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流控技术(microfluidics)是微全分析系统(micro total analysis system,μTAS)和芯片实验室(lab-on-a-chip)的重要支撑技术,其微量化和微尺度的优势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是生殖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中,但由于其低效性,人们在不断寻求新的技术手段。笔者综述了近年来微流控技术在生殖领域中的应用,包括精子筛选、体外受精和配子/胚胎培养等方面的内容,为辅助生殖技术提供了新的平台。  相似文献   

2.
为应用牛性控精液进行体外受精(IVF)获得大量廉价的性控胚胎,本实验利用微流控精子分离器(MFSS)分离有活力的精子,将体外成熟的卵母细胞放置在MFSS的C室进行体IVF,与常用的微滴-IVF法进行对比,检测2种受精方法的受精率和囊胚发育率。结果表明:MFSS-IVF的单精子入卵率和囊胚率(分别为64.38%、40.12%)均显著高于微滴-IVF法(29.02%、24.55%)(P0.05),受精率和卵裂率差异不显著(P0.05)。由以上得出,MFSS-IVF方法可获得较高的单精子入卵率和囊胚发育率,利用MFSS使用奶牛性控精液进行体外受精生产胚胎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微流控技术的出现为生物医学研究提供了新的体外试验平台。动物肠道与机体免疫、营养代谢等生理活动密切相关,但目前肠道功能研究受限于单一体外细胞培养技术。微流控肠道芯片的研发拓展了肠道功能研究方法与技术手段,成为当前研究热点和前沿。本文概述了微流控技术和肠道芯片的发展历程与研究进展,阐述了微流控肠道芯片的结构与功能,比较了其较传统体外模型的优势,包括高度仿生性、高效性和精准可重复性等,并通过具体研究实例阐明了微流控肠道芯片在医学及营养学领域的应用,最后展望了微流控肠道芯片在动物营养学研究中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为奶牛性控精子体外受精提供具有活力的精子,筛选出高效的精子分离方法来提高体外受精效率。将市售的冷冻奶牛性控精液解冻、精子浓度调节为1×107cells/m L后,利用微流路精子分离器(microfluidic sperm sorter,MFSS)分离精子,检测分离后的精液质量并分析精子的线粒体膜电位变化。精液样本通过MFSS分离后,精子活力由35.28%提高到57.24%(P0.05);直线速度由23.91μm/s提高到32.76μm/s(P0.05)。此外,MFSS的C室中精子线粒体相对活性为1.56,显著高于分离前A室(0.28)的(P0.05)。综上结果 ,微流路精子分离器可以分离出既有较高活力又具有高活性的线粒体的奶牛性控精子,精子质量得到较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5.
微流控芯片是一项以芯片为基础,结合化学、物理学、生物学等多学科形成的技术平台,能够在一个芯片上实现样品制备、反应、分离、检测等流程,具有高通量、高效率和易操作的特点。随着材料科学和纳米技术的发展,该项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并应用于化学分析、微生物检测等,尤其是在微生物检测和分析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并逐步产生了商品化的微流控芯片。微流控芯片因具有小型化、节约试剂、速度快、集成化程度高等优点,适用于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但目前在动物疫病检测中的应用还很少见。本文对微流控芯片的技术原理、结构及其在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动物疫病的高通量检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试验以"LAMP+微流控"技术为基础,开发饲料动物源性成分检测芯片。针对牛、羊、猪、鸡的16srRNA靶序列,根据LAMP引物设计软件进行4种肉类LAMP引物设计。在LAMP优化试验、芯片优化测试、特异性验证试验和芯片应用测试中,进行最佳引物筛选测试和特异性测试。结果显示,筛选出的4种肉类最佳引物特异性强,最佳反应温度为65℃。芯片特异性验证试验的归一化荧光曲线显示,试验结果准确、特异性稳定。对饲料市场购买的16份样本中检测出的动物源性成分,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验证,符合率100%。微流控检测芯片的开发与应用为饲料中动物源性成分检测提供新方法,为饲料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7.
奶牛性控精液品质检测及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利用精子分析仪对奶牛性控冷冻精液精子的运动性能及体外受精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性控精液精子活力及顶体完整率、前向性与常规精液相比差异显著(P<0.05);曲线速度、直线速度、平均路径速度、平均移动角度、前向性差异均不显著(P>0.05);体外受精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奶牛性控精液运动性能及受精率低于常规精液。  相似文献   

