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孙立广 《中国蜂业》2015,65(2):30-31
<正>传统养蜂靠转地放蜂,追花夺蜜,获得养蜂高产。近年来由于运输费用上涨,各地对放蜂人雁过拔毛,转地放蜂风险加大,不少蜂农寻求定地养蜂模式。但定地养蜂突出的问题是蜜源不足,半年养蜂半年闲,还要喂糖。因此,人工种植蜜源不失为一种好办法。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对农业种植结构进行调整,不  相似文献   

2.
蜜源与养蜂形式的关系蜜粉源是养蜂的基础 ,没有丰富的蜜源不能养蜂。定地养蜂、小转地放蜂、大转地放蜂都要选择蜜粉源植物好的地方。农村庭院养蜂也要根据当地蜜粉源定群。蜜粉源植物有两大类 :一类是天然野生蜜源 ;一类是人工栽培蜜源。这些蜜粉源植物就所有权来说 ,有国营的 ,集体的和农民家庭联产承包的。除了农民家庭养蜂外 ,定地养蜂专业户(场) ,大转地的养蜂场 ,小转地养蜂户(场)都没有自己的蜜粉源植物。因此 ,蜜粉源植物所有者有时会与养蜂户(场)发生矛盾 ,发生问题解决不好 ,就影响了养蜂。解决矛盾防止问题发生 ,最好的办…  相似文献   

3.
转地放蜂追花夺蜜是我国养蜂业长期以来一直沿用的一种养蜂方式 ,几百万群蜜蜂组成的养蜂大军 ,弛骋在祖国的大江南北。特别是7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是我国转地放蜂的鼎盛时期 ,每年由南方转地到东北采刺槐、椴树蜜的蜂群达 1——— 2百万群 ,其声势之大 ,场面之壮观 ,使人叹为观止。转地放蜂对我国养蜂生产发展曾起到较大作用 ,但随着养蜂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以及蜜源结构的变化 ,转地放蜂已不完全适应我国现在养蜂生产的需要。笔者根据数年来的观察 ,以及和不少蜂友座谈 ,认为转地放蜂甜中有苦 ,甚至有许多弊端。因此 ,应该寻求一种适应我…  相似文献   

4.
养蜂,最基本的物质条件是蜜源,新疆有些地区蜂多,蜜源相对不足,满足不了定地饲养的需要,这样就势必造成大多数蜂场需要转地养蜂的局面。新疆养蜂者利用蜜粉源的方式包括定地饲养、定地结合小转地饲养和长途转地饲养3种。能否对转地蜂场进行准确的蜜源调查并选择适宜的放蜂场地和确定最佳的放蜂路线是饲养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我在张家口定地和小转地放蜂的纪实于力耕(一)我在张家口市郊区养蜂100多群,一个主场两个副场,定地养蜂结合小转地放蜂,蜂群的发展,蜂产品的数量和质量,经济效益等都是比较好的。我在这里定地养蜂和小转地放蜂,是经过反复调查蜜源,考查养蜂历史,了解养蜂现状...  相似文献   

6.
不论在什么地区饲养蜜蜂,原则上都要养强群,特别是定地饲养.大家知道定地养蜂和大转地养蜂是无法相比的,因为大转地蜂群由于不失时机的转场,蜂群始终处在不离花的环境里.而定地饲养的蜂群就做不到这点.虽说管理措施大同小异,但定地饲养蜜源有限,只有油菜是一个稳产的好蜜源,就是早了些,开花流蜜期蜂群正处于新老交替期和增殖期,没有更多的适龄采集蜂.  相似文献   

7.
浅谈山东省东部地区养蜂高产、稳产的方法本区地处胶东半岛,有着丰富的蜜粉源植物,是定地饲养和小转地放蜂的理想之地。养蜂者应抓住有利的蜜源条件,把蜂养成强群,争取获得好的收成。下面简要谈谈几年来我获得稳产的几项改进措施和方法,供本地区的同行们参考。一、早...  相似文献   

