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021年是湖北省潜江市运粮湖农场建场60周年.60年的发展历程和丰硕成果,凝结着几代农垦人的智慧和汗水. 一代拓荒者:肩挑手抬建家园 李国安老人是友爱办事处机务队退休职工,当年从山东省东明县到湖北省人民大垸农场垦荒,后辗转于1961年来到运粮湖农场并扎根于此,一待就是60年."我刚来运粮湖时,就是一名拖拉机手."80...  相似文献   

2.
文霞  汪小琳 《甘肃农业》2007,(10):F0003-F0003
本刊讯 9月28日上午,甘肃省国营临泽农场在新落成的综合办公楼前举行了临泽农场建场50周年暨综合办公楼落成庆典仪式。在这个仪式上记者获悉,这个农场目前工农业生产总值达到966万元,年实现纯利润60万元。  相似文献   

3.
<正>从中央到地方的农垦改革文件,都重点强调"改革国有农场办社会职能,坚持社企分开改革方向,推进国有农场生产经营企业化和社会管理属地化"。作为江苏农垦18家农场中第一个完成社企分离的单位,江苏省南通农场摸着石头过河,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改革,并形成了有益的经验。一、社企分离的实践南通农场是一个典型的人多地少、社会负担沉重的国营农场。农场建场于1958年,经过几代人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垦》2012,(10):92-93
2012年安徽省寿西湖农场喜迎建场60周年。经过几代农垦人的艰苦奋斗、勇于开拓,曾经是苇草丛生、水串连年的荒滩野湖,如今变成了一个文明、富裕、生态、和谐的现代化新农场。农场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安徽省寿县城关西门外,是全国农垦百家种子生产基地之一。农场拥有耕地5.6万  相似文献   

5.
汤航 《中国农垦》2010,(11):72-74
于1960年9月19日建场的三湖农场,位于江汉平原腹地。农场总面积61.04平方公里。这里土地膏腴,平畴如画。清代诗人邓自松情注《三湖渔家》,留下了“万顷海田秋蛤美,几家生事鳜鱼肥。闻歌明月呼樵和,卧看青天数雁飞”的绝妙诗篇。60多年前,在这片土地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新四军先后创建过红色根据地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燃烧起了熊熊的革命烈火。建场50年来,经过一代代农垦人的奋力开拓,三湖在筚路蓝缕中经历脱胎换骨,农场在奋发图强中赢得沧桑巨变。  相似文献   

6.
孙文铭 《中国农垦》2006,(5):I0001-I0002
江苏省弶港农场始建于1956年5月。农场地处苏中平原黄海之滨的东台市境内,东临国家中华鲟黄海自然保护区,北与国家麋鹿保护区遥相呼应,水陆交通发达。农场处在上海两小时经济圈,距铁路、高速公路网20多公里,距南通、盐城两地机场仅1小时路程。拥有土地8.18万亩,其中耕地5万亩,总人口6300多人,职工2600多人。下辖8个农业管理区、 1个社区管理委员会,场域内有30多家文教卫生、企事业单  相似文献   

7.
巍巍祁连山,见证着这片热土的沧桑与辉煌,古老的黄羊河,记录着农垦儿女的坚强与不屈。在举国上下隆重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之时,黄羊河人迎来了建场65周年华诞。经过一个多月精心组织排练,2018年12月29日,一日三场的文艺汇演,让曾经被岁月尘封的往事,一桩桩一件件,又在每一位农场人的眼前回演。农场人在为精彩节目喝彩的同时,更为自己是农垦的一份子而骄傲和自豪。  相似文献   

8.
正金秋十月,丹桂飘香,丰收的喜悦挂在每个人的脸上。在这美好的季节里,江苏农垦岗埠农场迎来了建场60周年华诞。忆征程——从盐碱荒滩到幸福农场60年前,这里还是"七荡一洼"的不毛之地。"春季盐碱白如霜,夏季遍地水茫茫",涝渍严重、十年九灾,绝大部分耕地一年只能收获一季小麦,且亩产仅三四十公斤。1958年农场成立,正式拉开拓荒建场的大幕。1964年,农场开始推广旱改水,实行稻麦轮作。岗埠人开沟渠、建电站、修水利、  相似文献   

9.
正从1958年建场至今,江苏农垦南通农场已走过了60个春秋。1958年3月,南通县委县政府组织垦荒大军对沿江芦苇滩进行围垦,正式成立了"南通县国营农场"。1969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江苏生产建设兵团四师二十四团"成立,并接收了1万多名上海、南京、苏州、常州、无锡、镇江、扬州、徐州、连云港及南通地区的知识青年。1985年5月,南通农场在江苏农垦系统中第一个实行场长负责制。2001年3月,南通农场区划调  相似文献   

