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4 毫秒
1.
【目的】明确分离自感病稗草叶片的菌株NX2A的分类学属性、对农田常见作物的安全性及对稗草的致病条件,为菌株NX2A的田间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结合形态学观察和ITS序列分析确定菌株NX2A的分类学属性;通过作物安全性评价明确菌株NX2A对农田常见作物水稻、油菜、辣椒、番茄和茄的安全性;选用L9(34)正交表,以湿度、稗草叶龄、光照时间和孢子浓度为考察因素,以病情指数和鲜重防效为考察指标,进行菌株NX2A致病条件试验。【结果】结合菌株NX2A的形态学鉴定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将菌株NX2A鉴定为新月弯孢菌(Curvularia lunata);作物安全性评估试验结果表明,菌株NX2A孢子悬浮液对水稻、油菜、辣椒、番茄和茄的生长无明显影响,植株叶片未见与稗草相同或类似的病斑;菌株NX2A对稗草的致病条件测定结果表明,各因素影响菌株NX2A对稗草病情指数的顺序为光照时间>孢子浓度>湿度>稗草叶龄,影响菌株NX2A对稗草鲜重抑制率的顺序为孢子浓度>光照时间>湿度>稗草叶龄。菌株NX2A防控稗草的最优组合为A3B1C3D2,即以浓度为5.0×106个/mL的孢子悬浮液喷施于1叶期稗草,12 h光照、85%湿度保湿培养。【结论】新月弯孢菌菌株NX2A对稗草有较好的防控效果,且对水稻、油菜、辣椒、茄和番茄等作物安全,具有作为水田稗草生物防控的潜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外源茉莉酸喷雾处理水稻后对水稻防御系统的影响,为深入开展茉莉酸在稻瘟病菌与水稻互作中的作用机制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茉莉酸以两种方式处理水稻:将100和400μmol/L茉莉酸分别预先喷雾于水稻叶片上,6 h后再接种稻瘟病菌株孢子;用100和400μmol/L茉莉酸制备稻瘟病菌株孢子悬浮液直接喷雾接种水稻,调查水稻稻瘟病发病症状及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水稻防御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分别用100和400μmol/L茉莉酸预先喷雾水稻6 h后再接种稻瘟病菌株孢子的诱抗效果分别为16.02%和25.51%;而以100和400μmol/L茉莉酸制备稻瘟病菌株孢子悬浮液直接喷雾水稻的诱抗效果分别为21.82%和34.09%.qRT-PCR检测发现受侵染水稻防御相关基因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调或下调表达.与接种前(0h)相比,在茉莉酸预先喷雾水稻后再接种稻瘟病菌孢子的水稻和茉莉酸制备孢子悬浮液直接接种的水稻中病程相关基因PR1a在稻瘟病菌侵染水稻早期表达量有所上调、侵染后期表达量下调,病程相关基因PR10a的表达量上调;水杨酸途径相关基因EDS1和PAL在稻瘟病菌侵染水稻的整个进程中一直处于较低的表达水平;茉莉酸途径相关基因AOS2的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结论]水稻病程相关基因及茉莉酸途径相关基因参与了水稻防御体系对外源茉莉酸的响应.  相似文献   

3.
水稻是一种对已知所有锈菌免疫的重要粮食作物,从组织和细胞水平研究锈菌与水稻之间的互作关系对于利用水稻抗锈性机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系统观察小麦条锈病菌夏孢子在水稻品种丽江新团黑谷叶片上的侵染过程,发现小麦条锈菌混合菌株的夏孢子在水稻叶片上附着不稳定。在静置叶片上病菌夏孢子能够萌发、侵入,并形成气孔下囊、侵染菌丝、吸器母细胞、吸器、次生菌丝等结构,但是自侵入起便受到丽江新团黑谷对其侵染和扩展的抵抗,表现在侵染各个环节成功率均显著低于在小麦感病品种铭贤169叶片上的成功率。接种后5 d内夏孢子芽管侵入气孔并形成气孔下囊、气孔下囊产生初级侵染菌丝、初生侵染菌丝产生吸器母细胞和/或吸器的比率分别比在铭贤169叶片上低51.01%、53.99%和43.05%;自接种后3 d开始,侵染点便开始逐渐出现越来越强烈的水稻气孔细胞和/或叶肉细胞的坏死反应;最终孢子床和孢子堆发育则完全未发生。研究结果表明,水稻对小麦条锈病菌的非寄主抗性涉及预成型抗性和诱导抗性等多种抗性机制。  相似文献   

