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2年及1993年的5月,用HCG、PG、A型混合激素、高效催产合剂3号等激素对28组鳜亲鱼进行了5批次人工催产。当水温为20.5 ̄26.5℃时,效应时间为18 ̄35小时。平均催产率82.1%,获受精卵29.76万粒,孵出仔鱼19.15万尾,育成鳜夏花和乌仔119856尾。  相似文献   

2.
鱼类催产药液的配制与吸取鱼类催产药液一般是根据鱼的个体重量、催产剂量来决定加水量,使每毫升药液中含有一定的药量,然后根据鱼的体重和每毫升药液的合药量,吸取相应的毫升数。例如:计划用A型混合激素(20单位1支)催产一尾9.5公斤的白鲢,催产剂量为1.5...  相似文献   

3.
青、草、鲢、鳙四大家鱼。需注射一定数量的催产剂入体内后。才能在池塘条件下进行人工繁殖,鲤、鲫、鲂等鱼注射催产剂后可提高繁殖效果.因此。合理使用催产剂是提高鱼类催产率和采精率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鱼用药物大全戈贤平编著王伟俊审稿第三章商品鱼药和生化制品第四节鱼用催产激素(一)一、鱼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1.作用:本品具有促进鱼类性腺发育,促使雌、雄性激素产生和促使排卵的作用。2.用途:促进各种养殖鱼类产卵、排精。3.使用剂量(以下均为雌...  相似文献   

5.
1978年,我们在东沟县七股顶鱼种场和丹东市水产研究所对新激素促黄体素释放素类似物(LRH-A),催产花白鲢进行了初步试验。就单用LRH-A、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以及LRH-A和激素混合剂催产作了对比试验,试验证明LRH—A加激素混合剂催产花、白鲢效果显著。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今年,我库鱼苗孵化根据区水产局召开的“新激素推广座谈会议”的精神,于4月中旬至5月下旬,先后对鲩、鲢、鳙鱼进行了36组催产,实践证明,LRH类似物确是一种高效催产剂,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泥鳅的繁殖力测定及几种激素人工催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全  王云龙  牛风利 《水利渔业》2005,25(5):16-17,32
对泥鳅的繁殖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体长在15~17cm的泥鳅的绝对怀卵量较大,达20200~24200粒,最大怀卵量79700粒.测定泥鳅的成熟系数为0.57%~30.61%.并选用几种激素对泥鳅进行催产效果比较.初步认为B型、A型高效混合激素催产效果较好,LRH-A2对泥鳅的催产效果较差,但是LRH-A2和DOM混合对泥鳅进行催产也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2003年8月催产鲢、鳙、草、鲂鱼212组,平均催产率99.5%,受精率73.6%,孵化率76.7%,获产秋繁鱼苗7675万尾。  相似文献   

9.
1注重亲鱼的选择选择的雌鱼要求腹部膨大、松软 ,卵巢轮廓明显 ,外生殖乳突出而圆 ;雄鱼外生殖乳突长而尖 ,胸鳍刺上有强大锯齿。2适时催产选择性成熟的亲鱼在3~4月产卵盛期 ,天气比较稳定、水温适宜(20~23℃)的时间进行催产。3催产是关键笔者对4龄大口鲶共25尾催产全部获得成功。雌鱼17尾 ,总重50.2kg;雄鱼8尾 ,总重16.5kg。催产水温为23~23.5℃ ,选用宁波激素制品厂生产的HCG和LRH A作催产剂。3.1注射剂量雌鱼第1针剂量为HCG1000IU/kgHCG LRH A1.5μg/kg 。…  相似文献   

10.
多年使用LRH-A催产的经验说明,不同鱼类对LRH-A的敏感性不同。为探索催产条件的规律,我们曾测定池塘中能自然产卵的鲤和不能自然产卵的草鱼、鲢产卵季节血清促性腺,激素(sGTH)的日周期变化。本文则观察和比较心脏灌注LRH-A后1小时和2生小时之内sGTH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高效鱼类催产合剂2号由多巴胺拮抗物中的DOM和促黄体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_2)组成,能显著增强脑下垂体(PG)释放促性腺激素(GTH)和诱导排卵作用。 自1989年以来,我们应用高效鱼类催产合剂2号对青、草、鲢、鳙和鳜鱼进行了催产(催情)试验,效果显著。现总结如下。1 催产剂来源与制备 高效鱼类催产合剂2号由中山大学生物系鱼类研究室生殖内分泌生理教研室林浩然教授等研制而成,由宁波市激素制品厂生产、  相似文献   