8.
小转地放蜂既能充分利用蜜粉源,又没有大转地的费用高,所以小转地的净产值较高,蜂蜜、蜂王浆、蜂蜡和蜂胶等产品成本较低。以小转地饲养亏本的蜂场最少,定地最多,大转地居中。在当前养蜂存在诸多不利因素的条件下,为了使养蜂生产有较多盈利,采用定地结合小转地的方式饲养比较合适。在有多个连续大蜜源地区也可定地饲养。转地饲养的管理措施有:一、落实场地对某地区经过实地考察后,了解到该地主要蜜源植物的种类、面积、开花时间、气候情况及历年到该地放蜂情况和蜂蜜产量后,提前落实放蜂场地。  相似文献   

9.
杜宏业 《中国蜂业》1995,(1):9-9,11
北京地区春季与秋季小转地养蜂北京市门头沟区林业局(102300)杜宏业北京地区养蜂有两种方法。一是利用本地蜜源定地养蜂;二是定地结合小转地养蜂。扩大蜜源范围。这是北京养蜂的成功经验。北京地区山场大,平原广,又与河北省、天津市毗邻,蜜粉源植物种类多。分...  相似文献   

10.
王志刚 《中国蜂业》2002,53(1):20-20
转地放蜂追花夺蜜 ,采用卧式蜂箱既笨重 ,又不方便 ;但定地养蜂采用 1 6框卧式蜂箱有它的许多好处 :空间大 ,空气较流通 ,易维持强群 ,不伤热 ,对春繁、秋繁 ,蜂群安全度夏和越冬都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而且管理灵活性强 ,可随时调节蜂群 ,既有利于采蜜、产浆 ,又有利于繁殖 ,只要合理利用 ,就能稳产高产 ,它是定地养蜂者的理想的选择。我定地养蜂多年 ,部份采用了1 6框卧式蜂箱养蜂 ,效果很好 ,与 1 0框标准箱养蜂相比无论是采蜜、取浆 ,还是发展蜂群 ,都不逊色 ,现根据自己养蜂实践和掌握的一些经验 ,与蜂友们共同探讨。一、定地饲养采用卧…  相似文献   

11.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以后,蜜源情况发生了变化,出现了蜜源品种多、面积分散的新情况。如何才能把蜂养好?这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江苏省盐城市郊区的科技人员和养蜂户,进行了定地和小转地养蜂的尝试,通过几年的实践,证明定地、小转地养蜂经济效益高,并能促进养蜂业在农村新形势下获得发展。  相似文献   

12.
张印 《养蜂科技》2005,(3):21-21
在没有主要蜜源的地方定地养蜂,要饲养善于采集零星蜜源的蜂种。要精心饲养,使蜂群总保持强壮。一旦外界出现蜜源,就可采蜜。笔者因工作关系一直定地养蜂,这里是大豆之乡,没有主要蜜源。但每年都能或多或少地采到商品蜜。例如1994年6月25日就开始上蜜了,经考察是大葱蜜。大葱,我们这里农村每家都有种植。  相似文献   

13.
杨选 《蜜蜂杂志》2001,(8):11-11
近年来 ,定地养蜂及定地加小转地的蜂场越来越多 ,长年南北转地 ,连续追花夺蜜者越来越少。这种饲养管理模式的改变 ,无非是每个蜂场在经济核算中所采取的相应措施。本人自 1965年开始养蜂至今 ,历经坎坷。 80年代曾南到“天府之国” ,北至西北高原 ,到也碰到过好蜜源 ,然而却丰收无几 :不是蜜源好时蜂群未繁殖起来 ,就是有好的蜂群又赶不上好蜜源。今年盼明年 ,明年盼后年 ,蜂场几起几落。自 1990年以来 ,本人定地加小转地饲养 ,收入 1年胜似 1年 ,基本稳定在万元上下 ,不仅还清了以前养蜂所欠的债务 ,蜂群由原来的 3 0群上升到百余群 ,基…  相似文献   

14.
《中国蜂业》2015,(5):31-33
<正>我国养蜂者利用蜜粉源的方式包括定地饲养、定地结合小转地饲养和长途转地饲养三种。由于全国蜜粉源植物资源分布和蜂群发展均不平衡,导致有一定饲养规模的蜂农为了夺取高产而选择长途转地饲养。能否对转地蜂场进行准确的蜜源调查并选择适宜的放蜂场地和确定最佳的放蜂路线是饲养成败的关键。一、调查转地蜂场的蜜源情况,确定该蜜源场地的放蜂价值1.了解国内春夏季和秋冬季蜜源植物的产地及开花期我国春夏季和秋冬季的主要蜜源植物包括油菜、  相似文献   

