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测定葡萄叶总黄酮体外抑菌活性,采用索氏提取器回流法提取葡萄叶总黄酮;采用K-B琼脂扩散法分别用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假丝酵母菌、枯草芽胞杆菌做抑菌试验;以抑菌效果最明显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指示菌,以总黄酮的提取率及抑菌圈直径为指标,单因素试验筛选葡萄叶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乙醇浓度750mL/L、料液比1∶40、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3.5h,在此提取条件下测得葡萄叶中总黄酮的平均提取率为7.16%;葡萄叶中总黄酮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活性最大,而对枯草芽胞杆菌的抑菌作用不太明显。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板蓝根、五倍子、黄芪等20味苗药及其组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本试验通过水煎法、超声水提法、超声醇取法提取苗药及其组方的有效成分,采用二倍稀释法分别测定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及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显示,苗药不同提取方法对其抑菌效果影响不同,单味药效果:超声醇提法超声水提法水煎法。五倍子和仙鹤草超声醇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及大肠杆菌的MIC分别为0.18、0.71和1.43mg/mL(五倍子)及1.56、3.13和3.13mg/mL(仙鹤草);南五味子、乌梅、刺梨、金银花、绵马贯众、杜仲的MIC值高于五倍子和仙鹤草,低于其他12种药,这6种单味苗药超声醇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及大肠杆菌的MIC分别为3.69~50.00、3.13~50.00及3.31~66.25mg/mL。组方药效果结果显示,超声水提法超声醇提法水煎法。组方5超声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及大肠杆菌的MIC最低,分别为0.34、2.75和2.75mg/mL;组方1超声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及大肠杆菌的MIC比组方2、3、4低,分别为2.88、5.75和5.75mg/mL。结果表明,五倍子、仙鹤草及组方5对3种常见致病菌抑菌效果较强,南五味子、乌梅、刺梨、金银花、绵马贯众、杜仲和组方1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其他苗药的抑菌效果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板蓝根、五倍子、黄芪等20味苗药及其组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本试验通过水煎法、超声水提法、超声醇取法提取苗药及其组方的有效成分,采用二倍稀释法分别测定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及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显示,苗药不同提取方法对其抑菌效果影响不同,单味药效果:超声醇提法 > 超声水提法 > 水煎法。五倍子和仙鹤草超声醇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及大肠杆菌的MIC分别为0.18、0.71和1.43 mg/mL(五倍子)及1.56、3.13和3.13 mg/mL(仙鹤草);南五味子、乌梅、刺梨、金银花、绵马贯众、杜仲的MIC值高于五倍子和仙鹤草,低于其他12种药,这6种单味苗药超声醇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及大肠杆菌的MIC分别为3.69~50.00、3.13~50.00及3.31~66.25 mg/mL。组方药效果结果显示,超声水提法 > 超声醇提法 > 水煎法。组方5超声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及大肠杆菌的MIC最低,分别为0.34、2.75和2.75 mg/mL;组方1超声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及大肠杆菌的MIC比组方2、3、4低,分别为2.88、5.75和5.75 mg/mL。结果表明,五倍子、仙鹤草及组方5对3种常见致病菌抑菌效果较强,南五味子、乌梅、刺梨、金银花、绵马贯众、杜仲和组方1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其他苗药的抑菌效果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以沁州小米为主要原料,利用热水浸提法从中提取多糖,利用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获得小米多糖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的最优参数。并利用滤纸片法探讨小米多糖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小米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时间2.1 h、提取温度80℃、料液比19:1,小米多糖最佳提取率为3.066%。小米多糖对三种菌均存在抑制作用,且对大肠杆菌抑制效果最好。小米多糖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1.1416、2.2832、4.5664 mg/mL,且随多糖浓度的增加,抑菌作用逐渐增强。温度的升高并不会明显影响小米多糖的抑菌效果,强酸和强碱会降低小米多糖的抑菌效果,在中性条件下,小米多糖的抑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纸片法和倍比稀释法研究黄芩水提取物与醇提取物对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抑菌作用;用点种法研究黄芩水提取物对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耐药抑制率。结果:黄芩水提物对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强于醇提取物。耐药性抑制试验结果表明,黄芩水提取物对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抑制作用具有选择性。结论:黄芩提取物对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的抑菌作用,对Sa1菌株具有耐药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探索鬼针草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以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提取温度和溶剂用量为参数,采用L_9(3~4)正交试验设计进行鬼针草的水提和醇提试验,并以芦丁为标准品,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水提法最佳工艺参数为:10倍量水、60℃提取3次、每次0.5 h;醇提法最佳工艺参数为:10倍量乙醇、90℃提取3次、每次1.0 h。醇提法的提取率优于水提法,但综合考虑设备成本等因素,水提法更适合工业提取。  相似文献   

