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在我国北亚热带安徽滁州琅琊山林场进行美国岩榆和南方岩榆引种育苗试验,旨在验证其对当地土壤和气候条件的适应程度,为进一步引种与推广作准备.结果表明:岩榆、南方岩榆发芽率分别为76%、54%;两种榆树苗木前期生长均较慢,100 d时,岩榆苗木平均高为16.5 cm,南方岩榆13.5 cm.它们的速生期始于7月份,且峰值均出现在8月,到11月下旬生长均逐渐停止,落叶时间均普遍比作对照的白榆迟7-14 d.岩榆1 a生苗木平均高61.5 cm,最高达96 cm;南方岩榆1 a生苗木平均高53.5 cm,最高达94 cm;白榆1a生苗木平均高73 cm,最高达112 cm.南方岩榆约0.3%苗木有尺蠖危害,而岩榆、白榆及南方岩榆混生苗没有受此危害.  相似文献   

2.
干旱胁迫对槐树幼苗生长和生理生态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盆栽当年生槐树幼苗为材料,研究干旱胁迫对槐树幼苗生长和若干生理生态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剧,槐树幼苗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叶片相对含水量、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逐渐下降,水分利用效率和脯氨酸含量则显著上升;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类胡萝卜素含量随土壤含水量的降低,先减小后增大,而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叶绿素总量无显著变化;干旱胁迫下,净光合速率的下降是由气孔因素与非气孔因素双重作用造成的,轻度和中度干旱胁迪下气孔限制是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而重度干旱胁迫下非气孔限制是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使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作用测量系统对不同水分条件下的樟树幼苗进行光合指标的测定,探究樟树幼苗在干旱胁迫下的自我调节与适应性,为苗期栽培提供参考依据。结果显示:1)在轻度胁迫(LS)、中度胁迫(MS)、重度胁迫(SS)的条件下,樟树幼苗的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含量与叶绿素a/b均存在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胁迫结束时均存在显著差异(P <0.05),且重度胁迫(SS)时叶绿素含量下降程度较大,叶绿素a下降幅度略高于叶绿素b,导致叶绿素a/b的比值下降;2)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蒸腾速率(T_r)、胞间CO_2浓度(C_i)在干旱条件下持续下降,在重度干旱(SS)条件下下降幅度最高,各组间差异性显著(P <0.05);3)轻度干旱(LS)与中度干旱(MS)下胁迫结束时水分利用效率(RWUE)高于对照组,重度干旱(SS)则略低于对照组;4)在干旱胁迫条件下,一年生香樟幼苗可通过调节叶绿素含量与水分利用情况来适应干旱逆境。  相似文献   

4.
在田间,分别用不同浓度的杀虫剂阿维菌素和甲维盐50μL处理3年生107杨树幼苗叶片,24 h后测定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和甲维盐均导致杨树幼苗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量下降,类胡萝卜素含量、叶绿素a/b比值上升。表明2种药剂虽然对杨树幼苗会产生轻微的胁迫作用,但通过改变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和叶绿素a/b比值,增强对作物的抗逆性,消除杀虫剂所造成的胁迫。  相似文献   

