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蚕合格茧计价结算是原蚕生产过程中一项重要工作。坚持客观、公正、公平的原则,制定一种合理的计价结算方法,不仅利于场农利益的协调分配,而且更利于促进质量的自然优化和品质的全面提升,保障原蚕区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笔者长期蹲点农村原蚕区,从事生产具体管理和监督,直接参与原蚕合格茧计价结算的具体操作。从近几年的实际运行效果来分析,结合农村原蚕生产的现状,在此对原蚕合格茧现行计价结算方法提出改进建议,以供商榷。1 目前计价结算方法的现状 现行原蚕合格茧的计价结算方法仍是八十年代初期制定的,几经修改后沿袭至今…  相似文献   

2.
浅谈原蚕基地的建设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贝建设 《蚕桑通报》2012,43(1):41-43
原蚕基地建设在广西起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是依靠农村原有丝茧育基础进行种茧生产的一种新的生产模式。当前桑蚕一代杂交种生产中,采取原蚕基地饲养原蚕、蚕种场与蚕农签订合同收购种茧回场部制种这个模式已十分普遍,可以说原蚕基地是蚕种生产的第一车间。但由于农村蚕区环境条件复杂,原蚕户分散,蚕室、蚕具、桑园、饲养环境、农户养蚕技术水平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各种技术措施难以统一落实到位,致使蚕病难以控制,特别是家蚕微粒子病不能得到有效防治,  相似文献   

3.
为了适应新的原蚕区种茧收购调查评分办法,我场于1992年春期,在原蚕区种茧收购调查中,进行了使用台式电子秤的尝试,收到很好的效果。一、材料 1.秤型上海·东昌·大和衡器有限公司生产的ACS—6A型台式电子秤。其最大秤量为6.0kg,最小分值为2g,误差为±1,有去皮重功能。  相似文献   

4.
一.原蚕区建设、管理及蚕种生产管理的现行办法 1.严格选择原蚕区我们在选择原蚕区时,严格按以下条件选择确定:①水源充足,无污染;②交通方便,环境好,较封闭;③桑叶充足,养蚕技术水平相对较高;④蚕室、蚕具基本配套,并符合养原蚕的要求;⑤蚕农有养种蚕积极性和较高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5.
贾仲伟 《江苏蚕业》1993,(2):40-41,39
<正> 随着我省蚕桑生产的发展,蚕种生产数量逐年增加,农村原蚕区蚕种生产也不断扩大。农村原蚕区在省、市、县、场、村各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已具有一定规模和基础,据统计原蚕区生产量已占总生产量的60%以上,成为我省蚕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原蚕区生产发展较快,农村饲养技术、制种设备条件未能配套适应,管理不甚完善,基地不够稳定,原蚕区生产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就加强原蚕基地建设,促使我省蚕种生产稳步发展的有关问题,谈些看法。一、我省农村原蚕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1.不少原蚕区仍处于零星分散状态1991年全省34个蚕种场,除少数场外,  相似文献   

6.
<正>原蚕区工作面广量大,情况复杂,要做好农户的消毒,确实困难不少,难度不小,而防病消毒又是养蚕生产的关键一着,直接关系到种茧生产的产量和质量、蚕农和种场的收入,因此做好原蚕区的防病消毒意义十分重大.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农村生产特点,采取分片集中蚕农学习,分批深入巡回指导,限时保质完成防病消毒任务的办法,狠抓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我市蚕桑生产的不断发展,农村用种需求量不断增加,农村用种量已超过了现有蚕种场的生产承受能力,于是农村原蚕区如雨后春笋般地不断增加和扩大。1992年,盐城市各蚕种场生产蚕种78.7万张,其中有56.2万张是在农村原蚕区生产的,占生产总量的71.5%(外市蚕种场在我市农村原蚕区生产蚕种28.1万张);1993年,盐城市各蚕种场生产蚕种99.3万张,其中有77.2万张是在农村原蚕区生产的,占生产总量的77%(外市蚕种场在我市农村原蚕区生产35万张);1994年,盐城市各蚕种场生产蚕种104.5万张,其中有85.4万张是在原蚕区生产的,占生产总量的83%(外市蚕种场在我市农村原蚕区生产蚕种56.5万张)。由此可见,农村原蚕区的蚕种生产已成为我市蚕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近几年农村原蚕区生产发展太快,管理不甚完善,局面比较  相似文献   

8.
<正>农村原蚕区生产一代杂交种,是根据我省蚕桑生产迅速发展,靠原有的专业种场生产杂交种,已远远满足不了农村的需求而不断发展的.目前,我省农村原蚕区生产量已占蚕种生产总量的80%左右,因此原蚕区的蚕种质量好坏,将对整个茧丝绸行业起有不同  相似文献   

9.
<正> 随着一代杂交种生产量的扩大,我场从1979年起开辟了农村原蚕区,1985年开始逐步发展就地制种,目前已扩大到全省4市、5县、24个村组。1992年农村原蚕就地制种量接近40万张,占全场杂交种总任务的85%左右。通过多年的实践,我们认为:提高农村原蚕制种的质量,除了需要建立稳定的基地、适度的经营规模、完整的服务体系和严格的技术规范外,还必须正确运用经济杠杆,以互惠互利为原则,把养蚕农户的经济效益与蚕茧、蚕种的质量和数量挂起钩来。一、实行茧、种挂钩超产奖励的计价办法1988年以前,我场根据省公司的有关规  相似文献   

10.
<正>就目前桑蚕一代杂交种的生产形式而言,90%以上的蚕种场都是采用在原蚕区繁育原蚕,收购种茧回场制造蚕种的形式。因此,如何抓好原蚕区的生产管理,提高种茧质量和公斤茧制种量便成为了种场的工作重心。在此结合我场的经验谈几点体会,供同行参考。1种场在原蚕区生产面临的问题1.1养蚕劳动力紧缺,技术措施贯彻落实困难  相似文献   

