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一、实施内容2019年,滑县花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基地建设项目所在地以滑县瓦岗寨乡为主体,涉及7个村庄,分别是东梦村、梦一村、梦二村、梦三村、梦四村、刘庄村、伦庄村。项目区总建设面积为666.67 hm~2。(一)建立百亩试验区基地试验区设在东梦村,用于优质花生新品种的筛选,花生高质高效生产技术的集成,花生机械化、标准化种植模式等的观察研究。1.花生品种展示田面积为0.67 hm~2,种植13个花生品种,分别为豫花93  相似文献   

2.
随着高油酸花生的广泛种植,河南省已把高油酸花生种植作为重点示范推广项目,河南省焦作市连续2年引进高油酸花生品种且种植情况良好。本文主要介绍高油酸花生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方城县以实施花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基地项目为契机,积极探索和应用花生绿色高质高效集成技术,通过各种技术手段使花生增产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实现了良种良法到田,农机农艺相融合,绿色高质高效兼顾,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俱佳,花生新品种覆盖率和绿色高质高效新技术集成应用率均达到90%以上,测土配方施肥率达70%以上,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治达89%以上。经上级主管部门验收测产:项目区平均单产达433.4 kg/亩,比全县平均产量(383 kg/亩)增产50.4 kg/亩,增产率为13.16%。从示范效果、取得的效益等方面总结了花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基地项目建设取得的成效,并对采取的创新措施和经验启示进行了充分阐述,以期为方城县花生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花生是鲁西南地区重要的油料经济作物,2018年邹城市花生种植面积达25万亩。传统的花生种植模式问题较多,如连茬种植,施肥不科学,一穴双粒密度偏大等,严重限制了花生产量和质量的提高。为研究探索花生绿色增产、高质高效,从2014年开始,邹城市立足花生单粒精播关键核心技术,开展新技术试验示范,创新集成了适合当地生产的春花生单粒精播绿色高质种植技术模式,在鲁西南地区大面积应用,每年推广规模90万亩以上,花生生产实现绿色增产增收,节本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花生节本增效绿色生产技术集成示范,优化了粮油花生高质高效绿色防控栽培技术,通过种地养地结合,提高了花生种植水平,实现了农民节本增收,推动花生产业绿色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6.
新郑市地处豫西山区向豫东平原过渡地带,土壤主要为褐土、潮土、风沙土,其中潮土和风沙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25.3%,这两类土壤非常适宜花生种植,新郑市常年花生种植面积约7.7万亩.高油酸花生的油酸含量远远高于普通花生,长期食用高油酸花生油可以降低血脂,控制血压,能有效地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生几率.随着高油酸花生品种在新郑市的示范和推广,高油酸花生以高产、优质、健康、高效的优势日益受到种植户和消费者的喜爱.特别是有机高油酸花生更是受到市场的青睐,种植效益较普通花生高1~2倍.为了加快高油酸花生基地的建设,促进花生良种的更新换代,增加种植效益,现根据新郑市的自然条件总结制定了一套有机高油酸花生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张莉 《河南农业》2022,(22):32-33
<正>一、示范目的为满足花生种植对环保高效植保方案的需求,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要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新型农药。对新型农药在花生生产中的试验示范,旨在验证其对花生主要病虫草害的防治作用;同时加速推进正阳县花生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使花生单产与品质得以提高和提升,进而使全县花生生产水平再上新台阶。二、材料与方法(一)示范条件1.示范作物为花生,品种为宛花2号。2.栽培模式为夏直播露地起垄种植。  相似文献   

8.
正本报讯日前,在湖北省洪湖市召开的全国水稻绿色生产技术模式现场观摩交流会上,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宣布启动实施"水稻+""551"工程,大力推行"水稻+"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模式,力争用5年时间发展到5000万亩,实现年产值1000亿元。来自全国水稻产区22个省(区、市)技术推广部门及重点县代表、有关专家及稻米经销商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观摩了洪湖市汉河镇稻渔共生示范基地、乌林镇中稻-再生稻-油菜(绿肥)高效种植模式示范现场和经济开发区再生稻产业园区。  相似文献   

9.
滑县是全国油料生产百强县之一,近年来滑县积极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大力发展优质经济作物,依托产油大县奖励项目,创新完善了花生"一优二提三绿四改"绿色高质高效技术集成与推广体系,为滑县花生优质绿色高产高效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构建了"互联网+花生"的信息管理服务模式,创立了花生高产高效推广的新机制、新模式。促进了滑县花生增产增收,减轻花生农药肥料污染,保障了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10.
正刚过完春节,滦州市百信花生种植合作社的理事长郭秀云就开始忙碌起来,开会安排今年的花生种植、签订协议落实企业的收购订单……百信花生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10月,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现有注册成员316户,股东成员代表51人,托管土地12.7万亩,土地入股2万亩,拥有国际、国内先进的大型农机具300多台套,年农机综合作业量22万亩以上,服务农户1.3万户,是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滦州市百信花生种植合作社不断创新经营思路、探索农业发展新模式,在不改变农民土地经营承包权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1.
2016年以来,针对"德州市多年来小麦后茬作物以普通粒用玉米为主的单一种植结构"这一制约该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本团队依托德州市境内的临邑华辉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华辉合作社),大力实施了玉米绿色增产增效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工作,取得了以下主要进展:在2016年玉米花生间作小面积试验研究基础上,2017年和2018年推广实施了玉米花生间作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先后开展了夏玉米抗逆丰产宜机收优良品种、粮饲兼用型青贮玉米品种鉴选及其配套栽培技术试验研究与集成示范、不同玉米品种间作抗逆丰产增效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不同生育期玉米品种合理搭配与布局技术创新与示范、籽粒用糯玉米高效生产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这些工作有力促进了德州市玉米内部结构及种植业结构的优化,为区域性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模式与示范样板。  相似文献   