15.
将蜂群车装船载,长途跋涉,奔南闯北,追花夺蜜,这是养蜂的老方法。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以后,出现了蜜源品种多、面积分散的新情况,如何才能把蜂养好?这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江苏省盐城市郊区的科技人员和养蜂户,通过几年的实践,摸索出了定地和小转地养蜂的新方法,使养蜂业取得了新突破,得到了省、市领导和养蜂界的支持和肯定。什么是定地和小转地养蜂呢?所谓定地养蜂,就是养蜂户根据自己住地周围的蜜源条件,按照住地周围三华里之内,有半亩以上留种苕子、一亩洋槐、二至三  相似文献   

16.
张全民 《中国蜂业》2001,52(3):18-18
我养蜂 30余年 ,开始定地养蜂 1 0年 ,用卧式箱 ;转地放蜂 1 0年 ,采用标准箱加继箱 ;现在因体力原因 ,定地加小转地饲养 ,总觉得卧式箱比较好管理。下面谈一谈我是怎样用卧式箱养蜂的。我认为卧式箱的大小以 1 6框为好 ,这样便于定地加小转地养蜂。通气窗应开在箱底 ,与纱盖空气上下对流 ;覆布 1块 ,春、秋繁殖时放纱盖下面 ,夏季和转运时放在纱盖上面 ,以便通风 ;隔板 1~ 2块 ;隔堵板 2块。可在箱体的后侧开一小巢门以备养王或储王。开始春繁时 ,一般蜂群是双王同箱 ,5框足蜂以上可单王繁殖。“立春”蜜蜂排泄后 ,应彻底治螨。此后蜂箱、…  相似文献   

17.
王勤生 《中国蜂业》2004,55(3):20-20
在山区定地饲养的蜂农应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所饲养的蜜蜂品种.在刺槐蜜源多的地方中蜂的采集力不如西蜂.在以荆条、枣花为主要蜜源的地区,中蜂有飞行敏捷、上蜜快、在夜问取蜜不螫人等特点.中蜂最适合山区定地饲养,突出表现为大蜜源过后,采集零星蜜源的能力比西蜂强好几倍,歉收年表现尤为明显,很适合中老年业余养蜂者.  相似文献   

18.
“赶花”,还得动手种花我国养蜂生产者按其生产方式简单地可分为两种:赶花和定地等花(转地放蜂和定地饲养———编者注)。养蜂者自己种花或有计划地培植蜜源的情况很少,这无疑是一种遗憾。近几年,每当询问赶花者收入如何?他们大多数都会摇头唉叹道:“现在各地都搞...  相似文献   

19.
下川东地处四川省边远的万县地区,这里地形复杂多样、气候温和,蜜粉源丰富,有大量中蜂在这里栖息繁衍,但蜂农们历来实行定地饲养,产量低。为了发挥下川东地区的蜜源优势,我们从1981年开始组织中蜂小转地放养,取得了较好的收成,主要采取了如下几项措施:1.摸清蜜源情况,选择好放蜂路线。下  相似文献   

20.
最近从有关方面获悉,某大型蜂产品公司计划创办一个10000群蜂的蜂场,笔者认为此计划难以实现。现谈点个人对此问题的看法。1落实放蜂场地有困难众所周知,办蜂场是离不开蜜源的,无论是定地或转地放蜂,在我国难以解决万群蜂的放蜂场地,尤其长途转地蜂场。笔者估计目前有2.5万~3万户蜂农,约1.5万~2万车蜜蜂,350万~400万箱蜂,因此,放蜂场地竞争激烈,往往因载蜂量过多而减少收益,争场斗殴时有发生。2人员难管理养蜂不仅流动性大,而且人员分散,大都生活在复杂环境中,即使是忠厚老实的农村青年,来蜂场工作几年,多数人容易染上不良习气。蜂场人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