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正>农作物秸秆是是草食动物(特别是肉牛、肉羊)饲料的有效供给资源,开发利用秸秆饲料是促进生态畜牧业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近年来,遵义县平正仡佬族乡推广应用秸秆微贮饲料饲喂肉牛、肉羊,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一、秸秆微贮饲料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的微生态制剂,经水浸透并活化后,喷洒在铡短的农作物秸秆上,通过厌氧发酵促进微生物生长繁殖,分解秸秆中大量的纤维素和木质素并转化为糖类,糖类经有机酸  相似文献   

2.
《新疆农垦科技》2012,(2):57-57
看:优质微贮青玉米秸秆饲料的色泽呈橄榄绿,稻、麦、黄玉米秸秆呈金黄褐色。如果变成褐色或墨绿色则证明质量较差。嗅:优质微贮秸秆饲料具有醇、果香气味和弱酸味。若有强酸味,表明醋酸较多,这是由于水分过多和高温发酵造成的。若有腐臭味、发霉味则不能饲喂。  相似文献   

3.
秸秆微贮技术弥补了青贮技术中对秸秆要求高、季节性强和氨化技术中液氨、氨水运输不便、安全性差的不足,在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一、秸秆微贮条件1.无氧密闭。秸秆中氧气含量越少,有氧发酵时间越短,好气性腐败微生物作用时间越短,秸秆越不易发生腐败  相似文献   

4.
许英民 《科学种养》2011,(12):42-42
1.微贮设施的准备 玉米秸秆微贮可用水泥池、土窖,也可用塑料袋。水泥池的优点是不易进气进水,密封性非常好,经久耐用;土窖的优点是成本比较低,方法简单,储存饲料量大。水泥池和土窖的大小,可根据需要量设计建造。  相似文献   

5.
岳斌 《科学种养》2011,(1):42-42
棉秆微贮是通过微生物发酵脱毒、消化酶降解、机械揉搓、水盐软化等方法对棉花秸秆进行发酵处理的一种饲料加工技术。酒泉市棉花秸秆项目组在3个县市经过两年多的处理与研究,形成了一套农户易接受、可操作的方法,现将有关研究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武汉市华巨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引进国家最新发明专利成果,开发成功的“华巨”秸秆微贮宝高科技产品,先后在全国20多个省(市、区)多点试验、示范推广,对稻草、麦秸、玉米等多种农作物秸秆进行处理,加工成适口性好、营养丰富的微贮生物饲料,喂养牛、羊、猪等牲畜效果良好,效益显著。据有关部门统计,仅湖北省一年就生产农作物秸秆约2000万t,目前有70%~80%的秸秆被直接焚烧或堆放在田间地头、场院,任凭风吹日晒雨淋而腐烂。这样不仅白白浪费了资源,而且污染环境,甚至成为火灾隐患。如果将全省每年10%的秸秆采用“华…  相似文献   

7.
哈管局从1997年开始在11个农牧场大面积推广秸秆微贮技术,3年来, 累计制作各种微贮窖1 212个,容积3.15万m3,微贮秸秆7 570 t,缓解了我局畜牧业快速发展与饲草不足的矛盾,现总结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8.
为了验证糖/尿素饲料舔块促进秸秆饲料消化利用的效果,选择西杂公牛20头分4组进行45d的强度育肥,试验Ⅰ组饲喂舔砖十微贮草;试验Ⅱ组饲喂舔砖十普通麦草;试验Ⅲ组饲喂微贮草;对照组饲喂普通麦草。结果表明:试验Ⅰ、Ⅱ、Ⅲ组日增重分别较对照组高707g、505g和383g,提高550%、450%、344%。对照组与试验组经F检验增重差异均极显著(P<0.01)。试验Ⅰ组较Ⅱ组多增重157g,提高22.2%,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Ⅰ组较Ⅲ组多增重324克,提高60%,差异显著(P<0.05),增重效果明显。试验Ⅱ组比Ⅲ组多增重167g,提高30.9%,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添加糖/尿素饲料舔块能够更好的促进秸秆饲料的消化利用。试验Ⅰ、Ⅱ、Ⅲ组平均每头牛每天比对照组分别净增纯收入2.56元、2.33元、1.58元,说明试验Ⅰ、Ⅱ组比试验Ⅲ组和对照组育肥牛增重快,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9.
为整体分析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研究进展,选取2002—2021年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和CNKI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中秸秆饲料化研究的相关文献,采用CiteSpace软件进行可视化展示,主要对秸秆饲料化利用领域的国内外研究力量、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2—2021年秸秆饲料化利用相关的中英文文献数量整体呈逐年上升态势,中国、美国、印度等国家研究体量较大;中英文发文量排名第一的科研机构分别是中国农业大学和印度农业研究理事会;中文主要发文作者间的合著关系由星型向网状结构过渡,英文主要发文作者间呈现星型、环型、树型、网状结构等多种合著关系;来自孔敬大学的Wanapat发文156篇,名列英文文献高产作者首位。秸秆饲料化利用领域中文文献研究热点为“乳酸菌”、“组合效应”、“青贮”、“发酵品质”和“生长性能”,研究前沿聚焦于反刍动物生产和生长性能、添加剂对青贮和微贮发酵品质的影响等方向。英文文献研究热点为“nutritive value”、“growth”、“rumen fermentation”、“dairy cow”和“degradation”,研究...  相似文献   

