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由于虾病等原因,中国对虾养殖业走人低谷,日本对虾做为恢复养虾业替代品种发展势头良好,已成为北方地区主要养虾品种之一。由于养殖日本对虾绝大部分是在原有的中国对虾养殖地养殖.因此,养殖地老化、水质环境等因素制约着日本对虾养殖方式及产量。一般北方地区养殖日本对虾多来用半精养、粗养模式,经济效益不甚理想。笔者认为,利用现有的养殖条件寻求较好的养殖模式,提高产量及经济效益是养殖日本对虾稳步发展的关键问题。同步两茬养殖日本对虾是在几年养殖实践中探索出的提高养殖效益的养殖模式之一.现将主要方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我国引进日本对虾养殖,获得很大的成功。现将秋季日本对虾的高产养殖技术重点介绍如下: 一、清池 以茶籽饼15克/立方米水清池灭虾害,再用漂白粉2公斤/亩全池泼撤消毒,2天后进排水刷池。进水时用三线网即可,连续刷池3次后蓄水,5~10天后放苗,虾池水位80厘米左右。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河北省沧州市三疣梭子蟹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品种结构不断优化,其中以三疣梭子蟹与日本对虾混养技术提高了养殖水体的利用率及经济效益。但由于池塘的老化及虾病发生,池塘单养日本对虾已不可能,将日本对虾与三疣梭子蟹放在一起混养不仅减少了梭子蟹的发病率,还增加了日本对虾的成活率,在养殖三疣梭子蟹投饵量不增加的情况下,增加了日本对虾的产量,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由于日本对虾的价格远高于同规格的中国对虾,故在北方地区兴起了养殖日本对虾的热潮,从而引发了对日本对虾苗种的大量需求。使许多过去进行中国对虾苗种生产的育苗单位改为进行日本对虾苗种的培育。本文就中国对虾与日本对虾在苗种繁育的方法方面进行了一些比较。(一)亲虾培育1亲虾来源:中国对虾的亲虾来源主要有经养殖虾越冬培育而成鹏称越冬虾以自然海区捕捞的亲虾;而日本对虾育苗所用亲虾全部来源于自然海区捕捞。2暂养水温:中国对虾亲虾暂养温度一般首先控制在14℃以下,这有利于亲虾的恢复.然后再逐步升温至18℃,促进性…  相似文献   

5.
在养殖鳗鱼、虾的池塘中,常常由于池塘内部残饵、养殖动物排泄物的积累和腐败,造成水体严重恶化,池塘中氨氮、亚硝酸盐含量过高,轻者影响鳗鱼、虾的正常生长和摄食,重则引起鳗鱼、虾中毒,甚至死亡。本文就养殖池中亚硝酸盐中毒及如何处理作一简单介绍,供广大水产养殖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倪红军 《河北渔业》2013,(11):41-42
<正>通过多年的水产养殖实践,黄骅市已形成成熟的虾、蟹混养模式,并为当地养殖百姓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效益。但是在日本对虾、三疣梭子蟹混养模式中,由于前期池塘自然水温低,达不到日本对虾适宜放养温度,以至于到4月底、5月初才开始投放规格为0.81.0cm的日本对虾苗种,造成日本对虾生长  相似文献   

7.
自1993年对虾暴发性病毒病流行之后,广大虾农和科技工作者经过不懈的努力,充分利用现有虾池条件,本着降低养殖风险、投入少、产出稳定的目的,逐渐摸索出一套多品种、多茬次以及轮养、混养、套养的综合化养殖模式,从目前看,这些养殖模式产出稳定、效益很好,已被广大养殖者所接受。以下就目前鲁南沿海较普遍应用的几种养殖模式介绍如下:1 日本对虾——三疣梭子蟹——三疣梭子蟹模式 这种养殖模式是建立在日本对虾初夏和初冬价格高、三疣梭子蟹高温期生长快的基础上的。1.1 池塘  相似文献   

8.
<正>日本对虾以其高价、耐干露、易运输的优点成为大连地区海参养殖池塘首选的混养品种。但日本对虾具有潜沙的习性,与海参抢占池底空间,所以海参、日本对虾混养中,日本对虾投苗密度不能过大,一般为30 000~45 000尾/hm2,由此导致产量不高。笔者根据日本对虾和海参的生物学特性和生长周期时间差,利用海参养殖池塘进行海参、日本对虾接力式养殖。现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日本对虾养殖1.1前期准备  相似文献   

9.
<正> 日本对虾(P.japonicus)是在中国对虾(P.chinensis)连年遭受病害以后,由东南沿海引进而来。该虾种广温、广盐、养殖周期短、离水存活时间长,很快被北方地区沿海养殖推广起来。经过几年的不断探索,已基本掌握了其生长特性与生活习性,使该虾的养殖逐步形成规模化和产业化,弥补了北方地区虾类养殖的产量,其经济效益也十分可观。本文通过日本对虾与中国对虾的养殖生产的有关资料,采用等量对比的方式,分析两个虾种在养殖生产上的经济效果,借此提出对今后养殖生产及其技  相似文献   

