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进一步完善廊坊市水产养殖病害测报队伍建设,提高病害测报队伍专业技术水平和数据信息的准确性,发挥对病害防控工作的科学指导作用,日前,廊坊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组成以站长为队长的调研队伍,深入三河市、香河县、文安县、固安县、霸州市五个县(市)17个测报点进行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工作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1 基本情况 2005年我市开展水产养殖面积共5 664hm2,其中池塘养殖1 548hm2,水库3 838hm2,网箱294 375m2,河道拦养211hm2,其他养殖67hm2.主要养殖品种:鲤、鲢、鳙、罗非、鲫、虹鳟、元鱼、鲟等.全市病害测报区共设7个,测报点21处,养殖品种主要有:鲤、鲢、鲫、草鱼、罗非鱼、虹鳟等,养殖方式除池塘混养外,还有流水养殖及网箱单养.其中:流水养鱼5.3hm2,网箱83 220m2,池塘混养333.3hm2,测报员人数23人,测报范围基本涵盖了全市渔业重点县,可以客观地反映我市渔业病害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3.
1基本情况 2005年全市1333hm2淡水养殖面积中测报面积48.3 hm2(其中任丘21.7 hm2,献县26.7hm2);以任丘、献县两县市为测报区设立了6处测报点(任丘3处,献县3处);测报员10人,其中市淡水站2名,任丘和献县水产局各1名,6个测报点各1名;品种有鲤鱼、鲫鱼、草鱼、鲢鱼、罗非鱼、白鲳鱼等(草鱼、花白鲢、罗非鱼、白鲳单养25hm2,鲂鱼鲢鱼混养3.3 hm2,鲫鱼混养13.3hm2,鲤鱼、白鲳等混养6.7 hm2).在具体工作上我们在两个测报区专门布置了全市技术水平最高的技术人员,结合其他技术推广工作,进行长期巡回指导,确保了病害测报质量.测报区的养殖品种及病害种类较全面地反映了我市的养殖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4.
杭州市余杭区仁和镇养殖户近两年池塘主养青鱼获得成功.亩单产达500千克以上.并将5千克以上青鱼成鱼进行系列加工.制成青鱼千销售,提高了经济附加值,取得了较好的效益。2005年余杭区仁和镇鲁子法养殖加工场进行池塘主养大规格青鱼快速育肥高产养殖与加工,亩产700多千克,效益明显。现将其养殖技术与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水产养殖测报的信息化管理水平,2016年,根据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统一安排,江苏省启用了“全国水产养殖动植物病情测报系统”,实现病情的实时报送和网络报送,大大提高测报数据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全省13个市76个县(市、区)共设立测报点140个,测报员379名,监测养殖品种34种,其中鱼类20个、虾类7个、蟹类2个、贝类1个、藻类1个、其他类2个、观赏鱼1个.现将江苏省2016年水产养殖病害测报结果分析报告如下,供相关从业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青鱼又名青鲩,是我国池塘大宗淡水养殖鱼类。传统养殖青鱼的方式是在池塘中作为搭配品种,与鲢、鳙、草、鲫鱼等混养。为探索提高无锡锡山"甘露"青鱼养殖大宗淡水鱼经济效益的途径,2013年,在无锡市锡山鹅湖镇松芝村无公害青鱼养殖标准化示范基地进行了两种池塘主养青鱼高产模式的试验,均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现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池塘条件选择两口条件大致相同的池塘作为试验池。1#试验池面积32×667 m2,2#试验池面积33×667 m2,  相似文献   

7.
<正>江苏省从2000年开始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工作,至2013年,水产养殖病害测报网络已覆盖全省13个市76个县(市、区),共设立测报点296个,测报员292名,监测面积63.21万亩,占全省养殖面积的5.27%,监测主要水产养殖品种35个,其中鱼类20个,甲壳类11个,贝类2个,藻类1个,两栖爬行类1个。现将2013年江苏省水产养殖病害测报结  相似文献   

