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光身杂交稻选育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利用美国光身稻种质资源,培育出野败型三系光身杂交稻配套亲本光香A、B和光身R及光身光温敏核不育系光S,并用其配组率先育成一批三系光身杂交稻组合,如光香优德87、光香优602、光香优613等;还选配出一批非光身的优质高产三系杂交稻新组合如光香优7号、光香优13和光香优6号以及两系杂交稻组合光两优113和光两优193等.光身杂交稻及其配套亲本的选育成功,将进一步促进水稻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可望实现我国杂交稻育种在米质、产量、抗性和适应性方面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2.
野败型"三系"光身杂交稻选育初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美国光身稻种质资源可以创造“三系”光身杂交稻新的种质资源 ,以遗传改良和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的方法 ,采用复交选育、回交改良 ,系谱选择保持系、选育不育系的技术路线 ,我们率先培育出野败型“三系”光身杂交稻配套亲本光香A、光香B、光香R,并选育出具有光身稻特性、中国水稻品种的适应性和配合力、国际水稻所品种的株叶型 ,即“三合一”的优质高产“三系”光身杂交早稻光香优德87和光叶与非光叶籼爪交“三系”超泰米优质早稻光香优菲7号、光香优D13等亮点组合。“三系”光身杂交稻选育成功具有四大创新点 ,有望使我国杂交水稻育种技术迈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3.
优质两系杂交早稻新组合金两优289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选用性状互补的2个光温敏核不育系8-1S和香125S杂交,通过系谱选择与花药培养相结合的方法育成优质低温敏两用核不育系金山S-2。利用该不育系与早恢89配组育成两系杂交早稻新组合金两优289,该组合具有产量高、米质较优、综合性状好等特点。2003—2004年参加福建省优质早稻区试,2 a平均产量达7.14 t/hm2,比对照佳禾早占增产13.62%,达极显著水平。该组合于2005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4.
《杂交水稻》2019,(4):72-75
Y两优3088是广东海洋大学、广东天弘种业有限公司利用自育的抗稻瘟病优质香稻恢复系弘恢3088与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选育的优良光温敏核不育系Y58S配组育成的籼型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高产稳产、米质优良、饭味香浓、抗稻瘟病、适应性广等特点,2014、2017年分别通过广东省和海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5.
《杂交水稻》2016,(4):10-12
川香优156是用引进的优质不育系川香29A与自育恢复系R156配组育成的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2012—2013年参加河南省南部稻区中籼稻区域试验,平均产量8.68 t/hm2,比对照Ⅱ优838增产5.7%;稻米品质达国标《优质稻谷》3级标准;中抗稻瘟病,抗纹枯病,对白叶枯病抗性为感—中抗。2015年8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河南南部稻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中国近25年来育成杂交籼稻组合的米质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我国近25年来育成的杂交籼稻组合的米质状况和未来品质改良重点,分析了我国自1984年以来育成的4495份杂交籼稻组合的10项米质指标及其优质达标率。结果表明,检测的4495份杂交籼稻材料10项米质性状的优质达标率为34.2%~98.1%,平均78.5%。5项主要米质指标(整精米率、垩白度、透明度、直链淀粉含量和质量指数)全部达到优质标准的材料占29.9%。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和2001-2008年3个不同时期育成的杂交籼稻组合10项米质性状的平均优质达标率分别为64.2%、71.1%和81.4%,质量指数优质达标率分别为84.5%、86.4%和88.5%。2001-2008年期间育成的杂交籼稻材料5项主要米质指标全部达到优质标准的占32.9%,比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分别高18.0和11.9个百分点,表明2001-2008年育成的杂交籼稻组合的米质总体优于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育成的组合。博优、中优和培优系列组合的米质较好。分析同时指出,我国杂交籼稻组合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的优质达标率较低,仅34.2%和55.1%,是未来杂交籼稻米质改良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优质杂交早稻香两优68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21,自引:9,他引:12  
尹华奇  尹华觉 《杂交水稻》1998,13(3):6-7,26
通过选用优质,早熟两用核不育系香125S与早籼品系D68配组而育成的香两优68,是一个高产,优质的两系杂交早稻组合,1988年2月通过湖南品种审定,填补了我国优质杂交早稻的空白,在长江流域作早稻种植,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宜香3724是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宜香1A与自育恢复系绵恢3724配组育成的优质香型中籼迟熟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生育期适中,产量高,抗病力强,适应性广,米质达国标优质稻谷3级标准,米饭香味浓郁,在2005年四川省农业厅举办的第4届“稻香杯”优质米评选中获1等奖。2005年4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川审稻2005014)。  相似文献   