10.
养鹅业是当前养殖业中效益较好的产业之一,鹅是节粮型草食水禽,以食草放牧为主。近些年来,由于各地乱开荒,放牧条件变差,养鹅业的发展受到影响。笔者通过几年的探索,采用种草圈养肉鹅法,经济效益较好。 一、种草圈养肉鹅的优点 种草圈养肉鹅不到野外放牧,只在圈舍内和运动场上饲喂种植的牧草和秸秆微贮饲料,大大地节约了精饲料和劳力,降低了饲养成本,增加了经济效益;此外,种草圈养肉鹅利于疫病的预防,  相似文献   

11.
论述微生物法发酵玉米秸秆生产单细胞蛋白的研究进展。主要介绍单细胞蛋白的开发利用价值,用微生物法发酵玉米秸秆纤维素生产单细胞蛋白的微生物菌种、简单工艺方法等,以及单细胞蛋白在食品工业及饲料工业上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多因素交互作用下玉米秸秆腐解对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促进玉米秸秆腐解、提高土壤肥力,本试验采用盆栽方法,设置对照、水、水+N、水+微生物、水+N+微生物共5个处理,研究了多因素交互作用下玉米秸秆腐解对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添加微生物和氮肥能促进秸秆腐解,加快土壤中有机态磷的矿化,提高土壤速效磷含量;补施氮肥一方面增加了土壤碱解氮含量,另一方面提供了微生物的氮素营养,提高其活性,促进了秸秆后期养分释放,加速有机态钾矿化分解,土壤速效钾含量提高12.62%-28.19%;适宜的水分、氮素和微生物配合有利于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四个月后增加了7.62%-9.45%。综合比较各个处理对土壤速效养分和有机质含量的影响,水+N处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为寻找适合烟草专用有机肥发酵的最佳腐熟剂,通过对比试验研究了众和、HM、农博士3种发酵菌及不加腐熟剂对堆肥发酵过程中发酵堆中心温度、中心氧气浓度、总碳与总氮、pH、有机质、发酵后养分含量的变化等,结果表明以使用众和发酵菌的有机肥的结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
为了分析秸秆覆盖和种植耐盐碱牧草对盐碱土壤的影响,本研究通过田间裂区试验,比较了在采取不同的改良措施下,盐碱土壤养分含量及微生物数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秸秆覆盖和种植耐盐碱牧草可改变土壤养分及微生物含量,但并不是所有覆盖量以及所有耐盐碱牧草均适宜,研究发现,当覆盖量为2kg/m2时,种植一年生牧草东饲一号稗草对土壤的改良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饲喂效果是评价一种草料应用推广的重要指标。香蕉茎叶作为一种新型非常规饲草料资源,通过与常规饲草料的饲喂比较,明确其饲喂效能为生产应用提供科学依据。连续2 年在不同肉牛养殖场选取18~24 月龄的育肥肉牛,分别进行香蕉茎叶青贮饲料对育肥肉牛增重效果、香蕉茎叶青贮饲料与甘蔗稍叶青贮饲料、玉米秸秆鲜草料、玉米秸秆青贮料、皇竹草鲜草料、带苞全株玉米青贮饲料等不同饲草料对育肥肉牛增重效能的比较试验。于饲喂前和饲喂后的30、60、90、120 天分别对供试牛只进行称重,通过牛只的日增质量评价香蕉茎叶青贮饲料对肉牛的育肥效能。结果表明:香蕉茎叶青贮饲料对西杂牛育肥增重效果明显高于本地黄牛,饲喂西杂牛日增重可达0.92~1.26 kg/头,饲喂本地黄牛日增重为0.41~0.59 kg/头;与其他饲草料饲喂效果相比,香蕉茎叶青贮饲料仅在饲喂30 天的日增质量低于全株玉米青贮饲料0.106 kg/头(P>0.05),与玉米秸秆青贮饲料、甘蔗稍叶青贮饲料效果相当(P>0.05),略高于玉米秸秆鲜料、皇竹草鲜料饲喂效果(P>0.05)。香蕉茎叶青贮饲料对育肥肉牛饲喂效果可替代玉米植株、甘蔗稍叶、皇竹草等常规饲草料在肉牛养殖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添加甘蔗渣对香蕉杆堆肥化过程中微生物种群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晓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5):0-130
以香蕉杆、鸡粪和甘蔗渣为堆肥原料,在自制的强制通风静态堆肥装置中进行堆肥试验,研究香蕉杆和甘蔗渣不同比例组合在其堆肥化过程中的微生物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各处理的微生物种群总数呈“波浪型”的变化规律,其中细菌和放线菌种群的数量变化与微生物种群总数的变化规律一致,真菌种群的数量变化呈降低趋势。在整个堆肥化过程中,中温微生物数量始终高于高温微生物,细菌种群的数量也总是最高,是香蕉杆堆肥的优势菌群。结果同时表明,香蕉杆堆肥化处理中加入一定比例的甘蔗渣不仅可以提高堆肥的温度,还能提高微生物种群的数量。尤以香蕉杆:甘蔗渣=3的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周德平 《中国农学通报》2018,34(19):102-107
旨在为稻麦轮作模式中秸秆全量还田提供有效配套措施,采用田间大区试验,开展了小麦秸秆全量还田配套腐熟剂研究。试验设3处理,分别为不施腐熟剂CK、施腐熟剂A和施腐熟剂B处理。结果显示腐熟剂A处理水稻比CK减产2.37%,B增产1.74%;A处理土壤速效NPK分别比CK增加了2.34mg/kg、1.00mg/kg和4.00mg/kg,铜、锌含量下降,砷含量上升3.03mg/kg;B处理速效NP分别比CK降低5.33mg/kg和6.47mg/kg,有机质减少3.66g/kg,铜、锌、砷含量均低于CK。腐熟剂A、B均可促进土壤微生物增殖,提升整体代谢活性,增加物种多样性指数;其中A处理细菌与真菌增加明显,而B对放线菌的促进更为明显。综合腐熟剂对水稻产量、土壤理化及微生物种群和代谢特征的影响,配套腐熟剂B更利于水稻产量和土壤健康。  相似文献   

