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用中科院遗传所研制的10个抗鸡红细胞抗原单价血清(3个基因位点,10个等位基因),以平板凝集法对吉林省农科院畜牧分院选育的吉林肉鸡配套系3个亲本品系(1个父系2个母系)300只成年鸡进行了血型测定和群体遗传学分析,结果表明:父系与母系品系间的群体遗传差异大于母系品系间的差异;父系的血型基因纯合系数高于母系品系的纯合系数;父系品系群体的遗传同质性高,整齐度好;母系品系群体的遗传同质性低,遗传多样性大。这些结果都符合利用免疫遗传学方法选配杂交亲本的原则。证明我所选育出的肉鸡配套系具有遗传基因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在生产中该配套系商品代杂交鸡有较强的杂交优势。与本试验得出的血型群体遗传规律相一致。  相似文献   

2.
<正> 近几年国内外的研究表明,鸡的血型是可以稳定遗传的,不同品系间血型因子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而且品系间差异较大,有些血型因子与鸡的生产性能和抗病力等经济性状存在着链锁关系。因此,可通过血型的测定和分析,来确定品系间的遗传相关,了解各品系血  相似文献   

3.
对利用巨穗小麦种质为基础培育的16个春小麦品系的抗旱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和在水分胁迫条件下对其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利用巨穗小麦种质为基础培育的品系较当地生产上大面积种植的栽培品种有良好的抗旱特性,巨穗小麦种质有可能作为小麦抗旱节水育种的良好遗传资源。  相似文献   

4.
我国茸鹿遗传资源的利用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了中国茸鹿遗传资源的分类、地理分布及数量等,并分析茸鹿人工培育品种(品系),如东北梅花鹿、双阳梅花鹿品种、长白山梅花鹿品系、天山马鹿清原品系和西丰梅花鹿、水鹿、白唇鹿等品种的体质外貌特征、生产性能、主要数量性状的遗传性能、繁殖性能等种质特性,并科学地阐述了处理选育与保种的相互关系,为充分合理地开发利用茸鹿种质资源、杂交优势利用、鹿群品质改良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对福州黑猪的2个品系进行血型分析,研究血型在猪育种中的应用的结果表明,不同种群的血型频率分布有明显的差异,血型频率分布的相对集中和稳定与群体的纯度和遗传稳定性有关,而且有迹象表明,血型对经济性状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血型是以血液抗原形式表现出来的一种遗传性状。狭义地讲,血型专指红细胞抗原在个体间的差异;广义的血型应包括血液各成分的抗原在个体间出现的差异。血型的研究是二十世纪后半叶急速发展起来的,很多国家的学者进行了大量的工作,血型可完全遗传且终生不变,其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免疫遗传学和生化遗传学两个方面。血型的研究可用于亲子的鉴定、确定品种品系和类群的起源。掌握血型与经济性状的遗传关系,还有助于畜禽养殖中品种的选育、产品品质的改良。  相似文献   

7.
从血型因子频率和蛋白多态遗传监测了开放核心群育种体系培育工业化蛋鸡品系的效果。结果表明,培育育种过程中,各品系遗传结构没有发生显著变化,ONBS可以缓冲育种中突出的遗传抽样所导致的抽样偏关一个因此引进鸡优秀的遗传背景仍被培育后的群体所维系。  相似文献   

8.
应用SRAP标记研究木薯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31对SRAP引物对80份木薯种质,包括本所从南美、泰国和非洲引进的76份木薯种质,以及华南系列的4个木薯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获得207个扩增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201个,平均多态性水平为97.1%,每对引物检测等位基因3~11个,平均为6.7个,扩增产物的片段大小范围在250~1 750 bp之间。根据品系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利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以遗传相似系数0.635为阈值,将80个木薯品系分为4类群,分别包含38,6,33和3个品系。群体的基因杂合度为0.3 201,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4 766;群体内的平均多样性指数为0.2762,遗传分化系数为0.2181,基因流系数为1.7 921。实验结果表明,引进的国外资源丰富了我国木薯种质库,拓宽了中国木薯遗传育种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9.
按照种质资源规范描述的基本要求,对引种的莲雾(3个品种)、澳洲坚果(2个品系)两种热带作物资源进行生物学特性的观察和描述,包括基本信息、形态特征、叶片特征、生长发育等特征特性,通过描述基本区分了不同的莲雾、澳洲坚果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0.
鸡的血型的研究,从K.Landsteiner(1924)用免疫学方法进行的开创性工作算起,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在抗血清制备、分型和命名,血型抗原的基因支配和遗传方式、血型因子与鸡品种(品系)的起源分化、遗传变异的关系,血型类别与鸡的抗病力、生产性能的联系及其在遗传育种实践中应用等方面都有很多报告。本文根据国外资料并结合作者所在单位的工作,对鸡的血型研究的概况作一综合介绍  相似文献   