10.
<正>湖北省五三农场建场初期的建设者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主要有武汉、大冶、襄阳、宜昌籍工人和部分南下干部。20世纪50年代后期,大量湖北、河南、山东、湖南、安徽、上海的建设者到达五三农场。20世纪60年代,大批武汉知识青年加入到农场建设大军中。这些建设者操着各自的母语进行生产、生活和学习上“南腔北调”的交流。在建场几十年里,农场青少年中渐渐形成了一种大家都能接受和使用的“方言”——“五三农场话”。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垦》2011,(5):F0004-F0004
熊口农场1957年建场,总面积3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万余亩,1万多人口。农场下辖六个分场、两大公司、棉纺厂,场办企业12家。2010年全场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0.82亿元,其中工业产值9.22亿元,农工人均纯收入7180多元,年实现利税2000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12.
谢震 《中国农垦》2020,(3):46-48
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农场1952年建场。建场以来,一代代农场人守初心、担使命,在这片沙随风飞的黄土地上打造出了豫东地区主要粮食生产基地,成为河南省重要的优质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和无公害瓜果蔬菜种植基地。河南省国家级农作物原种场的建成落户,更是实现了民权农场在良种繁育方面的跨越式发展,“农业强、农场美、职工富”的梦想正在变成现实。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钱江农场于1959年2月建场,地处杭州钱江外商台商投资开发区、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农场位于钱江二桥东南,距离萧山市中心10公里,杭州市中心12公里,地域、交通条件优越。经过农场广大干部职工的艰苦创业,经济建设、社会事业得到全面发展,农场居民生活水平也逐年提高。  相似文献   

14.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9):F0004-F0004
三湖,1960年9月19日建场,初名江陵县国营三湖综合农场,位于沃野千里、美丽富饶的江汉平原腹地;1963年3月更名为湖北省国营三湖农场;1971年9月改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武汉军区湖北生产建设兵团二师十七团;1972年11月复名湖北省国营三湖农场;2001年12月成立荆州市三湖管理区;2004年9月易名江陵县三湖管理区。  相似文献   

15.
家庭农场是一种新型的农业经营主体,也是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之一,越来越受到各地政府的重视。南通在2013年中央提出大力发展家庭农场之后,不断培育和发展家庭农场,取得了一定成效。本文分析了南通家庭农场发展的基本情况、特点及其主要经营模式,同时提出了家庭农场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仲秋时节,三江平原山青稻黄,收获的季节即将来临。2006年9月17日,天高云淡,阳光明丽,黑龙江省八五三农场举行了建场50周年庆典。花车徐徐,展示着50年农场经济、社会建设的巨大成就;方队昂昂,表达出50年八五三人一代代继承、一辈辈繁荣的精神风貌;50响礼炮节奏铿锵,代表着在党的  相似文献   

17.
1952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原步兵第102师,奉中央军委毛泽东主席"农业建设、生产待命"的命令,改编为农业生产建设第四师,在苏北灌溉总渠尾闸两岸屯垦戍边,开荒建场。60年来,农场的创业者、建设者,发扬"艰苦创业、不怕困难、团结奋进、无私奉献"的精神,奋力拼搏,勤俭办场,使昔日的荒草滩,变成了集工、商、运、建、  相似文献   

18.
南通农场小麦“3414”肥料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正确评估南通农场小麦生产中的肥料运筹及科学指导施肥,分别于2007、2009、2011年在南通农场进行了小麦"3414"测土配方施肥基础试验。通过数据分析,获得了肥料效应函数方程,结合南通农场的实际情况,得出南通农场小麦施肥量分别为氮(N)16.7~19.5 kg/667 m2、磷(P2O5)3.9~4.4 kg/667 m2、钾(K2O)2.0~4.3 kg/667 m2。  相似文献   

19.
正2012年10月,江苏省南通农场在江苏农垦18个国有农场中率先实行公司化改造,社区人、财、物及社会管理工作一次性全部移交属地管理,原农场经营性资产整体改制为江苏农垦集团南通有限公司,走上了国有农场改革的快车道。作为这次改革的亲历者,本文以南通农场公司化改制实践为样本,就思想政治工作在改制进程中的重要作用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垦》2005,(4):58-59
五三农场是湖北省土地面积最大的农场,创建于1953年,由原国家主席李先念同志在湖北工作期间亲自奠基,是闻名中外的“屈家岭文化”遗址所在地。农场建场以来,就一直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