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红皮南瓜绿斑的成因和消除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红皮南瓜属于印度南瓜(cucurbita maxima),因其甘栗型的品质。粉糯的口感.丰正的果形和鲜红漂亮的外观。而受到消费者青睐。随着各地对红皮南瓜的研发.已有不少红皮南瓜新品种不断推出;同时。在生产上,红皮南瓜的栽培面积也在不断扩大.使红皮南瓜成为各地市场的1种主要蔬菜。红皮南瓜吸引消费者的主要卖点.是其鲜亮、新颖、红色的外观。但是常常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红皮南瓜果面上会出现或多或少的绿斑.严重的绿斑甚至会布满整个果面.使红皮南瓜成为红绿相间的“花脸”.十分难看.使红皮南瓜的商品性大为降低.有绿斑的红皮南瓜卖相差.售价低,经济效益也大为降低。  相似文献   

2.
温玲 《中国瓜菜》2007,(3):17-19
金香栗南瓜是以从我国台湾和日本引进的品种,经分离定向选育的2个高代自交系(2001-12-8和2001-12-3)配制而成的早熟红皮南瓜一代杂种。果实扁圆形,果皮红色艳丽,平均单果重2.0kg,果肉橘黄色,肉质甜面适口;从出苗到采收80d;667m2产量2500kg。抗白粉病和霜霉病。  相似文献   

3.
<正>海南栽培的小南瓜是以扁圆或高圆形、标准商品瓜单瓜重1.5~2.5kg的南瓜为主,有绿皮、红皮和橙红皮之分,俗称日本南瓜、西洋南瓜。海南年栽培面积已超过4000hm2,且还有快速增长的趋势,已成为海南北运瓜菜的主要种类之一。  相似文献   

4.
小型南瓜新品种迷你南瓜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从日本引进的小型南瓜经自交分离获得稳定株系9803-1-15-4-1为母本,9802-1-1-1-2株系为父本,经杂交后与母本再回文而育成的保护地栽培专用品种迷你南瓜,春季栽培每667 m~2产量2 000 kg以上,秋季栽培1500 kg左右。单果质量200~300 g,最大果达400 g,品质佳,具观赏性,耐贮运。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东升等22个小果型红皮南瓜品种在海南海口和文昌试点分期播种,于果实成熟期调查各品种出现花瓜率、感染病毒瓜数及坐果节位等的观察试验,比较不同品种出现花瓜的差异,并分析其果实出现绿斑的原因,为生产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不同小果型红皮南瓜品种花瓜率差异很大;父母本均是红皮的育种材料,通过正交方式杂交选育出的品种花瓜率普遍较低。初步得出:小果型红皮南瓜大田生产果实出现绿斑(花瓜)现象主要受品种本身遗传特性影响,与坐果节位没有关系;在海南省10月份播种,花瓜率与播种时间不存在规律性相关。  相似文献   

6.
红皮类型西洋南瓜外观艳丽,兼具观赏和食用两大优点,但栽培上如果管理不善,特别是病毒感染,易出现花瓜和着色不良的问题。通过多年的栽培实践,总结出一套新型西洋南瓜优质高效立架栽培技术模式,结合蚜虫和病毒病综合防控技术以及优质高效西洋南瓜爬地栽培技术,克服了红皮西洋南瓜花瓜和着色不良的问题,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西洋南瓜的产量,产品品质也得到明显提高。在湖南邵阳、怀化等地大面积推广,平均每667 m2产量2 500 kg,平均产值8 000元左右,高产在15 000元以上,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相似文献   

7.
曹岩坡  冯贺敬  代鹏  全秀伟  戴素英 《园艺学报》2009,36(10):1553-1554
 ‘绿洲天使’是由引自日本的南瓜自交系‘98-6-2-1-3-1-2-2’与引自印度的南瓜自交系‘99-12-2-4-1-1-3’配制而成的黄瓜砧木用南瓜新品种。该品种嫁接亲和力好, 嫁接苗抗枯萎病能力强, 耐低温弱光能力好, 产量高, 嫁接黄瓜品质优良, 适宜全国各地日光温室、大棚及露地黄瓜嫁接栽培。  相似文献   

8.
青绿贝1号是青岛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最新育成的迷你南瓜一代杂种,属于印度南瓜类型。母本B12-2-1-1为引自国外的优质迷你南瓜品种迷你1号,经过连续4代自交选育得到的自交系;父本B2-1-3-1-1为引自囝内的优质迷你南瓜品种密宝,经过5代连续自交选育而成的自交系。  相似文献   

9.
 ‘丹红3 号’是以自交系‘粉红1 号’为母本,自交系‘红皮6 号’为父本杂交育成的南瓜 新品种,早熟,坐瓜性好,商品瓜率高,单瓜质量1.0 ~ 1.5 kg,瓜形扁圆、红皮有浅黄条斑,外形美观, 肉色橙黄,品质好,田间表现抗病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尤其适宜在华南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0.
东升红南瓜为小型早熟红皮优质杂交一代南瓜品种 ,全生育期为 80天左右 ,果实发育 2 8~ 3 0天。座果率强 ,第一朵雌花在 4~ 6节 ,以后每隔 2~ 4节便出现 1~ 2朵雌花 ,座果整齐。果实厚扁圆形 ,果色金黄 ,果面光滑 ,果脐小 ,丰满圆整。果肉橙黄色 ,肉质紧细 ,粉质度高 ,水分少 ,既可作嫩果炒食 ,又可作老熟果食用 ,具有板栗风味 ,品质佳。一般单果重 2kg左右 ,6 6 7m2 产量 1 0 0 0~1 5 0 0kg。1 播种期的确定与育苗 一般在 1月至 4月初播种 ,气候温暖年份 ,可提前播种。反季节栽培 ,应在 9~ 1 0月份或 1 2月中旬前播种。营养钵或营…  相似文献   

