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选用玉米芯、稻草做培养基,加附料、装袋接菌种、发菌期管理、投放菌袋等技术试验,研究稻田套养平菇技术。结果表明,每667m^2稻田投放5000个菌袋,可产平菇1625kg,产值达4875元,获利1675元(人工费在内),取得稻菇双丰收.  相似文献   

2.
<正> 稻田地套种平菇在让南已经试验成功,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盘锦市科学研究所在辽河油田钻井一公司一九八八年小面积试验的基础上,今年在80301部队农场的稻田地里套种了十平方米计180袋的平菇,总产鲜菇44.25公斤,平均每平方米产鲜菇4.425公斤。按纯面积计算,一亩地产鲜菇2951.5公斤,如按实际利用面积(400m~2)计算,一亩地稻田产鲜菇1750公斤。以目前市场销售价每公斤3元核算,一亩地套种平菇的产值达5,250元,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稻田的选择和工程要求、投放蟹苗前的准备、蟹苗的投放、饲养管理、扣蟹的起捕、性早熟的控制等稻田养殖扣蟹技术,并阐述了养殖成蟹中的稻田的选择和工程要求、投放蟹种前的准备、蟹种放养、饲养管理、河蟹的病害防治、河蟹敌害生物防治、河蟹的收获暂养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稻田的选择和工程要求、投放蟹苗前的准备、蟹苗的投放、饲养管理、扣蟹的起捕、性早熟的控制等稻田养殖扣蟹技术,并阐述了养殖成蟹中的稻田的选择和工程要求、投放蟹种前的准备、蟹种放养、饲养管理、河蟹的病害防治、河蟹敌害生物防治、河蟹的收获暂养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稻田养蟹生态种养模式利用稻蟹互利共生,可以实现一地多用、一水多用、一地双收,从而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从稻田选择、稻田工程、蟹苗投放前的准备、蟹苗选择与投放、河蟹养殖与田间管理、稻蟹收获等方面总结了鲁西南滨湖稻区稻田养蟹技术要点,为滨湖稻区及山东省同类地区稻蟹共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对稻田养蟹项目的实施情况及所获收益情况进行了介绍,从田间工程建设、投放田螺、移栽水草、蟹种投放、饵料投喂、水质调节、病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稻田生态养殖大规格河蟹技术,分析了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供了一些实用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不同基质对食用菌产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粉碎后木薯茎杆和木屑为主要培养基质栽培平菇、榆黄蘑两种食用菌,观察不同配比基质对两种食用菌的发菌天数、菌丝生长速度、产量情况,确定栽培基质最优配方。结果表明,配方中添加30%木薯杆和60%木屑栽培的平菇和榆黄蘑,发菌天数分别为25、27 d,菌丝生长速度分别为0.49、0.48 mm/d,总产量分别为1.77、1.51 kg/袋。进一步主成分分析表明,不同配比基质对平菇和榆黄蘑两种食用菌生长特性影响可分为两个成分,其累积贡献分别90.3%、88.0%,在此基础上建立的评价模型表明配方3适合于平菇栽培,配方1适合于榆黄蘑栽培。  相似文献   

8.
从稻田环境改造、水稻栽培管理、鱼螺的投放及管理等几个方面入手,介绍了"稻+鱼+螺"复合生态种养模式的生产技术,并对该模式进行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以便为稻田综合种养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稻田养龟     
稻田养龟是一种稻龟互利共生养殖新技术 ,有利于提高水稻产量 ,在稻田投放0.1~0.15kg重的龟 ,当年可长到0.3~0.35kg重 ,鳄龟年增重0.5kg以上 ,每667m2水田增值2~3万元左右。现将其技术操作要点介绍如下 :稻田选择 :以水源条件好 ,能排能灌 ,大水不漫田埂 ,干旱不缺水的稻田为好 ,同时要求便于看护。设施 :稻田四周要建立防逃设施 ,进排水口必须用铁丝网或塑料网拦住 ,田内开挖龟沟 ,以利于龟活动和越冬 ,可用田边沟代替 ,沟面宽3m、底宽2m、沟深1.5m ,沟长随田而定。沟面积和稻田面积之比为2∶8…  相似文献   

10.
稻鳖鲫鱼虾生态种养是稻田资源进行绿色和无公害综合利用,动物与水稻有机结合,通过改善稻田生态环境,生产优质农产品,减少环境污染,增加农民收入。总结了稻鳖鲫鱼虾生态种养技术,包括稻田的准备、水稻的种植、养殖对象的投放、水位的管理等相关重要环节,讨论了该模式的效益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