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1 毫秒
1.
升金湖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与越冬候鸟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地生态环境及越冬水禽是升金湖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其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对生态系统修复及越冬水禽数量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利用ERDAS软件将1986、1990、1995、2000、2004、2008、2011及2015年共计8个年份冬季的TM影像数据解译划分为8种景观类型,用FRAGSTATS软件计算出各个年份的景观指标。根据升金湖湿地压力、状态、响应3方面选取10个指标,构建了升金湖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利用逻辑斯蒂增长曲线模式(Logisticgrowthmodel)对这些单项指标进行评价,然后运用层次分析(AHP)的方法确定各个单项因子在指标体系中的权重,最后对1986到2015年升金湖湿地生态系统运用综合评价模型进行综合的评价分析。2015年升金湖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值为0.430,属于亚健康的状态,应及时加强升金湖湿地生态保护措施。通过1995年与2015年对比得知人口密度增长10%以上,人类干扰指数增长了6.685,人类的干扰压力是导致湿地功能下降的主要因素;从状态分析与响应分析可以看出升金湖湿地修复功能处于不稳定的状态。通过越冬候鸟数量与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关系可以看出越冬侯鸟数量的变化是随着湿地的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状况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2.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的综合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建立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利用AHP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构建了该湖区湿地生态系统的综合评价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资金短缺、洪涝灾害、污染扩散和开发不尽合理对生态系统影响较大;加强湿地协调管理、贯彻"32字"方针、发挥水资源优势、加强科学研究和法制建设是保持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崔广州  张绪良  张朝晖  徐宗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5):12599-12600,12687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是我国暖温带最典型的新生湿地生态系统。近年来,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发生了景观破碎化、植被退化、污染、物种减少、外来有害物种入侵等变化,影响了黄河三角洲海洋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为保护黄河三角洲自然生态环境,提出了建立和完善湿地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体系、开展湿地资源调查评价和监测、加强对湿地的综合保护治理,减缓湿地退化,促进湿地的可持续利用等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4.
吉林省西部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健康与综合生态效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明辉  张琛  胡艳  董德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842-21844
[目的]对吉林省西部人工湿地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和综合生态效益进行评价。[方法]以吉林西部人工湿地为研究对象,考察了英台采油厂中水灌溉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从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发展角度构建了人工湿地综合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均方差法对2003~2010年吉林西部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和综合生态效益进行定量评价。[结果]经中水灌溉的人工湿地运行8年后,生态系统健康等级由Ⅳ级(退化区)转变为II级(近自然区);人工湿地的综合生态效益等级由IV级改善为II级,经济、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已趋于完善。[结论]在干旱、半干旱的湿地地区,采用中水灌溉恢复生态系统是一种"以废治旱"的适宜途径。  相似文献   

5.
白洋淀湿地生态现状评价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实地调查资料,对白洋淀湿地生态现状进行评价,为湿地生态系统的修复和利用提供基础。评价内容包括水质水量、浮游植物、水生植物、浮游动物、鱼类及鸟类。结果表明:白洋淀水量是影响其水质和生物种群的重要因素;与历史资料比较,白洋淀湿地水量减少、水体污染严重、生物多样性下降;由于近年来的生态补水,白洋淀生态系统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提出白洋淀湿地生态保护对策:建立稳定的生态补水机制,加大污染源治理力度,建设湿地生态系统恢复工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鄱阳湖生态恢复工程对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影响.[方法]以PSR概念模型为基础,构建了包含3个子系统22个指标的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模型,对1990、1996、2002、2006和2012年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结果]1990、1996、2002、2006和2012年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分别处于轻微病态、轻微病态、亚健康、亚健康、亚健康状态.这说明鄱阳湖生态恢复工程成效比较显著,湿地管理水平和机构设置能力有所提升.[结论]该研究为鄱阳湖湿地的管理和生态修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马冲亚  李闯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287-19288,19371
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和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特点,通过建立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对长春南湖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态进行动态分析。根据评价指标的选择原则,选取14个评价指标,提出5级评价标准,对南湖湿地的生态系统状况进行评价,明确各年的健康状况及制约因子。结果显示:2004~2008年,长春南湖湿地生态系统平均健康综合指数为2.582,整体处于亚病态,但总体上是在朝着健康方向发展,将评价结果与实际进行对比分析,证明评价结果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8.
