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解重庆地区市售代用茶的质量安全状况,在重庆大型超市及批发市场采集苦荞茶、苦丁茶、柠檬干各10个样品,对3种代用茶中的重金属含量、二氧化硫含量及31种农药残留水平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代用茶中共检出残留农药10种,多为未登记农药,但检出值普遍较低;添加剂二氧化硫的检出值为19~135 mg·kg~(-1);苦丁茶中重金属镉含量较高(3.33~9.67 mg·kg~(-1))。按相关标准判定,柠檬干样品中有二氧化硫超标样品2份、毒死蜱超标样品1份,其余代用茶样品均合格。目前关于代用茶中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限量的标准尚不尽完善,建议进一步加强研究制定。  相似文献   

2.
对常规稻中早39和杂交稻陵两优268在生长期施用氧乐果、三唑磷、毒死蜱、乙酰甲胺磷4种有机磷农药,研究了稻米品种、淘洗方式和蒸煮方式对4种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淘洗和浸泡均可不同程度地去除有机磷农药的残留量,其中以浸泡后淘洗对药剂的降解作用最明显,残留率可降低至34.9%~74.9%;稻米经蒸煮处理对有机磷农药残留的降解具有较大的影响,其中高压蒸煮降低农药残留率的效果更佳,可使残留率降低至3.4%~37.4%;农药和稻米的不同理化性质使得相同处理方法的去除效果受不同农药品种和稻米品种的双重影响,其中三唑磷残留率受稻米品种影响最小。从降低有机磷农药膳食摄入风险的角度,建议稻米经浸泡后淘洗,上高压锅蒸煮。  相似文献   

3.
辐照降解绿茶甲氰菊酯和溴氰菊酯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60Coγ射线辐照降解茶叶中甲氰菊酯和溴氰菊酯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经5kGy辐照后,分别喷施过2种农药的茶鲜叶中,甲氰菊酯的降解率为7.3%,溴氰菊酯为14.7%;加工为成茶后的绿茶中甲氰菊酯的降解率为2.2%,溴氰菊酯为12.1%。甲氰菊酯在茶鲜叶中的辐照降解率比在绿茶中高5.1%,溴氰菊酯在茶鲜叶中的辐照降解率...  相似文献   

4.
辐照降解中草药中氨基甲酸酯和有机磷残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对中草药中残留农药的去除提供新的方法和依据,本文研究了辐照剂量、含水量等不同因子对人参中氨基甲酸酯及有机磷农药去除率的影响,同时探讨了白茯苓等不同中草药基质中两类农药同一剂量辐照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电子束辐照可有效加速氨基甲酸酯和有机磷农药残留的降解;低剂量辐照下的农药降解不如高剂量的效果明显,农药辐照降解率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大呈增加的趋势,并在4~10 kGy区间内有波动;在不同的中草药基质中,有机磷农药降解效果普遍优于氨基甲酸酯农药。  相似文献   

5.
纳米TiO2光催化降解有机磷农药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通过实验,探讨了用纳米TiO2光催化处理有机磷农药模拟废水和实际应用的有机磷农药的可行性,实验表明,以测定不同时间PO4^3-的浓度来衡量有机磷的降解率,并以此来衡量有机农药及其中间产物降解的程度是合理的,光催化降解甲胺磷和水胺硫磷的结果,显示了有机磷农药的降解率与其结构有关,实际应用的有机磷农药也可用光催化降解。  相似文献   

6.
上海崇明农田土壤中有机磷农药的残留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7月分别选取崇明典型农田土壤,对其中的9种有机磷农药残留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水稻田土壤和蔬菜地土壤有机磷农药均有不同程度检出。水稻田土壤检测出的有机磷农药总量在0.23~0.69μg g-1之间,检出种类主要为甲拌磷、乐果、二嗪农、马拉硫磷、对硫磷;蔬菜地土壤检出的有机磷农药总量为0.10~0.57μg g-1,检出种类主要为氧化乐果、甲拌磷、乐果、马拉硫磷和对硫磷。其中,对硫磷的检出量和检出率均最高。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磷农药残留有一定影响,水稻田土壤有机磷农药残留高于蔬菜地土壤,这可能与水稻田与蔬菜西瓜田耕种方式和施用农药量有关。  相似文献   

