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王义 《花卉》2019,(10):53-54
结合我国现阶段的社会发展水平来看,各个地区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也在积极的采用新的方式,努力的推广乡村振兴战略,力求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农业强、乡村美、农民富裕的目的。近年来,随着乡村建设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在具体的乡村建设工作开展阶段,其模式千篇一律,逐渐失去了乡村原本的特色,使得乡村传统文化以及原生态景观不能更好的体现在乡村发展中。所以,为了可以确保乡村振兴战略能够有效的实施,在今后乡村振兴建设过程中,应该采用科学的手段,合理地将乡村景观设计应用于乡村振兴中。  相似文献   

2.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从景观效益角度切入研究乡村景观建设的可用性和有益性,避免景观的浪费和无用。在分析河南省域乡村景观类型及地域特色基础上,构建适合各种乡村类型的景观规划建设模式,解决"千村一面"的乡村景观难题,并为乡村振兴提供可行的乡村景观效益模式,带动乡村发展和振兴。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乡村景观现状,阐述乡村景观对于乡村振兴的意义,提出乡村景观的规划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周宇嫽 《现代园艺》2023,(2):170-172
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分析了美丽乡村建设的背景、现状及问题,从乡村建设顶层规划、乡村发展分类定位、产业融合转型升级、保护生态及人文环境、多元合作有效治理等方面入手,为如何更好地进行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乡村是未来居民的理想居住地和度假区,而乡村民宿景观是带动乡村文旅发展的重要支撑,基于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布局的推动,为满足乡村旅游模式化需求,必须提高乡村民宿景观特色设计要求,加强乡村景观生态环境建设,改善目前乡村民宿景观存在的核心问题。坚持生态保护理念,为乡村民宿景观设计提供优化策略,以促进乡村民宿景观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举措,在当前建设中出现了景观地域特色丧失、乡村景观环境场所感、归属感降低等一系列问题。基于此,选取四川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蒲江县铁牛村为研究对象,从人工景观、自然景观、社会环境3个方面综合构建乡村景观评价体系及YAAHP层次结构模型,采用专家群决策的方式对其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当前我国美丽乡村建设中,对于乡村内部自然景观环境的营造程度较好,而对于人工与社会景观环境方面的建设程度则相对薄弱,尤其是在村庄管理、村庄格局和建筑环境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本研究可为我国全面进行的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薛淞元  姚阳 《现代园艺》2021,(5):165-166,168
中国的乡村建设一直备受关注,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深化,乡村文旅产业发展迅速,艺术逐渐介入到美丽乡村建设中,对我国乡村的经济发展和文化振兴产生重要影响。结合我国乡村的实际情况,分析了艺术介入乡村的背景和意义,探讨了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原则和方法。以绿水村为例,为艺术介入乡村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陈诺 《现代园艺》2019,(11):121-122
党的十九大会议上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建设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展开。但是目前单一化的发展模式,使得乡村建设平庸无味,毫无特色。提炼农村生活的特点和乡村的景观元素,并分析如何打造乡村景观,既能保留传统的农村生活方式,又能体现当地乡村的民俗特色景观。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景观建设逐步向乡村地区推进,这对原有乡村景观的格局和面貌产生了深刻影响。研究乡村景观中存在的问题,对于保护乡村景观特色,改善乡村生活环境以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以我国乡村景观建设为研究背景,旨在通过对周至水街的调研,对其景观环境及人文环境进行研究,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建议,希望对中国乡村景观的建设具有一定的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朱钦震 《现代园艺》2021,(5):123-125,127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风貌正在不断地更新和发展,但许多村庄在建设过程中难以寻求适宜自身的发展途径,难以营造具有差异性的特色景观,无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作为自身发展的契机,“千村一面”的情况屡见不鲜。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步伐的不断推进,在一些具有丰富农业资源的村庄,“田园农业旅游”模式成为了破局之策。以乡村振兴示范村——鲁家村为调研对象,总结凝练出乡村田园农业旅游模式下鲁家村的乡村景观发展路径和经验,并为资源条件相似的乡村景观建设提供一套完善且科学的景观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1.