8.
狂犬病毒、伪狂犬病毒、犬瘟热病毒、犬细小病毒和犬冠状病毒是引起犬科动物重要传染病的5种病毒,严重威胁着犬科动物的健康,是出入境犬科动物重点筛查的致病因子。为提升口岸进出境犬科动物检疫工作效率,建立了上述5种病毒微流控芯片检测方法。在建立5种病毒环等温扩增检测技术(loop 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的基础上,将这些LAMP检测体系固化在同一块塑料芯片上,制备了同步高通量快速检测微流控芯片,并将其应用于临床检测。结果显示:微流控芯片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含有目的基因的阳性样本仅在芯片上相应病毒反应槽出现显著扩增,而其他病毒反应槽未出现扩增,彼此无交叉反应;微流控芯片的敏感性与LAMP方法一致;通过检测不同时期收集的感染犬瘟热病毒、犬细小病毒和犬冠状病毒临床样本,证实建立的微流控芯片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与现有核酸检测方法相比,微流控芯片可以在受试核酸上样40 min内完成上述5种犬病毒的快速筛查,从而满足进出境犬科动物快速检疫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基于孕酮可以诱导精子趋化的特性,本实验旨在研究不同长度微流控芯片对精子质量及线粒体活性的影响。通过自行设计制作微流控芯片,将对照组、5 mm孕酮诱导组、7.5 mm孕酮诱导组、10 mm孕酮诱导组对冷冻奶牛精液进行优选,通过自动精子质量分析仪检测精子质量,并采用JC-1染色方法与上浮法比较,通过荧光显微镜检测精子线粒体活性。结果表明:7.5 mm孕酮诱导组的精子活率、直线速度、鞭打频率、前向性测定指标较其他3组显著升高(P0.05);摆动性、线性度、移动角度指标与其他3组差异不显著(P0.05);7.5 mm孕酮诱导组精子畸形率较对照组、5 mm孕酮诱导组显著降低(P0.05);7.5 mm孕酮诱导组分离出的高活性线粒体精子个数与上浮法相比显著升高(P0.05),均衡线粒体活性精子和低活性线粒体精子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7.5 mm长度的微流路精子分离器分离出的精子无论是在质量参数还是线粒体活性上均达到了最佳效果,具有较高的精子优选能力。  相似文献   