9.
优质抗稻瘟病水稻恢复系成恢177的选育与利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成恢177系四川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用籼型恢复系绵恢502与美国光身稻Lemont杂交,后代通过花药培养和病圃稻瘟病抗性鉴定选育而成的优质、抗稻瘟病、高配合力、强恢复力水稻恢复系。成恢177已配组出川香优2号、冈优177、中优177和D优177等4个组合通过国家或省级品种审定,也作为稻瘟病抗性资源在杂交水稻育种中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适合衡阳气候条件的优质高产水稻品种,2021年在衡阳县西渡镇梅花村,收集了万丰优818等10个部标优质二级杂交中稻品种和南晶香占等2个部标优质二级以上常规稻品种,进行品种筛选试验。通过调查对比各个品种的生育期、产量及构成,再结合各个品种的米质检测结果和灌浆结实期的日平均温度,得出以下结论:(1)参试的12个优质中稻品种中,晶两优1468、万丰优818、Y两优1577和臻两优5437产量分别为10.50、10.66、10.52、10.55 t/hm2;(2)优质中稻产量与有效穗数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结实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千粒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3)晶两优1468、华浙优261、南晶香占、19香4个品种在灌浆期高温条件下米质达到部标优质二级标准;万丰优818、Y两优1577、臻两优5438这3个优质中稻品种米质形成关键期更易受高温影响,主要影响指标为碱消值和垩白粒率。  相似文献   

11.
Ⅱ优沈98是福建省三明市种子站和福建省尤溪县活水种子有限公司合作育成的高产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在将乐作中稻和烟后稻种植表现出高产、米质较优、抗病能力强、适应性强等特点。介绍了该组合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川优1611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用优质不育系川106A与优质抗病恢复系泸恢1611配组育成的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2019—2020年参加四川省水稻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其米质达农业行业《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2级,于2021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3.
光叶型优质水稻不育系光叶A的选育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光叶A是湖南隆平高科农平种业有限公司用金23B×光叶型美国稻品种的F2代作母本与香5B复交,再与金23A成对测交引入野败型细胞质而育成的光叶型三系水稻不育系,表现不育性稳定,异交习性好,配合力较强,穗多粒多,叶片和谷壳表面光滑无毛,米质优,12项米质指标均达部颁优质食用稻米标准,2006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4.
香两优68的示范表现及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两优68(原名香125S/D68)是一个集优质、高产、多抗、中熟于一体的两系杂交早稻新组合。该组合1996年开始在临澧县试种示范,以其突出的丰产性、理想的熟期、较强的抗逆性和优良的米质深受农民的欢迎。1 产量表现及主要特征特性1997~1998年,香两优68在“国家水稻工程”优质食用稻品比筛选和试种示范中,单产达74505~88980kg/hm2,比同熟期的湘早籼13号增产92%~156%。1998年在16个参试品种(组合)中,单产77805kg/hm2,日产量714kg/hm2,…  相似文献   

15.
新两优6380系南京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用自育恢复系D208与光温敏核不育系03S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中籼稻新组合,2007年1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该组合高产稳产,在2004—2006年江苏和国家中籼区试中,产量均居参试组合第1位,比对照极显著增产;耐纹枯病、抗褐飞虱,对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抗性较强,综合抗性突出;米质优良,达国标优质稻谷3级标准;适应性广,适宜在长江中下游稻区中上等肥水条件下作中稻种植。  相似文献   

16.
2011年将乐县引进优质杂交水稻新品种泸香658作烟后稻试验种植,表现适应性较强、产量高、米质优。总结了泸香658在将乐县试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川优673在尤溪县作烟后稻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优673是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利用引进的优质不育系川香29A与自育强恢复系福恢673杂交配组育成的三系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2009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具有穗大粒多,结实率高,产量高,米质好,适应性广,综合抗性较强等优点.介绍了川优673在尤溪县作烟后稻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中国稻米》2006,(5):30-30
日前,在福州市闽侯县甘蔗镇青岐的福建省水稻新品种选育及示范基地闽侯基地,举办了首次光身杂交稻观摩会。据悉,我国现有杂交水稻均为非光身型(其稻叶与内外颖壳有茸毛),适应不了机械化和西方发达国家农业工人对光身稻操作的要求,而且由于米质较差,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对优质米的需求,制约了我国杂交水稻技术在国内外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香型优质两系杂交水稻黔香优2000的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温敏型两用核不育系360S与自育优质抗病恢复系Uni2000配组,育成香型优质多抗杂交水稻新组合黔香优2000.经2002-2003年贵州省杂交水稻区试鉴定和在不同生态区进行生产试验,黔香优2000平均产量分别为7 955.55和7 319.25 kg/hm2,与高产对照相当,且米质优,12项指标均达部颁优质米标准二级以上,其中9项指标达部颁优质米标准一级.稻瘟病接种和自然鉴定结果表明,该组合抗稻瘟病.抗寒性亦强于对照.黔香优2000于2004年4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可在贵州省中高海拔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20.
中国杂交粳稻的米质及优质达标率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根据NY/T 593-2002《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分析了中国近8 a(1998—2005)育成的267份杂交粳稻的米质及其达标率。结果表明,杂交粳稻的米质整体较优,各项米质指标的平均值,除垩白米率接近优质3级外,其它全部达到或超过优质3级标准。优质达标率在75%以上的米质指标有糙米率、精米率、透明度、糊化温度、胶稠度、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整精米率等8项,其中前6项的优质达标率在90%以上。全部10项米质指标均达到优质的组合数占测定总组合数的45.4%。在地域上,北方稻区杂交粳稻的垩白粒率、垩白度的平均值低于南方稻区杂交粳稻。与常规粳稻比较,杂交粳稻各项米质指标的平均值除垩白米率高7个百分点外,其它9项米质指标基本相同。改良垩白性状仍然是杂交粳稻育种的主要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