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雏鸡对~3H-维生素A的吸收及其在体内的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蔡辉益  张姝 《核农学报》1992,6(3):169-173
选用出壳后12时龄的Arbor Acres肉雏鸡165只,用放射性同位素~3H示踪法进行了~3H二维生素A(~3H—V_A)的吸收利用试验。结果表明,1—3日龄的雏鸡对V_A吸收较快,且主要集中在摄食后的2—4小时内进行,5日龄后的雏鸡对V_A的吸收速度减慢;V_A在肠道申的吸收是一个持续过程,约为24—72小时;1周龄的雏鸡对各种不同形态外源V_A的利用率分别为:乳化剂89.43%,微囊型粉剂82.91%,油剂80.67%,对乳化剂V_A利用最佳。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采用~(60)Coγ射线和快中子照射西德小冠花根蘖芽,对其毒性突变率和遗传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M_1出现毒性突变,有高毒类型和低毒类型。在M_2中,大多数毒性突变体遗传性不稳定,稳定型出现几率较低,仅占2.0—12.9%。已选出的低毒突变体,其β-硝基丙酸含量为31.7mg/g,是对照含量的48.7—51.4%。通过M_3—M_5鉴定,低毒遗传性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3.
钛对小麦吸收利用氮素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15)N标记化肥硫酸铵(丰度29.07%),研究了叶面喷施钛化合物溶液对小麦产量及吸收利用化肥氮的影响。试验表明,叶面喷施10和50ppm钛(Ti)溶液可促进小麦产量的增加,使小麦植株和籽粒中来自肥料和土壤的氮明显增多,促进了颖壳中的氮向籽粒转运。植株、籽粒对化肥氮盼利用率由对照的53.1%和31.1%分别提高至56.6—60.4%和37.9—44.4%,达差异显著和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4.
黄泛区潮土-冬小麦系统中尿素的转化和化肥氮去向   总被引:24,自引:5,他引:24  
在田间条件下,用~(15)N标记的微区试验法研究了潮土-冬小麦系统中尿素的转化和化肥氮的去向。结果表明:土壤中尿素水解后,主要进行硝化和生物固定,而被粘土矿物固定的量很少;小麦返青后,随着气温上升,生物固定的标记氮不断分解,其量可达总生物固定量的60%。作为基肥条施的尿素,其损失略高于作返青肥或拔节肥表施后随即灌水的处理。氮素损失主要发生在春季气温回升后的生长期间,当季的淋洗损失极微。在较为适宜的用量和施用技术下,化肥氮的损失仍达33—45%,其中以碳酸氢铵为最高,次为硫酸铵和硝酸铵,而尿素和硝酸铵中的硝态氮损失最低。  相似文献   

5.
1985—1990年间,用~(60)Coγ源辐照滨白鸡种蛋,结果表明,辐照促进受精蛋胚胎发育,孵化率提高6.86%,健雏率提高5.52%,雏鸡增重5—6%,提高辐照当代母鸡产蛋率8.03%,辐照二代(商品代)母鸡开产日龄提前6—7周,拉长产蛋期,72周龄产蛋量提高10.48%。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调查了秦山核电站站址周围50km半径范围内土壤、水和农作物的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以及γ外照射积累剂量。结果表明:土壤中总α、总β值分别为0.54—1.48×10~(-8)Ci/kg和1.90—2.96×10~(-8) Ci/kg,低于全国一般地区平均水平,且0—100cm土层变化不大。土壤中~238U、~226Ra、~232Th、~40k、~137Cs的放射性活性分别为0.67—5.00×10~(-9)、4.49—11.4×10~(-10)、0.88—1.69×10~(-9)、0.39—2.09×10~(-8)和0.89—4.32×10~(-10)Ci/kg。河水、湖水以及核电站废水排放口处海水总β值分别为1.32—8.62、3.6和2.55×10~(-12)Ci/L。大米和油菜叶中的总β值分别为2.53和3.0×10~(-9)Ci/kg。室内外月平均γ照射量各为10.6—14.7和9.16—13.7mR。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用~(60)Co γ射线处理山茶花的嫩枝插条,1年生小苗和3—4年生植株,研究其辐射敏感性和诱变规律。结果表明,嫩枝插条的适宜剂量范围为1—3krad,成长植株宜控制在2krad以下。不同品种对射线敏感性不同,所引起的花色、花型突变频率亦不同,其辐度在2.5—12.0%。经3年选育,已获得观赏价值高的突变体。  相似文献   

