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杉木种子园果实主要害虫发生为害及林间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3—2015年,对韶关市曲江区小坑林场和乐昌市龙山林场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种子园果实害虫进行了调查,初步查明,对杉木球果危害较大的害虫主要有杉木球果织蛾(Macrobathra flavidus)、杉木球果麦蛾(Dichomeris bimaculatus)、球果螟(Dirryctria sp.)、小绿叶蝉(Jacobiasca formosana)、乌毛盲蝽(Cheilocapsus sp.),其中小绿叶蝉和乌毛盲蝽为首次危害杉木球果记录。球果受害率在3—10月呈递增趋势,龙山林场球果9月、10月受害率分别为38.6%和37.4%,小坑林场分别为32.1%和35.7%。5%氯虫苯甲酰胺SC、40%氯虫·噻虫嗪AS、22%噻虫·高氯氟SC、8 000 IU/mL苏云金杆菌SC、25%灭幼脲III号SC第2次药后15 d的防治效果均达到60%以上,均为防治杉木球果害虫的有效药剂,以氯虫苯甲酰胺94.9%的总体防效最好,建议在生产中交替使用这5种杀虫剂。  相似文献   

2.
浙江庆元杉木种子园产量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浙江省庆元县庆元林场杉木种子园13a种子产量系列和影响杉木种子园产量的生物因(X1~X3)、气象因子(X6~X14)及产地因子(X4~X5)等资料为依据,在应用回归分析方法筛选构成影响产量主导因子的基础上,分别研建了杉木种子园产量的多元线性模型:杉木种子园年度单位面积种子平均产量Y1=60.04746+0.00167X7(年降水量)-0.11695X8.9(开花期低温指数)-0.01579X10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发现的杉木种实害虫-杉木球果瘿蚊,它对杉木种子产量和质量影响很大。虫果和健果比较鲜重损失36.6%,出籽率损失34.9%,发芽势损失38.6%,千粒重损失14.4%,引起损失的主要原因是瘿蚊幼虫危害果鳞后引起果鳞畸形生长,阻碍种子的发育。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竹口1.2、庆元39、洋口39、洋口9四个杉木无性系的病果率与虫果率之间的相关关系。并指出洋口39的病果率和虫果率均较高,与其余3个无性系有显著差弄,建议若无特殊需要在建立新种子园时应避免引进。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杉木种子园球果种子害虫调查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2—1993年对福建省7个良种基地进行杉木种子园种实害虫调查。结果表明,杉木球果麦蛾及杉木扁长蝽是危害杉木球果的主要害虫;平均变色、虫害果率分别为27.7%、46.7%。  相似文献   

6.
在山地红枣低产园,搞好地下管理;冬夏修剪;喷施肥水激素;实行病虫害综合防治的配套技术措施,可明显促进树体营养生长,使枣果单果重增加。有虫果率大幅度降低。在此项管理技术推广区,产量普遍增加139%;无虫果率达95%。  相似文献   

7.
山地红枣低产园改造配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山地红枣低产园,搞好地下管理;冬夏修剪;喷施肥水激素;实行病虫害综合防治的配套技术措施.可明显促进树体营养生长,使枣果单果重增加。有虫果率大幅度降低。在此项管理技术推广区,产量普遍增加139%;无虫果率达95%。  相似文献   

8.
柿树蚧虫及其防治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经调查,在石家庄市郊区柿园蚧虫有6种:柿绒蚧、柿真棉蚧、日本龟蜡蚧、角蜡蚧、草履蚧、桃树木坚蚧,其中前两者为优势种,柿真棉蚧为国内新纪录。其发生特点是数种混合发生,但以一种为主。对柿树物候和主要蚧虫的生活史观察表明:蚧虫的发生与柿树物候期有一定相关性,从而确定了灭虫的最有效时间是:柿绒蚧在柿树结果后、果膨大前(6月10日前后);柿真棉蚧在柿果膨大前后(6月中旬);日本龟蜡蚧在果膨大以后(6月下旬);草履蚧在柿树芽萌动时期(3月上旬)。控制柿树蚧虫的危害,仍应以化防为主,保护利用天敌为辅。用久效磷或氧乐果喷雾防治,虫口减退率在94%以上,辅之以久效磷涂梢,防效可达100%。  相似文献   

9.
油松毛虫不同虫态种群空间格局及抽样技术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988~2008年的20 a间,以油松毛虫卵(块)、越冬幼虫、5龄幼虫和蛹种群为对象,系统研究了不同虫态(期)种群的静态格局、动态格局、立体格局、多维格局、格局纹理、抽样方法、资料代换方法、密度简易估计方法等,解决了关键技术难题,在全面总结国内外研究进展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一系列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相似文献   

10.
据1983~1993年吉林省各地区森林火灾资料计算出森林火灾发生率(Y1)、受害率(Y2)、控制率(Y3)、燃烧率(Y4);同期的森林覆被率(X1)、湿润系数(X2)、人口密度(X3)、单位了望台控制面积(X4)等为制约因素,经相关和回归计算建立了适合各地使用的多元回归预测预报方程;此方程是以X1,X2,X4为自变量,以发生率Y1为应变量的三元二次方程:Y=A0+A1X21+A2X22+A3X24+A4X1X2+A5X1X4+A6X2X4+A7X1+A8X2+A9X4其模拟值与实际值误差很小,是一个较理想的林火发生率的预测预报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1.
杉木与南酸枣混交造林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28年生不同混交方法和混交比例营造的杉木与南酸枣混交林(以杉木纯林为对照)的生长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相同立地因子和相同经营措施条件下,以带状混交的生长量最大,块状混交次之,株间混交最小;混交比例以杉木∶南酸枣=7∶3的生长量最大,杉木∶南酸枣=8∶2次之,杉木纯林最小。  相似文献   