10.
利用微流控芯片模拟输卵管微环境,探讨物理性刺激对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为解决早期胚胎体外囊胚发育率较低、胚胎质量差的问题提供帮助。本实验采用一次铸造成型制备微流控芯片培养装置,并应用培养装置对小鼠1-细胞期胚胎进行培养,观察胚胎体外发育率。结果表明,利用微流控芯片培养组与对照组2相比,2-细胞胚胎发育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是,在8-细胞胚胎发育率、桑葚胚发育率和囊胚发育率都差异显著(P0.05)。此外,囊胚内总细胞数显著提高(P0.05)。结论:一次铸造成型微流控芯片制作方法简便易行且培养液不易外漏,这种培养装置能显著提高小鼠早期胚胎体外囊胚发育率和胚胎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实验进行了精子处理方法、洗精液中添加抗生素种类及浓度、常规培养小滴(50μL)中入胚数的筛选,按照不同荷斯坦公牛个体分选的性控精液对体外生产的牛早期胚胎发育潜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离心法处理性控精液效果最优。利用经过分选的性控精液进行体外受精(IVF)后都较易导致污染,且受精后的体外胚胎发育效果都较差。在洗精液中添加10μL/mL头孢哌酮钠的IVF胚胎体外发育较好,囊胚率达到16.9%;且在常规培养小滴中适当减少入胚数,能有效抑制利用性控精液制备的奶牛IVF胚胎自身对培养微滴的污染。利用直接离心法处理精液,在洗精液中添加头孢哌酮钠10μL/mL,可以成功进行牛性控精子的体外受精,但目前的受精效果低于用普通精子的体外受精效果。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首先时比了3头种公牛的X/Y精子分离效果,并通过常规冻精和性控冻精的活力检测,来评价流式细胞仪分离及冷冻处理对不同种公牛精子分离效果的影响.应用体外受精试验,探讨了不同种公牛个体的常规冻精和分离冻精的受精和胚胎发育能力.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种公牛个体间除分离准确率外,精子的分离速率(4.1×103/s vs 4.5×103/s vs5.3×103/s,P<0.05)和死精率(19.3%vs 14.5%vs 11.0%,P<0.05)都存在显著差异.三头种公牛的性控冻精在体外培养过程中,精子活力的下降速率要显著快于常规冷冻精液组.不同种公牛个体的分离冻精组在4小时的精子活力也有显著差异(1号种公牛9.1%vs 2号种公牛22.1%、3号种公牛21.5%,P<0.05).此外,常规冻精和性控冻精在受精后的卵裂率和囊胚率存在显著差异(1号种公牛:64.0%vs 41.6%,26.9%vs 19.3%;2号种公牛:67.3%vs 52.3%,29.2%vs26.5%;3号种公牛:60.3%vs 43.1%,27.3%vs 29.9%).上述结果表明,不同种公牛个体间精子的分离速率、死精率、以及对分离冷冻处理的耐受性存在显著差异,造成其解冻后活力和存活时间不同程度的下降;但在体外受精试验中,3头种公牛的分离精子仍具有正常的受精能力,并能支持胚胎发育到囊胚阶段.综上结果表明,选择适宜的种公牛和降低分离及冷冻处理对精子的损伤,对于提高精子的分离效率、分离精液的品质和体外受精效率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旨在探讨影响冻融后小鼠精子体外受精能力的主要动力学因素。实验复苏2种不同基因型的小鼠冷冻精子进行体外受精,结合计算机辅助分析技术对精子的活率、活力率、密度、侧摆幅度(ALH)、直线速率(VSL)、平均路径速度(VAP)、鞭打频率(BCF)、曲线速度(VCL)、前向性(STR)、线性度(LIN)、移动角度(MAD)等参数进行测定,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推测出对体外受精率影响较紧密的几个动力学因素。结果显示:不同基因型小鼠冷冻精子复苏后参数各不相同,体外受精率不同。分析各精子参数与体外受精率的相关性,VCL(P<0.05)、VAP(P<0.05)、VSL(P<0.05)和ALH(P<0.05)是影响冻融后小鼠精子体外受精能力的主要因素。体外受精中使用冷冻精子将基因工程小鼠进行品系重建时,可通过检测精子VSL、VCL、VAP和ALH值来评估冻融后精子的体外受精能力,指导实际工作。  相似文献   

14.
为了明确贵宾犬精液的特点,对8只迷你贵宾公犬进行拳握法采集精液,对精液量、pH、精子活率、精子活力、精子密度、顶体完整率和精子畸形率进行统计分析,为犬人工授精和体外受精技术提供试验依据. 1材料 1.1试验动物 繁殖机能正常、健康无病的2~7岁雄性贵宾犬8只.  相似文献   

