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池塘养殖技术1.池塘条件(1)池塘位置和水质:池塘应选择在水源充足的地方,要求水源的水质良好,溶氧量较高,不含有毒物质,符合国家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2)池塘形状:池塘以东西长而南北宽的长方形为好,这样的池塘池埂遮阳小,水面的日照时间长,有利于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和池水的动态增氧,对减少鱼类的浮头有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池塘养鱼生产中,池塘水质是影响鱼类生长的重要因素,因此,改善池塘水质条件是获得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之一。在生产中,有使用增氧机改善水质条件的,也有使用潜水泵改善水质条件的。我们对增氧机和潜水泵循环水养鱼的效果进行了试验比较,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一、试验材料与方法 (一)试验材料 1.鱼池:鱼池两个,面积分别为10亩,水深1.8~2.0m,水源为井水。 2.鱼种:鲤鱼、链鱼鳙鱼春片鱼种是本场培育的  相似文献   

3.
池塘是鱼类柄息、生长、繁殖的环境,许多增产措施都是通过池塘水环境作用于鱼类,故池塘环境条件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鱼产量的高低。池塘条件包括池塘位置、水源和水质、面积、水深、底质以及池塘形状与周围环境等。  相似文献   

4.
<正>一、池塘条件及处理1.池塘条件培育团头鲂鱼苗的池塘宜小不宜大,面积以1~3亩为宜,池塘水深1.5米以内,池塘保水性能强,有便利的排灌条件,具备水质良好、溶氧充足的水源,池塘周边环境安静,无树木及高大的建筑物等遮阳,池周无污水流入,无固体污染物堆积,环境良好。  相似文献   

5.
沈慧 《齐鲁渔业》2008,25(7):25-25
1池塘条件 面积3000m^2左右,水深2m上下,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低盐度),大旱不干,大涝不淹,池边无高大建筑物和树木,东西走向,池中无藕、苇等植物,池底有一定比降,池底平坦,最深处有一个集鱼沟。这样的池塘比较理想,适应各种鱼类生长,只要苗种容易解决,饲料、肥料充足,管理科学合理,无论是生产鱼种还是养殖成鱼,  相似文献   

6.
1慎重选择越冬池塘气候寒冷,应及早准备越冬工作,以防严寒骤来影响鱼类生存。关键要选好越冬池,一般选择背风向阳、水源稳定、水质良好、排灌方便、无任何污染的静水池塘,池面结冰时间少,面积和水深都稍大,  相似文献   

7.
由于养殖鱼类在北方地区的生长期相对较短,鱼种越冬期较长,越冬成活率不高,而南苗北调又存在着一些不足,所以,北方高寒地区优质鱼种的培育是制约黑龙江省甘南地区渔业发展的瓶径。2002年,我们以鱼种池为生产条件,进行了大面积鱼种增产技术的实践,取得了成功,现将主要技术总结如下:一、生产条件1.池塘条件 池塘共计5口,面积分别为20亩。池塘土质为黑质壤土,池底淤泥在10cm~20cm,且池塘保水条件较好。池塘向阳避风,东西走向,呈长方形,最大水位达1.8m。2.水源 水源为上游水库地表积水,水源充足,无污染,水质清新,pH值在6.7~7.1之间,水体各…  相似文献   

8.
正合方鲫是湖南师范大学刘少军院士团队以日本白鲫为母本和红鲫为父本多年选育研制的杂交后代,根据水产养殖生产的实际需求,2020年,沅江市推广试验片区引进合方鲫进行食用鱼养殖试验。一、材料和方法1.池塘条件该试验选在沅江市水产科学研究所(沅江市鱼类良种繁育场)1个标准池塘进行,池塘面积4亩,东西走向,水泥护坡,土质池底平坦,淤泥厚度约25厘米,可蓄水深1.5~1.8米,水源为外沟渠河水,水质良好,注排水方便。  相似文献   

9.
在池塘养鱼中 ,随着精养化程度的提高 ,养殖鱼类出现浮头情况是一种较为普通的生产现象 ,一般认为是池塘养殖鱼类密度过大 ,超过了池塘的负载量 ;或者是由于水质过肥所引起 ,进而采取一些措施 ,但没有收到应有的效果 ,笔者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 ,观察了池塘养殖鱼类出现浮头的现象 ,对产生这一现象的几种情况作了分析 ,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弱酸性水质引起的浮头池塘水质由于受到养殖鱼类粪便和池塘腐殖质的长期发酵作用 ,逐渐使池塘水质形成偏弱酸性水质 ,鱼类在这种水质中生活 ,影响鱼类血红蛋白对水中溶氧的吸收。当出…  相似文献   

