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国有林场森林防火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森林防火是国有林场森林保护管理中的首要工作。森林火灾不仅是森林植物燃烧的现象,而且是不同社会经济条件、自然条件、人为活动等综合因素相互影响和制约的结果。本文主要针对国有林场防火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以探索林场森林火灾的防火对策,最大限度地减少森林火灾的损失,实现对森林资源的保护。  相似文献   

2.
穆立松 《现代园艺》2015,(4):210-211
云南省腾冲县是我国与缅甸边境的重要地段,其森林资源极其丰富。但因地理位置特殊,森林火灾隐患严重,每年发生于该地区的森林火灾数量重大,致使腾冲县中缅边境森林成为了我国森林防火的重点区域。而从实际工作中来看,对于腾冲县中缅边境的森林防火工作仍存在很多问题,包括因不利自然条件、火源管理难度大、防火措施落后等现象,本文就当前腾冲县中缅边境的森林防火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就如何加强森林防火,建立防火体系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3.
吴宏文 《花卉》2019,(12):211-212
营林技术在森林防火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近些年来森林火灾的严重趋势,林业技术也受到了越来越大的重视情况,我们必须在森林管理中做好森林防火工作。本文从森林防火与森林管理技术的关系入手,探讨了森林管理建设的初步技术,提出了营林技术在森林防火中应用的要点,并且需要我们不断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郭成  郭翠霞 《现代园艺》2013,(22):232-232
通过对森林火灾的责任制、防火意识宣传、依法治火和火源控制等管理政策进行研究,对森林防火的预测预报、实时监测、通讯网络、火阻网和公路网络建设等技术进行分析,为森林防火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5.
针对活水乡森林防火工作的现状进行简要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藉此提出全面落实森林防火行政领导负责制,广筹资金,加大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宣传,强化野外火源管理,抓好5支队伍建设,增强森林火灾防范能力以及扑火技能和实战能力,结合省、市、县森林防火指挥预警监测系统,逐步实现科学防火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刘学红 《花卉》2020,(20):186-187
为了避免临县森林火灾的发生,本文中,作者对森林火灾危害情况进行全面了解,通过介绍森林防火的重要作用,提出运用媒体资源来宣传森林防火、建立完善的森林火灾防治管理制度、制定火灾演练扑救方案、全面提高扑救队员的专业素养、加强森林的巡视、配备完善的防火基础设施这六个方面措施预防森林火灾,最终在提高临县森林消防水平方面做出突出成绩,最终维护森林生态资源的平衡并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李一 《花卉》2020,(20):224-225
鉴于我国越来越重视森林的问题,森林保护相关政策能有效提高森林的覆盖率,但我国森林发生火灾的现象也较为严重,因此作者从加大防火知识宣传树立森林防火观念、合理配置森林防火资金优化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专业防火团队提高火灾扑救效率、建立健全森林资源权属制度、火情处理要及时准确等几个方面的措施,这些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森林火灾的发生率。有效提高临县森林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大大改善临县森林地区的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8.
赵彦 《花卉》2019,(16)
我国森林资源主要分布于东北地区。它是人类发展过程中重要的财富,所以,防火工作对于保护森林资源具有较大的作用。在此之上,本文简要分析了森林火灾类型及其特点,并通过加强防火宣传教育、建立智能防火系统、注重森林护林管理、强化森林防火监督等防火措施,进一步促进森林资源的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9.
何建明 《花卉》2020,(22):224-225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林业也得到长远的发展,大家的思想观念也出现翻天覆地般的变化,有关企业也开始将环境保护与林业生态安全作为目前发展的重中之重,可是,其中森林防火的难关也随之出现,所以,林业部门目前的核心工作就是增强森林防火管理工作,从本质上确保林业的生态安全。本文探究森林防火的现实意义,同时根据实际管理情况剖析发生森林火灾的原因,同时,提出一些技术与管理中的措施来预防森林火灾的发生,从而确保森林防火工作的有效进行,促使林业的生态环境取得稳定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刘政西 《花卉》2020,(8):230-231
森林火灾是森林三大自然灾害之首,是森林资源安全的最大威胁。当前,随着国有林场对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和开发利用的越来越深入,森林防火压力在不断加大。为有效化解国有林场经济发展对森林资源安全带来的风险,在营林建设中,基于合理的技术实施,提升森林资源的本质防火能力十分必要。同时,林业从业工作者充分利用营林技术为依托,在日常管理和维护中增强和有效的运用这些营林知识,全面促进国有林场整体森林防火能力提升,避免引发森林火灾。本文通过分析营林技术在森林防火中运用的必要性和有效性,进而提出了林业建设不同阶段的防火营林技术运用,为有效遏制森林火灾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随着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国家逐渐重视对森林资源的保护,要求相关部门能够从各个方面入手,提高森林的防火性能,不断完善一些防火措施,可以系统性对森林防火安全进行风险预判,发现提高森林火灾发生概率的根本原因。故本文围绕森林防火展开深入研究,重点阐述了森林防火的有效防控策略,并简单论述了森林火灾的特点,希望对相关工作有所帮助,降低火灾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12.
卜玲  范文诗  柯建攀 《现代园艺》2014,(24):240-240
早些年森林防火主要靠人海战术,地形难以克服,气象的不确定更是给森林防火工作带来很多阻碍,再加上管理上的不到位这份工作可谓困难重重。社会发展到今天,控制林火需要依靠现代技术。3s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确定火灾的发生地,及时上传下达火场和指挥部之间的信息,使森林火灾及时得到控制。3s技术与森林防火必将进一步相互融合,保护森林资源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徐芳 《花卉》2019,(20)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很多事业都进步了,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隐患,如森林火灾隐患。近年来,我国各地出现了几起森林火灾,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因此为降低火灾的发生概率,加强我国森林资源的保护,必须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因此本文以森林防火为研究对象,主要是对森林防火的重点目标及如何做好森林火灾的防火工作进行分析论述,希望能给相关部门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借鉴,从而降低火灾的发生,进而有利于我国林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森林资源受高温、雷电、人为等因素影响,极易发生火灾,对森林生态系统带来很大的破坏,因此,当务之急,强化森林防火措施,消除森林火灾隐患,迫在眉急。本文首先总结了引发森林防火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接着提出了消除森林火灾的一些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花卉》2020,(4)
火灾是森林灾害中损失性最强的灾害,不仅会造成非常大的经济损失,还会威胁到相关人员的安全问题。由于山路非常险,树林茂密人烟稀少,所以一旦出现了森林火灾,就很难得作出扑救,使得山区林场人员人生以及财产遭受威胁。所以在山区森林管理过程中,应当时刻提高警惕意识,并且建立起完善的防火机制,并且制定出火灾的应对策略,将山区林场森林火灾的损失降到最低。本文将通过山区森林的火灾现象,从而提出相应的防火措施以及火灾发生的应对策略,为山区林场的森林管理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刘敏 《花卉》2020,(24):175-176
本文基于提高森林资源管理与保护水平的目的,围绕森林防火做简单的论述,提出防火的策略与方法,共享给相关人员参考。根据森林资源管理研究总结,构建火灾监测系统,加强特殊时间节点前的安全检查,比如春季,加大防火力度,防范火灾的发生,保护森林资源。  相似文献   

