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为揭示弱光胁迫对不同品种甜瓜果实主要品质特征的影响。【方法】研究‘西洲蜜 1 号’、‘早皇后’、‘伽师’3 个甜瓜品种在不同光照条件(100%、42%、23% 透光率)下,其果实不同部位(果梗、果基、果肉)碳水化合物、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含量在不同发育时期(花后 0、3、7、14、21、35、40、60 d)的变化。【结果】甜瓜果实淀粉、蔗糖、还原糖含量在果实发育过程中不断增加,且在成熟期(花后 35 d)含量最高,其中‘西洲蜜 1 号’淀粉含量最高(10.835%),‘伽师’淀粉含量最低(8.342%)。3 个甜瓜品种果肉和果基部分的蔗糖含量比果梗高,但还原糖含量无差异;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含量在果实发育过程中增加,但在完熟期(花后 60 d)下降。弱光胁迫显著降低甜瓜果实碳水化合物含量,增加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含量,其中透光率 23% 处理影响最为显著,‘西洲蜜 1 号’甜瓜淀粉、蔗糖、还原糖含量最高降低了 32.3、29.87、28.02,胡萝卜素、叶绿素含量增加了 19.47、13.98%;‘早皇后’甜瓜淀粉、蔗糖、还原糖含量最高降低了 32.63、25.09、20.24%,胡萝卜素、叶绿素含量增加了 54.74、21.06%;‘伽师’甜瓜淀粉、蔗糖、还原糖含量最高降低了 41.08、32.39、39.1%,胡萝卜素、叶绿素含量增加了 55.20、31.79%。与‘西州蜜 1号’和‘早皇后’甜瓜相比,‘伽师’甜瓜的淀粉、叶绿素含量最低,蔗糖、还原糖含量最高,弱光胁迫下其淀粉、蔗糖、还原糖量下降最为显著,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含量增加最为显著,表明‘伽师’甜瓜受弱光胁迫影响最大,耐弱光性最差。【结论】弱光胁迫会降低甜瓜果实的商业品质,透光率越低品质降低越严重,而‘伽师’甜瓜对弱光胁迫最敏感。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文旨在探明超级稻与常规稻的光合特性对弱光胁迫的响应及其机制。[方法]以‘国稻6号’‘Ⅱ优084’(超级杂交稻)和‘扬稻6号’(常规稻)为试验材料,采用室内营养液培养,通过供应低强度(200μmol·m~(-2)·s~(-1))光照模拟弱光胁迫的方法,分析弱光胁迫对分蘖期超级稻及常规稻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弱光胁迫导致水稻生物量及叶片光合速率(P_n)显著降低,超级杂交稻的P_n显著高于常规稻;弱光胁迫下水稻叶片的光系统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羧化效率(CE)及叶片叶肉导度均显著降低,且超级稻降幅大于常规稻;弱光导致超级稻及常规稻的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氧化酶(Rubisco)含量显著降低,且弱光胁迫下超级稻Rubisco活性(CE/Rubisco)显著高于常规稻。[结论]弱光胁迫对叶片光合速率的抑制主要是由于叶片ΦPSⅡ下降及暗反应过程中叶肉导度下降导致羧化效率下降造成的;超级稻弱光胁迫下光合速率高于常规稻主要是由于其具有更高的Rubisco活性及叶肉导度。  相似文献   

3.