10.
池塘养蟹是一种新型的河蟹生产模式,由于市场对河蟹需要量的增加,池塘养蟹便更加受到重视。笔者通过近几年的养蟹实践探索在池塘条件、防逃设施、水质管理和饲养投喂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现介绍如下,供广大养蟹生产者参考。1养蟹池塘的建设1.1养蟹地点交通方便,环境安静;水源充沛,水质良好无污染,排灌方便;池底平整。养蟹池的水位要稳定,水深高于1米。面积为10-20亩,再大一些更好。因为水面大,可供河蟹活动的范围大,减少相互格斗和感染疾病的机会;另外,能改善水体的溶氧条件增加溶氧。养蟹池塘的底质以壤土为好,底泥以10-15厘米为宜。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富阳市水产养殖大户孙江地开展了海水花鲈苗种淡化驯养和池塘健康养殖试验,获得成功,介绍如下:1池塘准备1.1池塘条件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的池塘,水源、大气、土壤、水质等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农产品安全质量-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和农业部标准《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1.选择适宜保苗池塘 池塘以东西走向长方形结构、沙底或硬质底为宜,储水深度在1.5米以上,盐度在35‰以下,外海水源无污染;池塘进水前,要彻底清除池底污层,并进行充分曝晒;禁止在保苗池塘放养大规格底栖鱼类或其它需要大量投饵的品种,防止池水污染。 2.重视搞好水质调控 稚贝入池前10~15天进水60~80  相似文献   

13.
一、试验材料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2亩,池深1.6米,形状长方形,东西走向。底平坦,无渗水、漏水现象,底泥厚25厘米,池埂坚固、整齐,有防旱、防洪措施。2.水源条件水源来自天然坑垅水,水源足、水质良好、无污染,注排水方便。  相似文献   

14.
家鱼(Major Four Chinese Carps)养殖中池塘水质的调节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鱼先养水.鱼类终身生活在水中,能否有一个"肥、活、爽、嫩"的良好水质条件,是决定鱼摄食与生长的关键因素.在家鱼养殖中,可以通过水色、底泥颜色及水体理化指标等的变化来判断池塘水质的好坏,并且根据其变化情况合理进行调节,保持池塘水质良好.本文就家鱼养殖中池塘水质调节控制技术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
正2013-2015年我站在温岭市殿溪开展以主养草鱼,辅以适量滤食性、杂食性鱼类,全程饲草投喂生态养殖模式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相关经验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池塘周边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进水及排水渠道分开,生态环境良好。塘口面积10~20亩,水深1.5~2米,塘深2.5米以上,每口池塘按每亩0.4千瓦配备增氧机。每年冬至前后,  相似文献   

16.
斑点叉尾鮰池塘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淑贤 《齐鲁渔业》2003,20(6):30-30
斑点叉尾鮰具有肉质细嫩、生长快、个体大、易饲养、经济价值高等特点。原是肉食性鱼,经驯化为杂食性鱼类。为推广新品种养殖,提高优质鱼产量,我们水产站2002年首次引进斑点叉尾鮰并试养成功。现将试验总结如下: 一.池塘与放养 1.池塘条件 选择1亩养鱼池,池塘水深保证1.2米,进排水方便,淤泥20厘米,水源为井水、自来水,水质  相似文献   

17.
翘嘴鲌是栖息于水体中上层的肉食性凶猛鱼类,大规格鱼种供应是目前商品鱼养殖的瓶颈。花 (?)是生活在水域底层的杂食鱼类。这两种鱼市场供不应求,价格较高。为了充分利用水体,提高池塘的产出率,2005年进行了翘嘴鲌鱼种培育池套养花(?), 的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试验报告如下: 1 养殖方法 1.1 池塘条件与准备池塘面积0.8 hm2,水深1.7 m;靠近水源,水质  相似文献   

18.
山塘养殖黑脊倒刺鲃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脊倒刺(spinibarbuscaldwelli)是溪河野生的名优鱼类之一,它长速快、个体大、分布广、病害少、肉质鲜美、市场价格高。经过人工驯化后会摄食人工配合饲料,可进行规模化的人工养殖。黑脊倒刺对水中溶氧要求较高,需在4毫克/升以上才能正常生长。山区鱼塘水源充足,水质清新,利用山区池塘的优势,大力发展人工养殖黑脊倒刺,它既优化山区池塘养殖品种结构,又可提高经济效益,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笔者这几年从事池塘养殖黑脊倒刺技术工作,现将养殖技术作简要介绍。一、池塘条件选择环境安静、交通方便、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排灌方…  相似文献   

19.
<正>近几年来,江苏省滨海县陈涛镇养鱼农户在池塘养殖甲鱼过程中,把过去单养甲鱼改为以饲养甲鱼为主,适量搭配套养鲢、鳙鱼和鲤、鲫鱼,既使甲鱼的品质非常接近野生甲鱼,又得到了套养鱼类的收获,使养殖效益显著提高。现将他们的甲鱼与鲢、鳙、鲤、鲫搭配仿野生高效套养的技术作一介绍,以供养殖户参考。一、池塘条件1.池塘条件。选择交通方便、注排水系统配套、环境生态安静的池塘。面积一般为5亩左右,池塘的坡度比1︰2,池塘底部平坦,污泥厚度25cm左右,水深1.8m~2.5m。2.水源要求。水源充足,水质良  相似文献   

20.
<正>笔者在福建顺昌县元坑镇际下村一口池塘中进行了"中科3号"异育银鲫池塘主养试验,取得了较好的养殖效果,现将有关试验情况小结如下,仅供参考。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面积2.9亩,池水深1.5米,水源为小溪水,有独立的进、排水系统;水源丰富,水质良好、无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