11.
1 品种选择目前 ,广泛种植的板栗南瓜分青皮和红皮两种 ,瓜形扁圆形或高圆形 ,单瓜重 1~ 1 .5 kg,第 8~ 1 2节始花 ,谢花后 35 d左右瓜老熟 ,全生育期 90~ 1 1 0 d。一般 6 6 7m2产 1 5 0 0 kg左右。红皮品种 :东升、日升、赤锦、桔红一号、桔红二号、金星、红板栗、红樱、  相似文献   

12.
黄海龙 《蔬菜》2004,(8):40
2002-2003年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朱家埠村布点示范板栗南瓜—樱桃番茄—冬甘蓝高效栽培模式,板栗南瓜667 m2产值4 000~3 500元,樱桃番茄667 m2产值4 000~3 500元,越冬甘蓝667 m2产值2 000元,总产值万元左右。为了使这一种植模式造福更多的农民朋友,现介绍如下:一、品种选择 品种选择是此种植模式成败的关键。板栗南瓜要求早熟、优质、高产、抗病,红皮南瓜品种可选东升(台湾农友公司生产)、贡栗(济南鲁青公司生产),青黑皮南瓜品种可选一品、康乐(台湾农友公司生产)。樱桃番茄选择耐湿、耐热、产量高、品质优的品种,如:仙女、翠红、龙女、千…  相似文献   

13.
青绿贝二号是青岛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最新育成的迷你南瓜一代杂交种。母本B12-2-3-1为引自国外的优质迷你南瓜品种,经过连续4代自交选育得到的自交系;父本B2-1-3-4-1为引自国内的优质迷你南瓜品种,经过5代连续自交选育而成的自交系。该组合于2007年测配成功,2008~2010年开展  相似文献   

14.
<正>安徽荃银高科农科院瓜类研究所南瓜课题组主要成员从事南瓜新品种选育近20年,曾育成国内大面积种植的主栽红皮、黑皮等南瓜品种。近年来课题组针对市场一些黑皮主栽品种"黑皮不黑、产量不稳、果形易变、品质不优"等缺点进行了大量的选育工作,于2007年育成短蔓、优质纯黑皮南瓜新品种  相似文献   

15.
日本泷井种苗公司的爱碧斯青皮圆南瓜和台湾农友公司的东升红皮南瓜无论是品质还是口感都较一般南瓜品种好,且产量高,很受市场青睐。  相似文献   

16.
为了选育优质红皮西洋南瓜良种,以从引进南瓜品种分离后代中选育的自交系HP-35为母本、JP-1为父本进行杂交,育成了优质、丰产西洋南瓜新品种红栗2号。经品种比较试验、多点试验和生产示范,结果表明:该品种全生育期110d,春季栽培果实发育期约45d;果实高扁圆形,果皮红色,果肉橙红色,肉厚约3.8cm,质粉味甜。平均单果质量2.7kg,667m2产量3000kg左右。坐果性好,生长势强,耐低温、高温,抗病性强,适应性广。适宜全国各地栽培。  相似文献   

17.
<正>甘红栗是以短蔓型高代自交系YN0112为母本,以Jar0521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早熟红皮印度南瓜一代杂种。2003年配制杂交组合,在2004年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出适合广州地区露地栽培的红皮南瓜品种,引进了多个品种进行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丹红3号南瓜综合表现好,具有早熟、高产、优质、耐热性强、商品率高的优点,是值得推广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9.
<正>板栗南瓜又称印度南瓜、西洋南瓜、笋瓜,原产于南美洲。我国最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从日本引进,口感甜面有栗味,色泽美观,既可食用,又可观赏。目前市场上板栗南瓜主要有红皮和绿皮2种类型。板栗南瓜果实不仅市场销售价格高而且营养价值还高,它含有多种维生素,硒、锌、钙等矿物质和丰富的蛋白质、淀粉、碳水化合物,是一种具有许多保健功能的蔬菜,对降血糖、明目、定喘有疗效,而且含钠盐很低,是心脏病、高血压、肾炎等患者的美味食品。板栗南瓜植株生长势强,坐果率高,耐旱能力  相似文献   

20.
优质迷你南瓜青绿贝1 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宏斌  陈莉  逄芳 《中国蔬菜》2012,1(9):41-42
青绿贝1 号是青岛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最新育成的迷你南瓜一代杂种,属于印度南瓜类型。母本B12- 2- 1- 1 为引自国外的优质迷你南瓜品种迷你1号,经过连续4 代自交选育得到的自交系;父本B2- 1- 3- 1- 1 为引自国内的优质迷你南瓜品种密宝,经过5 代连续自交选育而成的自交系。该组合于2007 年测配成功,2008~2010 年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和区域试验,并在山东青岛、潍坊和临沂等地区进行了示范推广,累计示范面积达到了100 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