4.
稻曲病的侵染途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在水稻的不同生育期用厚垣孢子进行人工接种,探讨稻曲病的侵染途径及厚垣孢子在侵染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在水稻幼芽期及抽穗期用黄绿色厚垣孢子接种,都能使其发病.而且在幼芽1~3mm 时接种的比4~6mm 接种的发病率高.用当年的自然孢子及头一年在试验室内保存的孢子在抽穗期接种,也都能使水稻发病.  相似文献   

5.
以红大和K326为供试烟草品种,以烟草赤星病菌强致病力菌株GY-31为供试菌株,采用茼丝块接种、孢子喷雾接种、孢子液棉球接种、孢子悬滴接种和茵丝悬滴接种等5种方法接种烟草7叶期幼苗,结果表明.孢子液棉球接种和茵丝块接种在2个烟草品种上都能引致发病,而且重复性好,适用于烟草赤星病苗期接种;孢子喷雾接种和孢子悬滴接种成功率低,茵丝悬滴接种在红大上引致叶片枯萎,在K326上未引起发病,重复性差,均不适合于烟草赤星病苗期接种.进一步研究孢子悬浮液浓度和湿度对孢子液棉球接种法接种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供试孢子悬浮液浓度范围内,接种所致病叶率随着孢子悬浮液浓度的增大而提高;悬浮液浓度低于104个·mL-1,接种所致病叶率低于35%;悬浮液浓度为105~107个·mL-1,接种所致病叶率为70%~92%;接种后保湿能显著提高接种所致病叶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明确水稻、玉米和小麦纹枯病菌菌株对水稻、玉米和小麦的致病力差异.【方法】本研究选用水稻、玉米和小麦的纹枯病菌菌株各20株,通过人工接种对这些菌株在水稻、玉米和小麦3种作物上的交互致病性进行了测定.【结果和结论】各供试纹枯病菌菌株都能单独侵染3种作物,但它们对不同作物的致病力存在较大差异:对原寄主的致病力较强,而对其他2种供试寄主的致病力较弱.本研究结果为预防作物轮作和间作过程中的交互感染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玉米苯丙烷类次生代谢物与玉米对茎腐病抗性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抗病玉米品种陕单931和感病玉米品种西农11号在抽雄初期接种禾谷镰刀菌孢子悬浮液,于接种后测定茎秆髓部组织内苯丙烷类次生代谢物木质素和绿原酸的变化。结果表明,玉米植株原生木质素与玉米对茎腐病的抗性无关,仅诱导产生的木质素在玉米的抗病性中起作用。并证实玉米植株受到镰刀菌侵染后可产生对镰刀菌有抑制作用的物质。  相似文献   

8.
外源刺激物对黄瓜灰霉病菌分生孢子致病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用灰霉病菌分生孢子悬浮液及在孢子悬浮液中加葡萄糖、磷酸二氢钾、胡萝卜汁等外源刺激物,人工接种黄瓜叶片,结果表明:孢子悬浮液及孢子悬浮液中加葡萄糖或磷酸二氢钾不能引起侵染,而在孢子悬浮液中同时加葡萄糖(0.5%)及磷酸二氢钾(0.8%)或加胡萝卜汁能导致发病.  相似文献   

9.
灰飞虱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灰飞虱系同翅目飞虱科昆虫,取食看麦娘、游草、稗草、双穗雀稗等禾本科杂草,主要危害水稻,还危害小麦、大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灰飞虱危害水稻时,其成虫和若虫群聚在稻株下部取食危害,用刺吸式口器刺进稻株组织,吸食养  相似文献   