18.
种植密度是影响青稞抗倒伏和秸秆饲用特性的重要因子。以抗倒伏品种昆仑14号和倒伏品种门源亮蓝为试验材料,比较研究种植密度对这2个品种生长发育、抗倒伏特性和秸秆饲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2个品种的抗倒伏和秸秆饲用特性的影响存在差异。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昆仑14号根长、根体积、根数和根干重先增后降,茎粗和壁厚依次下降;门源亮蓝根系和茎秆相关指标则随种植密度增大而下降。昆仑14号抗倒伏相关指标先增后降,但整个生育期未发生倒伏;门源亮蓝各指标均显著降低,诱发倒伏现象提前发生,致使倒伏率增大、倒伏程度加剧。昆仑14号茎秆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半纤维素、纤维素和木质素等化学成分含量随密度增加先增后降,门源亮蓝各成分含量呈下降趋势,相对饲喂价值随密度增加呈现增高的趋势。综合抗倒伏特性与秸秆饲用特性,昆仑14号最佳种植密度为375×104株hm~(-2),门源亮蓝粮饲兼用时适宜密度为300×104~375×104株hm~(-2)。  相似文献   

19.
黄淮海玉米秸秆还田麦区土壤环境与管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机械化进程,黄淮海小麦玉米轮作地区2季作物秸秆还田的比例逐年加大,其中玉米秸秆还田面积的逐年提高给产区土壤环境和生产管理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笔者系统介绍了黄淮海地区玉米秸秆还田的现实背景以及不合理处理方式对产地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分别从玉米秸秆还田机具选择与应用、田间操作规格、配套栽培耕作方式、秸秆还田麦田养分管理与施肥等方面,综述了新生产条件下的管理技术。为丰富秸秆还田技术体系,从土壤与气候条件、联合机械运用、肥料养分与添加剂施用、土壤微生物等方面进行了下一步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20.
烟草漂浮育苗基质替代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综述了烟草常用育苗基质材料如草炭、蛭石、稻谷壳、玉米秸秆的特性。从容重、粒径、孔隙度和气水比角度简述了烟草替代基质的物理特性评价方法,从阳离子代换量、pH和腐植酸方面回顾了替代基质的化学特性评价方法,从烟苗的农艺性状和生理生化指标方面归纳了替代基质的生物特性评价方法。论文总结了目前烟草无机替代基质如砂体基质、粉煤灰基质等以及有机替代基质如花生壳基质、炭化谷壳基质、玉米秸秆基质、蚯蚓肥基质、菌糠基质等的替代效果,认为烟草替代基质仍需从材料的选择、国家标准的制定、微生物菌剂的添加3个方面进一步开展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