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一、什么是航天育种航天育种也称为空间技术育种或太空育种,就是指利用返回式航天器和高空气球等所能达到的空间环境对植物的诱变作用以产生有益变异,在地面选育新种质、新材料,培育新品种的农作物育种新技术。二、我国从什么时候开始进行农作物航天育种的1987年8月5日,随着我国第九颗返回式科学试验卫星的成功发射,一批水稻和青椒等农作物种子被送向了遥遥天际,这是我国农作物种子的首次太空之旅。当时搭载作物种子的目的并不是想育种,只是想看看空间环境对植物遗传性是否有影响。但是,科学家们在实验中无意发现,上过天的种子中发生了一些意外的遗传变异,因此人们开始考虑利用这种方式进行农作物航天育种。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航天育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掌握航天器返地技术的三个国家(中、美、俄)之一,也是少数利用航天技术进行诱变育种的国家。航天育种是利用卫星、飞船等返回式航天器将作物的种子、组织、器官或生命个体搭载到宇宙空间,在强辐射、微重力、高真空等太空诱变因子的作用下,使其发生遗传性状变异,利用有益变异选育出农作物新品种的育种新技术。它是航天技术与农业遗传育种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作为农作物诱变育种的新兴领域,航天育种可以创造出新的种质资源,培育出更多的优良品种。一、我国航天育种的初步成果自1987年始至2001年初,我国已成功…  相似文献   

3.
航天育种作为我国科技工作者开创并占据一定优势地位的新兴农作物育种技术,是加快培育农作物优良品种的有效途径之一,对促进我国农作物育种技术进步、提升我国粮食综合丰产能力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国办发[2009]55号文件明确提出"支持甘肃天水航天育种示范区建设"、国家将航天工程育种技术及产业纳入国家"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和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的出台,为天水发展科技创新和种业育繁推一体化的航天育种,推动科技兴农事业发展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4.
佟屏亚 《北京农业》2012,(32):31-33
正随着神州9号载人飞船太空遨游归来,"航天育种"再次成为媒体宣传的热点,这让笔者不得不追踪觅迹,查一查航天育种的来龙去脉。何谓"航天育种"据航天育种工程首席专家解释:航天育种又叫航天诱变育种,是利用太空特殊环境因素,诱发农作物的遗传性发生变异,即利用空间环境的宇宙粒子、  相似文献   

5.
我国航天育种的成就与发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航天育种是一种新型的育种手段。概述了我国航天育种的研究进展以及在粮、蔬菜、花卉和菌等方面取得的成就,指出我国航天育种科研工作居国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6.
航天工程育种技术的研发、应用、推广为选育农作物新品种提供了一种新途径、新方法,对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意义深远。2008年6月,山东省宁阳县与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合作,建立了中科院(宁阳)航天工程育种基地,引进、推广航天育种新品种,利用航天工程育种技术改良当地农作物品种,推动了当地蔬菜和蔬菜制种产业发展,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航天育种原理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天育种是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诱变育种方法也是一种利用航天技术与现代育种技术相结合的新型育种技术。本文从航天育种的原理出发,综述了航天育种的特点、国内外研究进展,并阐述了航天育种在现代育种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8.
我国航天育种产品初具规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天育种,也称为空间诱变育种,是国家863计划项目,也就是将农作物种子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环境诱变作用,使种子产生变异,再返回地面选育新种子、新材料,培育新品种的作物育种新技术。它是我国航天高科技与农业遗传育种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综合了宇航、遗传、辐射、育种等跨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航天育种的历史、我国作物航天育种的主要成就、航天育种的原理、柱花草概述、航天育种在柱花草的应用等,并展望了柱花草航天育种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2006年9月9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地将“实践八号”育种卫星送人预定轨道。卫星主要用于航天育种试验和研究。农业部部长杜青林说,“实践八号”育种卫星是我国首颗航天育种卫星,标志着我国航天育种工程迈出了关键步伐。优良品种是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对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航天育种利用空间环境资源,通过航天技术与农业育种技术结合,培育农作物优良品种,是我国在农业育种领域获得的一项创新性研究成果。实施航天育种工程,为我国农业科学家探索农作物的空间诱变育种机理、全面选育农作物新品种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技术平台,必将有力推进我国农业科技进步。在卫星返回地面屙,农业部将组织有关科研单位,抓紧开展机理研究与育种试验等科研工作,争取早日将航天诱变取得的新材料转化为育种科研成果,3—5年后航天育种成效将得到充分显现。  相似文献   

11.
作物航天诱变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本文从航天诱变的主要因素、生物学效应和航天育种的特点、研究现状等方面概述了国内外航天育种研究的进展和成就,并就我国航天育种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进行了讨论、展望.  相似文献   

12.
航天诱变对农作物的生物学效应及育种成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国内外航天育种研究的进展和应用领域,阐述了空间诱变对农作物生物学性状的效应以及我国航天育种的成就。空间辐射对农作物性状的诱变具有不确定性,但诱变后代变异范围大,稳定快,而且还会出现常规育种不易出现的变异。不同品种对空间辐射的相应存在差异。已经育成的水稻、小麦、棉花、大豆、芝麻等农作物新品种在生产上发挥了比较大的作用,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浅谈我国航天育种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从航天育种的诱变机理、航天育种的特点、所取得的初步成果、存在的问题与前景展望等方面系统探讨了我国航天育种技术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我国航天诱变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航天诱变育种的特点、程序,我国航天诱变育种成果,开展航天诱变育种的意义.航天诱变育种的展望。  相似文献   

15.
<正>公司简介天水神舟绿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下属企业。2007年,正式成立了甘肃省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3年,组建了甘肃省航天工程生物育种重点实验室。专业从事农作物航天育种、生产、销售。拥有航天搭载的农作物9大类999个品系,育成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航天蔬菜、小麦等农作物新品种38个,且已推广到全国25个省区。  相似文献   

16.
航天育种及其在蔬菜作物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航天育种技术的概念、原理及特点,概述了国内外航天育种研究的进展和成就,探讨了我国航天育种在蔬菜作物上的应用、存在问题与展望。  相似文献   

17.
航天育种及其在蔬菜作物上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要介绍了航天育种技术的概念、原理及特点,概述了国内外航天育种研究的进展和成就,探讨了我国航天育种在蔬菜作物上的应用、存在问题与展望.  相似文献   

18.
我国自1987年首次开展水稻等农作物种子返回式卫星空间搭载至今已有32年。本文对我国30多年来在水稻航天诱变机理,航天生物育种共性关键技术,航天诱变新种质(基因)创新,优质绿色高产水稻新品种培育方面的研究进行概述,并提出了进一步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9.
航天育种的成就与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概述了植物航天育种研究的进展和我国作物航天育种的成就 ;航天飞行对生物的关键影响因素 ;空间诱变不同层次上的生物学效应 ;航天育种的研究动态 ;并对航天育种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我国航天育种技术发展迅速,目前已成功进行了新的大蒜种质资源选育并连续5代,培育了4个优良的大蒜新品种,并正处在开发的阶段。近年来,我国科技人员在蔬菜航天育种方面做出成绩,借助其他作物的航天育种经验,在全国大蒜主产区的山东金乡县的山东润丰种业,与中国农科学院、国家航天工业总公司的专家合作,利用航天搭载技术,进行诱变选育大蒜新品种。从2006年开始,在"实践8号"航天育种卫星上对金乡大蒜开始了航天搭载试验研究。供试材料是润丰种业利用金乡地方品种选育的大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