17.
罗正方 《现代园艺》2019,(10):232-233
森林作为生物群落,涵盖了乔木、竹子、灌木以及其它植物群落,被誉为"地球之肺"。森林一旦发生火灾,不仅会伤害林内植物,还会降低森林的多种功能,导致生态环境失去平衡。因此,森林管理单位展开森林防火工作至关重要,针对林权制度改革后森林防火机制的创新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森林火灾的危害性极大,处置难度高,以及突发性强等特点,这也给森林火灾的防范以及治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并且随着全球气温在不断的上升,森林火灾发生的隐患也日益增高,为了防止发生森林火灾,相关部门一定要提前做好火灾的预防工作以及火灾的扑救工作,结合我国森林火灾防治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国有林场森林防火工作和火灾扑救措施,以期对我国的森林防火与火灾扑救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李燕燕 《花卉》2020,(22):160-161
随着国内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升级,加大对天然林的保护力度,森林防火成为现阶段保护林业的重要途径。当前国内森林防火管理中存在诸多不足,严重影响森林保护工程工作开展,并且为森林留下安全隐患,严重制约林业发展。本文基于天然林保护工程进行探讨,针对当前的森林火灾隐患进行分析,并针对森林火灾防护提出有效的措施,意在实现天然林保护工程顺利开展,保障森林资源。  相似文献   

20.
森林火灾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而营林技术在森林防火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能够起到促进苗木健康生长、保护森林形成规模等作用。本文阐述了森林火灾特点,并分析了森林防火中营林技术的应用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