7.
不同方法制备的中草药原液对抑菌试验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煎煮法、加水研磨法、乙醇浸提法制取大蒜、苦参、白头翁、蒲公英原液,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为试验菌株做抑菌试验。结果:加水研磨法制备的四种中草药原液都没有抑菌作用;大蒜原液以乙醇浸提法制备最好,与煎煮法相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作用差异极显著(P<0.05),对鼠伤寒沙门氏菌抑菌作用差异极显著(P<0.01);苦参原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以乙醇浸提法制备最好,与煎煮法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对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抑菌作用两者差异不显著(P>0.05);乙醇浸提法、煎煮法制备的白头翁及蒲公英原液对两种细菌的抑菌作用均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8.
夏枯草抗菌成分提取工艺及其抑菌效果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采用正艾试验方法确定了夏枯草有效抗菌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水比1:10,浸提温摩90℃,浸提时间60min.提取物最高吸收峰为280nm。抑菌效果试验表明,夏枯草提取液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青霉和黑曲霉都有一定抑菌作用,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1.2%、1.6%、0.6%、0.8%和0.8%。  相似文献   

9.
蛹虫草中虫草素、腺苷综合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蛹虫草为材料,采用超声波水提法、超声波醇提法、水热回流法和醇热回流法4种提取方法,选择虫草素和腺苷的最优提取方法,并用正交试验方法考察超声波水提法中提取温度、提取次数、提取时间、料液比4个因素对虫草素、腺苷综合提取效率的影响,确定虫草素、腺苷综合提取最佳工艺。结果表明,超声波水提法是综合提取虫草素和腺苷的最优方法,其最佳工艺条件为:用10倍量的水于60℃超声波提取2次,每次40min。  相似文献   

10.
地锦草总黄酮的体外抑菌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醇提法从地锦草中提取其主要有效成分黄酮类化合物,通过滤纸片法对3种浓度(0.4、0.8、1.6mg/ml)的地锦草黄酮提取液进行抑菌实验。结果表明,地锦草黄酮提取液对巴氏杆菌、沙门氏菌的体外抑菌作用较强,1.6mg/ml的黄酮提取液对巴氏杆菌、沙门氏菌的抑菌直径分别达到(22.0±1.0)mm、(26.0±2.0)mm,随着黄酮浓度的增加,其抑菌作用也增强。地锦草黄酮对巴氏杆菌、沙门氏菌的MIC分别为0.625mg/ml、1.25mg/ml,地锦草黄酮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链球菌也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1.
吴杰 《饲料研究》2015,(5):15-18
利用水提醇沉法,优化丹东蒲公英多糖提取工艺,并考察脱蛋白后的丹东蒲公英多糖抗氧化活性与抑菌活性。结果表明:丹东蒲公英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30(g/m L)、提取温度30℃、提取时间2.5 h及超声频率90 Hz,多糖含量为9.03%。用Sevag法对丹东蒲公英多糖进行纯化,脱蛋白后获得丹东蒲公英多糖对羟基自由基(·OH)清除作用显著,且在0.6 mol/L时最佳,清除率达59.87%;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均有明显抑菌作用,抑菌作用随丹东蒲公英多糖质量浓度增加而增强。因此,丹东蒲公英多糖含量和对·OH清除能力和抑菌能力均较高。试验首次利用丹东蒲公英多糖类物质对·OH清除能力及抑菌效果进行比对分析,为进一步开发利用丹东蒲公英资源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为优化贵州地区优质牧草黔中金荞麦活性物质的提取工艺,并探究提取物抑菌活性,试验通过回流法、超声法、水煮法及鲜样榨汁法对黔中金荞麦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进行提取,通过打孔法检测各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体外抑菌效果,确定提取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提取物中的有效物质含量,对溶液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进行优化,设置正交试验确定最优提取工艺。以微量肉汤二倍稀释法检测在最佳提取条件下提取的黔中金荞麦提取物对3种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黔中金荞麦地下部分的70%乙醇超声提取物对3种细菌均有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效果最好,抑菌圈直径为24.2 mm。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50%,提取温度60℃,料液比1∶40。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MIC介于31.25~62.5 mg/mL之间,MBC介于为62.5~500 mg/mL之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较好,MIC和MBC分别为31.25 mg/mL和62.5 mg/mL。说明黔中金荞麦地下部分醇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均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开发出治疗奶牛乳房炎的中草药制剂,在不同月份中相同的日期采集本地生长银杏叶,采用中药传统的煎煮法提取其有效成分,对从乳房炎奶牛乳汁中筛选出的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进行抑菌试验.结果显示,银杏叶提取物对链球菌抑菌作用最强,其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最大抑菌圈分别是24mm、22mm和20mm,秋季银杏叶...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中药不同提取方式所得的提取物对沙门氏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选用地榆、黄连、决明子、板蓝根等几味中药,采用平皿稀释法、纸片扩散法做抑菌试验。结果显示,黄连、地榆的水煎剂、醇制剂对沙门氏杆菌抑菌效果较强;黄连的水煎剂对大肠杆菌效果最强,地榆水煎剂、黄连的醇剂对大肠杆菌效果较强;决明子水煎剂、地榆的醇剂对金黄色葡萄菌抑菌效果较强;其它中药制剂对三种细菌抑制效果较差。本试验表明,提高中药的治疗效果,还需采用现代化技术提取有效成分,才有更好奏效。  相似文献   

