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县滕家镇养貂场,仔貂20日龄补料以后,临床表现生长停滞,进行性消瘦,50日龄左右开始死亡,到6月20日死亡仔貂118只。同日该场要求帮助诊断。经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实验室诊断,确诊为仔貂草绿色链球菌感染症。现报告如下。一、发病情况及病因该养貂场是1986年秋筹建的,有种貂250只,今年生产仔貂1321只,产仔水平比较高,产仔后20天仔貂发育良好。20天后开始补料,仔貂逐渐表现生长停滞,进行性消瘦,最后因极度衰竭而死亡,病程一般在20—25天,到6月20日共死亡仔貂118只,死亡率为  相似文献   

2.
一、发病情况和诊断我县某貂场,有36只标准公貂和143只标准母貂。母貂从1987年5月3日开始产仔,6月8日发现一窝(6只)仔貂患病,并且在24小时内相继死亡,未引起注意。到5月12日先后有131只母貂所产的809只仔貂中,就有59只仔貂发病、42只仔貂死亡(共16窝),5月13日饲养员要求诊疗。患病仔貂吃乳减少,胎毛干枯。在皮下、皮下结缔组织及肌肉纽织的不同部位,患有大小不等,大者直径约0.8厘米,小者直径约0.2厘米的脓肿。初期局部温度增高,肿胀稍凸出皮肤表面且界线不明显。触诊患部硬而病仔貂发出“吱吱”的疼痛叫声。以后  相似文献   

3.
<正> 1985年6月15日至7月2日,合肥市郊区杏花村乡水貂场发生一起水貂疫病。经临床观察、剖检、细菌学检查及药物治疗等诊断为水貂链球菌病一、发病情况及症状杏花村乡水貂场共养水貂400多只,其中仔貂170只,6月15日开始发病,十七天内共死亡50~70日龄仔貂65只。急性病例不见任何症  相似文献   

4.
<正> 降低水貂幼仔死亡率,增加群平均育成量,是养貂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少数养貂场仔幼貂的死亡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例如,场在1974—1979年间,共投产黑褐色母貂6090只,产仔31199只,年终育成23956只,平均育成率为76.8%,每窝死亡仔貂1.18只;投产彩色母貂4033只,产仔19104只,年终育成12964只,平均育成率为67.8%,每窝死亡  相似文献   

5.
<正> 黄骅县外贸局种貂饲养场从4月19日进入产仔期以来,到5月18日的30天中,共死亡仔貂3395只,直接损失达50多万元。根据多方诊断,确诊为农药污染环境所引起。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貂场基本概况黄骅县外贸局种貂场共饲养种貂1170只,其中母貂900只。该场技术力量较强,饲料来源充足、新鲜、恒定,条件优越。几年来没有发生过责任和技术事故。今年准备配种期和妊娠期的饲养管理一直很正常,各级人员各负其责,有条不紊。  相似文献   

6.
蓬莱市潮水镇某养貂场共养貂 1 830只 ,其中成年水貂 32 0只 ,仔貂 1 5 1 0只。2 0 0 0年 7月 6日本场的 1 5 1 0只仔貂全部发病 ,以腹泻为主要症状 ,经采取紧急抢救措施 ,至 7月 1 8日病情基本得到控制 ,共死亡 741只 ,死亡率 49%。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蓬莱市潮水镇某养貂场共存养水貂 1 830只 (成年貂 32 0只 ,仔貂1 51 0只 )。于 2 0 0 0年 7月 6日全场1 51 0只仔貂发生以腹泻为主症的疾病 ,经采取紧急抢救措施 ,至 7月 1 8日病情基本得到控制 ,共死亡 74 1只 ,死亡率 4 9%。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1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病貂突然发病 ,精神沉郁 ,食欲明显下降或废绝 ,随即出现腹泻症状 ,排泄水样粪便 ,呈酱油色 ,胶冻状 ,味腥臭 ,全身症状急剧恶化 ,心力衰竭 ,最后虚脱而死亡。病死貂全身被粪便污染、皮肤失去弹性 ,胃粘膜脱落 ,胃壁充血、出血 ;肠浆膜呈紫红色 ,肠管肿胀 ,切面…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仔貂成活率,我们在某貂场进行了调查,对仔貂5日龄内死亡情况作了初步分析,并总结了提高仔貂成活率的措施。仔貂死亡原因的分析从表1可看出,仔貂5日龄内死亡占很大比例,严重地影响仔貂成活率,威胁着养貂业的发展。仔貂出生后5日龄内死  相似文献   

9.
正河北省乐亭县闫各庄镇西刘庄村某养貂户饲养貂1000只,于2014年6月19日拿两只死貂到本站送检。发病的貂为刚出生40天左右的仔貂,母貂无一发病,早出生的仔貂也没有发病,这些发病的仔貂有的腹泻,排黄色或黄白色稀便,并且出现死亡现象,从发病到死亡大约50只左右。发病后曾喂过治疗拉稀的药物(成分不详),但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10.
1999年5月10日荣成市石岛镇某个体养貂户所饲养种貂突然发病,相继死亡16只,经诊断为水貂食物中毒,遂采取有效措施,使病情得以控制。基本使况该户饲养标准种貂400只,其中种母貂320只,共产仔1856只,所有种貂均于1999年1月初进行了大瘟热、细小病毒肠炎疫苗免疫注射。饲料主要以鱼、肉、玉米面和蔬菜为主。5月10日饲喂从某冷技厂购进的廉价猪肉后,次日2只种母貂突然发病死亡,到5月18日相继发病种母貂32只,死亡16只。未断奶仔貂无一发病。临床症状多数情况下是急性胃肠炎,主要表现为:食欲度绝、口渴、呕吐、下痢,初期徘彩色稀粪混…  相似文献   