遮阴处理对寒富苹果碳代谢及抗性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钊  席景艳  刘凡  董晓燕 《现代农业科技》2011,(17):112-113,115
该试验以寒富苹果为试材,研究遮阴处理对寒富苹果各器官碳物质代谢和抗性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寒富苹果叶片内的葡萄糖和山梨醇含量依次降低,弱光下果糖和蔗糖含量的变化趋势相同,弱光降低了果糖和蔗糖含量,弱光胁迫使丙二醛含量和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增加,相对电导率升高,轻度弱光条件下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降低,过氧化物酶活性增加,但重度弱光胁迫使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急剧升高,过氧化物酶活性下降;过氧化氢酶活性则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弱光胁迫对云南烤烟打顶至采烤期间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影响,为云南烤烟提质增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遮阳网(遮光率75%)对烤烟进行遮盖,研究弱光胁迫对云烟87中部及上部烟叶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影响。[结果]不同时间的弱光胁迫降低了烤烟上部叶中淀粉、总糖、还原糖、蔗糖的含量,对葡萄糖、果糖含量无显著影响;对中部叶影响比上部叶显著,降低了中部烟叶中淀粉、总糖、还原糖的含量,增加了蔗糖含量,对葡萄糖、果糖含量无显著影响。[结论]在弱光胁迫下,烟叶中的淀粉、总糖、还原糖含量明显下降。中部叶受弱光胁迫影响强于上部叶,并且随胁迫时间延长而增强,因此生产中应通过合理密植方式减小弱光胁迫对烤烟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为描述柿Diospyros kaki性器官败育现象,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经济林研究开发中心原阳试验基地10年生的雌雄同株柿品种‘禅寺丸’‘Zenjimaru’为研究对象,通过制作石蜡切片结合外部形态变化,同时利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技术对6个性别分化相关基因进行表达模式分析,对柿花芽分化过程中的性器官败育的关键时期及分子调控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柿雌花中的雄蕊原基和雄花中的雌蕊原基均在4月中旬发生败育。此时,顶端着生雌花的枝条长为5.0~6.0 cm,着生雄花的枝条长为6.0~8.0 cm,雌花芽长约1.0 cm,雄花芽长为1.0~2.0 cm。除了4月5日和4月8日外,ANT和LYK3基因在其他发育阶段均差异显著(P < 0.05)且在雌花芽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雄花芽,而AP2和ABCC10基因则是在雄花芽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雌花芽(P < 0.05)。在4月5日和4月14日(性器官败育关键时期),基因BI-1在雌花芽中的表达量分别是雄花芽的1.5倍和2.0倍,而在其余阶段,其表达量分别是雄花芽的97.5%,89.2%和83.9%,推测BI-1作为一种雄性器官细胞凋亡抑制基因,间接促进柿雄花芽的发育。建议对树体进行正常的修剪、施肥等常规处理的同时,在4月中旬花器官原基败育之前对树体进行相应激素的喷施,以调控柿花性别,培育雄性种质。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测定红芸豆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研究抗低温弱光胁迫的机制,并比较两个红芸豆品种的耐低温弱光性.【方法】以红芸豆为材料,测定分析低温弱光胁迫对幼苗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低温弱光胁迫抑制幼苗的生长,其中,小红芸豆株高、茎粗、叶面积在胁迫处理7 d后较对照分别降低19%,18%和15%,‘英国大红芸豆’分别较对照降低13.2%,16%和13%.生理生化分析结果表明,低温弱光胁迫下,2个品种幼苗叶绿素含量和PSⅡ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在处理7 d后达到最低,‘小红芸豆’的下降幅度较为显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且‘小红芸豆’下降幅度更大;在胁迫处理期间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及谷胱甘肽GSH含量一直呈下降趋势.【结论】红芸豆幼苗通过抗氧化酶系统抵御低温弱光胁迫;相比‘小红芸豆’而言,‘英国大红芸豆’具有较强的低温弱光适应性.  相似文献   

7.
以2年生七叶树幼苗为试材,通过设置自然光与遮阴(60%自然光)2种光环境,研究遮阴对七叶树光合生理参数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遮阴使七叶树叶片的最大光合速率和暗呼吸速率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光补偿点显著下降(P0.05),光饱和点、叶绿素含量显著升高(P0.05),胡萝卜素含量显著下降(P0.05)。遮阴条件下,七叶树幼苗通过降低光补偿点、增大光饱和点等途径来充分利用环境中的弱光,同时通过提高叶绿素a、叶绿素b的相对含量,降低胡萝卜素含量来增加对光的捕获量,从而提高其在弱光时的光能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8.
