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在黑曲霉(A.niger)中重组表达灵芝L菌漆酶基因,并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旨在获得一株高产灵芝漆酶的黑曲霉基因工程菌。【方法】 从灵芝L菌克隆漆酶基因Lac-L,并根据黑曲霉密码子偏好性进行优化。选用黑曲霉糖化酶启动子(PglaA)、信号肽及终止子为表达原件,以米曲霉pyrG基因为筛选标记,构建漆酶表达盒,采用聚乙二醇-CaCl2法将其转化至黑曲霉X1(ΔpyrG)原生质体中。对转化子进行PCR验证及固态发酵酶活测定,筛选高产漆酶重组菌株,并对阳性转化子固态发酵培养基碳源、无机与有机氮源比例、Cu2+浓度及发酵时间进行优化。【结果】 经尿嘧啶缺陷及含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2,2'-azinobis (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 ammonium salt),ABTS)培养基筛选获得25株重组漆酶转化子,酶活复筛获得灵芝漆酶异源表达6号重组菌株,发酵72 h酶活可达3 532.6 U/kg,宿主菌株的酶活仅为58.37 U/kg。重组6号菌优化后的最适固态发酵条件为:以麸皮为基础培养基,添加2%麦芽糖、2%(NH42SO4、0.25 g/L CuSO4,发酵60 h时重组菌株产漆酶活力最高,达到6 255.47 U/kg。【结论】 在黑曲霉中成功实现灵芝L菌漆酶基因Lac-L的异源表达。  相似文献   

2.
采用科技攻关项目筛选黑曲霉高产株的菌种,通过固态浅层变温发酵工艺,生产出高活力纤维素酶,该酶的应用面极广,本文只介绍在猪、奶牛饲料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黑曲霉固态发酵获得的复合酶在不同pH值条件下各组分酶活的表现活力、耐酸、耐胃液稳定性以及对无淀粉麦麸的降解作用。结果发现,该复合酶中含有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果胶酶、甘露聚糖酶和CMCase等多种酶活。在pH4.0~7.0,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甘露聚糖酶和CMCase均有很好的表现活力;在pH2.5-4.0,果胶酶有较好的表现活力。在生长猪的胃液(pH2.8)中40℃保温6h,β-葡聚糖酶、果胶酶、甘露聚糖酶和CMCase的酶活损失均低于30%。在40℃和pH5.5条件下保温8h,可以降解麦麸(无淀粉)18%的干物质。与传统的动物饲养试验相比,这种分析评判饲料酶的方法具有简便、快速和客观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以黑曲霉VL0098为出发菌株,采用固体培养法,以麦麸、米糠为基本原料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植酸酶固体发酵的最佳条件:麦麸:米糠7:3,葡萄糖2.0%,硫酸铵2.5%,料:水1:0.9,pH值5.5—6.0;在28—30℃恒温培养96h后,固态发酵植酸酶酶活达72U/g干基。并进行了扩大培养,确定了发酵工艺。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以玉米皮为主要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黑曲霉与酿酒酵母的混合固态培养进行了研究。以蛋白酶、纤维素酶、活菌数为主要考察指标,优化得出的最佳培养条件为:尿素添加量0.5%(P0.05)、含水量60%、麸皮添加量15%(P0.05)、黑曲霉接种量20%、培养天数7 d;混菌培养接种比(黑曲霉∶酿酒酵母)为3∶1,混菌共培养1 d。在此条件下,纤维素酶的酶活为622.11 U/g,蛋白酶的酶活为606.55 U/g,每克发酵物含益生活菌总数超过百亿。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平菇PL-01、黑曲霉M6.300、里氏木霉多菌株联合发酵玉米秸秆的固态发酵条件,本试验对玉米秸秆固态发酵过程中原料的初始pH、含水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玉米秸秆固态发酵工艺条件为原料初始pH为5.5,原料含水量为65%,发酵温度为25℃,发酵时间为120 h。在最优发酵条件下联合发酵菌株滤纸酶活力(FPA)为13.57 IU/g。  相似文献   

7.
复合菌固态生物转化啤酒糟发酵条件优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黑曲霉、绿色木霉、热带假丝酵母三菌株对啤酒酿造下脚料———啤酒糟进行固态发酵转化,在优化的培养基基础上,通过单菌种发酵试验,对发酵接种量、培养方式、菌种配比等进行优化;确定最佳的固态生物转化啤酒糟的发酵条件:菌种配比为,黑曲霉∶绿色木霉∶酵母=2∶1∶1,接种方式为先接黑曲霉、绿色木霉,24h后接酵母。经29℃,200r/min发酵5d得到的产品,具有多种酶活性,酸性蛋白酶酶活力达3540U/g(干基)、纤维素酶活力达432U/g(干基)、糖化酶活力达190U/g(干基),真蛋白质含量升高11.8%。  相似文献   

8.
芭蕉芋固态发酵生产果胶酶的工艺条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芭蕉芋粉为主原料,采用单因子和正交试验对黑曲霉固态发酵培养基以及工艺条件进行了初步优化。结果表明,最适培养基组成为:芭蕉芋粉6g、麸皮4g、尿素0.4g、水12ml,自然pH值,最适的培养温度为35℃。最优条件下,果胶酶酶活可达9759.7U,较初始产酶培养基产酶提高了2倍多。  相似文献   

9.
黑曲霉变种(A.niger v.Tiegh)CGMCC1182、黑曲霉MA-56(A.niger MA-56)CGMCC2722和黑曲霉XY-1(A.niger XY-1)CGMCC1182分别为α-半乳糖苷酶、β-甘露聚糖酶和木聚糖酶生产菌株。为获得高产α-半乳糖苷酶、β-甘露聚糖酶和木聚糖酶的复合酶制剂,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黑曲霉三种菌株在固态发酵条件下产复合酶制剂的培养基组成和培养条件。结果表明,黑曲霉混菌发酵生产复合酶的最适培养基组成为:麸皮∶豆粕为7∶3(m/m),在此基础上(以麸皮和豆粕总量为10 g计算)添加玉米芯1.0 g,魔芋粉0.1 g,葡萄糖0.5 g,(NH4)2SO4 0.2 g,NaNO3 0.1 g,MgSO4 0.1 g,KH2PO4 0.2 g,H2O 11 mL。产酶最适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30℃,固形物与加水比1∶1,α-半乳糖苷酶、β-甘露聚糖酶和木聚糖酶接种比例为5∶6∶6,接种混合孢子悬浮液2.5 mL(以一支菌种斜面加30 mL无菌水为标准),300 mL三角瓶中装量8 g培养基,发酵60 h时,复合酶产量达到最优,α-半乳糖苷酶、β-甘露聚糖酶和木聚糖酶三种酶制剂的活力分别可以达到221、894、10188 IU/g。  相似文献   

10.
大豆肽是由大豆蛋白经水解所得到的由5~6个氮基酸残基组成的低分子肽混合物,分子量以低于1000Da的为主。以豆粕为原料,采用黑曲霉、米曲霉混合菌种固态发酵法生产大豆肤,制得的大豆肽具有较好的理化特性和生理活性,克服了酶解法产品苦味大和口感差等缺点,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