15.
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窄叶鲜卑化叶片多糖,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窄叶鲜卑化叶片多糖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并考察了该多糖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窄叶鲜卑花叶片多糖提取的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10(g/m L)、水浴温度65℃、浸提时间2 h、微波功率640 W;窄叶鲜卑花叶多糖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最小抑制浓度为12.50 mg/m L,对大肠杆菌的最小抑制浓度为6.25 mg/m L。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中草药提取物对家兔临床致病性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采用醇提法和水提法提取其有效成分,通过管碟法和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中草药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石榴皮提取物对大肠埃希菌极度敏感;黄连、厚朴提取物对大肠埃希菌高度敏感;抑菌圈直径在15.0mm^20.5mm,最小抑菌浓度在15.6~31.3mg/mL,石榴皮、黄连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高度敏感;抑菌圈直径在16.0mm^19.5mm,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15.6、7.8mg/mL,本研究为家兔致病菌的中药防治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唾液乳杆菌的生长特性及抑菌作用,测定2株唾液乳杆菌的生长曲线,并选用口腔变形链球菌、牙龈卟啉单胞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指示菌,采用牛津杯法进行体外抑菌实验.结果表明:2株唾液乳杆菌分别在接种2h和4h进入对数生长期,8h进入对数生长末期,14h和16h进入稳定期;2株唾液乳杆菌菌液及代谢产物对口腔变形链球菌、牙龈卟啉单胞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菌作用,对口腔变形链球菌及牙龈卟啉单胞菌的抑菌作用强于金黄色葡萄球菌;2株唾液乳杆菌菌体及调整pH值为7.0的代谢产物没有抑菌作用;2株唾液乳杆菌的抑菌能力主要来自菌体的代谢产物,代谢产物中起抑菌作用的成分为酸或酸依赖性物质.  相似文献   

18.
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观察白龙汤的体内抑菌作用,并确定白龙汤的最佳采血时间.白龙汤给大耳白兔连续3d灌胃给药,最后一次给药后0.5、1、1.5、2、3、4h取血,制备含药血清,观察对大肠杆菌、志贺氏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白龙汤含药血清对大肠杆菌、志贺氏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均有抑菌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且大肠杆菌、志贺氏痢疾杆菌、链球菌1.5h组与其它各试验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说明1.5h抑菌作用最强,为给药后最佳采血时间.  相似文献   

19.
用血清药理学方法,观察七味胆膏汤的体内抑菌作用,并探讨七味胆膏汤的最佳采血时间。七味胆膏汤给大耳白兔连续3d灌胃给药,最后一次给药后0.5、1、2、4h取血,制备含药血清,观察对大肠杆菌、志贺氏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七味胆膏汤含药血清对大肠杆菌、志贺氏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均有抑菌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且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2h组与其它各试验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说明口服给药2h组抑菌作用最强.为给药后嚣仕采血时间.  相似文献   

20.
银杏叶有效成分提取与抑菌效果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试验研究银杏叶有效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和银杏叶提取物对畜禽常见致病菌的抑菌效果。试验采用3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确定提取工艺参数,试验表明:银杏叶有效成分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是固液比为1∶15、浸提温度为65℃、浸提时间为1h。抑菌试验结果表明,银杏叶提取物对常见致病菌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多杀性巴氏杆菌有较好的抑菌效果,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0.025、0.025、0.050g/mL,但对念珠菌表现为耐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