12.
催产激素是家鱼人工催产繁殖必需的物质 ,选用合适的催产激素、掌握合适的用量 ,是家鱼人工催产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现将生产上常用的激素作简要介绍。1鱼类脑下垂体简称垂体(PG) ,其生理功能主要是促进鱼的精子、卵子的发育以及排精、排卵和控制性腺分泌激素。在生产上 ,广泛使用鲤鱼和鲫鱼的垂体作为催产剂 ,催产剂效果显著。一般用量为每公斤亲鱼体重用干垂体3~5mg(指雌亲鱼的用量 ,雄亲鱼用量减半 ,以下均同) ,即相当于体重500g鲤鱼的垂体3~5个。草、鲢、鳙鱼的垂体也能用 ,但用量要比鲤、鲫鱼垂体加大1/4左右。…  相似文献   

13.
长吻鮠精子保存液在人工授精中的应用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在安徽长江流域的无为和淮河流域的滁州进行长吻鮠的人工繁殖,使用LRH-A2、PG、混合激素B型、DOM 进行催产,从长江捕获的亲鱼立即催产,其催产率为66.67%,受精率80%-85%,经培育选择后催产率为83.33%,受精率65%- 87%。在滁州经多年培育的亲鱼催产率为100%,受精率78%-95%。精子保存液在精子保存和人工授精中使用效果良好。在冰桶内保存,20-30 h仍能保持良好的受精能力。  相似文献   

14.
今年,我场应用LRH类似物对家鱼进行了人工催产、共孵出草、鲢、鳙鱼苗712.1万尾,比去年增产32.2%,现将催产情况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蛤蟆通水库的鱼类区系组成现有鱼类9科26种,其中鲤科鱼类占62%。实行人工放养后鲢、鳙占优势,年产量占总渔获量的80%以上。鲢、鳙的体长(L)与体重(W)相关关系式分别为LogwH=2.9658LogL-1.6788、LogwA=3.1254LogL-1.9245。同时应用vonBertalanfy生长方程[2]计算鲢、鳙的生长参数为:L∞(H)=136.5cm,L∞(A)=161.9cm;W∞(H)=45034g,W∞(A)=95240g;K(H)=0.0969,K(A)=0.0802;t0(H)=-0.1336,t0(A)=-0.2293。生长拐点处的体重分别是13336g(0.296W∞(H)和)28324g(0.30W∞(A))  相似文献   

16.
淡水白鲳在海南地区露天养殖条件下,经强化培育亲本,确定性腺成熟指标,选择适当药物和剂量进行催产,创造适宜的孵化条件可获得较高的化产率、受精率和孵化率。1995年3—5月共计催产批计228组次,催产率、受精率和孵化率平均为80.5%。60.3%、78.5%,共计获鱼苗1500万尾。催产剂以PG、HCG、LRHA和DOM四种中三种或四种组合使用效果较好而稳定。  相似文献   

17.
降低鲢鱼亲本产后死亡率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鲢鱼以水中浮游植物为生,故养成成本很低,且肉质细嫩、滋味尚鲜。可谓价廉物美,深受大众百姓喜爱。   随着养殖技术的发展,鲫鱼、甲鱼、虾、蟹等都可能因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人为地在饲料中添加促生长或性干扰物质,导致肉质下降或被污染。鲢以滤食水中浮游植物为生,倒是真正的绿色食品。   但鲢亲本产后死亡率较高,笔者认为原因有三:鲢性躁,易跳跃受伤,导致催产率下降而死亡;鲢在发情时易受到外界人为干扰往往影响催产效果导致死亡;在催产早期如果遭遇天气突变如暴雨或冷空气突袭不但会延长效应时间,甚至会导致亲鱼产卵活动…  相似文献   

18.
黄廷河 《水利渔业》2005,25(4):38-38,40
苏氏圆腹Mang经4冬龄培育达性成熟,人工催产,雌雄1:1配组,多种激素混合使用,共催产亲鱼36组,产卵22组、2500万粒。孵出鱼苗500万尾,最高受精率80%,最高孵化率70%。提高育苗成活率是技术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9.
包振学 《水产科学》1995,14(3):30-31
对白鲢亲鱼催产效果差原因的初步探讨包振学(辽宁省朝阳县水利局)关键词:白鲢,亲鱼,催产在鲢鱼的人工繁殖过程中,往往遇到这种情况:被选中的亲鱼在年龄和体重等方面都达到了催产标准,催产后或不发情,或半产,且受精率、孵化率很低;或腹部膨胀,甚至造成死亡。经...  相似文献   

20.
吴嘉敏  姜仁良 《水产学报》1999,23(3):248-253
通过对催产和未催产的长吻We8脑垂体中腺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细胞(GTH细胞)的分泌活动分析,证实了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50μg/kg加DOM5mg/kg混合注射催产物吻Wei,能有效地促使GTH细胞分泌促性细胞激素,诱导卵母细胞成熟和排卵,催产效果显著,超微结构的进一步观察,揭示了长吻Wei脑垂体GTH细胞中存在两种分泌颗粒,即分泌小球,直径1200-2000nm,电子密度低;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