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玉米自交系“合344”的利用研究,证明“合344”对我省中早熟玉米育种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浅析了“合344”的保纯方法,探讨了“合344”在种质改良,创新和拓宽我省玉米种质遗传基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张洪权 《农学学报》2015,5(10):27-32
为了全面了解黑龙江省早熟玉米自交系间遗传关系,并合理准确地划分杂种优势群和构建杂种优势模式。通过采用黑龙江省5 个主要早熟玉米优良自交系按双列杂交设计,研究配合力的结果表明:5 个自交系以及配制的组合在7 个农艺性状上都存在极显著差异。杂交组合遗传参数分析:在超亲优势率上,以合344 为母本的杂交组合的穗粗性状的超亲优势率均为正值,表现出较强的杂种优势,在中亲优势率上,以合344 为母本的组合的优势率为正值,通过分析表明合344 同其他类群自交系之间均表现出较高配合力。其中合344×扎461 与合344×南5 组合的单株产量的中亲优势率均超过10%,增产效果明显。黑龙江早熟玉米杂种优势模式,Lancaster类群×塘四平头类群杂优模式:Lancaster类群×Reid类群杂优模式,Lancaster类群×外杂选类群杂优模式。其结果对黑龙江省早熟玉米有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  相似文献   

3.
早熟优良玉米自交系新自224-1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玉米自交系新自224-1是新疆农科院粮作所以引自前南斯拉夫的自交系间杂交种CM109×ZPL2-1-8(为选系改良目的而组配的杂交种)为基础材料,按系谱法从F2分离群体中,经连续自交7代,育成的早熟玉米优良自交系.通过育种实践,该自交系表现抗性强、耐旱、配合力高.由于该自交系遗传基础好,用它组配的杂交种在生产中表现出较高的丰产性和很强的适应性,利用该系为父本杂交选育出早熟玉米品种新玉13号,于2003年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4.
针对合344高温短日照条件下容易返祖、制种产量低、早衰等缺点,研究利用(3081×合344)×Mo17(回交2代)自交5代,选育成优良骨干自交系合选18。合选18保持了合344相同的生育期(生育日数115d左右)与广适性,增加了穗长(18cm)、穗粗(4.2)和百粒重(32g)。利用合选18作为亲本选育出玉米新品种合玉23。  相似文献   

5.
针对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玉米单产水平低,抗病性差,适应性不强,品种单一的现状,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利用地方系冬96×丹340(晚熟、抗病、广适、高配合力自交系)选育出优良骨干玉米自交系合选19。利用合选19作为亲本成功选育出高产稳产抗病适应性广的玉米新杂交种合玉23,3a累计推广13.56万hm2。增产商品玉米22.12万t,增加经济效益4.42亿元。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秦巴山区地方玉米品种的主要类型和优缺点,农家玉米自交系及杂交种的选育,外地优良自交系的引进和应用,分析了秦巴山区玉米地方种质改良利用及其成效等内容。  相似文献   

7.
玉米适应性强、单产高、增产潜力大,是世界上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随着杂交玉米的大力推广,玉米单产水平不断提高,粮食总产逐年上升,杂交玉米在发展粮食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而杂交玉米的选育关键在于自交系的选育。合344是用黑龙江省地方品种五常白头霜选育出的一环系五霜为母本,  相似文献   

8.
鲁原92是利用辐照技术与常规技术相结合选育出的优良玉米自交系,该自交系具有配合力高、抗病、抗旱性好等特点。目前直接或间接利用鲁原92共选育出19个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达520万hm2。  相似文献   

9.
利用外引种质,采用F1复合双交,是一个简便、快速、有效的选育玉米自交系的方法。利用这种方法成功地选育出了早熟优良玉米自交系同303。再利用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玉米自交系长453作母本、同303作父本,育成高产大穗型早熟玉米杂交种同单36号,突破了现有4大血缘的局限,以金皇后血缘材料和美国先锋血缘材料进行杂交,建立了金皇后×P群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
以98份极早熟玉米自交系为试验材料,通过低温发芽、芽期低温胁迫、苗期低温胁迫和相对电导率的测定,最终筛选出2个玉米抗冷自交系,为选育极早熟抗冷玉米品种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1.
01A3是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优良玉米自交系,具有配合力高、农艺性状好、结实性好、中早熟的特性。以01A3为基础材料选育了一系列衍生系,利用01A3和姊妹系A01、新6及其衍生系选育了较多的优良玉米杂交种。01A3也存在缺陷,可对其改良再利用。  相似文献   

