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枣疯病又称"枣癌病"、丛枝病、扫帚病,是枣树上一种具有毁灭性的侵染性病害,枣树一旦感染该病,一般发病2~6年后即可整株死亡。近几年,枣疯病在沧县发生严重,并且呈爆发趋势,据沧县园林绿化局森防站技术人员调查,枣疯病在沧县枣区普遍发生,许多枣园的年发病株率在70%以上,给枣树生产造成很大损失。1症状特点在沧县,枣疯病在金丝小枣、婆枣等品种上发病率较高,冬枣还未发现病株,病株发病后主要表现为枝条  相似文献   

2.
齐芸芳 《北方园艺》2007,(10):213-213
枣疯病是枣树的毁灭性病害,一旦发病,第2年很少结果,病树又称"公枣树".严重影响着枣树的生产发展,枣疯病主要危害枣树和酸枣树.在费县枣产区分布普遍,不同的品种,不同的地区受害轻重大不相同,部分乡镇,有些新枣区也受到危害,轻者造成枣树大幅减产,严重者绝产,甚至造成大批枣树枯死,枣园被毁.  相似文献   

3.
枣疯病的发生与传病介体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几年来的广泛调查表明,枣疯病的发生和分布与传病叶蝉的发生分布密切相关。在山区和丘陵地带,枣疯病的发生较平原地区严重,枣园管理水平不同,病株率也有显著的差异。主要的传病介体橙带拟菱纹叶蝉以卵在枣树上越冬;凹缘菱纹叶蝉主要以成虫在松、柏树上越冬,越冬成虫仍保持较高的传病能力。芝麻也是凹缘菱纹叶蝉嗜食的一种寄主,枣园间作芝麻明显提高了枣树上的虫口密度,延长了在枣树上活动危害的时间。  相似文献   

4.
枣疯病又叫丛枝病、扫帚病,群众称之为“疯枣树”或“公枣树”,是枣树的毁灭性病害。枣疯病在全国大部分枣区均有发生,以河北、山西、河南、山东等省发病最重,一般病株率达3%~5%,有的枣园病株率高达30%以上。枣树一旦发生此病,第2年很少结果,病树几年后即死亡,且该病蔓延很快,往往造成全园毁灭。  相似文献   

5.
枣疯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正> 枣树是我国大面积栽培的经济果树,国内凡有枣树栽培的地区,几乎都有枣疯病发生。山东省黄河以南地区70年代即发生严重,80年代黄河以北地区也已普遍发生。一般发病率达10~30%,严重的地区已有70~  相似文献   

6.
枣疯病,又称"枣树扫帚病",在天津蓟县枣区连年流行。引起枣疯病的主要原因是类菌质体的侵入。可通过嫁接传播,自然条件下株间根部的接触也可传播,有些叶蝉也是类菌质体的传播者。枣疯病是枣树的毁灭性病害,目前,在枣树的所有病害中最为严重,树体被感染后很难根治。地上部分主要表现为花梗延长、花变叶和主芽的不正常萌发,构成枝叶丛生等现象;  相似文献   

7.
枣疯病在枣区均有发生,是枣树毁灭性病害,属检疫性病毒病,我县枣区亦不例外.枣树感染后,第二年结果明显减少,3~4年后全树枯死,重病枣园株发病率达20%~30%,因枣疯病发生而使我县枣园面积逐年减少,已由1990年的930hm2减至2000年的552hm2.为控制枣疯病的危害,笔者深入全县各地枣园调查、实践,逐步摸索出了枣疯病的综合防治方法.现总结如下,供各地枣区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枣疯病又称枣癌病、丛枝病、扫帚病,是枣树上的一种具有毁灭性的侵染性病害,枣树一旦感染该病,一般发病2~6年后即可整株死亡。沧县是知名品牌"金丝小枣"的主产区,近几年,枣疯病发生严重,呈爆发趋势,沧县栆区普遍发生,许多枣园的年发病株率高达70%以上。1症状特点及发病规律在沧县,枣疯病在金丝小枣、婆枣等品种上发病率较高,冬枣还未发现病株,病株发病后主要表现为枝条丛生、叶片黄化和花器叶片化。发病的枝条大量  相似文献   

9.
河北省唐县仁厚镇317林业点,将枣疯病的年发生率由1984年的0.5%下降到1991年的0.1%,使枣疯病的治愈率达60%左右。现将其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一、预防枣疯病办法有四1.在枣树的休眠季节,切断枣树蘖苗,以防枣疯病通过相连的根系进行传播。  相似文献   

10.
正枣树病虫害种类多,分布广,危害重,是造成枣树产量低,质量差的重要原因。1枣树病害及防治主要病害有缩果病、枣疯病、枣锈病及枣褐斑病、枣炭疽病等。郭勒布依乡主要发生的有缩果病、枣疯病、枣锈病。1.1枣缩果病的危害及防治1.1.1危害症状。枣缩果病又称枣萎蔫果病、枣雾蔫病。病果先在果肩或胴部出现黄褐色不规则变色斑,进而  相似文献   

11.
枣疯病,又称枣树扫帚病、聋病、公枣病等。在我国枣产区甚为流行。枣树发病后,地上部分主要表现为花梗延长,花变叶和主芽的不正常萌发,构成枝叶丛生等现象;地下部分则表现为根蘖丛生。树体一旦发病,第2年很少结果,即使结果也失去食用价值;3~4年后整株死亡。枣疯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类菌原体的侵入。类菌原体可以通过嫁接(皮接、芽接、枝接、切接和根接)进行传播。自然条件下,株间根部的自然嫁接也可传播,有些叶蝉也是类菌原体的传播者。枣疯病是枣树的毁灭性病害。目前,在枣的所有病害中最为严重,树体被感染后很难根治。因…  相似文献   