12.
杉木+黄山木兰混交林生物量分配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调查杉木+黄山木兰混交林及杉木纯林(对照)生长量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杉木+黄山木兰混交林及杉木纯林地上部分各器官及各径级根生物量分配格局。研究结果表明:杉木+黄山木兰混交林中杉木的生长及林分总生物量的积累均优于杉木纯林。从生物量分配上看,杉木+黄山木兰混交林中杉木及纯林中杉木其地上部分各器官的分配均表现为树干>叶>枝,但混交林中杉木叶和干分配率略大于纯林,而枝分配率略低于纯林;混交林中杉木粗根、大根及中根生物量均大于杉木纯林,小根及细根生物量则小于杉木纯林。  相似文献   

13.
选择巨尾桉、马尾松、木荷分别与杉木进行混交造林,以杉木纯林作对照,对造林4年后的生长数据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杉木+巨尾桉混交中杉木的树高和蓄积量显著高于其他模式,巨尾桉的生长和蓄积量也显著高于其他混交树种,林分总蓄积量显著大于其他模式,可见,巨尾桉对杉木的树高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提高了林分蓄积量和林地生长率。  相似文献   

14.
以湖北省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选择166块具有代表性的杉木人工林标准地,并测定样地的常规立地因子。利用数量化理论Ⅰ的方法建立了杉木优势高与立地因子之间的关系模型,对研究区杉木人工林进行立地类型划分及立地质量评价。结果表明,所选择的5个立地因子与优势高数量化拟合的复相关系数为0.639;海拔、腐殖层厚度和坡位这3个立地因子对优势高的贡献率达84.99%,且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采用海拔、腐殖层厚度和坡位3个因子构建研究区杉木人工林立地类型,共划分为22类;按照优、良、中、差4个评价等级对166块样地所属的立地类型进行立地质量评价,得出湖北省杉木人工林在中海拔、土壤湿润、土壤养分含量较高的立地条件下生产力较高,研究区立地质量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云南保山地区农村用杉木为主的用材林树种与农作物间作的造林方式对村社林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并能够长期、稳定地发挥着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其主要间作模式有杉木+ 农作物、杉木+ 茶叶+ 农作物。本文在对主要杉木混农组合类型介绍的基础上, 对其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对大京水库集水区杉木林群落进行调查,分析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林分,并研究杉木林群落演替过程的种群组成及群落结构变化,得出大京水库集水区杉木林群落演替的4个特点:1)大京水库集水区杉木林附近保存有常绿阔叶林,为杉木林演替奠定充足的种源;2)首先侵入杉木林地的常绿阔叶树种为日本杜英、黄瑞木和青冈等种类;3)演替树种的侵入通常是从杉木林的林缘和林窗开始;4)杉木林群落演替经过3个阶段,即杉木纯林、杉阔混交林和常绿阔叶林,其群落物种多样性依次升高。  相似文献   

17.
对福建省沙县官庄国有林场10年生杉木纯林,通过间伐人工诱导营建杉木苦竹混交林的林分生产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杉木苦竹混交林林分结构合理,层次明显,呈复层林分。混交林中杉木平均木树干生物量分别是高密度杉木纯林(2500株.hm-2)、低密度杉木纯林(1125株.hm-2)的122.7%、107.9%,净生产量分别是高密度杉木纯林、低密度杉木纯林的122.6%、104.0%;叶对树干的净同化率为5.75 kg.kg-1.a-1,比低密度杉木纯林提高5.7%。混交林中苦竹立竹数6000株.hm-2,现存生物量9.43 t.hm-2,年平均净生产量为1.2 t.hm-2.a-1;8 a间伐竹材和竹笋年平均产量分别达到9.608 t.hm-2和7.587 t.hm-2,取得了一定收益,达到了长短结合,以短养长的目的,是较好的经营模式。人工诱导构建杉木苦竹混交林具有较高生产力。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不同林分径级、树高结构差异,在江西大岗山地区设置样地,选取杉木纯林、马褂木纯林各4块,对样地进行每木检尺,运用SPSS对胸径和树高数据进行处理,对胸径、树高的相关关系进行线性拟合,结果表明:大岗山地区杉木纯林与马褂木纯林胸径、树高分布整体上符合正态分布,假设检验的P值均大于0.05,但曲线陡峭程度杉木纯林(-1.487)大于马褂木纯林(-1.670),曲线偏移程度杉木纯林(0.191)大于马褂木纯林(0.010),树高分布曲线陡峭程度马褂木纯林(2.407)大于杉木纯林(-1.706),曲线偏移程度马褂木纯林(1.134)大于杉木纯林(0.459)。  相似文献   

19.
不同林分类型林下套种草珊瑚生长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6年生、25年生杉木人工林及22年生马尾松人工林林下套种的草珊瑚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林分类型、不同坡位对套种的草珊瑚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林分类型套种的草珊瑚地径和当年抽高均表现为下坡位>中坡位>上坡位;同一林分类型下,不同坡位间草珊瑚地径生长量差异不显著,而当年抽高差异达极显著水平;16年生杉木人工林最有利于草珊瑚地径的生长,其次为25年生杉木人工林;16年生的杉木人工林最有利于草珊瑚的高生长,其次为22年生马尾松人工林。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天然杉木混交林的调查,从中筛选出38个树种,同时收集6种经济植物,共44种,就其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及可行性进行分析,探讨了不同决策目标的杉木立体混交经营模式。运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建立杉木立体混交经营模式选择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