10.
<正> 玉米蚜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华东、华南、中南、西南等地,主要为害玉米、高粱、小麦、大麦、水稻等作物,还可为害马唐、狗尾草、牛筋草、稗草、雀稗等37种禾本科杂草。近几年来,静海县玉米穗期蚜虫发生呈日趋加重趋势。  相似文献   

11.
小麦品种抗銹性的研究,是研究防治小麦锈病措施中的一項經济有效的根本措施。根据几年来我們在这方面的工作体会,参考目前各地的一些資料,試就小麦品种抗銹性的鉴定方法,綜合介紹如下。一、孢子悬浮液的配制孢子悬浮液有清水孢子悬浮液和洋菜胶孢子悬浮液两种。清水孢子悬浮液,是用接种針(一端为盾状扁平的普通鉄針)直接挑取銹菌夏孢子,置于清水中配制而成;洋菜胶孢子悬浮液,是用一千份水比一份洋菜(琼脂),經加热熔化成均匀的洋菜胶溶液,而后再以接种針挑取銹菌夏孢子,置于其中配制即成。这两种孢子液均經常采用。前一种虽配制方法簡便,但孢子悬浮性不好,多浮在水  相似文献   

12.
稗草是直播稻田主要的伴生恶性杂草,但有关不同水稻品种、稻谷间距和稻稗比对稗草茎蘖的影响的研究较少。本研究以水稻品种"6173","PI312777","6394"和嘉兴8号为材料,设置了不同的稻谷间距和稻稗种子数量比,观察稗草茎蘖苗数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水稻的生育初期,稻谷间距和稻稗比对稗草茎蘖数均有影响,而品种对其的影响尚未显现。随着水稻生育进程的推进,品种、稻谷间距和稻稗比均对稗草的茎蘖苗数产生显著影响,且稻稗比和稻谷间距存在明显的互作效应,品种和稻稗比在齐穗期也表现出相似的互作效应。进一步回归分析表明稻稗比对稗草茎蘖苗数干扰最大,其次为稻谷间距,品种最小。  相似文献   

13.
苹果贮藏期间炭疽病菌侵染过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苹果炭疽病菌配成不同浓度孢子悬浮液接种至处于贮藏期的苹果上 ,在 2 0℃恒温下暗光培养 ,对病菌侵染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对于针刺接种秦冠苹果 ,病斑接种成功率随接种孢子浓度增大而增大 ,当接种浓度在 1× 10 5个孢子 /ml以上时 ,接种成功率为 10 0 % ;病菌潜伏期和潜育期与接种浓度呈显著负相关 ;潜育期至潜伏期所需的有效积温和产孢时病斑直径在不同浓度接种间差异不显著 ,其值分别为 99.2℃和 19.6mm ;病斑扩展速率在接种浓度 1× 10 4 ~ 1× 10 5个孢子 /ml范围内最大。  相似文献   

14.
郭长高 《农家致富》2012,(12):34-35
灰飞虱广泛分布于东亚、东南亚、欧洲和北非等地,国内分布遍及全国各地,以长江流域和北方稻区较多。灰飞虱能刺吸取食水稻、小麦、大麦、玉米、高粱、甘蔗、看麦娘、稗草等多种禾本科植物,并且能传播水稻黑条矮缩病、条纹叶枯病、小麦丛矮病  相似文献   

15.
通过水培实验,采用不同浓度的ZnSO4、CdSO4溶液分别对小麦和稗草进行单一胁迫处理,分析小麦和稗草在萌发及两叶一心时期的生理生化特性,探讨小麦和稗草在锌、镉单一胁迫下的生理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同一水平锌、镉单一胁迫处理下,小麦和稗草体内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及丙二醛含量总体均呈现出随着培养时间延长而升高的态势。随着锌、镉单一胁迫处理浓度的升高,小麦和稗草体内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过氧化物酶活性均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而游离脯氨酸、丙二醛含量则表现出持续升高趋势。小麦和稗草体内可溶性糖含量在锌胁迫下均表现为先升高后下降,而在镉胁迫下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因此,小麦和稗草对轻度锌、镉单一胁迫具有一定的耐性。  相似文献   