11.
(一)发病情况和临床症状2012年10月20日,该养貂场从外地购入种貂26只,进场后未采取任何防疫措施,直接与本场貂群混养,此次发病,先由购进种貂,随后传染给本场水貂。该水貂养殖场饲养水貂755只,其中仔貂534只,母貂149只,公貂72只;共发病54只,死亡19只,发病率为7%,致死率35%。发病水貂病初大多数体温升高,精神极度沉郁,鼻镜干燥,行动迟缓,流泪、流鼻液;继而出现呼吸困难,而且呈腹式呼吸,肺部可听到!音,咳血或鼻孔流出红色泡沫性液体,表现症状后1~2d死亡;有的出现异常尖叫,呈全身痉挛,很快死亡。  相似文献   

12.
<正> 山西雁北区某貂场,饲养水貂1565只,其中老貂447只,仔貂1118只。1985年8月27—28日两天内死亡水貂1560只,死亡率为99.68%。通过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调查以及实验室诊断,确诊为沙门氏菌中毒症。  相似文献   

13.
<正> 1986年7月,山西某水貂场发生水貂黄脂肪病,发病率40%,死亡率8.4%,给该场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现将详细情况报告如下。一、发病情况1986年该场饲养种貂375只(其中公貂90只,母貂285只),幼貂684只,共计1059只。7月25日开始死亡到8月1日共死亡幼貂91只。  相似文献   

14.
母貂产仔期为5月上旬至5月下旬,旺期是5月1日前5天和后10d。水貂平均产仔数为6.5只,最多可产仔19只。但由于水貂饲养者缺乏产仔保活技术,常引起仔貂死亡,致使养殖效益下降,只有充分认识仔貂死亡原因与  相似文献   

15.
1980年7月份,我们在崔桥水貂场做了一次为期20天的蚯蚓喂幼貂试验。供试幼貂是当年5月5日出生的同胎雌仔貂,共4只。按体重分成试验和对照两组。两组日粮除动物性饲料外,其它饲料品种、数量及加工方法均同。试验组每日每只加工2两切碎煮熟的鲜蚓,另加0.5两骨粉;对照组每日每只喂3两熟鲜海鱼。试验结果如下表:  相似文献   

16.
《畜牧与兽医》2014,(10):133-134
<正>2013年6月,山东省诸城市某水貂养殖场发生一种以仔貂皮肤化脓破溃、脱毛为主要症状的疫病,发病率约为50%,死亡率为20%。综合临床症状、病理解剖及实验室诊断最终确诊为真菌与葡萄球菌混合感染,采取相应措施后逐渐控制了疫情的蔓延。1发病情况该场有种母貂2 000多只,仔貂10 000多只,饲料主要有鸡背、鸡肝、鸡头、黄花鱼、鸡蛋、膨化玉米和花生饼,动物性饲料生喂,采用成品饲料添加剂。5月中旬仔貂与种貂尚未分窝仔貂便开始发病,种母貂未见异常,发病仔貂大多30日龄左右,病初  相似文献   

17.
<正> 1983年7月3日晨,某貂场突然发现死亡水貂111只(幼貂103,成年貂8)、艾虎4只,当即剖检尸体12具,所见病变相同,均表现中毒特征,无传染病迹象。遂取胃内容物送内蒙古农牧学院化验。次日,又死亡水貂135只(幼貂123只、成年貂12只)、艾虎3只,取尸体10具送农牧学院进行细菌学检查。至7月10日为止,共死亡水貂343只(幼貂310只、成年貂33只)、艾虎15只,以7月3—4日为死亡高峰,占死亡总数的70.67%。  相似文献   

18.
<正> 浙江省定海县北蝉乡姚康喜养貂场,1985年饲养种貂106只(母80,公26),受配母貂77只,产仔64胎,共产仔貂381只,6月末成活277只,群平均3.5只。经调查,仔貂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水貂蚤的危害。  相似文献   

19.
仔貂补饲     
为了促进仔貂发育健壮,提高仔貂成活率,我们从一九八一年开始对仔貂在哺乳期进行人工补饲试验,收到较好的效果,并已在本地区水貂场推广应用。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一、试验方法 1。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构成在产仔旺期(5月1日至5月5  相似文献   

20.
<正> 一、疫情调查 水貂阿留申病又称浆细胞增多症,是一种病毒性疾病。由于目前对本病尚无有效疗法和免疫学防制措施,一旦感染发病,不仅对繁殖有极大影响,还会引起病貂大量死亡。 某水貂场于1980年和1982年两次暴发水貂阿留申病,病情急剧,病貂大量死亡,死亡率分别为57.6%和50%。由于感染母貂空怀增多和流产、死胎、胚胎吸收的发生,使生产受到严重影响,1980年群平均产仔和仔貂成活率,分别由发病前(1979年)的4.29只和91.9%下降为1.02只和15%。据另一貂场资料统计,1981年发生本病,当年群平均产仔由1980年的4.21只下降到0.4只、仔貂成活率同时大幅度下降,该场全年亏损达15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