5.
采用盆栽控水试验,对沙地樟子松、紫穗槐苗木在不同水分条件下叶水势、叶绿素、脯氨酸、丙二醛(MDA)和相对电导率等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着水分胁迫的加剧,樟子松和紫穗槐水势均呈递减的趋势。樟子松在轻度水分胁迫(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5%)时,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量有所升高,而后又逐渐下降;严重水分胁迫(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35%)时,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分别为0.50、0.16、0.66 mg·g-1。紫穗槐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量随着水分胁迫的加剧逐渐减低,严重水分胁迫时,紫穗槐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最低,分别比正常水分(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80%)时下降了1.61、0.35、1.96 mg·g-1;樟子松和紫穗槐脯氨酸、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随着干旱胁迫强度的增加而增加。综合结果表明,樟子松抗旱性比紫穗槐强。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国槐(Sophora japonica)幼苗对铅和干旱胁迫的抗性,采用盆栽控水方法对幼苗的叶绿素含量变化、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等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铅胁迫下,幼苗叶绿素a和叶绿素(a+b)的含量随着水分胁迫加剧先升高后降低,且二者都在土壤相对含水量为70%时达到最大值。在100%水分处理下,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a+b)的含量都达到最小值,而水分胁迫造成了叶绿素a/b比值的下降;铅胁迫下,净光合速率随土壤相对含水率的减小呈降低-升高-降低的趋势,最小值出现在土壤相对含水量为40%处,水分利用效率(WUE)随着水分胁迫的加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的趋势,在SRW为52.16%达到最小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菊花桃’的抗旱性,为观赏桃新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观赏桃品种‘菊花桃’1年生嫁接苗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控水的方法,分别设置对照、轻度干旱胁迫、中度干旱胁迫和重度干旱胁迫4个处理组进行试验,研究在不同干旱胁迫处理下‘菊花桃’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受到的影响。【结果】轻度干旱胁迫下,‘菊花桃’幼苗与对照相比受到了较轻的伤害,少部分叶片出现萎蔫;中度胁迫处理下,‘菊花桃’幼苗约1/2的叶片萎蔫卷曲,叶尖和叶缘泛黄,且叶片有少量白色斑点;重度胁迫处理下,‘菊花桃’幼苗大部分叶片卷曲、枯黄,且伴有叶片掉落,同时叶片有大量白色斑点。随干旱胁迫时长的增加,叶片相对含水量均逐渐降低,轻度、中度和重度干旱处理下均于胁迫30 d后降至最小值;光合色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POD活性、SOD活性均在试验初期上升,在试验中期和后期下降;丙二醛含量逐渐上升,轻度、中度和重度干旱处理下均于胁迫30 d后上升至最大值。随胁迫程度的加强,‘菊花桃’幼苗的苗高生长量、地径生长量和叶片相对含水量均逐渐降低,重度干旱胁迫下下降至最小值;丙二醛含量逐渐上升,重度干旱胁迫下上升至最大值;光合色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POD活性、SOD活性在试验初期上升,且重度干旱胁迫下上升幅度最大,试验中期和后期下降,重度干旱胁迫下下降幅度最大。【结论】‘菊花桃’幼苗具有较强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8.
干旱胁迫对两种速生树种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竹柳和尾巨桉2种速生树种为试材进行干旱胁迫模拟盆栽试验,通过对比干旱胁迫后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含量以及叶绿素(a/b)值的变化,对供选树种进行抗旱性能分析与评价,为在华南地区选育优良的抗旱、节水速生树种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参考依据。试验结果表明,两个树种在干旱胁迫下均表现出叶绿素a含量逐渐降低的趋势,尾巨桉降幅为70.2%,竹柳为55.5%;叶绿素b、叶绿素(a+b)含量先缓慢增加后降低,叶绿素b含量与正常水分条件相比变化较小,叶绿素(a+b)含量的变化主要由叶绿素a引起,竹柳的叶绿素(a+b)含量变化幅度小于尾巨桉。叶绿素(a/b)值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最小值均出现在干旱胁迫第9 d,且竹柳的降幅小于尾巨桉。经过对各项指标的综合分析并结合植物的抗旱性表现,得出竹柳比尾巨桉的适应性强,抗旱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费菜对水分胁迫的反应和适应性,研究了费菜在不同水分梯度的胁迫下,其叶片水分饱和亏缺(RWD)、相对含水率(RWC)、质膜相对透性、叶绿素含量、荧光参数等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水淹胁迫影响费菜的正常生长,表现为叶片RWD、相对电导率、Fv/Fm、qP、ETR先升高后降低;叶片RWC、叶绿素含量、qN和Fv′/Fm′先降低后回升。重度干旱胁迫和极度干旱胁迫严重抑制费菜的生长、甚至枯死。整体趋势表现为RWD、相对电导率、qP、ETR升高,叶片RWC、叶绿素含量、qN、Fv/Fm和Fv′/Fm′降低。轻度干旱胁迫和中度干旱胁迫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差别不大,对费菜生长没有造成明显的影响,说明其对这两种梯度的水分胁迫具有比较强的适用力。  相似文献   