8.
以二稜皮大麦品种舟麦2号和秀四的幼胚及其愈伤组织为离体诱变材料,研究了γ射线不同剂量辐照后的离体培养反应、生理损伤及诱变效应。结果表明,用γ射线辐照离体大麦幼胚及其愈伤组织的适宜剂量是10—20Gy,MR_2代的突变频率可比常规诱变技术(300Gy γ射线辐照干种子)分别提高33.9%—82.1%和32.7%—229.6%;比离体培养技术分别提高84.0%—150.3%和82.4%—352.9%,而且仍可维持相对较好的培养反应。用30Gy辐照幼胚的诱变效果则可提高9—13倍,但严重抑制了离体培养物的再生能力,并导致了MR_1代严重的生理损伤。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以吉林省长白山区抚松人参为试材,进行了辐照保鲜人参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硅窗气调小包装+20Gy ~(60)Coγ射线辐照人参,室内贮藏127天,地窖贮藏249天,保鲜率均达90%以上。保鲜参除总糖略有降低外,人参总皂甙和氨基酸组成均无明显变化。包装袋中的气体组成以CO_2<5.7%、O_2>10%、O_2/CO_2在1.4—3.0左右为宜,有效的辐照剂量为20—40Gy。  相似文献   

10.
~(125)I对农作物污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赵文虎 《核农学报》1992,6(1):39-44
本文研究了~(125)I对玉米、小麦、大麦等5种作物幼苗,及植物叶片,卒孕—抽穗期水稻,结荚期大豆,抽穗期冬麦,开花期豌豆等的污染。结果表明,在相同污染条件下,各种植物幼苗被污染的水平不同,~(125)I可由污染叶片向新生叶片、豆荚、根部转移,也可由茎表面横向转移至内部,~(125)地可由土表向深层移动。  相似文献   

11.
通过PCR方法从猪链球菌2型(Streptococcus suis)05ZYH33分离株基因组中扩增出次黄嘌呤核苷酸脱氢酶基因(inosine 5-monophosphate dehydrogenase,impdh),长度1 064 bp.PCR产物和pET28a载体分别经过EcoR Ⅰ和Xho Ⅰ双酶切,连接,成功地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ET28a-impah,并转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BL21(DE3)中,经过1 mmol/L IPTG诱导获得表达,蛋白大小35kD.表达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和酶活性.蛋白经过亲和层析纯化后,在37℃,pH7.0~9.0表现出较强酶活性,NADH A_(340)介于0.662~0.816之间.  相似文献   

