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重庆市饮用水源地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构建原理及技术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水源地保护和清洁型小流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在分析重庆市水源地水土流失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上,对饮用水源地"三道防线"功能及特征进行了分析,按照"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治理思路,总结出水源地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构建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生态修复、河道综合整治、人居环境整治、生态农业建设和面源污染治理6项建设内容和15个构建技术。提出了饮用水源地水土流失防治技术体系,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思路,并提出应加强水源地植物过滤带建设、水土保持效应监测等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
开展重要水源地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能够涵养水源,减少水土流失,控制面源污染。以重庆市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实施方案为例,阐述了重庆市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模式与管理情况,旨在为同类地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提供借鉴,并为今后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保障。  相似文献   

3.
基于功能的江西省生态清洁小流域分类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在提出生态清洁小流域概念的基础上,根据生态清洁小流域的功能定位和建设目标的差异,明确了江西省生态清洁小流域分类的基本原则,并分别以水源地保护、水土流失治理、人居环境改善、自然景观提升等为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生态清洁小流域三步分类法。据此将生态清洁小流域分为水源保护型、生态农业型、宜居环境型、休闲旅游型等4个类型,并应用三步分类法对江西省完成的11条生态清洁小流域进行了分类,为江西省及南方红壤区生态清洁小流域的分类和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4.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是有效控制水土流失、保护水质和流域内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重要举措。近几年来,陕西省石泉县在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过程中采取围绕水源保护突出溯源治污,注重系统发力做好过程防控,深化治理内涵强化和谐发展,积极创新探索破解运管短板等措施,累计治理点、面源污染面积约25 km2,为"十三五"末建成宜居、宜游、宜业"三宜石泉"提供了有力支撑,但还存在生态清洁治理投资资金短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推广利用难、流域生态指标监测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对探索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新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对推动汉江流域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具有重要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大伙房水源地水质现有污染源,有针对地提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对策,对大伙房水库流域内农田面源污染、畜禽养殖废水、农村生活污水、水土流失等污染源的排放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具体要求,从切实做好综合规划、分区开展水源保护、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构建长效投入机制四个方面提出适合于大伙房水源地生态清洁小流域的建设对策,以期为大伙房水源地水质保护与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6.
我国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工程技术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我国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按照"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的治理思路,总结了生态清洁小流域工程建设技术体系,包括河道综合整治、水土流失生态治理、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生态农业建设和面源污染治理5个方面,阐述了三道防线的具体布局措施,并对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是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手段,是青岛市保护水源、控制水土流失、实现人水和谐的重要途径。基于生态清洁小流域"生态保育修复区、生态工程治理区、生态农业保护区及人居环境保护区"多重防护区理念,进行措施布局,并按照青岛市不同生态类型区进行了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优化配置研究。  相似文献   

8.
密云水库上游的河北省张承两地(张家口、承德)是密云水库重要的供水水源地和生态屏障,其功能定位是"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围绕这个核心定位的密云水库上游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技术体系是:在人类生产、生活活动较少的山地采取封育治理措施进行生态修复;在水土流失严重区搞好小流域综合治理;做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严控化肥农药施用量,防治农业面源污染;通过"清污、清障、清垃圾"和"改水、改厕、改路、改环境"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在河道两侧建设植物保护带。在具体工作中必须坚持以下两条:一是政府牵头,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在全社会广泛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宣传教育,鼓励和支持社会公众参与水源保护的各项活动;二是要进一步探索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措施体系,争取早日形成多目标、多功能、高效益的综合防治体系。  相似文献   