11.
通过微卫星标记技术对中国西南地区5个家鸭资源群体(云南麻鸭、三穗鸭、兴义鸭、建昌鸭、四川麻鸭)的遗传结构进行评估。结果表明:5个群体的平均杂合度都较高,最低的为四川麻鸭,最高的为三穗鸭,杂合度范围为0.567 9~0.616 5,群体平均杂合度为0.587 4;各鸭种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分化,19.86%的遗传变异来源于群体间的差异。5个家鸭群体间的DA遗传距离较远,分化时间较长;NJ聚类结果表明5个家鸭资源聚为3类,聚类结果与这5个鸭种的地域分布和经济用途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2.
种番鸭是否感染禽坦布苏病毒颇受国内学者关注。本研究于国内外首次自表现产蛋下降的种番鸭卵巢中分离获得1株病毒(命名为WYZLJ-1359株),经RT-PCR方法鉴定为禽坦布苏病毒。经比较分析该病毒与我国其他禽源分离株全基因组序列表明,种番鸭源分离株WYZLJ-1359主要分子特征未出现变异,与2010年以来我国分离的其他禽源分离毒株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均在98.4%以上,且亲缘关系非常近,遗传距离均在1.8%以下,远低于与2000年以前分离的坦布苏病毒分离株之间的遗传距离。以上结果表明,我国禽坦布苏病毒感染的宿主在不断增加,但病毒在不同品种家禽的传播过程中遗传较为稳定,基因组未出现基因的缺失或插入等变异现象。  相似文献   

13.
5个鸭群体遗传关系的微卫星标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12个微卫星标记对5个鸭群体(金陵黑鸭、樱桃谷鸭、乌嘴鸭、莆田黑鸭和三穗鸭)的进行了了群体内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和群体间遗传距离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12个微卫星标记只有7个在5个群体中检测到多态性,5个群体的平均杂合度在0.530 8~0.634 7之间,其中金陵黑鸭的平均杂合度最高,乌嘴鸭的最低。基于Nei氏标准遗传距离构建的系统发生树结果表明,樱桃谷鸭独聚为一大类,金陵黑鸭与乌嘴鸭聚集为一类,莆田黑鸭和三穗鸭聚集为一类。上述5个群体7个微卫星座位的检测和分析结果为这些鸭群体的资源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选用12个微卫星标记对5个鸭群体(金陵黑鸭、樱桃谷鸭、乌嘴鸭、莆田黑鸭和三穗鸭)的进行了了群体内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和群体间遗传距离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12个微卫星标记只有7个在5个群体中检测到多态性,5个群体的平均杂合度在0.5308-0.6347之间,其中金陵黑鸭的平均杂合度最高,乌嘴鸭的最低。基于Nei氏标准遗传距离构建的系统发生树结果表明,樱桃谷鸭独聚为一大类,金陵黑鸭与乌嘴鸭聚集为一类,莆田黑鸭和三穗鸭聚集为一类。上述5个群体7个微卫星座位的检测和分析结果为这些鸭群体的资源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从福建龙岩蛋鸭原种场选择7个蛋鸭品种(品系)S,、S2、S3、J、P、F、K,组建5组不同的三系杂交配套组合:Jδ×(Fδ×S1δ)、Pδ×(Fδ×S3辛)、Fδ×(Pδ×S2δ)、Fδ×(KδXS2δ)、Fδ×(PδXS3δ).5个配套系商品代经500日饲养试验测定,筛选出生产性能最优的2个配套系为青壳蛋系Jδ×(FδXS1δ)、白壳蛋系Fδ×(PδχS3δ).青壳蛋系的产蛋率达50%时,平均日龄(118±2.45)d,平均体重(1595.6±22.5)g,500日龄的产蛋数、总蛋重、蛋重、料蛋比分别为(330.6±4.29)枚、(22.694-0.21)kg、(72.50±0.20)g、(2.864±0.03):1;自壳蛋系的产蛋率达50%时,平均日龄(114.7±1.25)d,平均体重(1526.6±12.31)g,500日龄的产蛋数、总蛋重、蛋重、料蛋比分别为(335.29土1.8)枚、(23.224±0.17)kg、(71.364±O.05)g、(2.77±0.01):1.可见,2个配套系的生产性能均达国内领先水平,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我国地方蛋鸭品种遗传结构及遗传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16对多态性较好的微卫星标记,结合PCR片段分析技术,对我国10个地方蛋鸭品种和1个引入蛋鸭品种进行了遗传结构和遗传分化检测。16个微卫星位点在11个蛋鸭品种中显示高度多态性。等位基因数、遗传杂合度和多态信息含量等参数表明:我国地方蛋鸭的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Structure程序在预先未标明品种起源的条件下准确推断出11个蛋鸭种群个体所属类别,并计算各个群体所属类别的基因组分数。Structure聚类图在K=3时将11个品种分为亚群Ⅰ(包括:荆江麻鸭、恩施麻鸭、三穗鸭、金定鸭和山麻鸭),亚群Ⅱ(包括:连城白鸭、绍兴鸭、微山麻鸭、莆田黑鸭和攸县麻鸭)和亚群Ⅲ(康贝尔鸭),这与11个蛋鸭品种的地理分布及形成历史相吻合。11个蛋鸭品种群体中均存在具有复杂遗传基础的个体,迁移个体只分布在恩施麻鸭、山麻鸭和攸县麻鸭群体中。  相似文献   