12.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IGFs)在鱼类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克隆了荷那龙罗非鱼(Oreochromis hornorum)两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基因,并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了两种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荷那龙罗非鱼肝脏总RNA为模板,RT-PCR结合3'RACE与5'RACE法扩增IGF- Ⅰ与IGF-Ⅱ的cDNA.扩增片段插入pMD-T载体并测序.序列分析表明:IGF- Ⅰ总长1305 bp;IGF-Ⅱ总长1 091 bp.其推测氨基酸序列都具有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基因的典型特征结构,分别包括信号肽和B、C、A、D、E5个区域,并具有6个保守的半胱氨酸,但它们之间推测氨基酸全序列的同源性较低,为26%.正常生理条件下,两种IGF在所有被检测组织中均有表达.IGF- Ⅰ在肝脏、肌肉和性腺中表达量较高,在肾脏中表达量最低;IGF-Ⅱ在肾、胃、肠、脾、垂体中表达量较高,在肌肉中表达量最低.在所有被检测组织中,IGF-Ⅱ的表达量均高于IGF-Ⅰ的表达量,但二者的表达量只有在肠、脾、胃、肾和垂体中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雌雄个体中除脾、胃、肾、垂体外,IGF- Ⅰ在雌性中的其它组织表达均低于雄性,其中雄性个体中肌肉组织IGF- Ⅰ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雌性个体(P<0.05); IGFⅡ在雌雄个体相同组织间的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不显著.本研究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荷那龙罗非鱼的生长调节机制和更好地理解鱼类IGFs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13.
利用自主分离的芽孢杆菌菌株TS01和15种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凝结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迟缓芽孢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嗜热脂肪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环状芽孢杆菌,球形芽孢杆菌,侧孢短芽孢杆菌,多粘类芽孢杆菌,泛酸枝芽孢杆菌)模式菌种进行ARDRA分析。采用16S rDNA通用引物16S-27和16S-1525进行PCR扩增,16S rDNA扩增片段经六种限制性酶(Alu I、Taq I、Mse I、Bst UI、Hha I和Tsp509 I)酶切电泳,获得了TS01菌株的特征性ARDRA指纹图谱。ARDRA图谱通过GelcomparⅡ软件进行聚类分析(UPGMA),结果表明菌株TS01和地衣芽孢杆菌处于同一分支,亲缘关系最近。ARDRA分析鉴定结果与实验室前期菌株TS01形态、生化鉴定和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一致,TS01是一株地衣芽孢杆菌菌株,从而证明ARDRA技术在菌种水平上对芽孢杆菌TS01进行鉴别具有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甘薯肌醇-1-磷酸合成酶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薯(Ipomoea batatas (L.) Lam.)新品系农大603是从感茎线虫(Ditylenchus destructor)病品种徐薯18的辐照后代中获得的一个抗茎线虫病的突变体。以农大603和徐薯18块根的mRNA为模板,根据植物抗线虫病基因NBS保守氨基酸序列设计引物,进行 RT-PCR分析,发现农大603的肌醇-1-磷酸合成酶(Myo inositol-1-phosphate synthase , MIPS)基因的表达量高于徐薯18。采用3'RACE技术扩增出MIPS基因的3'末端cDNA。根据植物MIPS基因 5'端一段保守的氨基酸序列设计兼并引物,并与3'端的特异引物组合,扩增出该基因的5'端cDNA序列。DNA序列比对表明,甘薯MIPS基因与大豆(Glycine max)、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的MIPS基因同源性较高,分别达83.63 %和83.89 %。甘薯MIPS基因全长cDNA的克隆,有利于进一步研究该基因与抗甘薯茎线虫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SON-PCR扩增抗禾谷孢囊线虫基因LRR区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与抗禾谷孢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基因Cre3的NBS(nucleotide binding site)编码区高度同源的Rccn4 序列设计3条3'端嵌套引物,采用SON-PCR(single oligonucleotide nested PCR)方法从含有源于易变山羊草(Aegilops varibilis)的抗禾谷孢囊线虫基因的小麦(Triticum aestivum)-易变山羊草染色体小片段易位系E-10中获得了长度为1264 bp的Rccn-L(GenBank登录号为DQ124933),它将Rccn4 3'端延伸了1209 bp,编码区长1026 bp,含一个不完整的开放阅读框,一个终止密码子,没有起始密码子和内含子结构。其编码一个342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含有NBS(nucleotide binding site)-LRR(leucine-rich repeats) 类抗性基因LRR区的保守模体,呈现XXLXXLXXL重复。首次将SON-PCR方法成功地运用到植物基因组学研究中,为植物基因克隆又提供一方法。  相似文献   

