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根据观察,蜂群王台突然被毁,有以下几种情况:a.当蜂群内的多个王台中有1只新王出房后,她会逐脾搜索,咬毁其他王台。b.在流蜜期,当有王群大量摇蜜后,王台被工蜂毁掉;但是无王群即使摇蜜,工蜂也不毁台。c.双王群一方失王后所造的新王台在隔板不严时,另一方蜂王窜入有王台的群中咬毁王台。d.当养蜂者从大群中提出带蜂子脾补充弱群时,弱群若有王台,补入的脾上由于检查不严,不慎带有强群蜂王导致蜂王咬掉王台。e.由于气候突变,蜜源突然中止流蜜,有王群内的王台被工蜂咬毁。f.盗蜂蜂拥而来,导致被盗群王台被破坏,等等。关于蜜蜂咬毁王台现象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对无王状态下蜂群的研究表明:无王蜂群烦躁不安,易螫人,出勤率下降36.5—48.3%,采集力降低。成员组配正常蜂群失王后,工蜂改造王台培育新蜂王,与有王群相比群势增长低10.7%。成员组配不正常蜂群失王后16一18天出现工蜂产卵。介绍成熟王台或诱入产卵王后,工蜂产卵即被控制;工蜂产卵时间越长,介绍成熟王台或诱入产卵王越难成功,蜂群群势下降越快。养蜂生产上宜在失王后尽快诱入优质产卵王。  相似文献   

3.
<正>蜂群失王,在养蜂生产实践中会经常遇到,摇蜜误伤、查蜂飞逃、疾病伤害、盗蜜围王等现象都有可能造成蜂群失王。养蜂人手头上没有余王,又不想并群,让蜂群自行造王或介入成熟王台是积极的补救办法。下面就造王、介台失败后蜂群工蜂产卵处置谈谈体会:一、蜂王遗失后蜂群造王失败从理论上讲,蜂王遗失后让蜂群自行造王,时间10~16天(改造幼虫需要8~13天;从筑台基开始不少于  相似文献   

4.
正当发现蜂群意外失王后,究竟是给其直接诱王呢?还是给它介入王台?或让其自然改造王台?再或者从另外蜂群调入幼虫、卵脾,让失王群重新改造王台后,培育新蜂王呢?一般而言,在有备用优良新蜂王的情况下,通常采用直接给失王群诱入蜂王的方法,这样做可以最大程度缩短无王期。还可以免去介台不成功以及处女王婚飞时失王的风险。补充饲喂,介入蜂王很快就能恢复产卵——有的当天就可产卵,更有甚者,介入即产卵。对失王群而言,根本没有因失王而遭受任何损失,  相似文献   

5.
中蜂群势小,养蜂效益低.要想饲养强群,取得高效益,必须根据"母女同巢"特性饲养双王群,群势可达12 ~ 16框.当蜜粉源植物吐粉泌蜜期到来,可选单王带大群采集蜜粉,产量可增长1倍以上. 中蜂蜂王衰老或因其围王等原因致使蜂王伤残,产卵力衰退,蜂群就要进行交替换王.此时,工蜂便在中间子脾下缘造2~3个自然王台.当王台成熟,第1只处女王出台,工蜂便将其他王台咬毁.处女王出巢交尾回巢,可和老蜂共居一巢,和睦相处,同脾产卵,这种现象叫做"母女同巢".  相似文献   

6.
蜂王是蜂群内唯一生殖器官发育完全的雌性蜂,是蜂群之母,其职能就是产卵。在一般情况下,养蜂成败在于养王。一、蜂王的产生当群势旺盛时,工蜂常筑造多个王台,培育新王,进行分蜂。分蜂王台出现的特点是群强、子旺、王台数量多。王台日龄有显著差异,并且位置常在巢脾的下缘和边缘。自然交替台出现的特点是当蜂王衰老或伤残时,工蜂一般建造1~3个王台  相似文献   

7.
正诱入蜂王是养蜂管理中普通的操作。把涂有蜜水的蜂王放在框梁上,工蜂嗅到蜂王身体上的蜜香,纷纷前来吸食,而其他工蜂各忙各的,无暇顾及新王的到来,蜂王诱入顺理成章,当新王的气味融入蜂群,蜂王很快被接收,诱入成功。如果因失王蜂群处于高度警觉状态,这时蜂王突然降临,工蜂会本能地围上来,诱入蜂王被围,导致诱王失败。  相似文献   

8.
养蜂者介绍蜂王是经常的。近几年,我用蜡片或赘脾把蜂王包起来,留出小口让工蜂喂蜂王,并能很快咬开。放入被介绍蜂群内,介入当天可产卵。只要蜂群内无王台,蜂王介入后不需检查。但要注意,新王需产卵9天以上方可介入。蜂群断王15天以上者介绍后需检查。若发现围王可从别群中提幼虫脾放入,  相似文献   