通过覆盖遮阳网形成光照强度不同的弱光处理,研究开花坐果期弱光胁迫对番茄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开花坐果期弱光会导致番茄叶面积、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下降,引起减产;并导致叶片可溶性糖含量降低,丙二醛含量增加,对可溶性蛋白影响不显著;同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歧化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普遍下降。不同类型番茄品种对弱光胁迫的响应程度不同,轻度弱光(光强减少31.46%)下,番茄品系‘超越’产量下降14.23%,表现出较强的耐弱光性,光合能力下降程度较小,同时MDA含量增加幅度较低,而保护性酶活性下降较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弱光胁迫对烟草幼苗抗氧化系统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为后续开展烟草遗传改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自然光(12000 lx)为对照(CK),设T1(7500 lx)、T2(4500 lx)和T3(2500 lx)3个弱光胁迫处理,于烟苗生长至大十字期时随机取样测定不同光照处理下烟草幼苗的抗氧化系统相关指标,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调控响应光信号内源物质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模式,并分析基因表达对胁迫抗性的影响.[结果]一定程度的弱光(7500和4500 lx)胁迫可使烟苗叶片的脯氨酸(Pro)含量上升,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丙二醛(MDA)含量升高,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提高;而重度弱光(2500 lx)胁迫导致抗氧化酶活性大幅度下降,证明重度弱光导致烟苗生长过弱,其体内的防御酶系统不足以抵抗逆境胁迫.在此过程中,烟草生长素早期反应基因GH3.6、过氧化物酶类似物基因peroxidase P7-like和细胞色素基因P450的表达均在轻度弱光(7500 lx)胁迫时下调,在重度弱光(2500 lx)胁迫时进一步下调;抗病蛋白基因RGA3在重度弱光胁迫下显著下调(P<0.05).[结论]一定程度的弱光胁迫能激活烟草幼苗抗氧化系统,抑制幼苗内源物质相关基因的表达,推测其参与了烟草的光信号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葡萄对弱光胁迫的响应及相关基因在该环境下的表达一直缺乏比较和研究,弱光下植物细胞会因逆境环境造成细胞膜系统和代谢过程的损伤,因此选择不同光照处理进行弱光胁迫的相关研究,为生产上葡萄弱光逆境的抵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该文以一年生‘鄞红’葡萄为供试材料,盆栽实验,采用不同光照强度(0%、25%、40%、70%、85%)遮荫处理,研究了不同光照条件下葡萄的生长特性、光合特性、光合作用相关酶的变化;对抗逆基因PPO、PhyE进行Q-PCR表达量分析。【结果】与其它处理组相比,T1处理下(遮光率25%)各项指标良好。随着弱光胁迫程度的增强,植株生长受阻,同时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Rubisco与RCA逐渐下降,而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乙醇酸氧化酶(GO)活性逐渐上升。PPO基因表达量在胁迫环境下先升高后降低,而PhyE随遮荫程度的增加依次下调表达。重度胁迫下(70%~85%)葡萄的各项生理指标均总体呈显著下降的趋势。单层遮荫较利于‘鄞红’生长,但重度胁迫会对植株造成不可恢复的伤害,已无法通过调解自身来抵御胁迫环境。【结论】葡萄耐弱光机理较为复杂,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欧乐可可’秋海棠的抗旱能力。[方法]采用盆栽控水法,以‘欧乐可可’秋海棠(Begonia‘Orococo’)为试材,开展人工模拟干旱胁迫(连续干旱0、7、17、21、28、35 d)下‘欧乐可可’秋海棠的抗旱性研究。[结果]干旱胁迫期间,‘欧乐可可’秋海棠叶片自然含水量对照组与干旱28、35 d试验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相对含水量呈下降—上升—下降的趋势,土壤含水量减少。随着干旱天数的增加,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均呈上升—下降—上升—下降的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呈上升—下降—上升的趋势,在第21天出现峰值(0.151%),第28天下降至0.089%,第35天上升到0.139%;丙二醛含量呈上升积累趋势;叶片相对电导率变化呈“N”形波动,存在显著差异(P<0.05)。随着干旱天数的增加,‘欧乐可可’秋海棠植株有一定程度的生长,植株长高、叶片数增加,到后期植株生长缓慢,叶片颜色变浅,叶片卷缩;且干旱下的‘欧乐可可’秋海棠植株根系更加发达。[结论]通过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对‘欧乐可可’秋海棠叶片5个生理指标的测定及隶属函数法综合评定,对比其他...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光照强度下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L.f.)Royle]的生理生化反应,为探索沉水植物的引种栽培和繁殖以及先锋群落的优化配置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将经过预处理的黑藻分别置于7800、3100、1250、500、200 lx光照下培养,于培养后的第5天第1次取样,之后每5 d取1次,共取6次,测定可溶性蛋白和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结果]黑藻对弱光有一定耐受性,但其耐受性会随光照时间延长而变弱。光强为1 250 lx时持续20 d,SOD活性即开始升高;光强为500 lx时,CAT、POD活性开始升高,可溶性蛋白含量开始下降;光强为200 lx条件下,光照5 d时SOD活性出现一高峰值随后持续下降,CAT活性一直处于较大波动状态,表明200 lx光强下黑藻体内活性氧代谢就会失衡,细胞可能会遭到不可逆转的伤害,200 lx可能是黑藻的光补偿点。试验过程中,MDA含量变化不明显,各处理差异不显著。[结论]弱光胁迫可以引起黑藻体内活性氧的产生和积累,诱导抗氧化酶活性升高。当胁迫超过一定强度时,抗氧化酶活性受到抑制,活性氧不能及时清除,从而对植物体形成氧化损伤,这可能是富营养化水体中影响沉水植物恢复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采用RT-PCR和RACE技术从核桃品种‘香玲’叶片中克隆了一个脱水素基因JrCOR,其全长1 156 bp,具有741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由246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具有LEA家族成员的特征多肽序列。以核桃18S rDNA为内参基因,对核桃品种‘香玲’JrCOR基因在4℃胁迫下的表达模式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低温诱导下叶片中JrCOR基因的表达增加,4℃处理4 h时达到最大值;自然越冬条件下,花芽中JrCOR表达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12月份表达量最高,推测JrCOR基因在核桃对低温胁迫响应中发挥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14.