16.
陆地棉优质新种质主要经济性状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两个陆地棉型优质新种质— 95 42 2系和 95 1 78系同鲁棉 1 4号、中棉所 1 6号和Acala4 42共 5个亲本配成 5× 5 =2 5个杂交组合 ,按Criffing方法 1、模式Ⅰ设计分析了F1 纤维长度、纤维强度、马克隆值、皮棉产量、衣分率、单株铃数、单铃重和籽指共 8个主要经济性状的配合力、遗传力。经分析 ,3个纤维品质性状的遗传主要受加性效应控制。纤维长度的加性效应远比非加性效应的作用重要 ,并估算出较高的广义遗传力 (94 8% )。加性效应为控制马克隆值遗传最主要的成份 ,非加性效应虽占比重小 ,但特殊配合力仍达极显著水平 ,马克隆值的广义遗传力较高 (84 1 5 % )。纤维强度为加性效应所控制 ,非加性效应作用微小。 5个产量性状的广义遗传力中等偏下 ,其中以皮棉产量最高 (6 5 31 % ) ,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效应方差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7.
利用差减链式反应构建白菜基因组代表性文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多态性比例高的基因组代表性文库是提高芯片和测序基础上的标记技术效率的关键。通过差减链式(differential subtractive chain, DSC) 反应,去除同一物种内的不同栽培种群间不具多态性的片段,能够提高基因组代表性文库中多态性片段的比例。研究利用白菜类作物(Brassica campestris) 8个栽培种群的材料构建tester DNA样品,利用水菜(B.campestris ssp. nipposinica) DNA作为driver样品。这两个DNA样品经EcoRⅠ/Mse Ⅰ酶切,酶切产物连接不同的接头。3遍DSC反应后,将反应产物连接到pDONR201载体中,构建基因组复杂性降低文库。分2批随机取其中20个单克隆和95个单克隆,分别进行Southern斑点杂交,结果分别显示9个和98个多态性片段,其比例分别为45%和61%,较之前关于多态性芯片技术的相关研究中15%~17%的多态性克隆比例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信息传递不连续、不完整、不真实等问题,防止农产品给人民生活健康带来威胁,该研究开发了基于近场通信技术的数据采集终端。该文分析了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数据采集设备及工作环境的特点,开发一种基于近场通信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北斗系统(bei dou system)及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集成技术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数据采集终端。该终端包含4个模块:NFC模块、系统CPU模块、北斗模块和GSM模块及电路系统。终端在写入数据时,同时将北斗加密数据通过NFC芯片PN532写入NFC标签,并通过GSM模块以短信的方式传递给后台数据库,利用RS232将数据信息传入节点企业平台,实现生鲜农产品数据信息的三重备份。该采集终端借助物联网及无线传感网的技术优势,实现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各环节数据的自动智能采集并进行加密,满足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不断变化环境下的数据采集及存储需求,该终端在极端环境下读取速度虽然降低了10%~25%,但存储率依然为100%,满足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数据采集的需要,能够实现节点企业间信息连续度,为实现生鲜农产品可追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人胰腺激肽释放酶cDNA的克隆、序列分析和原核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摘要: 为了研制人激肽释放酶(KLK1)特异单克隆抗体和进行重组酶的鉴定及纯化,根据已发表的人KLK1序列设计引物,用PCR扩增法从人胰腺单链cDNA库中特异地扩增出KLK1 cDNA。将其克隆入pGEM-T载体中,对5个重组质粒进行了序列测定,其中1个cDNA克隆的核苷酸序列与已发表的人肾/胰/唾液腺KLK1 cDNAs序列完全相同或有3个核苷酸差异。将去除信号肽序列的KLK1 cDNA以正确阅读框插入表达载体pGEX-4T-3,构建成重组质粒pGEX-KLK1。此重组质粒转化的E.coli 经IPTG诱导后表达分子量为48 kDGST-KLK1融合蛋白,表达产物主要以不溶性包涵体形式存在,可溶性部分能被Glutathione Sepharose 4B特异吸附,两者都能被GST特异单克隆抗体识别。用SDS-PAGE分离纯化的融合蛋白免疫小鼠,获得的抗血清的ELISA效价为1∶1600。结果表明,克隆的人KLK1 cDNA及其表达产物是正确的,可以用于人KLK1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相似文献   

20.
摘 要:本研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利用BLAST(Basic Local Alignment Search Tool)和HMM(Hidden Markov Model)工具,对蒺藜苜蓿(Medicago truncatula)全基因组Mt2.0数据中含有核苷酸结合区NBS结构的抗病基因进行了分析,包括NBS基因数量、类型、基因复制、物理位置分析和系统发生学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在苜蓿全基因组中找到469个有NBS结构的抗病基因,其中包括446个标准结构NBS基因、23个非标准结构NBS基因。通过对全基因组内标准NBS类型抗病基因进行物理位置和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苜蓿基因组中抗病基因在进化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基因复制现象,基因的复制对苜蓿基因组中抗病基因数量扩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