12.
选用6种药剂对感病枣树进行枣疯病防治效果对比试验,还分析了98%盐酸土霉素对不同树龄枣树枣疯病的防效差异。结果表明,不同药剂对枣疯病的防治效果差异显著,98%盐酸土霉素+吲哚乙酸效果最好,达64.7%,其次是祛疯灵和98%盐酸土霉素,防效分别为58.3%和57.1%。98%盐酸金霉素+吲哚乙酸、98%盐酸金霉素和盐酸四环素防效较差。98%盐酸土霉素处理对不同树龄枣树的枣疯病防效结果表明,当初始病级一致时,随树龄增加防效降低,且该处理对1~2级枣疯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3级以上重度发病枣树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枣疯病是枣树的毁灭性病害。由于该病的猖獗流行,造成大量植株滞长或死亡,严惩影响枣产业的发展,因此,控制枣疯病的发生蔓延,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6个枣树品种枣疯病抗性差异以及枣树体内植原体迁移特性差异,为抗枣疯病枣树品种的选择利用以及枣疯病的防治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通过采集携带植原体的鸡心脆枣接穗,嫁接到健康枣树砧木上,采用田间调查与普通PCR技术相结合方法,比较不同品种抗枣疯病情况与植原体在不同枣树品种中迁移情况。【结果】不同枣树品种发病时间不同,发病率差异显著,蜂蜜罐枣、尜尜枣和猴头枣为抗病类型,冬枣、红螺脆枣和鸡心脆枣为感病类型。植原体在不同枣树品种中迁移速度不同,植原体在鸡心脆枣和冬枣内迁移速度最快,其后依次为蜂蜜罐枣、红螺脆枣、尜尜枣,在猴头枣内迁移速度最慢。【结论】6个枣树品种中蜂蜜罐枣、尜尜枣和猴头枣表现一定的抗病能力,初步确认了植原体在不同枣树品种体内迁移特征的差异,可为抗枣疯病品种的选择利用和枣疯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枣树为我国大面积分布栽培的经济作物,枣疯病为历史性的病害。连年来持续在我国发展蔓延,已成为毁灭性的病害。发生严重的地区已有70~80%的树株染病或死亡。成为影响枣树生产发展的关键障碍,传病昆虫的发现,给枣疯病的防治开辟了可喜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枣疯病综合防治技术枣疯病是由类菌质体侵染而致。枣树染病后,花变成叶片或枝条;芽萌发成丛状枝,丛状枝冬季不脱落;果实着色不良,干缩早落,造成严重减产或枣树大量死亡。1992—1994年,我们对枣疯病进行综合防治试验,使我县枣疯病率由7%降至1%以下,具...  相似文献   

17.
<正>枣树病虫害种类多,分布广,危害重,是造成枣树产量低,质量差的重要原因,当前发生比较严重的虫害主要有:枣步曲、枣黏虫、桃小食心虫,主要病害有:枣疯病、枣锈病、枣裂果病等。防治时要坚持预防为主的无公害综合防治措施,以达到有效控制病虫害发生与危害的目  相似文献   

18.
枣疯病是枣树的一种毁灭性病害。近几年来,各枣区发病率有所增加,严重影响了产量。采用早期预防和手术治疗枣疯病收到了较好的效果。1 早期预防措施 1)枣园增施有机肥,加强肥水管理,保持树体健壮,提高抗病能力。2)枣树尽量不与桐、桑等易患丛枝病的林木同栽,最好以石榴、花椒等不易患丛枝病的树木作隔离带。3)在枣树的休眠季节,切断枣树根蘖苗同母株相连的主根约01m,以防枣疯病通过相连的主根进行传播。4)及时连根刨除重病枣树,并注意刨除树坑周围萌发的疯枣苗,以彻底消除病源。5)在枣树生长期,用溴氰菊酯、乐果等高效低毒农药喷洒树冠,…  相似文献   

19.
枣疯病是枣树的毁灭性病害,感病枣树发育滞缓,枝叶萎缩,常导致整株或成片死亡,严重影响红枣产量和品质。笔者于2004~2005年在陕西吴堡县丁家湾乡一步焉村和薛下村乡东王家山村进行了调查和防治试验,总结出枣疯病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技术措施。1病害症状枣疯病呈现典型的黄化丛枝型病症,病原菌是一种类菌质体(M LO),广泛存在于寄主的筛管和伴胞中,通过胞间连丝沟通传染,一般先在个别枝条或枣股上发病,而后扩散到全株。枣树发病后正常生理紊乱,植株体内源激素平衡失调,树体生长不良,分生细胞组织被破坏,大量营养被消耗,最终出现叶片黄化、小…  相似文献   

20.
正沧州金丝小枣以其皮薄、肉厚、核小、含糖量高、营养丰富,Vc含量是果中之王而著名。近些年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加之枣树生长后期病害严重,枣农管理心情日趋消沉,一部分枣树放弃管理。据我们调查,枣树只要加强管理,其效益是较高的。众所周知,相对于其它果树来讲枣树的休眠期较长,因此在枣树的冬春季做好管理是十分重要的。1刨除枣疯病病株枣疯病对枣树威胁很大,对果实产量及质量造成不良影响,发病初期是在个别枝上,而后发展至全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