11.
<正>蚕种这一特殊商品要参与市场竞争,其生产单位必须具备良好的信誉质量保证,力创名牌蚕种,质量是销售通道上的首要因素.目前,许多蚕种场在农村原蚕区繁育一代杂交种,所生产蚕种的质量颇有差异,其中有蚕品种、桑田管理、饲育水平、重视程度等的区别.笔者认为,提高农村原蚕区蚕种质量尚有许多潜力可挖.现结合近几年在农村原蚕区的制种经验,在挖掘制种和管理潜能方面谈些体会.  相似文献   

12.
为了节约成本、提质增效,绝大多数蚕种场均是采取在原蚕基地饲养原蚕、收购种茧回场制种的形式生产桑蚕一代杂交种。原蚕区种茧生产,桑园这个基础条件不仅直接影响养蚕成绩,而且对后期的种茧质量、制种成绩、蚕种质量都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3.
<正> 无锡县锡东、锡北、西漳蚕种场、浒墅关蚕种场分别在我县10个乡(镇)、20个村内饲养原蚕,每年全县原蚕饲养量在21000克左右,制种23万张左右。为了提高蚕种的产量和质量,提高各蚕种场的经济效益,我们从1990年起在抓好原蚕区工作管理的同时,着重探讨了如何提高农村原蚕生产水平的途径。一、领导重视,强化管理为了提高农村原蚕生产水平,必须改变过去由种场单一管理的办法,实行分级管理,并积极争取县级领导的重视。由于近3年来原蚕饲养量占整个丝茧饲养量8%,自省向地方实行创汇任务双向承包后,饲养原蚕与地方利益有冲突,但县政府从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蚕种场生产能力出发,支持各蚕  相似文献   

14.
推行原蚕区收茧制种,我省始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据资料记载,仅1980年新建七个国营和三十个乡办蚕种场.均属原蚕区种场,这些种场除个别有土地栽桑利用自有桑园养蚕制种外,绝大部份无专用桑园,依靠原蚕区养原蚕收茧制种.这种型式的种场,是投资少、见效快,从生产速度和数量上看,解决了急需,从质量上看,差距大.特别是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原蚕生产由集体变为家庭经营,桑树零星分散,多以“四边桑”养原蚕.不仅给蚕种场技术指导带来了困难,而且生产条件越来越差,户与户之间差异大,不利于消毒防  相似文献   

15.
<正>以原蚕区种茧生产为依托,生产繁育一代杂交种是现有蚕种场普通种生产的主要途径。凉山州蚕种场年生产普通种40多万张,全部来自于农村原蚕区收茧制种。从目前蚕种的生产状况看,原蚕区的种茧生产水平,完全决定了蚕种生产的质量高低和经营效益。当前,在农村蚕桑经营体制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蚕种生产经营者必须考虑面对蚕茧市场的变化,从  相似文献   

16.
卢德 《广西蚕业》2002,39(3):21-22
在原蚕点养蚕 ,收购种茧回本站制种 ,这是我站历年来采取的办法 ,由于过去对原蚕点的管理措施和养蚕技术要求不一 ,收购回来的种茧质量有好有坏 ,以致我们制出的蚕种的质量也参差不齐 ,很难保证蚕种的质量。针对这一问题 ,本科室制定出一系列规范原蚕点种桑养蚕的技术措施 ,来确保原蚕点蚕农养蚕获得高质量的蚕茧。实践证明 ,通过规范原蚕点的管理和统一技术措施 ,我科室今年制的蚕种产量和质量比过去明显的提高 ,请看表 1原蚕点实施规范前和规范后管理 ,蚕种生产成绩的对比。表 1 规范原蚕点管理前后的蚕茧及蚕种质量年份 张原种收茧量(公…  相似文献   

17.
韦伟 《广西蚕业》1998,35(4):29-30
利用原蚕点饲养原蚕,收购种茧来制种,这是许多种场普遍采用的办法,这对于解决种场土地紧张,减轻投资压力有很大的帮助,但原蚕点情况复杂.养蚕技术水平不一,防病措施难以落实,蚕造不稳定等等,给种场的生产经营造成一定的影响。蚕种生产是集种桑、养蚕、制种等多环节的系统工程.它投入高,风险大,  相似文献   

18.
1.1养好原蚕。生产优质种茧是提高蚕种产量和质量的基础。蚕种场、站要有计划地安排好原蚕饲育,按照蓖麻蚕的饲育技术要求养好原蚕。目前我区采用南一、白黄杂交一代原种蚕混区自交制种和蚕种场、站在农村建立原蚕区,养原蚕、收种茧回站制种的繁育形式。  相似文献   

19.
王琦  何安蓉 《蚕学通讯》2006,26(4):42-44
每公斤种茧制合格蚕种的数量直接影响到生产成本,提高公斤茧制种量是蚕种场增加经济效益的最佳途径之一。目前,蚕种场主要依靠农村原蚕区生产种茧,蚕种场收购种茧制种。理论上,有了优质、高产的种茧就应该生产出优质、高产的蚕种。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同一品种、同一季  相似文献   

20.
原蚕饲育区微粒子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原蚕饲育区(包括国营原蚕区种场、村办场、场带队,下同),为我省发展蚕种生产、满足农村不断增长的蚕种需要,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据统计,仅1990年春期我省原蚕饲育区就生产了蚕种273万盒,占全省生产量的73.6%。可见原蚕饲育区,为克服国家财政困难、缓解我省蚕种供需矛盾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