7.
60Co-γ辐照对苹果汁中有机磷农药降解及品质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寻求一种能最大限度保持苹果汁品质又能有效降解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技术方法,该文采用0~9kCy的60Co-γ射线辐照方法,对苹果汁中国家标准规定必检的9种有机磷农药进行了系统的降解试验.结果表明:60Co-γ射线辐照处理对苹果汁中杀螟硫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甲拌磷、毒死蜱降解效果最为显著,最高降解率均在85%以上;对苹果汁中甲胺磷、乙酰甲胺磷、马拉硫磷和乐果的降解效果不显著,最高降解率仅为35%;在0~9 kGy辐照剂量范围内降解苹果汁中有机磷农药的同时,会使苹果汁中的可溶性固形物、葡萄糖、果糖、蔗糖及总糖含量轻微降低,苹果汁的总酸度有所增加,苹果汁的色值及透光率提高:综合分析60Co-γ射线辐照对苹果汁中有机磷农药的实际降解效果及对苹果汁主要理化指标的影响,选用5kCy的辐照剂量已完全使苹果汁中的有机磷农药残留降低到一个很低的水平,又不会对苹果汁出口主要理化指标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8.
GB2763-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对茶叶的农药残留指标、检测方法等进行了修改和调整。本文着重介绍了新标准中有关茶叶的农药品种及残留限量指标、检测方法、食品分类定义等方面的变化,并对生产企业如何采取应对措施提升茶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用于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的压电免疫生物传感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该文建立了一种压电免疫生物传感器结合流动注射的方法检测样品中的农药残留.为了有效地捕获有机磷农药抗原,比较了三种在石英晶体金电极表面上固定有机磷单克隆抗体的方法.在0.005~10μg/mL范围内,有机磷浓度与晶体频率的变化之间呈较好的相关关系.回归方程:y=5.9111Ln(x) 51.979,决定系数为:0.93.该传感器的最低检测限为2.16×103μg/mL,选择性好,可以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10.
机械超微粉碎与不同粒度常规粉碎对红茶理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为探究机械超微粉碎对茶叶物性及功能成分浸出特性的影响,该文通过超微粉碎和常规粉碎2种方法制备超微红茶粉和4种粒度的粗粉红茶粉,研究了5种茶粉的粒度分布、微观形貌、比表面积、结晶度、表面氧碳元素比、中红外图谱和功能成分的浸出特性。结果表明:常规粉碎不同粒度茶粉间差异较小,而超微粉碎较大程度地改变了茶叶的物料性质。超微粉碎后,茶粉粒度减小至微米级,比表面积增大,茶粉的结晶度降低,表面暴露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相对含量增多,而中红外谱图显示超微粉碎茶粉的官能团结构并没有改变。沸水浸提过程中茶多酚、咖啡因、可溶性糖和水浸出物的溶出结果表明:5种茶粉功能成分的浸出量都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在达到浸出平衡时,不同粒度茶粉的茶多酚和咖啡因含量差异不显著,超微茶粉的可溶性糖含量为4种粗粉的2倍左右,水浸出物比粗粉茶粉提高10%以上。上述研究结果表明:超微粉碎能够有效减小茶粉的粒度,破坏植物的细胞壁结构,使内部成分暴露于表面,此外,组织结构和细胞壁的破坏使不溶的纤维成分转化成可溶性成分,可溶性糖和水浸出物显著增多,超微粉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茶粉的有效利用率。  相似文献   