‘辣椒杏’开花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辣椒杏’开花生物学规律及特点,为‘辣椒杏’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观察‘辣椒杏’的开花物候期、花器官特征,测定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分析与其他品种的差异,分析其特异性.[结果]‘辣椒杏’初花期为4月初,花期持续8d;花5瓣,花瓣卵圆形淡粉色,花粉黄色,雌蕊1枚,雄蕊31枚左右,子房上位花;雌蕊败育花比率为为23;,雌蕊退化花比率为7;;花粉萌发率为45.49;;柱头从花d至花后5d均有可授性,花后1d可授性达到最强.[结论]‘辣椒杏’与对照杏品种花期一致;花器官存在一定比例的雌蕊败育和雌蕊退化,败育率较低;花粉活力属中等水平,花后1d柱头可授性达到最强,是‘辣椒杏’最佳授粉时期.  相似文献   

15.
弱光条件下东方百合的生长发育及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为了探明弱光条件下东方百合的生长发育及光合特性,为我国北方地区东方百合切花的耐弱光品种选育提供依据,以东方百合品种‘Marcopolo’、‘Tiber’、‘Constanta’和‘Acapulco’为试验材料,在整个生长季对其进行不同遮光处理(正常光照、50%遮光、75%遮光),测定不同光强下各品种光合参数及生长发育指标。结果表明:75%遮光条件下东方百合各品种的净光合速率(Pn)、光补偿点(LCP)、光饱和点(LSP)、暗呼吸速率(Rd)降低,表观量子效率(AQY)下降,叶绿素含量增高,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比值降低,比叶质量减小,叶面积增大,切花观赏品质有所下降;不同百合品种的耐弱光性不同,弱光下‘Marcopolo’的LCP、Rd较低,比叶质量较小,AQY变化幅度小,表现出较强的耐弱光性;相反地,‘Acapulco’则对弱光较敏感。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早熟蟠桃胚败育的发生规律,对早熟蟠桃‘沪蟠1号’和晚熟蟠桃‘玉露蟠桃’的果实和种胚的发育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沪蟠1号’果实的硬核期持续时间较‘玉露蟠桃’少2周,果实其余的发育时期持续时间基本相同;‘沪蟠1号’胚的干物质含量和胚发育指数PF值远远低于‘玉露蟠桃’;‘沪蟠1号’与‘玉露蟠桃’胚的迅速生长期为5月25日—6月7日,‘沪蟠1号’胚乳大小与形状不均,畸形胚比例高,‘玉露蟠桃’胚乳整齐,畸形胚比例低,推测胚乳的异常是导致胚败育的一个重要原因;‘沪蟠1号’和‘玉露蟠桃’种子的最终败育率分别为50%和10%;胚挽救工作尽量选择在胚败育前进行,‘沪蟠1号’的胚挽救工作需要在5月25日之前进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钾水平下4种梨砧木幼苗钾营养特性的差异,为培育钾高效梨砧木提供优异种质和理论依据。[方法]以‘山梨’、‘杜梨Ⅰ’(湖北杜梨)、‘杜梨Ⅱ’(郑州杜梨)和‘豆梨’幼苗为供试材料,采用适钾(3.0 mmol·L~(-1))和低钾(0.1 mmol·L~(-1))2个营养液培养方法,研究钾素对梨不同砧木幼苗生长,钾、钙、镁含量,钾素分配和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低钾处理下,各个品种梨砧木幼苗的根、茎、叶及全株干质量均低于适钾处理,其中‘山梨’的下降幅度最小;‘山梨’的根总长和根尖数在低钾处理下均升高,但其他品种的根系参数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低钾处理导致梨砧木幼苗体内钾浓度及钾积累量降低,钙、镁含量升高,且与其他品种相比,‘山梨’的升高幅度最大。在不同钾水平处理下,各个品种梨砧木幼苗各器官的钾分配比例从大到小的器官分别为叶、根、茎;与其他品种叶片相比,‘山梨’叶片中的钾分配比例最高。低钾处理显著提高了各个品种梨砧木幼苗的钾利用效率,‘山梨’的增加幅度最大,其钾效率比及钾利用效率均高于其他品种。此外,‘山梨’幼苗的叶绿素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钾处理;在低钾处理下,‘山梨’幼苗根和叶中丙二醛含量的增加量均较低。[结论]在低钾胁迫下,‘山梨’幼苗具有较有利的生理特性和更高效的钾素利用能力,适应低钾胁迫。  相似文献   

18.