16.
以培养滤液对种子幼根幼芽生长的抑制率为指标,测定培养滤液对小麦、玉米、棉花种子发芽的安全性;以叶面喷施后测定幼苗高度抑制率的方法,探讨培养滤液对作物幼苗生长的安全性;以收获作物的株高、颗粒数、千粒重及穗重等为指标,测定培养滤液对小麦、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稀释20倍的培养滤液对小麦和玉米种子萌发均有抑制作用,但对幼苗生长几乎无影响;将培养滤液浓缩12倍,在小麦和玉米一芯一叶期叶面喷施,收获前小麦和玉米的结穗大小和籽粒饱满程度与对照没有明显差异。表明灰葡萄孢发酵也可以作为小麦和玉米的苗后除草剂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河南省的玉米种植面积为300万hm2左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玉米蚜是玉米生产中的一种重要害虫,同时可以为害小麦、大麦、高粱、水稻等作物,还能在狗尾草、稗草、马唐等杂草上取食。近2年,玉米蚜在河南省部分地区发生较重,甚至出现了空棵、秃顶现象,对玉米生产影响很大,需要加强监测防治。  相似文献   

18.
在田间采集小麦、玉米、水稻籽粒样品,于室内培养观察仓虫侵染为害情况。结果表明,在田间侵染小麦、玉米、水稻的仓虫有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s Motschulsky和麦娥Sitotroga cercalella Oliveier,咖啡豆象Araecerus Fasciculatus Degeer侵染玉米,长角扁谷盗Cryptolestes minutus Oliver侵染水稻。小麦带  相似文献   

19.
利用稻曲病菌无性孢子接种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近年来,稻曲病〔Ustilaginoidea virens(cke).Tak.〕已上升为影响水稻产量和质量的主要病害之一。稻曲病一般使水稻减产1~5%,而发病严重的个别地块产量损失可达30~50%。稻曲病菌可产生一种潜在性的慢性毒性,食用被其污染的大米对人体健康有不良影响。有关该病原菌的稻侵染源、侵染时期、侵染途径仍有许多地方不明确,成为研究和解释稻曲病发生规律的障碍。人工接种是明确上述疑难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目前,国内若干关于稻曲病菌接种的报道,都是利用其厚垣孢子进行喷雾接种。采用注射接种还未见报道。国外有些学者利用稻曲病菌厚垣孢子进行喷雾及注射接种虽获得成功,但接种率较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顶孢霉Ahy1对作物的安全性及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室内生测和生理生化分析法,测定了顶孢霉(Ahy1)孢子悬浮液对小麦和黄瓜种子萌发、体内酶活性以及对6种作物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在25℃,相对湿度75%条件下,不同浓度的悬浮液对小麦和黄瓜种子萌发及根长生长表现出高抑和低促作用;对小麦种子中4种酶的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对黄瓜种子中SOD、POD表现为促进作用,相对抑制率分别为-82.51%和-35.96%,对CAT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Pro含量影响不明显.对菜豆、小麦、玉米、辣椒、茄子、黄瓜6种供试作物株高平均抑制率分别为-18.62%、-8.12%、-11.11%、-8.56%、-6.61%和-1.71%;对菜豆、小麦幼苗鲜质量的相对抑制率分别为-21.10%、-14.29%,对辣椒、菜豆、茄子和小麦干质量抑制率分别为-16.41%、-15.59%、-15.10%和-9.50%,表现促生作用,但对黄瓜和玉米的干质量表现抑制作用.【结论】Ahy1菌株不同浓度孢子悬浮液处理供试作物21d后,均未见任何发病症状,植株生长正常,对供试作物生长没有明显可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