11.
扬州市蔬菜农药残留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续2年测定了主要蔬菜品种13种农药的残留状况,蔬菜农药残留平均不合格率为15.7%,因有机磷农药残留超标占总超标的73%,因禁用的高毒高残留有机磷农药残留超标占总超标的54%。比较了不同蔬菜品种、不同来源、不同季节的蔬菜安全质量状况。  相似文献   

12.
六堡茶渥堆新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外源酶及渥堆条件对六堡茶渥堆发酵速度及品质的影响,选取酶活力配比、添加酶浓度、茶叶水分含量、渥堆温度4因素设计正交实验,筛选出最适宜的六堡茶渥堆新工艺组合为:酶活力配比(纤维素酶:木瓜蛋白酶)为1:2,添加酶浓度为2.5万U/kg,茶叶水分含量为26%~29%,渥堆的温度为40℃。该工艺组合不仅可以有效的缩短六堡茶渥堆周期,而且可以提高茶叶的品质。  相似文献   

13.
不同工艺制法对茶叶风味品质化学轮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不同工艺制法对茶叶风味品质化学轮廓的影响,本研究对福建4种茶类(绿茶、白茶、红茶和乌龙茶)及其鲜叶原料中的主要滋味和香气品质成分进行了检测分析和可视化模式识别。结果表明,基于茶叶主要滋味品质成分的主成分分析(PCA)可将全部供试茶样划分成3种类群:Ⅰ型:绿茶、白茶和一芽二、三叶鲜叶样;Ⅱ型:乌龙茶和中、小开面2~4叶鲜叶样;Ⅲ型:红茶。采用偏最小二乘增强判别分析(PLS-EDA)可进一步放大不同类群茶样的组间差异,乌龙茶及其鲜叶原料有较高含量的水溶性碳水化合物(WSCs),而红茶中多酚类(TPs)和表没食子基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含量相对较低;(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含量二维散点视图可作为茶叶分类识别的一种重要判别工具。4种茶类以乌龙茶的香型种类最为丰富,绿茶与鲜叶原料的香气组成化学模式较为接近,白茶与红茶香气组成在种类和数量上存在一定的相似特征。2,6-二叔丁基对甲苯酚、苯乙腈、4-乙基苯甲酸-2-苯基乙酯类似物、反式-橙花叔醇、α-法呢烯、吲哚等可视为乌龙茶有别于其他3种茶类(绿茶、白茶和红茶)的主要特征香气成分。本研究结果为茶叶化学分类及其工艺品质的目标控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云南省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气相色谱法研究了云南省38种蔬菜1779个蔬菜样品中甲胺磷等7种有机磷农药残留问题。结果显示,云南省蔬菜中有机磷农药超标率为7.76%,绿叶类蔬菜和白菜类蔬菜是云南省蔬菜超标的主要蔬菜类别,而根菜类蔬菜和薯芋类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未超标。不同取样场所类型中,蔬菜生产基地和超市的蔬菜超标率较低,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的蔬菜超标率较高。从不同的有机磷农药种类来看,中度毒性农药毒死蜱和乐果在云南省蔬菜生产中使用最广泛;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高毒农药氧化乐果、甲胺磷、对硫磷在云南省蔬菜中残留情况严重;甲拌磷未检出,甲基对硫磷未超标。  相似文献   