9.
秋后自然王是指秋天关王后,蜂巢内产生自然王台或急造王台,羽化产生的处女王或成熟蜂王. 秋季关王时,一是蜂王被限制在一个狭小的王笼内,只能与部分工蜂接触,"蜂王物质"的传递受阻,一些工蜂产生了失王感,急于造王台育王;二是蜂王不能正常产卵,蜂群内的幼虫逐渐减少,从而产生了过剩的哺育力;三是秋后蜜粉源少甚至无,蜜蜂的巢外活动减少,有部分蜂群的工蜂就在巢内泌蜡造脾,利用幼虫改造王台或将蜂王产的卵移入王台中,加强哺育,十几天后便出现处女王.  相似文献   

10.
在中蜂饲养过程中,常常会遇到无王群。对于这样的蜂群如果疏于管理,工蜂就会逐渐衰弱,蜂群最终会走向死亡。经过我多年的实践,对于无王群只要能及时的做出判断与处理,还是可以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首先,要对蜂群有无蜂王做出正确的判断,判断的方法有两种1箱外观察:可看到巢门守卫蜂较多,在巢门口来回走动,显得躁动不安,易攻击人或其它的动物。蜂群采集消极。夜晚,在灯光的照射下,有较多的工蜂扑打。2箱内检查:提出巢脾可以发观蜜、粉较少,没有蜂王,工蜂在框梁上振翅不安。如果失王的时间较短,可以发现巢脾中有数个临时改造的王台。如果蜂群失王时间较长,会出现工蜂产卵现象,有雄蜂幼虫或封盖的雄蜂蛹,老年工蜂较多。其次,可以用两种方法对无王群进行处理:方法一:诱入产卵王。对于无王群,应从其它的蜂群中抽调出有工蜂小幼虫和封盖子的巢脾加入无王群中,让其工蜂进行哺育,调动它的采集积极性,此时不可奖励饲喂。待调入的幼虫脾哺育一天后,可以用间接法引入一只产卵王。把产卵王放入蜂王诱入器中,在诱入器上滴几滴蜂蜜,并均匀地抹开。把诱入器放入蜂群中。2小时以后,开箱观察,如果有大量的工蜂啃咬诱入器的纱窗,则表明蜂群没有接受蜂王,应再放置一些时间,使其接受。...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观察滇南中蜂无王群的内部行为和采取相应的饲养管理技术,经过3个月对中蜂无王群从失王到全群灭亡过程的内部行为观察并对其他失王群采取相应的饲养管理技术试验,结果表明:中蜂群失王后2~5 d改造王台,当王台被清除后20~24 d工蜂开始产卵,3个月后蜂群全部死亡。对中蜂失王群采取相应的饲养管理技术后,蜂群发展良好,并可达到采集主要蜜源野藿香的理想群势。可对养蜂人员在失王时作出相应的饲养管理措施,确保蜂群的正常生活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工蜂产卵用新招童梓德,贵州桐梓县人,养蜂几十年,肯学肯钻,经验丰富。前些年我曾多次报道过,最近他在对处理工蜂产卵时又有一些新的体会。工蜂产卵通常发生在失王后数天(且群内无王台),一旦工蜂开始产卵,此时如介绍王台或处女王,通常蜂群不易接受,会出现破坏王台或咬死蜂王的现象。因此,一般发现工蜂产卵,通常的做法是将其合并到有王群。  相似文献   

13.
豆奶粉可作代用花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向无王群介绍蜂王在养蜂生产中是常事。但有时不管用什么方法 ,无王群就是不接受新蜂王 ,对新蜂王非围而杀后才痛快。因此 ,一群蜂垮掉也是常事。2 0 0 2年 ,我用王笼向一失王群介绍蜂王时又遇到蜂群不接受新王的情况 :十多天中 ,新王放了三四次都被围攻 ,幸亏每次都被及时发现 ,将蜂王重新关于王笼中才没被杀。最后一次 ,我把围王蜂团的工蜂全部杀死 ,把蜂王关入王笼重新吊入蜂群 ,后发现王笼上只有部分工蜂对蜂王怀有敌意 ,就把这些工蜂也捉住杀了 ,再把王笼吊回蜂群 ,反反复复三四次 ,当王笼上再没找到对蜂王怀有敌意的工蜂时 ,才把蜂王…  相似文献   