郜全威 《现代园艺》2023,(19):102-106
乡村振兴是实现美丽中国的关键一步,推动乡村快速发展成为当下的重要议题,但在我国城镇化的进程中,目前乡村面临着城乡发展不均衡、乡村城镇化中人口空心化等问题。乡村景观作为乡村振兴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利于优化乡村人居空间,改善乡村生态环境,带动乡村经济增长。以“三生”理念(即“生态空间发展、生产空间发展、生活空间发展”)为切入点,从乡村生态环境设计、生产方式转变、生活空间改造3个方面探索适合乡村景观发展的理论与方法,并以长兴滨湖村为实际案例验证其可行性,探讨乡村景观的设计原则及规划策略,以期为当下乡村景观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尹翀  张健 《现代园艺》2023,(8):67-69
建设美丽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绿化景观设计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关键环节,能改善农村脏、乱、差的环境问题,提升乡村地区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基于此,结合广西柳州农村地区绿化景观,从美丽乡村绿化景观的设计原则、设计内容和建设路径等农村地区绿化景观的设计要点进行探讨,为乡村绿化景观设计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美丽乡村的建设,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乡村公共空间的景观建设也成为不可或缺的因素。在党的十九大上,首次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生态宜居"离不开乡村居民公共活动空间的构建,离不开美好环境的打造。对近年来乡村建设的景观方面进行了仔细研究,研究其公共空间的形态、尺度、功能,对比国内外公共空间景观的发展现状,发现目前存在于乡村公共空间环境中环境破坏,照搬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手法,硬质景观泛滥,广场比例失调,功能单一,协调性差,建设耗资巨大等各项问题,提出对未来乡村公共空间景观营造的具体研究办法,解决目前乡村公共空间景观营造中的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以苏州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规划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框架,结合苏州乡村规划建设的发展路径及实际问题,从特色产业培育、田园生态维育、田园人居整治、乡土文化传承、乡村多元共治等5个方面提出应对策略,以引导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发挥较强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5.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力开展乡村景观设计,实现乡村文化特色的表达,不仅是我国对乡村文化振兴的根本性要求,更是打造幸福、和谐、生态、人文乡村环境的必然要求。江南文化作为较大单元的地域文化,与齐鲁、岭南、巴蜀、中原等地域文化相比,其独特性尤为明显。首先阐述了地域文化概念、乡村景观类型,其次分析了地域文化特色在乡村景观设计中的作用,最后以江浙沪一带的农村为例,探讨了通过乡村景观进行地域文化表达的方法,形成一些新的乡村景观设计理念,以期助推我国美丽乡村建设。  相似文献   

16.
乡村公共空间景观设计是乡村建设的重点内容,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利用有限资金和资源建设乡村景观成了乡村建设的重要议题。梳理低成本景观的概念及研究现状,采用AHP层次分析法构建乡村公共空间低成本景观评价体系,根据评价体系指标权重对低成本景观设计要素进行排序,进而提出乡村公共空间低成本景观设计方法,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乡村振兴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很多地方将乡村当作城镇来建设,在乡村景观建设中极少传承地域性特征。通过剖析地域性特征的内涵和外延、乡村景观建设所包含的内容、乡村景观建设的理想范式,提出了乡村景观地域性传承中应牢牢把握地域性文化和地理特征,根据不同地域来确立设计及建造方案;在现代乡村景观建设中,应用各种创新设计手法来完善和提升景观设计。这对于振兴乡村经济和改善乡村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孙中华  陈静  汪璐 《现代园艺》2023,(7):107-108+111
景观小品是当前乡村景观设计中非常重要的景观要素之一,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日益推进,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景观小品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课题之一。在美丽乡村建设的背景下,以豫南地区的乡村景观小品为对象,了解当地乡村景观小品的种类和现状,梳理其在乡村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美丽乡村背景下豫南地区景观小品设计策略,为乡村景观设计提供设计思路,进一步促进乡村的振兴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南方园艺》2021,32(2)
快速的城市化进程给乡村的发展带了很多影响,自然环境质量下降、乡村文化衰落、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日益突出。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设计者开始关注并探究乡村景观建设,但对乡村儿童户外活动空间景观设计研究极少涉及。本文对乡村儿童户外活动空间景观设计的相关理论进行研究,提出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儿童户外空间的"以童为本、以土为基、以教入景、以点带面"设计策略,以期以"儿童乐园"这个"点"带动发展第三产业、刺激农村经济发展,探寻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产业升级、乡民回流、文化传承的一种模式,以解决我国当前农村发展所面临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0.
颜政纲 《现代园艺》2023,(10):80-82+85
在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我国传统村落景观保护与发展迎来了新的契机和营建理念。以清水江流域传统村落文斗村为例,基于“三生”景观的整体系统,分析传统村落独特的景观特征及内在机制,提出滨河沿线传统村落自然生态景观、农业生产景观、人文生活景观提质的方式方法,旨在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中“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等要求,为乡村振兴背景下滨河沿线传统村落景观营建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