12.
早48既是一个玉米自交系,又是一个优良的种质资源。该自交系株型紧凑,耐密植,矮秆,穗位低,茎秆坚韧,品质优良,配合力高,抗倒伏性强,遗传性稳定,抗逆性强,适应范围广。早48自育成以来,先后有多个育种单位直接利用其组配的玉米杂交组合通过国家和省级审定及认定推广的玉米品种有7个,利用早48作中间材料改良选育出稳定及配合力高的新自交系20余个;直接利用早48组配的玉米品种强盛31号为山西省第一个玉米国审品种,于2005年获山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早48的成功育成,拓宽了我国玉米种质基因库,推动了我国玉米育种和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早熟玉米杂交种“源玉3”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熟玉米品种“源玉3”是以自交系“合344”为母本,“红玉米”为父本杂交选育的杂交种,于2009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出苗至成熟113 d,与“牡单9”相似,需≥10 C积温2 100℃,适宜在吉林省东部、东南部、黑龙江省与内蒙古自治区等早熟区种植,种植密度一般6万株/hm2保苗为宜.制种时父母本同期播种,种植比例为1∶6.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单隐性基因控制的特用玉米自交系的选育方法。主要是利用现有特用玉米种质资源直接选育、利用群体改良和利用优良杂交种进行多代自交选育;还可以利用优良普通玉米自交系进行回交转育,可采用回交、自交交替进行,回交、自交同时进行,回交、测交同时进行,两次授粉法等选育特用玉米自交系。  相似文献   

15.
贵州玉米自交系杂交种的选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贵州省审定的137个玉米杂交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贵州省早期玉米杂交种的选育主要是直接从地方品种中分离自交系和从北方引进温带玉米自交系组配杂交种。20世纪90年代后期加强了从引进的热带玉米群体中分离自交系。“十五”以来,加快了地方种质、热带种质和温带种质的相互改良和自交系选育,组配并审定了更多的优良玉米杂交种用于玉米生产。此外,就下一步贵州玉米种质的扩增、改良和创新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以增强品种适应性为主线,围绕改良Reid与黄改系的杂优模式。采用“高、大、严”的育种思路,创制出优良玉米自交系Y516和浚59,同时组配出抗逆性好、产量高、适应性强的玉米新品种永优1593,2019年通过国家审定。通过分析该品种的亲本来源、选育方式及品种表现等,提出利用遗传基础丰富的P群种质改良温带种质,利用国内核心种质改良驯化国外种质,同时运用现代生物育种技术以提升种质创新精准性,最终实现品种选育的高效模式。  相似文献   

17.
4个热带玉米群体在温带的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4个热带玉米群体与4个温带玉米骨干自交系,按NC-Ⅱ设计组配成杂交种,通过配合力分析,获得了选育优良株型性状和产量性状的强优势组合,进而构建出杂种优势利用模式。对不能形成杂优模式的热带群体,可利用它的优良农艺性状对我国玉米骨干自交系进行个别性状的改良,同时对4个热带群体的利用价值和方法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8.
目前玉米种业的发展到了艰难时刻,育种难度越来越大,怎样才能选出适合市场、适合农户生产的玉米品种,成为了育种人急需解决的问题。根据这种需求情况及黑龙江省早熟春玉米区气候特点,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育种团队通过多年的努力,利用选育的优良自交系进行杂交组配,选育了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机收的品种,并且开展了多年多点的品种比较试验,筛选出具有高产、抗逆、稳定性好,适合机械化生产的玉米品种绥玉38。  相似文献   

19.
特早熟玉米种质改良与耐低温高产杂交种选育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利用来自北寒带玉米的特早熟材料、热带玉米的保绿抗病材料和温带玉米的高配合力材料3种不同地理远缘种质,采用逐步导入法,获得了2个供温带特早熟玉米育种利用的优良基础种质群体,育成了99-5,H02-14等一批优良自交系;利用超低温处理和抗低温灌浆选择方法,创育了在16~17℃低温下灌浆速率高的自交系99-3,H02-86,并选育出极早单2号、极早单13号杂交种,通过审定并应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20.
聊玉系列玉米种的选育方法与发展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培育高产、优质、多抗、中早熟、紧凑、粮饲兼用型玉米杂交种为育种目标和思路,聊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培育出一系列玉米新品种。本文从4个方面阐述了优良玉米自交系的选育途径。提出了多点鉴定,加速育种进程;早代测定,测用结合;高密度育种及选择结实性好、出籽率高的品种4个创新选育方法,最后从6个方面指出了聊玉系列玉米育种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