湿地以其独特的生态结构与功能在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黄河三角洲湿地面积广阔,生物资源丰富,促进其健康、可持续发展对维持整个区域生态系统网络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湿地生态环境评价结构的基础上,结合黄河三角洲湿地的特点,确定自然环境系统、社会系统、经济系统三大系统,选取20项对湿地环境有影响的指标,运用熵值法,进行处理并确定其权重,获得各个系统的最终评分,结合评价标准,分析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环境的现状,为黄河三角洲湿地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白洋淀湿地生态系统演变及健康状态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白洋淀生态现状,2018年调查了白洋淀水生态环境状况,分析了生态系统的演变及影响因素,构建白洋淀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体系,运用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白洋淀湿地耐污性较强的生物在优势物种中所占的比重逐年增多、生物群落结构趋于简单,此现象与淀区水量、水质和人类活动紧密相关。白洋淀湿地健康等级为亚健康状态,其中生境指标的健康状况较差。研究结果可为白洋淀生态治理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依据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特点,用SPSS20.0和Lisrel8.7软件建立了结构方程模型。根据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确定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主要影响因子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自然扰动和人类扰动,直接影响湿地自我免疫与抗扰动能力的发挥;湿地自我免疫与抗扰动能力,又影响湿地满足人类社会需求能力,具有中介变量的属性。湿地满足人类社会需求能力,是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直接表现;湿地自我免疫与抗扰动能力,是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间接反映。  相似文献   

11.
大山包湿地生态系统脆弱性动态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兴国  李逢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753-16754,16778
[目的]对大山包湿地生态系统脆弱性进行动态评价。[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法)构建大山包湿地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计算生态系统脆弱度,对2002~2008年大山包湿地生态系统脆弱性进行了动态评价。[结果]2002~2008年大山包湿地生态系统脆弱度分别为0.560 0、0.513 7、0.516 4、0.465 4、0.476 0、0.449 2、0.400 6,总体呈下降趋势,其生态系统脆弱性由中度脆弱性向轻度脆弱性转变,目前大山包湿地生态环境质量处于较好状态。[结论]该评价方法可以反映湿地生态系统脆弱性的发展变化过程,为湿地恢复与保护、湿地生态环境规划和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海南农垦天然橡胶产业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产业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和特征,探讨了海南农垦天然橡胶产业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并采用模糊综合指数法对该系统的健康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认为:海南农垦天然橡胶产业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总体良好,只要措施得力,管理到位,该系统可提供稳定的生态服务,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对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广泛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模糊层次分析模型。利用32块样地数据,运用标准差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对宝天曼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宝天曼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健康整体处于次健康状态,海拔是影响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4.
芦苇资源的生态管理与芦苇的高产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芦苇湿地是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类型之一,具有生态、经济和社会三重效益。对芦苇湿地生态系统进行综合评价和健康诊断,揭示芦苇生长发育和生态因子的相关性,实施有效的生态管理是维持芦苇湿地生态系统平衡、保护芦苇湿地生物多样性的基础。根据芦苇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和需水规律,对苇田实施排灌管理,调整土壤氮、磷、钾比例,是提高芦苇产量的关键措施。此外,芦苇的生长量与年有效积温及无霜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漳江口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婷婷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7):163-166
以福建省漳江口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运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定量化估值方法,对该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的主导生态服务功能进行分析评价,以此反映出漳江口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的现状,并提出其可持续发展与保护对策,对同类型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和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陈剑峰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6):18126-18128
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研究是20世纪80年代国际学术界出现的新兴研究领域,它涉及自然、经济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对维持人类健康,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影响因子很多,其中人为干扰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运用干扰理论,以目前江南地区最大的原生态湿地下渚湖湿地为研究对象,在深入分析影响湿地生态系统健康主要人为干扰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若干针对性的破解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