12.
在北疆片区对生产上主栽的5个高油酸花生品种开展不同种植模式试验,比较单、双粒播种方式对高油酸花生出苗率、开花比、分枝数、株高、侧枝长、产量等的影响,探讨适宜的栽培方式,以期改进北疆地区高油酸花生生产技术,旨在为花生品种选育中选择多个优良目标性状指明方向,高质高效完成目标性状选定,加速育种进程.试验结果表明:无论采用单粒还是双粒播种模式,对高油酸花生开花比、主茎高、侧枝长、分枝数都有显著影响.单粒对结果枝、干重有显著差异,双粒对出苗率、单株结果数、鲜重有显著差异.因此,在品种选择中应注重延长开花期、调整株型,促进主茎发育、控制侧枝长、增加分枝数量等方面的合理调控,获得更高产量.  相似文献   

13.
正一、生产现状由于高油酸花生具有较高的保健价值和经济价值,其种植将成为南阳盆地今后花生生产的主要方向之一。近年,南阳盆地花生播种面积36.67万hm2左右,2018年以来,高油酸花生有小规模的示范种植面积。农技人员通过对高油酸花生品种比较试验,筛选出了适宜南阳盆地种植的高油酸花生品种豫花37、开农1715等,高油酸花生较大面积种植的基础条件已基本具备。预计到2025年,南阳盆地高油酸花生种植面积将达到10万hm2,占南阳盆地花生种植面  相似文献   

14.
持续扩大优质花生种植面积、优化品种布局,大力推广高油酸等优质花生种植、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积极推进"四优四化",加快全市花生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有力促进驻马店市花生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9月17日,花生界大咖齐聚山东高密,一场国家级花生新品种培育扩繁项目测产验收观摩会就此召开,着重对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新型高油酸花生品种"花育917"进行实地测产,同时就山东省花生研究所、金丰公社和青岛好花生公司三方合建的新型高油酸花生原种扩繁示范基地的栽培技术、营养管理和机械化生产等全产业链花生种植服务进行现场观摩。据悉,这是金丰公社聚集产业资源,助推花生产业发展的首次落地行动。  相似文献   

16.
高油酸花生花育917油食兼用,产量稳定、品质优良、生态适应性好,籽仁含油量为55.82%,油酸含量为84.49%,符合高油酸花生标准,市场认可度高。花育917株型为小匍匐型,可连续开花结果,中大果型,荚果饱满,单株结果率高,适合精准单粒稀播和机械化收获,操作简便。为实现油料生产绿色增产、提质增效,增加面积、提高产能,促进花生产业发展,充分发挥高油酸花生花育917产量潜力大、抗逆性强、营养保健价值高、稳定性耐贮性好、货架期长的优势,近年在山东省邹城市山区丘陵大力开展试验示范,良种良法配套、试验示范推广同步,探索从种到收轻简化种植技术,集成了高油酸花生节本增效栽培技术规程。分析总结了深耕深翻、科学施肥、种子处理、规范播种、轻简化田间管理和收获晾晒等关键节本增效技术,以期指导国内同类地区高油酸花生生产。  相似文献   

17.
豫北地区花生种植模式以麦垄套种为主,传统麦垄套花生种植模式与农机农艺不融合,机械化种植难,不利于高油酸花生推广应用。改革传统的种植模式,推广高油酸花生麦垄套种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能够实现粮油协同增产增效,提高生产效率。本文从品种选择、种子处理、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贮藏等方面介绍了该生产技术规程,为高油酸花生麦垄套机械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云南农业》2022,(7):48-49
<正>1技术概述1.1技术基本情况稻(+)-薯水旱轮作技术即夏秋季节种植水稻,冬春季节种植马铃薯,响应国家稳粮国策,实现“正季抓口粮,小春抓收入”的农业绿色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冬春季特有的霜期短、光热充足、气候凉爽、干燥少雨的优势,次年3—4月收获,刚好为全国马铃薯上市空档期,市场价格较好。马铃薯收获后5—6月开始种植水稻,10—11月收获。1.2技术示范推广情况通过实施农业生产专项《水稻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冬马铃薯绿色高质高效示范》等项目,  相似文献   

19.
临沂市是山东省花生生产第一大市,推广种植高油酸花生品种有利于该市花生产业转型升级。本研究对24个新引进高油酸花生新品种的丰产性和脂肪酸成分等进行评价,并以此为基础筛选出开农61、花育963、花育917、冀花13号、花育663共5个适合该市推广种植的高油酸花生品种。  相似文献   

20.
高油酸花生是今后花生生产的发展方向,为此,我们引进开展了4个品种的高油酸花生新品种的品比试验,以我市主栽品种宛花2号为对照,选择适合我市种植的高油酸花生新品种。结果表明,4个品种均适宜在我市种植,综合性状各有优劣并获得较为理想产量,花生籽粒和花生油商品性状好,且优于普通品种宛花2号。其中花育51、花育52、开农176产量高,亩产超过450 kg,经济效益好,适宜在南阳市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