9.
宁都县小布镇钩刀咀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实践与成效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江西省宁都县小布镇钩刀咀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以创建"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清洁小流域建设工程"为目标,对传统的治理模式进行创新,从做好"一溪清水送小布"入手,坚持一个理念(牢固树立"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理念),采用一种模式(按照"护山养水-治坡理水-入村净水-发展宜水"即"四水"新模式进行治理),通过建成三个片区(水源保护区、综合治理区和宜水发展区)、形成三色文化(红色水生态文化、绿色水生态文化、古色水生态文化),构建了五位一体(水源保护合理利用,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河道环境整治修复,村庄人居环境提升,水土保持科普宣传)的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新格局,走出了一条自然和谐的生态景观发展之路。其主要经验是:科学选点,加强领导和部门协作,强化施工管理,强化科研和监测。钩刀咀生态清洁小流域的建设可为类似地区更全面有效地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以及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建设提供重要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大山沟流域地处秦安县南部城郊,流域总面积11.88km2,是县城及周边村镇的重要水源地。经过2006~2008年间的生态清洁型小流域试点工程建设,以水资源保护为中心,以生产发展、生态清洁为目标,按照“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的布局思路,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33km2,累计治理度达到79.2%,林草覆盖率达到44.2%,年均减少地表径流12.1万m3,减少土壤流失6.9万t。文章介绍了大山沟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的主要做法,并提出了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生态清洁小流域是指在传统小流域综合治理基础上,将水资源保护、面源污染防治、农村垃圾及污水处理等结合到一起的一种新型综合治理模式。以西藏自治区达孜县叶巴沟小流域为例,提出了生态清洁小流域应采取"封-治-控"的建设模式,以期为拉萨地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云南省自2006年以来,积极围绕城市重要饮用水水源地、九大高原湖泊等重点区域实施了以水源涵养、水质保护为目标的面源污染防治型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全面总结了云南省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开展过程、主要经验和做法,认真分析了取得的主要成效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下一步更好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北京市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技术措施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小流域治理是北京市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手段,是北京市保护水源、控制水土流失、实现人水和谐的重要途径。基于北京市小流域治理的多年实践经验与现代治理要求,对近年来北京市政府提出的小流域治理理念——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进行了其内涵的界定和建设技术体系的探讨,并以密云水库上游蛇鱼川小流域的综合治理为例,介绍北京地区生态清洁小流域的建设实践。  相似文献   

14.
在杨柳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建设过程中,探索在传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中融入面源污染防治、水资源利用与保护、垃圾及污水处理等生态清洁理念和措施,布设了生态修复、综合治理、清洁农业、生态沟道治理四大措施体系,形成了"净化—绿化—美化—园林化"的治理模式,对推进陕西省的清洁小流域建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响潭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响潭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主要做法,阐述了北京市"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保水源的思路在指导重要水源保护区水土保持工作实践中的重要作用和成效,提出了进一步做好水库上游地区水土保持和水源保护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是实现流域内水土资源有效保护与生态环境可持续维护的重要途径。回顾了陕西省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发展历程;剖析了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存在的问题,如建设实践跟不上理论发展、缺乏系统性、重工程轻自然恢复能力及产业发展不够等;探讨了如何促进理论走向实践,并通过示范试点突破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关键技术,以及如何标准化评价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成效等问题。研究成果对陕西省乃至全国的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可促进小流域治理向更高的层次迈进。  相似文献   

17.
新常态下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其中绿色发展倡导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核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水土保持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在新形势下必须有所创新和发展。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作为在传统小流域综合治理基础上,将水土资源保护、面源污染防治、农村垃圾及污水处理等结合到一起的一种新型综合治理模式,在新形势下应强化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要科学、准确地定义生态清洁小流域,并明确其建设目标;二是要完善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规划内容;三是要做好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基础工作,完善监测手段,建立系统、科学的评价体系;四是要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尤其是要整合各行业的先进技术,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8.
为持续发挥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效益,提高农民收入,北京市自2008年开始探索和实践农民参与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工作模式,构建了农民在"项目前期、工程实施、建后管护"全过程参与的平台。在具体实践中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同时明确管护责任,即通过建立"四权一责"机制来调动农民参与水土流失治理的积极性,克服了以往工程建设中重建设、轻管理的弊端,实现了生态保护和增收致富的双赢。为继续依法推进农民参与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确保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健康可持续发展,应尽快建立一套完善的农民参与生态清洁小流域后期管理的制度,出台管理办法,明确责任主体,建立考核机制,加强监督管理,切实保障农民权益,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9.
密云县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根据密云县自然地理特征、社会经济、水土流失及治理状况,分析了水土保持及水源保护存在的问题,论述了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思路、原则和模式,并结合生态清洁小流域实践,对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管理中的问题等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以水源保护为中心,以大河流域为骨架,以小流域为单元,从水库一级保护区向二三级保护区推进,形成由中心向外扩展的生态保护圈。构成“生态修复防线、生态治理防线和生态保护防线”。达到保持水土、保护水源、改善环境、促进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北京市生态清洁小流域分类分级建设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因自然、经济特征以及生态功能的差异,不同区域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目标和采取的措施会有所不同。在分析北京市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北京市生态清洁小流域分类分级建设的目的和总体思路,并从技术体系研究、分类分级治理、分类保护管理和信息化建设4个方面对北京市生态清洁小流域分类分级建设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