8.
菱湖区淡水甲壳类养殖主要品种是青虾和河蟹,养殖模式是池塘主养青虾和虾、蟹混养两种。为了摸清菱湖区 1998年全区虾、蟹养殖情况,提高虾、蟹养殖水平,为农民增加收入提供成熟的养殖模式,于 1999年 2~ 3月进行虾、蟹养殖现状的调查,调查了新溪、千金、菱湖、下昂、和孚等重点产区养殖户 20户,池塘 122只, 513.64亩,其中池塘主养青虾面积 302亩,池塘虾、蟹混养面积 211.64亩。   一、池塘主养青虾和池塘虾、蟹混养调查结果对比   虾、蟹混养亩收益比主养青虾增收 1363.76元,增幅 66.8%。虾、蟹混养模式更具有实用性和先进…  相似文献   

9.
2006年我省水产养殖病害测预报工作已如期开展,全省共确定测报员150名,11个市、55个县,共设置监测点125个,涵盖了主要养殖品种和养殖方式.其中鱼类监测品种20个,池塘监测面积5 807hm2,网箱监测面积13 496 724m2,工厂化养殖监测面积609 988m3;虾类监测品种3个,池塘测报面积11 710 hm2;贝类监测品种1个,监测面积60 hm2;腔肠/棘皮动物2个,池塘监测面积403 hm2;爬行类1个,工厂化监测面积284 950 m3,池塘监测面积8 hm2.现将4、5、6月发生病害情况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明在缩短养殖周期的稀养条件下,主养青鱼池塘的生态因子及其与鱼种放养、混养和鱼产量之间的关系,我们在1983~1984年分别对在稀养条件下主养青鱼的鱼种池和成鱼池进行了主要生态因子和初级生产力的研究,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我国池塘主养鲤鱼登上历史舞台。九十年代,高密度集约化养殖发展很快,主养鲤鱼、草鱼、鲫鱼、武昌鱼、罗非鱼、青鱼、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索青鱼养殖高产模式,提高常规水产品养殖效益,促进高效渔业规模化发展,无锡市锡山区水产技术推广站在鹅湖镇无公害水产基地进行了池塘主养青鱼高产高效试验,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曹英华 《内陆水产》2006,31(12):5-6
随着我省青鱼人工繁殖和养殖技术的不断成熟,网箱单养、池塘主养、池塘和湖泊套养等养殖技术逐步推开,青鱼养殖速度不断加快。青鱼年产量由2001年的1.4万t增长到了4万t,产值达到5亿元,已经成为区域优势明显的地方特色产业。但是,目前我省青鱼的苗种繁育体系还十分滞后,产业化程度还很低,还没有  相似文献   

14.
青鱼是我国的传统养殖品种,传统养殖多以搭配饲养为主,投喂螺蛳等鲜活饵料,产量较低,满足不了市场需求,为探索北方地区青鱼的规模化养殖技术,笔者于2003年6月~2004年4月在面积为4亩的苗种池中进行了用颗粒饲料主养青鱼苗种试验。经4个月养殖后,原池越冬,第二年出塘,全池总产达  相似文献   

15.
江伟  张亚 《河南水产》2000,(1):25-25
利用面积为6亩的池塘,进行主养青鱼试验,亩放养规格为1.75克/尾的青鱼种833尾,经过6个月的饲养,达到亩产621.5公斤,获亩纯利润4372.4元。  相似文献   

16.
池塘主养彭泽鲫 ,在东北和华北地区非常普遍 ,江南相对落后。本试验旨在为南方地区池塘主养彭泽鲫提供示范。1 试验材料1 .1 养殖方式 :主养彭泽鲫 ,搭配 2 0 %鳙鱼及其它常规品种。1 .2 试验池塘 :面积 1 5亩 ,平均水深2m ,配置 1 .5kw叶轮式增氧机 1台 ,投饵机 1台。1 .3 鱼种 :彭泽鲫购自国家级九江彭泽鲫良种场 ,鳙鱼等品种购自赛城湖水产场苗种分场。2 试验方法2 .1 清塘施肥 :放养前 1 0天每亩用生石灰 75kg清塘消毒 ,3天后每亩施发酵菜饼1 0 0kg培育水质。最初注水深 1m ,以后随水温上升逐渐提高水位 ,注水口用密网过…  相似文献   

