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居住区是儿童最常接触的户外环境之一,如何在居住区营造具有激励性的高品质的儿童游戏场地景观应该引起关注。目前,居住区儿童游戏场地的景观现状存在很多问题。通过对南京市居住区儿童户外游戏场地景观现状的调查(主要通过实地调查、问卷调查),剖析现存的问题主要有3点,尝试提出有益于儿童身心发展的居住区儿童游戏场地景观规划设计的4点关键原则,以期倡导全社会多参与居住区儿童游戏场地的景观设计。  相似文献   

2.
居住区的儿童游戏场地是儿童除学校、儿童公园外接触较多的户外公共空间,这个空间能够为儿童提供强化身体素质、激发创造和实践能力、提高社会交往能力的场所。但是,国内的居住区儿童游戏场地还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之处。首先分析了目前我国居住区儿童活动空间存在的问题,然后结合具体的案例对居住区儿童游戏场地设计要素进行分析,并尝试提出今后儿童活动场地的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3.
户外游戏是儿童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途径,城市公园绿地系统应该满足孩子们户外游戏的需要。笔者分析了城市公园绿地中的儿童游戏场地现状,提出了理想的儿童游戏场地应从儿童心理学和景观设计学的角度,从场地规划、植物配置、设施及小品设计,以及场所精神方面对城市公园绿地中的儿童游戏场地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4.
植物对儿童来说是一种潜在的自然资源,游戏场地中所选用的植物品种及配置样式直接影响着该区域的生态特征,影响着儿童对该游戏场所的喜爱程度及安全程度。本文从绿化的作用、植物配置方法、树种的选择以及配置原则几个方面来阐述居住区儿童游戏场所中植物设计。  相似文献   

5.
浅析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建设速度加快,老百姓越来越关心我们的周边环境,尤其是居住区的环境。以当前城市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居住区户外环境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和方法,致力改善和提高居民的户外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家城市化和建设迅速发展,钢筋和混凝土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将人们包围。在这个大的环境下,提供给儿童在城市中的玩耍空间越来越少,众多儿童患上了“自然缺失症”,原因是他们长时间和自然远离。以自然教育为中心,通过对新加坡碧山宏茂桥公园调研分析,进行儿童活动空间的景观构建研究,探讨融入自然教育的居住区儿童活动空间的设计策略,分析儿童活动空间与景观元素及景观环境的关系,帮助自然对在儿童活动场所内的教育意义找到合适的表达路径。  相似文献   

7.
刘宇 《西南园艺》2012,(11):26-28
居住环境是城市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居住区户外空间是城市居民休息和交流的重要场所。文章以安徽省六安市龙泽府第小区景观设计为例,探索现代居住区的景观设计方法和基本原则,研究小区户外空间的关系和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8.
蒋彬  李波  周晨 《现代园艺》2021,(2):60-61
劳动教育是新时期党对教育的新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意义重大。育才三小"儿童友好型校园"暨"娃娃农园"一期建成项目,不仅承载校园户外劳动教育的功能,而且探索了"自然教育+综合实践+公民培养"的可行性及现实意义,以期为小学校园的绿地设计提供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儿童公共活动空间是城市游戏场地的主要构成部分,在未来的城市发展中,保存和发展儿童活动空间尤为重要。本文以西安城墙内为例,通过实地调研,总结分析儿童公共活动空间的现状问题,结合城市更新和建筑学相关知识,提出城市内儿童公共活动空间的设计改造意见。  相似文献   

10.
杨奕嘉  许先升 《北方园艺》2012,(17):105-109
针对目前热带城市儿童户外游戏活动空间设计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热带城市儿童户外游戏活动空间设计原则,阐明了热带城市儿童户外游戏活动空间的设计要素。  相似文献   

