666.7m^2产1000kg,第4年达2200kg,果实品质优良,商品价值高,目前在西峡县及周边县市已发展到4500hm^2,总结了黑琥珀李的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黑宝石李为美国加州李十大主栽品种之首。我们于2000年从山东果树所引进,建园0.4hm2,株行距2m×3m,授粉品种为红心李,比例为7∶1。栽后第2年开始结果,第3年667m2产量为946kg;第4年为2046kg;第5年为  相似文献   

3.
2004~2010年在蓟县长城脚下缓坡山地进行‘秋姬李’试验示范,定植后第2年零星挂果,第6年平均每667 m2年产量1320 kg,收益5448元,获得较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文章从建园、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期管理、病虫防治、疏果采收等方面,详细介绍‘秋姬李’栽培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4.
李岩  王少敏 《落叶果树》2002,34(3):54-55
1 997年按 2 .5m× 4m的株行距定植大石早生、蜜思李、圣玫瑰 3个李品种。加强肥水管理 ,采用小冠主干疏层形整枝 ,第 2年全部结果 ,第 4年 666.7m2 产量均超过 2 0 0 0kg。大石早生和蜜思李 ,成熟期早、外观好、品质优 ;圣玫瑰李成熟期稍晚 ,是多数李品种的良好授粉树  相似文献   

5.
品种来源及结果母树基本情况。果农詹绪常2001年春从其李实生苗中发现一单株,叶片比同园的红美丽、黑宝石李都大,且叶厚浓绿。同年秋天将该单株嫁接到2株二年生黑宝石李上,2002年秋在毛桃实生苗上又嫁接5株。嫁接树第2、3年结果后,综合性状稳定。2004年7月13日市、区两级农林部门果树专家实地鉴定后认为,该品种综合性状优良,有独立的品种特性,暂命名为“南阳大红李”。  相似文献   

6.
美国黑宝石李在豫西地区的引种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宝石李为美国加州李十大品种之首.2001年河南省卢氏县从安徽淮北引入试栽。试验园土壤为砂壤土,肥水条件好,栽后第2年开始挂果。随后河南洛阳等地也引入试栽。经调查和连续4年的观察,认为是一个结果早、丰产性强、品质上等、易管理的优良黑色李品种,适宜在豫西地区发展。  相似文献   

7.
2001年春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辛店乡詹绪常从自己播种的李实生苗中选出南阳大红李,该新品种叶片比同园的红美丽、黑宝石李大.且叶厚浓绿,秋天高接到2年生黑宝石树上,共嫁接2株;2002年秋又在桃实生苗上嫁接5株.嫁接树于第2、3年结果,其性状稳定。2004年河南省南阳市农林部门的专家实地考察鉴定.并命名,该品种性状如下。  相似文献   

8.
历经7年(2005--2012)对黔北地区‘早熟红李’进行引种观察和栽培试验,结果表明:(1)‘早熟红李’具有结果早,果实成熟早,果大,紫红色,甜酸适口等优点;(2)该品种定植后第2年部分植株开花结果,第3年大部分植株开花结果,第4年植株普遍开花结果,第5年以后进入盘果期;(5)该品种植株抗病、抗虫性较强,同时抗低温、抗旱、抗裂果较强。在海拔800~1200m,平地、山地和坡地栽植生长结果均良好。提出高标准建园、配方施肥、合理修剪、合理管理花果、有效防治病虫害和适时采收等配套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9.
周慧  郭江 《河北果树》2005,(5):22-23
黑宝石李为美国品种。1999年由廊坊引入迁安市,2000年定植毛樱桃砧木黑宝石李苗木,进行密植高产栽培试验,取得了栽植当年成花、第2年结果、第4年进入盛果期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李树在日照市东港区的早期丰产栽培技术,我们于2001年春引入黑宝石李,在东港区南湖镇东马岭村进行了早期丰产栽培技术试验。定植后第2年结果,第3年株产12.2kg,4年株产19.7kg,666.7m^2产量达2186.7kg,经济效益显著。现将栽培技术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 蜜思李(Methley)原产新西兰,为中国李和樱桃李的杂种。山东果树所于1987年从澳大利亚引进蜜思李接穗,当年用毛樱桃作砧木嫁接繁殖芽苗52株。1988年春定植,栽后第2年全部开花结果,折合亩产270.6kg,第3年亩产为  相似文献   

12.
王元 《西北园艺》2003,(2):37-37
关公李属特早熟大果型李品种,母本是麦黄李,父本是三月甜。1 品种特点 1)结果早,产量高。该品种早果性好,嫁接苗当年成花,栽后当年见果。芽苗第2年100%开花结果,株产5kg,第3年最高株产可达15kg,第4年后进入盛果期,一般667m~2产量可达2 500kg左  相似文献   

