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3个不育胞质型恢复系及同核异质的3个可育胞质型恢复系为试验材料,在高温胁迫条件下,对花药散粉情况和最终籽棉产量进行调查和统计,比较分析在高温胁迫下不同胞质背景对恢复系自身花药散粉情况和籽棉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温胁迫下,6个恢复系材料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少粉现象,可育胞质型恢复系多粉花率及籽棉产量均显著高于不育胞质型恢复系。可育胞质型恢复系比不育胞质型恢复系具有更强的耐高温性。  相似文献   

2.
研究棉花品种产量与相关性状的关系及演变规律,为棉花育种和生产提供借鉴。统计了2011―2020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50个黄河流域春棉品种在区域试验中的产量及其相关性状表现,并对其演变情况和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棉花品种株高、籽指和平均籽棉单产呈逐年上升趋势,年均分别增长0.13 cm、0.12 g和63.17 kg·hm-2。相关分析表明,衣分、株高、第一果枝节位、单株结铃数、铃重、生育期和籽指均与籽棉单产呈正相关,其中单株结铃数、铃重和籽指与籽棉单产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衣分、单株结铃数、铃重和籽指对籽棉单产均具有直接的正向效应,对籽棉单产的直接贡献表现为单株结铃数>籽指>衣分>铃重,衣分和铃重的直接作用系数较小;生育期通过株高对籽棉单产产生的间接负向效应最大。综合分析认为,此阶段黄河流域春棉品种籽棉单产提高的关键因素是籽指,单株结铃数的提高是棉花品种改良的重要方向。针对棉花的生育习性和黄河流域棉区环境条件,选育衣分40%左右、株高100 cm左右、第一果枝节位7左右、单株结铃18个左右、铃重6 g左右、生育期119 d左右...  相似文献   

3.
为寻求影响籽棉产量的关键气象因子,建立二者之间的回归模型,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了2010―2020年同一施肥条件下棉花籽棉产量与4―10月主要气候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影响籽棉产量的最重要气候因子是4―10月日照时间,关联度为0.430 7;其次是≥15 ℃积温,关联度为0.386 4;再次是≥20 ℃积温,关联度为0.348 3。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4―10月≥10 ℃积温、日照时间、降水量是影响籽棉产量的正效应气候因子。6―8月产量形成关键期的15个气候因子中,6月降水量、7月≥10 ℃积温、8月日照时间对籽棉产量的影响均为正效应,而8月≥20 ℃积温为负效应因子。  相似文献   

4.
为了稳定棉花生产发展,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丰利镇2013年继续承担了江苏省棉花“万亩”高产创建工作,在大灾之年,获得了核心示范点的籽棉产量比2012年提高1.2%-4.4%,全镇平均籽棉产量也达到了3924kg/hm^2,棉花产值比2012年增加4020元/hm^2,效益增加2224.5元/hm^2。同时总结了“主动抗灾应变技术”等项目实施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5.
连续探索亩产500公斤籽棉的超高产攻关栽培,历经九年初获成效。由郑县科委郊县棉办、郊县农业局联合验收测定的岱山农技站l.8亩"徐抗86"超高产示范田,创亩产籽棉4F)7.4公斤新记录,初圆500公斤籽棉梦。现就其攻关示范田的基本构素及其攻关技术作如下简述:l亩产500公斤籽棉的基本挪l,l生物基础攻关示范田行距112cm,株距18.scm(实收跨距仅.OCC),大行窄把《距)比1:0.17;每亩f'生论密度3263株,实收3129。7株,缺株率《.0州;其中双株棉4:j9株/亩(双殊不计算为单株),从株率IZ(E%;每亩保留公枝数123个,人实收株数…  相似文献   

6.
翟雪玲 《中国棉花》2023,(12):53-54
总结了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2023年10月全国棉花监测结果。其中,2023年监测覆盖的棉花播种面积、棉花总产同比分别下降4.1%、1.9%,籽棉平均价格(每千克8.0元)环比下降1.2%,籽棉销售比例高于2022年同期,采棉雇工价格同比上涨。  相似文献   

7.
低酚棉品种间杂种一代的皮棉产量、籽棉产量、单株结铃数、籽棉/铃壳、霜前花率、2.5%纤维长度、比强度和棉籽品质各性状存在较为显著的杂种优势。其它性也有不同程度的杂种优势。杂种二代的各性状虽表现为近交衰退,但多数产量,纤维品质性状的近交衰嫁率不显著,其中,籽棉产量,2.5%纤维长度和比强度的平均中亲优势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准,且种仁率和种仁蛋白质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8.
统收式采棉机作业质量受限于机采籽棉预处理装置清理效率。本研究着力开展对机采籽棉预处理清理作业单元的结构参数及运行参数组合优化。考察4个因子锯齿间距A、锯齿辊直径B、锯齿辊转速C、排杂棒间距D的影响,2个试验指标为损失率X、含杂率Y。采棉机作业时采用三级串联的清理单元,后一级都能够对前一级清理单元的籽棉损失再次回收。因此,以单独一级清理作业单元为研究对象时,以籽棉含杂率为主,籽棉的损失率为辅的目标参数,选择含杂率权重分配为70%,损失率权重分配为30%。试验设计为2、4混合水平正交重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最优组合为A=38 mm,B=340 mm,C=280 r·min-1,D=20 mm,综合评分为96.5。  相似文献   

9.
籽棉检验不仅关系到棉农生产的合理收益,关系到纺织成品和纺织成本,而且还关系到工农联盟的团结和巩固,因此籽棉检验,是极重要的工作,只有深入的研究,合理的检验,才能保证检验籽棉的品级、长度、水分、杂质、衣分等得到正确的结果。棉检工作是产地检验重于销地,籽棉检验重于皮棉检验。因此籽棉检验的方法须细致,简便并易于执行。  相似文献   

10.
针对采棉机籽棉采收或预处理过程中,机械力过大对棉花纤维拉伸导致单粒籽棉率较高的问题,利用万能试验机对籽棉拉伸特性进行试验研究及分析。试验表明:在拉伸过程中单粒籽棉上的纤维断裂出现情况较少,多为籽棉间相互缠绕的纤维随拉伸发生分离,且籽棉间纤维分离力小于籽棉纤维断裂力;拉伸曲线表明,随着棉纤维拉伸长度的增大,拉力先是快速增大,当拉力达到最大值附近时,表现为基本稳定状态,随后快速减少,直至拉力消失;籽棉间纤维平均分离力随加载速率的增加而线性增加(R2=0.978 8)。研究结果可为棉花收获装备采收及预处理部件、工作参数优化和相关仿真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Summary The leaf index was calculated using four different methods; namely, a. average index from 5 plants based only on 4th leaf from the top: b. average index of all the leaves of one plant; c. average index of 20 randomly selected leaves in a culture; d. average index of all the leaver of 5 plants of a cultu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four mthods were observed in the study. The method based only on 4th leaf from the top of the plant is recommended for calculating the leaf index in a potato crop. This method can be used very easily and conveniently in less time giving equivalent efficiency when compared with the other three methods.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通过对良种茶苗成本构成因子的分析看出。穗条,心土和苗圃管理是构成茶苗成本高的主要因素;667m^2插短穗25万株和铺地膜代替心土可降低茶苗成本,提高茶树良种繁育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