10.
干旱胁迫下保水剂对澳洲坚果生长及水分特征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HAES788’澳洲坚果品种为供试材料,采用盆栽的方式模拟自然干旱,研究土壤干旱过程中保水剂对澳洲坚果植株生长、叶绿素及叶片水分特征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无论施用保水剂与否,随着水分胁迫时间延长,植株生长均受到了抑制;保水剂处理的植株,其组织密度增加,叶片饱和亏缺小,叶片相对含水量增加;叶绿素a和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都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1.
水分胁迫条件下白榆光合与蒸腾特性对光的响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彧 《森林工程》2009,25(3):26-29
在不同水分胁迫条件下,即对照组(含水量90%)、轻度干旱胁迫(含水量70%)、中度干旱胁迫(含水量50%)和重度干旱胁迫(含水量40%),以1a生白榆(Ulmus pumila)为试验苗木,分1800、1000、500、200、50和0μmol·m^-2·s^-1 6个光照强度,利用LI-6400测定白榆幼苗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率,探讨白榆的光合特性和蒸腾特性对光强的响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水分梯度下白榆的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升高呈先上升然后逐渐趋向于平稳的趋势,蒸腾速率的变化曲线与光合速率变化曲线趋势大致相同,适度干旱胁迫下,水分利用效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水分胁迫严重时,水分利用率开始下降。说明白榆具有抗旱能力,在比较干旱的条件下也能够很好的生长。  相似文献   

12.
以金叶榆、金枝梾木和俄罗斯红叶李3种彩色树2a生苗木为试材,测定了不同程度干旱胁迫下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细胞膜透性、叶片含水量以及高生长等指标,分析了3种彩色树的抗旱性。结果表明:在轻度干旱胁迫条件下,金叶榆和金枝梾木受到的影响小于俄罗斯红叶李;重度干旱条件下,金叶榆表现出较强的抗旱性,而金枝梾木和俄罗斯红叶李受到的影响较大。3种彩色树的抗旱性强弱排序为:金叶榆金枝梾木俄罗斯红叶李。  相似文献   

13.
金叶榆叶色金黄亮丽,观赏期可从春季持续到秋季,其不仅具有颇高的观赏价值,还具有很强的抗逆性。本文从金叶榆的抗寒性、抗旱性、抗涝性、抗盐碱性以及光胁迫对其叶色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总结,概述了金叶榆抗逆性研究的意义、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并总结了当前研究的侧重点。最后指出,金叶榆是研究金色叶形成机理的良好材料,目前其抗逆性在分子和基因层面的研究还有待发掘,开展研究可为金叶榆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对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当郎忽洞苏木人工造林地土壤含水量及白榆幼苗水分生理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由于长期干旱,样地土壤含水量降到7.24%以下,白榆自然含水量为64.13%,束缚水与自由水比值为1.33,其自然饱和亏缺为10.06%。持水力测定表明:白榆的持水力曲线斜率相对小。PV曲线分析表明,白榆的ψπ100和ψπ0值为7.97MPa。蒸腾速率日进程变化分析表明:白榆的“午休”现象明显。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干旱条件下榆树种子的发芽特性,以榆树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滤纸发芽法,研究聚乙二醇(PEG)模拟干旱对其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PEG干旱胁迫对榆树种子萌发有不同影响,5%浓度的PEG胁迫对榆树种子的萌发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榆树种子可耐5%~10%PEG浓度的干旱胁迫,而15%浓度的PEG胁迫明显抑制榆树种子萌发,20%浓度的PEG胁迫则对其种萌发有严重抑制作用。榆树的种子耐旱适宜范围、种子耐旱半致死浓度、种子耐旱极限浓度对应的PEG浓度分别为7.71%、12.33%、19.73%。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5个树种受不同浓度NaCl胁迫后叶肉细胞超微结构的研究,以揭示其耐盐性。结果表明(:1)0.3%盐胁迫下5个树种叶绿体数目均有所减少,细胞内出现降解物。黄连木、木栓榆、厚叶榆的叶肉厚度增加,榉树、醉翁榆叶肉厚度变薄。榉树发生质壁分离,膜系统紊乱;醉翁榆细胞核边缘模糊,细胞质中出现膜状结构;厚叶榆、木栓榆细胞壁变形;黄连木细胞质膜内陷,细胞核膜边缘模糊。(2)在各自致死盐浓度胁迫下,榉树和醉翁榆细胞物质严重降解,叶绿体明显减少,膜系统增加,细胞质壁分离,细胞核、线粒体降解;厚叶榆、木栓榆细胞内降解物增多,细胞核、蛋白体和线粒体均降解,叶绿体变形,液泡破裂。黄连木叶细胞质壁分离,线粒体、叶绿体解体,细胞中出现大量泡状结构和膜片层。  相似文献   

