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光照对鸡的影响1.1时间母鸡在10周龄前生殖器官发育很慢,因此光照时间的变化对其性成熟影响较小。而10周龄后,卵巢、输卵管进入迅速发育阶段,光照对其发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光照在10周龄前,主要辅助鸡认识环境,适应环境,增加采食时间,使鸡按标准体重模式生长,这个阶段光照对性成熟影响不大。这以后,光照对鸡的生长发育和生殖系统起决定作用。一批鸡生产过程中光照的安排,将会影响其整体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3.
光照是蛋鸡生产的必要环境条件之一,不同的光照时间、强度、颜色、波长以及光照刺激的起始时间,光照和黑暗交替的持续时间,都会在家禽生长发育过程中激起一定的特异性反应,从而对蛋鸡的行为、健康状况和生产性能具有重大的影响。在禽类生殖内分泌的变化和调节过程中,光照对其影响最为显著,并直接影响生产性能。在现代家禽生产中,这已成为控制鸡性成熟的主要手段。光照对雏鸡生长前期(10周龄前)作用不大,12周龄后由于其生殖系统进入快速发育阶段,光照长度变化对其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4.
正控制光照时间石家庄牧工商总公司彭亚飞经理:春季因日照时间变长,光照强度变大,开放式鸡舍一定要控制育成期鸡群的光照时间,防止性早熟。因为鸡育成期光照时间的长短决定着鸡只开产的早晚,光照时间过长,强度过大鸡只开产早,反之,开产晚。但是如果鸡只开产过早体重尚未达准,就会导致鸡只总生产效益降低。所以,为了避免鸡只在未达到标准体重前开产,应在雏鸡6~7周龄时让其达到16周龄的光照时间(16周龄的光照时间因各地区均有不同,可在网上查询,做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光照是影响鸡的重要环境因素。适宜的光照能刺激母鸡性激素的分泌增加,使卵巢和输卵管的活动增强,加快卵子的形成、排出和输卵管的发育,从而提高母鸡的生产能力。1程序的制定产蛋期不可减少光照时间。首次加光的时间为18~19周龄,一般以达到18周龄标准体重为标准开始加光。例如18周龄标准体重为1.55千克,即以体重达到1.55千克为标准开始加光刺激,但最迟不得晚于19周龄末。根据鸡群体重来确定加光周期,一  相似文献   

6.
两组肉用型种母鸡,每天采用23小时光照(光照强度5.4勒克斯),饲养到4周龄时,将一组种母鸡放在一栋弱光照的鸡舍饲养。每天提供8小时光照(鸡身水平处的光照强度为5.4勒克斯),饲养到18周龄,然后改用每天10小时光照,饲养到20周龄。以后采用自然光照(约200~400勒克司)饲养到22周龄,改用14小时光照饲养到24周龄;每天15小时光照饲养到40周龄,16小时光照饲养到49周龄,17小时光照饲养到59同龄,18小时光照饲养到实验末期—72周龄。另一组种母鸡,饲养在一栋强光照的鸡舍内,每天的光照时间从23小时(约200~400勒克司)逐渐减少到15小时,一直到鸡24周龄。接着,将这一组鸡的光照强度改成和弱光照鸡舍一样。种母鸡在固定的时间间隔内称重,并喂以定量的饲料,以保持种鸡达到推荐体重要求。在这个饲养周期内发现:饲养在弱光照鸡舍内的种母鸡与饲养在强光照的鸡舍内种母鸡相比较,前者饲料消耗量大大减少,累积日产蛋量在头5个周期内较高,每28天为一个周期。种蛋孵化率也大大提高,饲料利用率好,但产蛋期鸡的死亡率偏高些。  相似文献   

7.
用来航母鸡(40周龄)进行试验,以研究下述措施产生的影响: 1.延长上午的光照时间和总光照时间;2.总光照长度维持不变而将人工光照时间由上午改为下午。试验中对产蛋时间、蛋重、产蛋量及饲料消耗进行评定。延长上午的光照时间,见4周内鸡蛋的重量增加。第三周以后,将环境温度降下来,两个试验组的鸡蛋重量逐渐达到相同。受上午光照的母鸡,10点以前产蛋的鸡只数增加,显示产蛋时间改变了。增加上午光照时间,母鸡的产蛋量与对照组的相比,在最初4周高4%,在其后4周内高1%。增加上午光照时间的母鸡,在最初5周内每天每只鸡比对照组鸡多消耗2.5克饲  相似文献   