17.
苏邮1号蛋鸭配套系是国内第1个通过国家审定的高产蛋鸭配套系。采用Wood模型拟合了苏邮1号配套系亲本(W系和S系)及商品代72周龄的产蛋率,拟合的R2值(拟合度)分别为0.941 1、0.811 1和0.803 8。该研究结果可为苏邮1号蛋鸭配套系的早期选育、饲养管理及研究其产蛋规律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利用前期双重抑制PCR技术分离得到的10个鸭微卫星标记,分析了13个鸭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利用等位基因频率计算各群体的平均遗传杂合度(H)、多态信息含量(PIC)和群体间的Nei氏遗传距离(DA)等遗传参数,并用类平均法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0个微卫星座位中有7个具有多态,可作为有效的遗传标记用于各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生关系分析。7个微卫星座位在13个品种中共检测到51个等位基因;每个座位的等位基因数为5~12个,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402 3~0.601 5;各群体平均杂合度为0.407 0~0.707 0,说明各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采用DA/UPGMA法聚类分析,13个鸭群体聚为3类:Ⅰ类为8个家鸭品种和樱桃谷鸭;Ⅱ类为野鸭类;Ⅲ类为番鸭独成一类。结果提示:各类鸭群体间的聚类关系与其来源、分化、地理分布基本一致,而且绿头野鸭和斑嘴鸭在家鸭品种形成过程中均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苏邮1号蛋鸭上笼后行为、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及对"A"字型层架式鸭笼的适应能力。[方法]以高邮鸭为对照品种,以苏邮1号蛋鸭为试验动物,同时间出雏,饲养至100 d,同时上笼,观察上笼后的行为和血浆中皮质酮的变化。设计"A"字型层架式鸭笼,分上、中、下3层,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分析不同阶梯位置对苏邮1号蛋鸭开产日龄、43周龄产蛋数、产蛋期饲料转化率以及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苏邮1号蛋鸭与高邮鸭对上笼应激反应的变化规律一致。与体重较大的高邮鸭相比,苏邮1号蛋鸭对上笼刺激表现出更为激烈的行为和生理反应,但对上笼后的饮水和采食则表现出较快的适应性。苏邮1号蛋鸭对"A"字型层架式鸭笼有很好的适应性,不同阶梯位置对产蛋初期开产日龄、43周龄产蛋数、成活率有显著影响,而其对饲料转化率的影响不大。[结论]苏邮1号蛋鸭对"A"字型层架式鸭笼有很好的适应性,生产中可采用笼养方式大规模饲养苏邮1号蛋鸭配套系。  相似文献   

20.
中国美利奴羊是当代中国细毛羊中最优秀的品种资源,培养成功后已建立了毛密品系。本研究根据群体遗传学原理,通过市场分析,采用系统地介体选择,集群建系方法又建立了体大品系和综合优品系。丰富了品种结构,有效地防止了小群体随机交配可能产生的遗传漂变和优良基因丢失,保持了群体基因的良好结构,为推动吉林型中国美利奴羊品种发展打下了较稳固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