17.
福建诏安湾贝类养殖容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通过现场对诏安湾叶绿素a含量、初级生产力、生态效率、浮游植物有机碳含量、养殖贝类有机碳含量及其含壳重与鲜组织重比值、养殖贝类和野生滤食性动物滤水率、潮间带和潮下带及吊养区附着滤食性动物现存量等的调查获得模型参数,应用营养动态模型、沿岸能流模型估算贝类生态容量,进而扣除野生滤食性动物现存量形成贝类的养殖容量,同时采用贝类能量收支模型估算贝类养殖容量。3种模式估算的贝类养殖容量分别为58469t,288260×104ind;60275t,297167×104ind;61532t,30336×104ind;平均60092t,296263×104ind。并且采用统计分析法估算贝类及其各品种的适养面积。贝类适养总面积为2755hm2,其中缢蛏25hm2,牡蛎1560hm2,翡翠贻贝215hm2,菲律宾蛤仔120hm2,泥蚶30hm2,凸壳肌蛤95hm2,波纹巴非蛤710hm2。  相似文献   

18.
北方池塘精养二龄青鱼种高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用 3口面积为 10亩的池塘 (总面积为 30亩 ) ,主养青鱼种 ,搭配鲢、鳙。给青鱼投喂自制的颗粒饲料 ,鲢、鳙不另外投饵。每 5亩水面设置 1台 2 2kw增氧机。饲养 114天 ,结果每亩产青鱼秋片 6 6 3kg ,鲢和鳙秋片 184kg ,亩产值 86 82 4 0元 ,亩成本 4 95 1 5 0元 ,亩利税 3730 90元。约是当地精养鲤鱼效益的 7倍。  相似文献   

19.
福建罗源湾贝类的养殖容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海洋生态系统营养动力学为理论依据,通过现场对位于南海南部的罗源湾叶绿素a、初级生产力、生态效率、浮游植物有机碳含量、养殖贝类有机碳含量及其含壳重与鲜组织重比值、养殖贝类和野生滤食性动物滤水率、潮间带和潮下带及吊养区附着滤食性动物现存量等的调查和检测。应用营养动态模型、沿岸能流模型估算贝类生态容量,进而扣除野生滤食性动物现存量以估算贝类养殖容量,同时采用已报道模型估算贝类养殖容量,并用统计分析法估算贝类及其各品种的适养面积。3种模型估算的罗源湾贝类养殖容量分别为104064t,127321t,113675t。贝类适养总面积为2622hm2,其中缢蛏450hm2、牡蛎2000hm2、贻贝125hm2、菲律宾蛤仔20hm2、泥蚶27hm2。罗源湾1999年已经超容量养殖,必须调整养殖面积和数量,优化养殖种类结构,实现生态养殖,达到贝类养殖持续健康、高质、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六安市斑点叉尾鮰产业发展迅速,根据2006年春季渔业生产调查统计,全市已开展池塘养殖6264亩,水库网箱养殖1万米3,湖泊围拦网套养2万亩。但随着该品种养殖面积的拓展和放养密度的增加,其病害发生几率也越来越高,对养殖户造成的生产危害性也越来越大。为此六安市水产技术推广部门在2006年初,在鮰鱼主养区对1000亩池塘和3000米。小网箱落实病害测报点4个,测报人员3名,开展全年定点周期月报工作。通过测报信息及时了解和掌握鮰鱼养殖病害发生情况,积极开展鱼病诊治,取得了理想的为渔民服务的效果。现将2006年1~9月份斑点叉尾鮰养殖病害监测与防控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