11.
游戏是儿童欢乐的源泉,他们通过游戏认识、感知这个世界,从而适应这个世界。所以公园中儿童游乐场地景观设计的好坏与否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通过对目前公园中儿童游乐场地景观设计中存在问题的调查,结合不同年龄段儿童心理特征与游戏环境的需求的分析,旨在探索科学有效的设计原则与方法,使儿童游戏场地能够满足儿童需求,使其能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2.
《现代园艺》2020,(1):98-100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城市户外儿童游憩空间作为儿童参与性较高的活动场所,对儿童的发展认知、增强体质、愉悦身心等具有重要意义。在城市户外儿童游憩空间交互性设计概念理解的基础上提出了其设计原则与表现形式,并探讨出相关切实可行的设计策略,旨在为更好地设计城市户外儿童游憩空间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宋晓青 《现代园艺》2022,(18):163-165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患有自然缺失症的儿童数量越来越多。近年来,自然教育作为解决儿童“自然缺失症”、发展儿童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之一,逐渐得到了社会的关注。乡村因其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人文特色,作为自然教育场所具有其独一无二的优势。在“双减”的教育背景下,乡村自然教育旅游正逐渐成为国内的消费热点。本研究在分析自然教育介入乡村建设的优势、杭州乡村自然教育的发展现状及乡村自然教育面临挑战的基础上,探寻乡村自然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以期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尝试。  相似文献   

14.
苏秀荣 《现代园艺》2022,(11):144-146
随着近年来我国对于儿童关注度的提高,自然教育理念在公园景观改造中的应用逐渐复苏。以自然教育理论为设计理念,“对话森林拾源筑梦”为主题,实现自然教育、园艺、艺术相融合,鼓励儿童走进大自然,从而展开针对园艺自然课堂公园景观的改造策略。希望结合此次上海尹氏园艺自然课堂项目理念分析,为我国自然教育理论在景观环境设计中的应用提供新的设计思路,从而更新儿童与自然的互动方式,激发儿童的积极情绪,使得儿童可以在生态自然的体系理论下全方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小学校园景观的教育功能将立足于教育心理学与儿童身心发展的理论,结合小学课程知识,将具有教育功能的景观介入到小学校园中。根据学习迁移理论可知,通过一种学习会对另一种学习产生影响,教室中学到的知识和校园中的知识也可以相互迁移和融汇,通过校园户外空间的体验,让孩子们不是空着脑袋走进课堂,而是带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作为铺垫,并让孩子们在走出课堂后也接受到信息。因此,笔者将知识的学习融入到小学校园中去,在提高小学校园户外空间质量的同时,满足学龄期儿童选择知识学习方式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6.
快速的城市化进程给乡村的发展带了很多影响,自然环境质量下降、乡村文化衰落、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日益突出.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设计者开始关注并探究乡村景观建设,但对乡村儿童户外活动空间景观设计研究极少涉及.本文对乡村儿童户外活动空间景观设计的相关理论进行研究,提出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儿童户外空间的"以童为...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儿童自然教育逐渐走进大众视野,开始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以浙江大青山泉岗村为例,深入探讨基于卢梭自然教育观下的乡村儿童自然教育营地设计策略,以寻找重新连接家庭、孩子与自然的有效方法,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并为乡村振兴探索新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18.
吴春萍 《花卉》2020,(24):139-140
小学阶段的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生接触教育的启蒙阶段,因此对儿童的个人成长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校园是儿童进行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布局科学的校园环境无论对小学生的性格发展还是认知发展都有十分深远的意义,可以有效引导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及人生观。由于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认知能力仍在发展过程中,在这一时期内需按照教育功能的分类来对小学校园的户外景观进行设计。这样的设计理念可将小学校园变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场所,在提高小学校园户外景观设计品质的同时,可以进一步挖掘出小学生的各项潜能。  相似文献   

19.
针对居住区儿童活动场地空间局限、文化缺失、设施单调等现象,从儿童行为及心理需求角度分析,结合具体案例项目深入解读分析,从文化引入、绿色活动、植物感官、安全体验4个要素出发,提出构建儿童友好型居住区景观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居住区儿童活动空间是儿童日常户外活动的主要场地之一,对儿童身心健康成长有重要促进作用.以济南市7个居住区儿童活动空间植物景观作为研究对象,探索现代居住区儿童活动空间植物景观的特点.在调研范围内,共有植物25科38属47种,其中上层大乔木与中层小乔、大灌木植物种类较丰富,下层地被灌木与草本地被种类偏少;观赏特性方面,观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