10.
岁末年初,随着养殖季节的到来,众多南美白对虾养殖者又在准备着新的养殖计划。笔者在进行养殖实践及技术推广服务中发现,日前部分多年养虾池塘的“老化”进程加速,有效养殖周期明显缩短,有必要对养殖池塘进行改造翻新。  相似文献   

11.
霍飚 《河北渔业》2011,(8):32-33
<正>1养殖环境日本对虾具有独特的生活习性,选择养殖池塘应符合以下几点:①日本对虾具有潜沙习性,池底应以沙性为主,利于对虾潜伏;②日本对虾耐高盐,不耐低盐,海水盐度在  相似文献   

12.
创造良好的池塘水质环境是对虾养殖成败的关键。目前在渤海湾地区,由于海水污染和病毒性虾病的影响。封闭或半封闭状态下的东方对虾、日本对虾等的养殖已成为当地主要养殖方式。目前养殖过程中的水环境调控咸为制约养殖发展的突出问题,为此,我们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和探索,结合笔者几年的实践和当地一些成功的经验,就这一问题谈些个人看法和建议,供参考。1.合理放苗密度是保证良好水环境的前提封闭条件下的池塘,池水得不到交换更新,水中营养盐、溶解氧得不到补充,特别是虾的代谢产物和生物有机碎屑排不出去,实行高密度养殖,由于受到…  相似文献   

13.
<正>日本对虾单品种双茬低密度高效生态养殖,是以低密度放苗,控制水交换量,采取外封闭、内循环,微流水为管理手段的日本对虾单一品种养殖技术模式。1主要技术措施1.1池塘清整排干池水晾晒、干燥。1.2杀菌消毒池塘进排水渠道进水80cm,应用大剂量含氯消毒剂杀菌、消毒除害,待药性消失后,用微生态制剂肥水调水。1.3繁殖基础饵料于4月18日向各池塘移植(殖)活体钩虾生物饵料,15kg/hm2和适量浒苔,利于钩虾附着和增殖。  相似文献   

14.
虾蛏蟹池塘高效混轮养殖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闽东沿海群众经过长期的池塘养殖生产实践,摸索出一种第一茬日本对虾与缢蛏混养、第二茬养殖三疣梭子蟹的综合养殖模式,克服了以往虾或蛏池塘常年单养而造成池底质恶化、高温期  相似文献   

15.
罗氏沼虾池塘养殖技术及生长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善坚 《淡水渔业》1995,25(4):40-41
罗氏沼虾池塘养殖技术及生长研究郑善坚(浙江萧山浙江水产学校311214)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rosenbergii)具有生长快、养殖周期短,个体大,经济价值高等特点,受到广大养殖者的青睐。1994年仅浙江省罗氏沼虾的养殖面积已有270...  相似文献   

16.
正日本对虾具有耐低温、养殖成本低、活虾适宜长途运输、市场活虾出售、市场售价高等优点,一直是海水池塘养殖的优势品种。近年来,日照沿海地区规模化发展冬季工厂化暖式大棚存养日本对虾,进一步提高其经济效益。根据这一特点,日照市东港区养殖户司军昔经过探索,利用工厂化暖式大棚养殖日本对虾,获得成功。2017年7月中旬放苗,2018年1月15日开始收获。养殖面积500m~2,产值20余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随着日本对虾在苏鲁2省沿海地区养殖的迅速发展,使得日本对虾虾苗的需求不断增加,不少当地育苗企业开展了日本对虾虾苗的生产。由于本地海区没有日本对虾亲虾,育苗所用亲虾主要来源于台湾海峡海区,即福建沿海和台湾地区,以台湾地区为主要出产地。对于育苗企业来说如何搞好日本对虾亲虾及无节幼体的培育非常关键,它不仅影响到企业的效益,也影响到日本对虾虾苗的生产和日本对虾的养殖。  相似文献   

18.
日本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亦称竹节虾、斑节虾、花虾及车虾,英文名称Kuruma shrimp,它广泛分布于印度、澳大利亚、红海、坦桑尼亚、菲律宾到日本的东南沿海,我国江苏以南沿海也有分布。由于日本对虾甲壳坚硬,耐干、耐低温、耐低氧能力好,适宜活虾运销,经济价值较高。此外,日本对虾生长速度快、对环境适应能力好,抗病能力也较中国对虾、斑节对虾等养殖虾类强,因此,从90年代起,我国日本对虾养殖范围由南向北逐渐扩大,近年来已发展成为全国沿海各地普遍养殖的虾种。  相似文献   

19.
苏红红 《河北渔业》2002,(4):34-34,46
<正> 南美白对虾是世界上三大优良虾种之一,具有产量高、长速快、对盐度适应范围广等特点,深受广大养殖者欢迎。由于该虾对水中溶氧要求高,所以其养殖水体一般选择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的池塘进行养殖。但是,内陆淡水水域却存在着相当部分水源不充足或来源不方便的静水池塘,为  相似文献   

20.
自从1993年我国海水养殖虾类遭受白斑病毒病危害以来,海水虾类养殖一直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一般虾农抗风险能力差,不贸然在天然海水池塘中单养虾类,而是多品种混养,大大降低了由于病害而绝产的风险。下面介绍虾、蟹、贝混养,四放五收。这种方法混养的品种为三疣梭子蟹、日本对虾和菲律宾蛤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