8.
1蛋种鸡体形发育对生产性能的影响 衡量蛋种鸡体形发育的标准以骨架作为第1限制因素,体重作为第3限制因素,生产中则以胫长和体重作为具体指标。鸡骨骼和体重生长速度不同。骨骼在10星期内生长迅速,8周龄雏鸡骨架已完成75%,12周龄已完成90%以上,而体重则到36周龄达到最高点。鸡体形发育直接影响其生产性能的发挥。胫长达标而体重偏轻的鸡群,产蛋早期蛋重小,  相似文献   

9.
1 引起脱肛的原因 1.1 光照不合理 禽生殖系统的发育与光照时间长短有密切的关系,育成期最佳光照时间是8h,且要求维持到10~20周龄,如果高于11h性成熟早,此时生殖系统发育不完善,导致早产引起脱肛.  相似文献   

10.
科技动态     
光的来源和照度对肉鸡行为的影响大多数商业肉鸡饲养在人工光照的环境中,这种光照系统显著区别于鸡只在进化过程中接受的自然光照环境。丹麦和英国科学家就商业条件下设定光照度的人工光照来源对肉鸡行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首先对1~6周龄的4组6只鸡分别采用4种光源2个光照度进行试验。相比较白炽灯光和敏感广谱的灯光而言,6周龄的肉鸡更加喜欢生物光源和白色荧光。275只肉鸡被分为8组采用半商业化饲养于鸡只偏好的光源下,分别采用明亮或昏暗的光照强度(根据禽类感知的光照度进行调整)。结果显示,无论接受何种光源和强度的鸡只在试验期间都保持相对放松的状态。6周龄的鸡只大约61%的时间在垫料上休息,不受光源和光照度的影响。在白色荧光灯下的鸡只啄羽程度轻于生物光照下的鸡只。  相似文献   

11.
光照能刺激母鸡性激素的分泌增加,使卵巢和输卵管的活动增强,加快卵子的形成、排出和输卵管的发育。在进行人工补光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人工光照的总原则是:光照时间在生长期不宜延长,在产蛋期不宜缩短。2.开始补光时间不可过早过晚。对于发育良好、健康、达标准体重的鸡只在18~20周龄时,即开产前进行补光,一般采用白炽灯即普通灯泡,光的颜色不能随便更换。对于健康状况不良、发育差、鸡龄小、体重轻的鸡群应推迟补充光照,否则,鸡群早产早衰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反而会降低全年产蛋量。补光亦不可过晚,过晚影响经济效益。3.光…  相似文献   

12.
1原因分析 1.1体重控制不当 育雏期体重没有达标,导致骨骼发育不良及羽毛发育不好,致使鸡群对光照刺激不能产生良好的反应。17周龄后,实际体重与标准体重相差5%以上,导致性成熟不均匀。为了片面追求体重均匀度,对大体型鸡过分限饲,而对小体型鸡拔苗助长,生产出了所谓的“大轻鸡”和“小重鸡”,从而影响生产性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3.
雏鸡从离温后到性成熟前即7~20周龄阶段称育成期。蛋鸡育成期培育的重点是促进鸡的体格成熟,控制其性成熟。l育成鸡的生理特点雏鸡长到育成鸡时其消化机能已健全,采食量逐渐增多,骨骼、肌肉、消化器官以发育为主转变成为以生长为主,对钙的沉积能力提高10周龄后,生殖系统的发育迅速起来,此时喂给较高蛋白质饲料可加快鸡性腺生长使鸡早熟,但骨骼得不到充分发育。骨骼在12周龄是生长发育最快时期,再加上中雏期14周龄之前,饲料转化率较高,喂给稍高的蛋白质饲料就可以使育成鸡获得良好的体重和坚实的体格。肌肉的生长在9~18周龄是高峰期,消化、…  相似文献   

14.
在我市郊区的一个父母代种鸡场,存栏一批3750只海兰白父母代种鸡,由于饲养管理不善,鸡群发育迟缓,133日龄仍未见蛋。日采食量为108克/只(限制饲养),饲喂全价青年鸡料,鸡群精神状态正常,无任何疾病。但有80%以上鸡的脸和冠未变红;抽样称重平均体重为1238克,体重均匀度为78%;鸡舍温度为8℃~11℃,空气质量一般,日光照时数为10.5小时。一郾鸡群发育情况分析1郾光照时间短光照是刺激鸡分泌激素促进性成熟的重要因素之一,光照时间短可导致采食不足,体重增长不足,可导致性成熟迟。按照海兰白鸡饲养管理制度要求,饲养在半开放式鸡舍,18周龄光照时间…  相似文献   