[目的]本文旨在了解光氮互作对拟南芥碳、氮代谢的影响。[方法]以野生型拟南芥col-0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lutamine synthetase,GS1;1)的T-DNA插入突变体CS3721512为材料,采用水培方法,设置2种光照强度(正常和50%遮阳网遮阳处理)和2种NH_4~+水平(2和20 mmol·L-1NH4Cl),测定拟南芥鲜质量,分析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叶绿素总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总N量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S)与谷氨酸脱氢酶(GDH)活性等生理指标。[结果]正常光照下,增加NH_4~+浓度,植株的鲜质量减少,而叶绿素a与叶绿素b含量增加,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游离铵含量与总N量增加,GS和GDH活性升高;与col-0相比,CS3721512对高NH_4~+更为敏感,铵同化能力受到抑制,植株的长势更弱。弱光胁迫下,拟南芥的鲜质量下降,叶绿素a含量和叶绿素总量降低,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减少,游离铵含量与总N量降低,GS和GDH活性降低。弱光胁迫下增加NH_4~+浓度,可以增加拟南芥鲜质量、叶绿素a含量、游离铵含量和植株总N量,提高叶片中GS和GDH活性。[结论]光、氮及其互作对拟南芥的碳、氮代谢有影响,弱光胁迫条件下增加NH_4~+浓度可以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弱光对植株的生长胁迫。与col-0相比,弱光下增加NH_4~+浓度,对CS3721512的生长更为有利。  相似文献   

19.
‘无籽’瓯柑Citrus suavissima ‘Seedless’是野生型瓯柑Citrus suavissima的芽变,其花粉完全败育,败育起始于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四分体时期。研究‘无籽’瓯柑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异常的分子机制,有利于深入认识果树芽变的发生机制。随机选择“无籽”瓯柑和瓯柑各3株,根据花蕾直径采集花粉母细胞时期(Ⅰ),四分体时期(Ⅱ),单核花粉粒时期(Ⅲ),双核花粉粒时期(Ⅳ)及花粉粒成熟期(Ⅴ)共5个时期的花蕾并分离花药,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分析减数分裂特性基因RAD51和MS1的相对表达量,3次重复。通过SPSS 16.0的最小显著差法(LSD)在0.01水平上进行各样品间的相对表达量差异分析。结果表明:RAD51和MS1基因的表达高峰均集中在第Ⅰ时期和第Ⅱ时期,且此时花药中的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P<0.01)高于花蕾。第Ⅰ时期花药中,‘无籽’瓯柑RAD51的相对表达量为瓯柑的3.7倍,MS1可达300倍;但同时期花蕾中,RAD51的相对表达量仅1.1倍,MS1为140.0倍。‘无籽’瓯柑RAD51基因在第Ⅰ时期和第Ⅱ时期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P<0.01)高于瓯柑,说明‘无籽’瓯柑小孢子母细胞和四分体时期的细胞内均存在DNA受损现象;‘无籽’瓯柑MS1基因在第Ⅰ时期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P<0.01)高于瓯柑,但第Ⅱ时期极显著(P<0.01)低于瓯柑,推测‘无籽’瓯柑败育花粉的形成与MS1基因表达紊乱引起油脂分泌、转运异常密切相关。图6表1参24  相似文献   

20.
唐山地区引种宿根花卉的抗旱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唐山地区引种的7种宿根花卉的抗旱性。[方法]以唐山地区引种的7种宿根花卉为材料,干旱胁迫0、3、6、9、12、15d,观察植株的形态变化,测定电导率、SOD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结果]在干旱胁迫下,7种宿根花卉发生萎蔫的时间不同,萎蔫情况也不同。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7种宿根花卉的电导率均呈上升趋势,但上升速度不同。在干旱胁迫下,7种植物体内的SOD活性都呈先升后降趋势,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干旱胁迫初期上升,后期下降。[结论]费菜、‘红花’景天、常夏石竹、‘金娃娃’萱草的抗旱能力强,‘罗米莱紫’穗花婆婆纳、‘柯罗粉’美国薄荷的抗旱能力中等,‘革质’亮金光菊的抗旱能力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