15.
茶叶的产量和品质深受病虫害的影响。茶尺蠖是一种常见的茶叶害虫,精确检测茶尺蠖对茶叶病虫害防治有重要意义。由于茶尺蠖和茶树枝、枯死茶叶的颜色、纹理相近,茶尺蠖的体积小、形态多变、被遮挡等问题,现有方法检测茶尺蠖的精度不高。该研究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复杂背景图像中茶尺蠖检测方法,该方法使用YOLOv5为基线网络,利用卷积核组增强对茶尺蠖的特征提取,在不增加计算量的条件下减少复杂背景对茶尺蠖检测结果的干扰;使用注意力模块关注茶尺蠖整体,根据茶尺蠖的大小和形状自适应调节感受野,降低因目标大小形状不一导致的漏检;使用Focal loss损失函数减少前景和背景的类不平衡对检测结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用于复杂背景图像中茶尺蠖的检测,可以达到0.94的召回率,0.96的精确度和92.89%的平均精度均值。与基线网络相比,该方法的平均精度均值提高了6.44个百分点。使用相同的数据集和预处理的对比分析表明,该方法优于SSD、Faster RCNN和YOLOv4等其他经典深度学习方法,平均精度均值比SSD、Faster RCNN、YOLOv4分别高17.18个百分点、6.52个百分点和4.78个百分点。该方法可实现对茶尺蠖的智能检测,减少人力成本,有助于实现精准施药,提高茶叶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6.
对福州市蔬菜基地土壤中4种有机磷农药(敌百虫、敌敌畏、甲胺磷和毒死蜱)的残留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在43个供试土样中,有机磷农药的总检出率为97.67%,其中,所有土样中都未检出敌百虫;只有1个土样中检出甲胺磷和敌敌畏,残留量分别为0.65mg/kg和0.45 mg/kg;毒死蜱的检出率最高,达97.67%,在土壤中的最高残留量为9.77 mg/kg。  相似文献   

17.
刘俊 《南方农业》2022,(5):147-149,153
云浮市具有悠久的茶叶种植、生产历史,是广东省重要的茶产地.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机遇下,云浮市茶产业迎来发展的重要契机.截至2020年,茶叶种植面积约1980 hm2、产量3532 t,以罗定市、新兴县种植为主.云浮茶叶生产注重品牌建设,涌现出一批如象窝茶、天子茶、龙圣茶等知名品牌.新兴县太平镇因茶叶特色产业鲜明、示范...  相似文献   

18.
有机磷农药污染土壤的微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张娜娜  姜博  邢奕  连路宁  陈亚婷 《土壤》2018,50(4):645-655
有机磷农药是目前我国使用量最大的农药之一,严重污染环境和生态系统,并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富集,进而危害人类健康。微生物降解技术具有降解效率高、代谢途径多、无二次污染的优势,是目前清除环境中有机磷农药的主要手段,能有效降低有机磷农药的危害。目前有机磷农药的降解微生物主要是通过实验室纯培养方法获得,与自然生态环境中存在的降解功能性微生物信息差异较大,而利用不可培养方法识别功能性微生物的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从有机磷农药的使用情况及引发的环境问题出发,概述了有机磷农药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途径,稳定同位素探测技术和磁性纳米材料等不可培养方法对有机磷农药降解功能性微生物的识别,微生物降解有机磷农药污染土壤的功能基因、降解途径及降解机理;探讨了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在有机磷农药污染土壤修复中的作用,并分析了环境因子及农药自身性质对有机磷农药降解的影响;最后,讨论了微生物降解技术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农业+旅游"是一种新兴农业经营形态。通过对海南省茶旅产业发展现状、优势与模式,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促进海南省茶旅产业发展的4个对策:完善茶区功能布局,提升茶园基地建设标准;提升茶叶生产加工技术,加强品牌推广与市场培育;做好茶园基础认证工作,加强海南红茶的特色宣传;整合茶旅相关产业资源,加快茶旅深度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茶树种质资源圃内保存的77份广西茶树种质资源作为试验材料,检测其水浸出物、咖啡碱、氨基酸及茶多酚含量,从茶叶4项常规生化成分含量分析不同茶树资源适制性,探寻优异茶树资源。结果表明:1)属于特异性资源的有氨基酸总量5.0%的资源1个(中东野茶);茶多酚总量≥25%的资源16个,占测定资源的21%。2)适制绿茶的资源53个,占测定数量69%;红绿兼制型资源24个,占测定数量的31%;未发现适制红茶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