15.
旨在通过对精子动力学参数的分析,预测其在体外受精和人工授精中的受精能力。本研究采用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系统(CASA)对3头荷斯坦公牛的性控分离精子进行动力学检测;同时进行体外受精和人工授精试验,统计体外受精的受精率、卵裂率、囊胚率、囊胚细胞数(TCN)、内细胞团细胞数/囊胚细胞数比例(ICM/TCN)和人工授精妊娠率。结果发现,精子的路径速度(102.82、91.55、80.67)、曲线速度(201.75、180.23、168.58)、侧摆幅度(9.33、8.31、7.42)在公牛A、B、C间呈显著差异(P0.05),并与其体外受精过程中的受精率、胚胎卵裂率呈显著正相关。公牛A精子的鞭打频率(20.36)、直线性(46.06)显著高于公牛B(18.05、42.00)、C(16.23、40.81),且与体外受精的囊胚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公牛A、B精子的活力(38.00、36.50)、直线速度(80.62、79.00)显著高于公牛C(29.00、68.20),该参数与ICM/TCN呈正相关(P0.05)。然而精子动力学的所有参数均与人工授精的妊娠率之间无相关性。综上表明,精子的动力学参数可以预测体外受精中公牛的受精能力,但对其人工授精结果的预测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过去的12年,马的繁殖技术有了很大提高,但是传统的体外受精方法并没有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近年来,利用ICSI进行马的体外受精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临床应用。一个精子通过ICSI注入到成熟卵母细胞内,在精子质量较差时,ICSI的受精卵被移入到输卵管内。与此同时,马的克隆已经成功,但效率仍比较低。  相似文献   

17.
为评估微流控芯片法在非洲猪瘟病毒(ASFV)核酸快速检测中的各项性能,验证该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重复性和临床效果,本研究将ASFV VP72质粒标准物质、猪瘟病毒(CSFV)、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圆环病毒2型(PCV2)和伪狂犬病病毒(PRV)培养物各1份以及临床样本43份进行核酸提取,用ASFV微流控芯片快速检测试剂盒进行测试研究,并与市场上某品牌ASFV荧光定量PCR检测试剂盒进行比对。结果表明:微流控芯片法可以在15~30 min内,实现2.5 copies/μL的最低检出限,与荧光定量PCR具有相同的敏感性和重复性;同时该方法对CSFV、PEDV、TGEV、PCV2和PRV病毒培养物均无交叉反应,特异性良好;通过对43份临床样本测试显示,微流控芯片法与荧光定量PCR的临床符合率为97.67%(42/43)。研究表明,微流控芯片法在ASFV核酸检测上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8.
对牛分离精子体外受精研究进展、影响分离精子体外受精的因素及其体外受精可行性问题作了详尽的论述,并对分离精子体外受精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旨在为动物体外受精提供具有活力的精子,运用新型精子上游分离器筛选出高活性的精子。本实验应用3、4.5、6 mm 3种不同上浮高度的精子分离器对猪精子进行筛选,并检测3种不同高度精子分离器对分离猪精子质量的影响,筛选出最理想的筛选高度的精子分离器。结果表明:上浮高度为4.5 mm精子分离器的精子活率(85.11%)显著优于筛选高度为3 mm的分离器(74.60%)和普通上游法(62.83%)(P0.05),但与筛选高度为6 mm的分离器差异不显著(P0.05);4.5 mm精子分离器的畸形率(7.49%)显著低于对照组和3 mm的分离器(P0.05);4.5 mm精子分离器的精子直线速度和路径速度最高(P0.05),但分离精子的密度较普通上游法要低;各组之间猪精子其他质量参数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可知,上游高度为4.5 mm的精子分离器优于其他高度的分离器及普通上游法,应用上游高度为4.5 mm的精子分离器能够分离出具有活力的猪精子。  相似文献   

20.
论述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体外受精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卵母细胞的体内、体外成熟,以及体内、体外的异常成熟和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方法,无蛋白质、无血清系统的限定性培养液的研究进展,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状态与标志的某些理论上的突破;体外受精中精子供体的选择、精子活力和正常形态的选择、冷冻解冻精液的体外获能、精子的体外受精力,以及体外的异常受精;还论述了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体外受精技术在家畜育种和胚胎克隆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