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仁用杏是我国重要的生态经济乡土树种,又是优良的油料和植物蛋白树种,营养极为丰富。但由于仁用杏花芽生理休眠期短,早春萌芽开花较早,容易受到晚霜寒潮的危害,极易冻坏花朵、幼果,严重影响仁用杏产量的提高和产业的发展。以山西典型仁用杏种植区域为研究对象,从防冻方法及防冻时间出发,试图建立仁用杏抗避晚霜的有效措施,为仁用杏提高产量、产业发展及脱贫攻坚提供重要的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2.
仁用杏以杏仁为主要食用部分,随着食品加工及饮料业的发展,国内仁用杏供不应求,国际市场前景广阔。甘肃是我国杏生产大省之一,栽培面积居全国第2位,仁用杏是甘肃杏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分析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甘肃仁用杏区域化、良种化、规模化、效益化发展的具体对策及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北方的一些半干旱山区,仁用杏异军突起,显示出可观的商品优势。与鲜食杏相比,仁用杏的突出优点是出口创汇。为了进一步了解仁用杏发展方面的有关问题,笔者曾对我国仁用杏主产地河北省涿鹿县等地进行过走  相似文献   

4.
涿鹿县是河北省仁用杏集中产区,同时也是我国仁用杏的重点产区。该县仁用杏栽培历史悠久,达一千年以上。仁用杏年产甜杏仁20~30万斤,约占全国对外出口量的1/3,最高年份占2/3以上。栽培株数为140万株,其中结  相似文献   

5.
仁用杏高效栽培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仁用杏是我国北方主要干果之一,经营效益颇佳,近年来由于扁桃的发展,使仁用杏的比较效益有所降低,要提升仁用杏的生产效益,应采用综合措施。 1)要适地发展。仁用杏抗旱,耐瘠薄,适应性广,但要进行高效生产则必须选择土层深厚、土质肥沃、背风向阳的地方建园。由于仁用杏花期早,易受晚霜为害,要避免在山脊、风口、低洼处建园。 2)要注意配置授粉树。仁用杏多自花不孕,必须配置足量的授粉树,最好3~4个品种混栽。生产中常用的品种龙王帽、一窝蜂、优一、优二都能  相似文献   

6.
榆林山林牧场境内有大量的山杏,果农在改接仁用杏(主要是大扁)过程中,将离住地近、立地条件好的一些杏树接了兰州大接杏(皮仁两用杏),以便既能给仁用杏授粉又可食用。近年来,离大接杏近的仁用杏出现了果皮增厚、可以食用、果核和杏仁变小的现象。2005年在仁用杏采收时,我们随机  相似文献   

7.
<正>张家口市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属于干旱山区,平均年降水量在400 mm以下。仁用杏耐旱、耐瘠薄、经济效益高,在张家口市栽培历史悠久,目前全市仁用杏栽植面积13万hm2,成为全国最大的仁用杏栽植区。通过多年的科学管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将仁用杏旱地丰产栽培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1甘肃仁用杏发展前景仁用杏是核果类果树的一个重要品种,杏仁及其制品深受消费者青睐,目前仍为市场短缺产品,特别是干杏仁、杏仁露的开发,国内市场供不应求,国际市场也很畅销,仁用杏发展前景广阔。甘肃省杏资源丰富,栽培历史悠久,杏栽培面积已达2.66万公顷,果农有丰富的栽培杏树的经验、部  相似文献   

9.
北京郊区仁用杏栽培面积大的区县有延庆、门头沟、怀柔、密云、房山,据2004年统计,仁用杏栽培面积达1.8公顷。其中延庆县截至2006年仁用杏栽培面积已超过6666公顷。由于传统习惯,多数果农认为仁用杏和山杏一样,只需粗放管理,不修剪或修剪不合理,造成大枝过多,树形混乱,树冠郁闭,主从不明;完全花比率低,出仁率低,结果部位外移,大小年严重:导致目前仁用杏结果晚、产量低、质量差的现状。  相似文献   