17.
在大棚模拟持续干旱条件下,测定了3个甜角品种PRAKAYTONG(闪金)、SRITONG(金色)、SRITONGBAO (轻金色)幼苗叶片的细胞质膜透性、丙二醛(MDA)含量、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保护酶活性、叶片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研究甜角对干旱胁迫的生理生化响应,并用抗旱系数法和隶属函数法进行抗旱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及胁迫程度的加重,幼苗叶片的细胞质膜透性、MDA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都呈增加趋势;SOD和POD活性则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叶片水分含量和叶绿素呈减少趋势.经抗旱指数法和隶属函数法分析,3个品种的抗旱性从强到弱依次表现为PRAKAYTONG> SRITONGBAO> SRITONG.  相似文献   

18.
以厚叶榆、木栓榆、黄连木、醉翁榆和榉树等1年生盆栽苗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在不同浓度NaCl胁迫下的光合作用指标,结果表明:(1)NaCl胁迫初、中期,随着浓度的增大和胁迫时间的延长,各种幼苗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Cond)、胞间CO2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均呈下降趋势。叶面水气压亏缺(Vpdl)均有增加趋势,但增幅不明显。(2)NaCl胁迫后期,随盐分浓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Pn、Cond和Tr呈逐渐降低的的趋势,且降幅明显高于初期和中期。(3)5个树种树幼苗Pn的下降在盐胁迫初、中期是气孔限制的结果,后期为非气孔限制和气孔限制共同作用的结果。(4)不同的NaCl浓度与Pn、Cond、Ci和Tr呈负相关,与Vpdl呈正相关。在盐胁迫不同时期,醉翁榆Vpdl与NaCl浓度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厚叶榆和木栓榆在初期和中期与NaCl浓度的相关性不显著,但后期相关性达到显著或极显著的水平;黄连木在初期与NaCl浓度的相关性不显著,中后期相关程度达到显著,而榉树在整个盐分胁迫期间Vpdl与不同的NaCl浓度均不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9.
以1年生的侧柏和油松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的方式,利用干旱胁迫方式对幼苗的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着干旱程度的加剧,侧柏和油松幼苗的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都呈下降趋势,两种树苗两个指标的测定结果都是以油松幼苗的下降最低,抗旱性最好。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初冬园林树木枝条内养分含量变化和落叶内营养元素含量差异,为指导园林树木越冬养护实践和景观设计中科学选择树木种类提供理论依据。选择大庆市小游园5种园林树种,测定枝条养分和落叶养分含量。结果表明:10月26日至11月16日间,丁香枝条氮、磷含量分别降低了68.28%、35.61%;偃伏莱木枝条氮、钾含量分别降低了25.93%、37.40%;垂枝榆枝条氮、磷、钾含量变化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11月较10月降低了24.08%、19.78%、9.32%;榆树枝条磷、钾含量表现为一直升高的变化,升高幅度分别为21.78%、123.86%;落叶中垂枝榆氮含量为1.88%,榆树磷含量为1.60%,榆叶梅钾含量为1.88%。初冬园林树木枝条内养分含量逐渐降低,落叶平衡补充了土壤营养元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