15.
光照时间对肉鸡的采食量、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的影响不大,但是长时间的光照会致使肉鸡死亡率升高,尤其是因猝死综合征(Suddendeathsyndrome,SDS)和腿病的发生增多而导致死亡率上升。肉鸡出壳后,前3周给予短时间的光照,随后1周给予长时间的光照,这种光照方案会对肉鸡的成活率和腿部健康产生有利的作用,而且由此带来的补偿性生长速度表明,采用此类光照方法的肉鸡在42周龄时或在随后的饲养阶段中的体重和饲料转化率与采用常规光照方案的肉鸡相似。光照强度不大于200Lux时,其对肉鸡的采食量、生长速度、饲料转化率、成活率、腿部健康产生的影响不大。光的颜色不会影响肉鸡的采食量,但是,以绿色光为光照光源的肉鸡因其生长速度较快而使其饲料利用率优于采用波长较长或白色光为光照光源的肉鸡。光照时间几乎不会对火鸡的采食量和生长速度产生影响的时间可延续至12周龄,但较长的光照时间可刺激公火鸡的性发育,提高循环睾酮水平从而使其生长加快和饲料转化率提高。  相似文献   

16.
光照是蛋鸡必需的环境条件之一,对其生长、性成熟以及繁殖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蛋鸡在生长期和产蛋期对光照有着不同的要求,所以应分别制定相应的光照制度来培育和饲养产蛋鸡。蛋鸡生长期(育雏期和育成期)的光照特点是,雏鸡阶段光照时间可以长,光照强度可以强,雏鸡在10周龄前对光照不敏感,长光照和强照度有利于雏鸡的采食和活动,能够促进雏鸡的生长发育,特别是有利于骨骼的发育,使胫骨和体重按时达到标准;育成鸡则不要求长光和强光,它要求光照时间短,每天光照时间不要超过11h,要求光照强度弱,以免造成光照刺激。在10…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肉用仔鸡群发生“突然死亡综合症”的死亡率,也研究了公母鸡综合症发病率的差异,和大多数病鸡的年龄影响。测定了突然死亡综合症病鸡的体重并与群平均体重进行了比较,对连续光照与间断光照对病鸡的影响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连续光照发生的“突然死亡综合症”(SDS)比间断光照发生的多,公鸡的发病率比母鸡高;死亡率最高的时期为第3周龄和第4周龄,SDS病鸡的平均体重大于群平均体重。  相似文献   

18.
蛋鸡出现脱肛现象,主要是由下面几种原因引起的。一、育成期光照时间过长后备母鸡的性成熟与光照时间长短有关。育成期蛋鸡最佳光照时间为8小时,且8小时光照要求维持10~12周。光照时间低于7小时,会影响鸡体生长发育;光照时间高于11小时,会促使性发育加快,结果是性早熟早产。开产后,早产鸡因为体发育未成熟而容易出现脱肛现象。解决的办法是:稳定光照,降低饲料蛋白质水平,提高能量,延缓性发育,促进体成熟。二、育成期饲料蛋白质水平超标后备母鸡的性成熟还与日粮中蛋白质水平有关。育成期蛋鸡日粮中蛋白质水平必须严格…  相似文献   

19.
快慢羽基因对坝上长尾鸡早期体重与羽速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坝上长尾鸡快慢羽基因对早期体重与羽速生长的影响,对0~10周龄坝上长尾鸡体重与羽速生长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坝上长尾鸡快羽与慢羽0~10周龄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快羽鸡主翼羽和副翼羽长度在2周龄时显著大于慢羽(P0.05),随着周龄增加差异逐渐减小,育雏期末差异不显著(P0.05),8周龄慢羽鸡主翼羽和副翼羽长度显著大于快羽(P0.05)。快羽鸡1~3周主翼羽与副翼羽差异较小,随着鸡的生长差异增大,慢羽鸡1~4周主翼羽与副翼羽差异较大,随着鸡的生长差异减小,育雏期结束时,主翼羽发育优势体现出来,因此,1~4周翼羽的生长可以作为坝上长尾鸡快慢羽鉴定的辅助方法。快羽鸡在1周龄开始长出尾羽,慢羽鸡在3周龄以后开始长出尾羽,可以根据尾羽的生长情况对坝上长尾鸡进行快慢羽鉴别,鉴定时间最好控制在1~6周。  相似文献   

20.
为了获得高孵化率和大小合乎市场要求的雏鸡,育种公司通常孵化下限重量的种蛋。蛋重随鸡龄的增长而增加。虽然,蛋重对胚胎和雏鸡大小的影响已有大量研究,但亲本周龄对胚胎发育和出壳重的影响尚未见报导。已证实大龄鸡产的蛋出壳时间比小龄鸡要早,这是由于大龄鸡的蛋孵化头2天胚胎发育较快的缘故。本研究目的是弄清蛋重和亲本周龄对胚胎大小、发育及孵化期长短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