13.
蒙山县于1991年开始引种李,最多种植面积高达580hm2,1994年进入挂果期,但生产上普遍存在不挂果的问题,导致栋李面积逐年减少。本文通过对1994至1998年各年天气状况的分析,探讨李在蒙山县不挂果的原因。IWe李在问山县开花结果的表现1995年4月下旬,蒙山县水果局曾进行一次全县棉李挂果情况的调查,竟然无一果园正常挂果。从各年生产上看.栋李开花过程常遇到低温阴雨天气,不利开花结果,表现出开花后座果率低,幼果脱落严重,果园失收现象。如牛歌坪及五金仓二个管理中上水平的果园,面积分别为3.9hm2和2hm2,树龄为8年生树,仅1997…  相似文献   

14.
油又称桃形李、李 ,属蔷薇科( Rosaceous) ,李属 ( Prunus spp) ,是福建省的特有水果。为了探讨南果北移的栽培技术 ,1 993年我们从福建省南平市引进“古田油”2 50 0株 ,在中至镇潘家沟村进行栽植试验。试验园面积 3 hm2 ,株行距为 3 m× 4m,第 2年结果 ,第 8年每 667m2  相似文献   

15.
黄桃早期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引进锦绣黄桃,进行早期丰产栽培试验。试验园设在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李潭村,年平均气温12.6℃,年平均无霜期226d,年平均降水量901.3mm。土壤为砂壤土,pH值6.7,有机质含量0.8%,有水浇条件,适宜桃树生长。试验园定植后第2年开始结果,第2、3、4、5年平均667m^2产量分别为481.4、1087.3、2315.7、3228.7kg。  相似文献   

16.
2007年,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引种‘脆红李’‘青脆李’‘半边红李’,在石灰岩山地栽培,采用以"标准化修剪+行间间作"为核心技术的绿色栽培技术进行果园管理。经多年观察,‘半边红李’果实7月下旬成熟,‘脆红李’8月中旬成熟,‘青脆李’8月下旬成熟,均为晚熟品种;果实色鲜,果肉脆、嫩,酸甜适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17%~13.00%,可滴定酸含量0.22%~0.41%,维生素C含量16.0~22.7 mg/kg,果实品质优良;3个品种自花结实率高,丰产性好,栽后第2年初花,第3年初果,第4年进入盛果期,第5年每667m~2产量1 000~1 500 kg。在黔北地区湿润季风气候条件下,3个晚熟李品种长势强,抗逆性好,是适应当地气候、土壤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7.
影响南阳大红李品质的因子调查结果表明:采取以弯代截法定干方式,可以实现第2年见果,第3年有产量。丰产树形为分层疏散形。大红李在潮土上生长势好、结果量多,在黄褐土上长势相对较弱、结果量少。常温下,大红李贮藏15d内食用最佳,20d后果实含糖量明显下降。黄褐土上大红李含糖量略高于潮土类土壤上的果实含糖量。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中期,浙江省丽水市的云和、莲都、青田、缙云、松阳和龙泉等县区陆续引进一批国外李品种,如黑宝石李、蜜思李、黑琥珀李和威克逊李等,1997年在浙江省林业厅、丽水市林业局的支持下,云和县林业局在重河湾建立了78hm^2国外李引种试验基地,其中有李品种园6.7hm^2(引进有21个国  相似文献   

19.
黑宝石李在广西灌阳的栽培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灌阳县于1997年和1998年引种黑宝石,澳得罗达,玫瑰皇后,蜜思李等李品种,经几年试栽发现,黑宝石李在该地表现较好,早果丰产性强,品质优,现全县已发展到330hm^2以上,计划到2004年发展到1333hm^2。总结了一套建园,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的综合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魁红李系山东省果树研究所从国外引进的种质材料中筛选出的红色、大果、中早熟李优良品种。果实卵圆形,平均单果质量165.0g;果实全红;果肉黄色,肉质细脆,汁多,甜酸适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3%,高于对照品种玫瑰皇后李3.6个百分点,品质上等。在山东泰安露地栽培果实7月下旬成熟,早于玫瑰皇后李7天左右。树姿开张,干性中强,早实丰产。苗木栽植第2年开花株率65%,第3年平均株产12.4kg,折合666.7m~2产量1026.4kg;第4年平均株产30.5kg,折合666.7m~2产量2531.5kg,高于玫瑰皇后李。适应性广,抗旱、耐瘠薄。简介了其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