10.
仁用杏适应性强,耐寒、耐旱,适宜于干旱山区栽培。为了提高仁用杏的产量和效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现将山区仁用杏优质高产综合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延庆县仁用杏面积大。此次调查主要目的是摸清延庆县仁用杏资源状况、分布特点、管理情况、收益状况等,以进一步指导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12.
仁用杏优良品种及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仁用杏用途广泛,经济价值高,而且具有耐旱、耐寒、抗瘠薄,对土壤要求不严的特性。目前我省广大山区蕴藏丰富的山杏资源,可通过大树高接来发展仁用杏产业。因此,发展仁用杏,对于充分利用山区土地资源,改善山地生态环境,提高经济效益有重要意义。现将适于我省推广的仁用杏传统优良品种和新选育的换代品种及其栽培技术,作综合介绍,以供广大仁用杏栽培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仁用杏(俗称杏扁)是杏树大家庭中的姣姣者。以其管理容易,经济价值高等优点倍受青睐。故作者调查了河北芋县仁用杏情况,提出适宜芋县、张家口地区和山西燕北地区发展的仁用杏品种,供各地参考。一、各品种的主要经济性状见表1。  相似文献   

14.
仁用杏高产栽培管理把“十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莉 《果农之友》2008,(8):24-24
仁用杏比鲜食杏树更耐寒、耐旱、耐瘠薄。适应性更强,是干旱山区、河堤沙地造林的良好树种。仁用杏要想获得高产。在栽培管理上应把好以下“十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仁用杏种质资源的起源和分类问题。【方法】通过调查22份仁用杏、6份山杏(Armeniaca sibirica Lam.)和5份普通杏(A.vulgaris Lam.)叶片和果实的38个形态指标,评价3种不同类型间杏种质资源的定性和定量性状差异,并对这些种质材料进行了基于形态性状的聚类分析。【结果】在定性分级性状上,仁用杏品种变异类型较多,且多介于山杏与普通杏中间。但是,大部分仁用杏的核尖性状等特征明显不同于其他类型。在数量性状上,仁用杏的果核体积明显大于鲜食普通杏和山杏。聚类分析表明,遗传距离在7.2时,可以将这些杏材料划分为6个类群,大部分仁用杏被聚在第II类群。当遗传距离在6.6和5.4时,他们又进一步划分成不同的组群。【结论】通过仁用杏的形态变异分析,认为仁用杏种质资源的变异类型丰富,且存在着3种不同类型的起源。按照它们的起源类型,可将仁用杏划归到普通杏、山杏或华仁杏(A.cathayana)等不同的分类群中。  相似文献   

16.
仁用杏果实生长发育规律及适宜采收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实施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退耕还林还草"政策中,开发利用仁用杏资源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近几年来,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地区仁用杏的发展速度较快,栽培面积约25万hm2,辽宁省果树研究所选育的仁用杏新品种"丰仁""国仁"的栽培面积也在不断增加.为了提高单位面积的杏仁产量,了解仁用杏果实生长发育规律及适宜的采收时期是非常必要的.为此我们开展了此项研究.  相似文献   

17.
仁用杏是我国特产树种之一,随着出口行情好转和国内加工业的发展,杏仁产品供不应求,市场行情看好,发展仁用杏前景广阔。综合各地生产经验,现将仁用杏生产中易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仁用杏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仁用杏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开发利用仁用杏属蔷薇科李属,主要产于我国西北部高原,在河北、江苏等地均有分布。杏仁是我国传统的重要出口商品,经济价值高。发展仁用杏,对于充分利用山丘土地资源,改善山地生态环境,提高经济效益有重要意义。1主要特性1.1经济性状:平...  相似文献   

19.
仁用杏具有结果期早、适应性强、耐干旱、耐寒、耐瘠薄、容易栽培、管理省工、寿命长、效益高等特点,适宜在干旱、半干旱丘陵地区发展.2000年,三门峡市根据仁用杏特点和本市实际,在调研的基础上决定大力发展仁用杏.经过7年的艰苦努力,完成了品种选育、技术推广、示范基地建立、深加工技术研究等工作,已经筛选出适合本市发展的优良仁用杏品种4个、繁育苗木200余万株,建立了1个品种展示园和10个示范基地,发展2000 hm2仁用杏,部分果园已经挂果,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为三门峡市林果业发展探索了一条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20.
山区发展仁用杏,是利用山区的自然条件,开辟致富的一条可行之路。实践证明,仁用杏三年结果,五、六年可以收回投资,七、八年进入盛果期,收益显著。但怎样才能达到经济栽培的目的,谈以下几点体会。一、良种壮苗仁用杏的品种很多,不同品种之间丰产性差异较大,所以引进苗木和接穗,都要选择丰产性好的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