14.
中蜂失王可采取的应急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费起充 《蜜蜂杂志》2001,(12):16-17
饲养中蜂 ,麻烦之一是容易失王。失去了蜂王 ,繁殖中断 ,还易发生工蜂产卵。可采取的应急措施如下 :一、如巢内还有虫、卵 ,工蜂会筑造若干急造王台。此时要做的是 :在出现急造王台后的 10天左右查看 1次 ,选留 1个较粗壮的王台 ,毁除其余。二、如巢内无虫、卵 ,可从其它中蜂群中抽 1张虫卵脾 ,加入失王群 ,让工蜂筑急造王台。以后按“一”办。三、如失王群很弱 ,已没有独立存在的价值 ,则只有与有王群合并。为了避免合并引起斗咬 ,最好用纱隔板隔开 ,于傍晚合并。经过一夜气味的混合 ,第 2天抽去纱隔板 ,合并即成功。四、如已发生工蜂产卵 …  相似文献   

15.
关于中蜂换王,在江西省养蜂研究所主编1975年版的《养蜂手册》第229页中有述:应等待新蜂王即将出房或初出房时,直接诱入有王群,这样常可造成新、老蜂王同居。本人多年来遵照此法换王:把半年以上需要更换的老蜂王剪翅,放入成熟王台。不论有否血缘关系,也不论大小群,只要尚未有强烈的“分蜂热”都可以用此法。由于自然王台出房时间不易掌握,所以必须用王台保护器罩住王台,挂在两框梁间或边脾上,注意保温。这样就解决了毁台的问题。这个方法很适合多年饲养中蜂者,特别是在春天不准备分蜂而兼顾采蜜者。换上新王后可解除“分蜂热”。在我地每年…  相似文献   

16.
1解除分蜂热现在饲养中蜂的蜂场大都利用自然王台培育新蜂王,蜂群越冬后经过2个多月的春繁,群势壮大,蜂群内拥挤,工蜂在巢脾下部边角造出大片雄蜂房和数个王台,蜂王产子减少,工蜂采集力下降,促成分蜂热。此时正是产蜜和蜂群繁殖的黄金季节,如果让蜂群顺其自然地发展下去,就会造成蜂蜜减产,蜂群增殖停滞不前。笔者近年来采取以下措施:在分蜂季节首先选一两群有分蜂热的强群,把群内的老王带2脾蜂提出另放1只空箱内饲养,接着把全场有分蜂热的蜂群中造有王台的巢脾带蜂提入准备好的无王群内,待新王出房再提出组织交尾群。这样处理可立即解除分蜂…  相似文献   

17.
育王小技     
<正>育王框移他群寄养当谨慎有时因育王群生产需要或防分蜂,需将王台已封口的育王框移入他群寄养。若寄养群蜂王年青,寄养框放进后被寄养群工蜂咬破所有王台拖弃王蛹,则使分蜂处于被动。提王台不能马上介台介王若刚从交尾群中提走新王,随即诱入王台,则工蜂会啃、弃诱入的王台。应在诱入王台前2天提走蜂王,并提出其中的卵虫,在蜂群产生失王感而又无法再造王台的情况下诱入王台。处女王不宜直接介入已出房的处女王直接投入交尾群,若是连续使用的老交尾群,则处女王易被拖  相似文献   

18.
<正>蜂群为何频频失王?养蜂者应及时寻找原因,通过多年的实践总结,找到以下9种失王原因:1.起台失王:当台杯内出现幼虫后,蜜蜂就减少饲喂老王,使老王的产卵量迅速下降,经一周左右,老王完全停止产卵。腹部缩小,体重减轻,在王台封盖后新王出台前,老王带部分工蜂飞逃造成原群暂时失王。2.查蜂失王:刚交尾的蜂王要少开箱检查,以免受惊飞走。囚禁了一段时间的蜂王及从种蜂场邮购的蜂  相似文献   

19.
长时间以来,养蜂界有这样的定论;“新蜂王破坏王台并用螫针致王蛹于死地。”我在今年利用自然王台进行的中蜂人工分蜂中,发现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第一分蜂群有蜂三脾,置王台五个,几乎与蜂王出台的同时,工蜂已将其余王台相继破坏。第二分蜂群仅有手掌大一片蜂脾,  相似文献   

20.
在与蜂友们的切磋交流中,一些蜂友常谈及遇到的怪现象:有的蜂群已失王很久,工蜂也未出现产卵,可是多次向该群内介绍王台均在不同天数内被毁,多次用以往行之有效的不同介绍蜂王的方法将蜂王介绍给该失王群,蜂王均被围杀,蜂群内长期无子,群势急剧下降而且蜜蜂情绪低落。使人束手无策,不是不管,只是无法管,养蜂者不知到底该怎么办?不知您是否在自己的养蜂生涯中遇到过类似难题吗?那么问题的结症在哪里呢?蜜蜂群内若出现这类情形,可以肯定地说:该蜂群内不是失王,而是该蜂群内有行踪敏捷的劣质小蜂王,它们发育不良,占着茅坑不拉屎,既不产卵也不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