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颁布实施以来,种子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的发展,品种也从几十个到几百个不断增加。很多企业由于起步晚,所以购买产品种的市场活跃,买断一个品种的经营权少则要几十万,多则上千万。但是由于品种多、公司多,市场容量和品种自身的特性等原因,往往很多品种还没有推广开就被淘汰,给很多企业带来了高成本,低效益的现状。无论是大的上市企业,  相似文献   

2.
<正>见过的农资业务员多了,不免遇到一些粗暴而现实的问题。前不久走访市场的时候,有业务员问笔者":今年围绕公司重点产品我做了很多工作,做了几十个示范试验,很辛苦,很努力,可为什么销量还是上不去?"看着业务员认真的样子,我问到:"重点产品做示范试验肯定是对的,但是这几十个试验,你定期跟踪结果了吗?成功的试验有没有插牌?有没有及时拍照录视频保留素材?有没有制作成本地化的宣传品?有没有组织现场农户观摩会?有没有将素材整理成美图秀秀、美篇通过公众号进行微传播?"  相似文献   

3.
<正>1.做小河里的大鱼:区域制胜中小农资企业做大河里的小鱼还是小河里的大鱼?做小鱼可能会有被大鱼吃掉的危险;而做小河里的大鱼,能做大做强,没有大鱼欺负,能施展自己的才华与力量。区域市场重点强化,做区域市场由于整合了企业有限  相似文献   

4.
经常会遇到花卉企业的经营者向我们咨询,哪种花卉产品最有市场前景?哪个花卉种类利润相对较大?我们也经常会在国内外的各种展览上发现到处寻找新品种的种植者。新品种真的可以带来持续丰厚的利润吗?从我的观点来看,未必如此。简单转换生产种类,不如做  相似文献   

5.
<正>如今,农资生意越来越难做了,越来越多的厂家,感觉货铺不动了!当下,农民种地的热情不大了,越来越多的经销商,感觉货卖不动了!农资人的每一年都好像是特别煎熬的一年,也是特别迷茫的一年,很多人都在思考,农资这行还能干多久?还能活多久?在这种复杂的局势下,农资经销商究竟该怎么做呢?1.产品多而全不如抓住几个盈利单品现在农资市场并不缺少产品,同类产品一抓一大把,但大部分都是毫无竞争力的大路货,想要农资生意做稳做大,除了质量要有保证之外,还要经营自己的特色产品,然后把它当做重点盈利产品。  相似文献   

6.
<正>早几天,和一位同事到了一个电脑营运公司参观。在市中心的一个大市场里,有一栋25层的高楼,这个公司在其中有四层,据说还有仓库。该公司的老总带我们参观了他的企业,我们都是外行看热闹,在由衷钦佩的同时,能够感受到公司管理很规范,员工很自觉,服务很到位。老总说,这个公司现在有300多人上班,业务上亿元。他还说,我们做的是市场。见我不太懂,他又说他们没有产品,只是做的市场,就这么简单。无独有偶,当天还到了一个农机经销公司,公司的门面上摆着数不清的农机具和配件。这个公司现在还经销农用车,在不远的地  相似文献   

7.
<正>农资销售如今越来越难,除产品品牌众多、产品数量供过于求外,农民选择能力也越来越强,此外,农民对经销商服务的抗性心理正在逐渐增加。因此,笔者认为,农资经销商的服务最关键是把住产品质量关,提高公司和产品知名度,做好优质服务,理顺价格和价值的关系,及时做好促销工作。产品质量现在有些经销商做品牌很盲目,哪个利润大就做哪个,不是说利润大的产品不是好产品,这与产品的生产成本、工艺、营销费用等均有关。有的产品知  相似文献   

8.
李锦记公司于1888年创立,并在广东省南水镇始创蚝油,历经114年,在几代人的艰苦奋斗下,现已发展成为以制造中式酱料及调味品为核心业务,产品分销网络遍布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全球性企业.他们是如何拓展国内、国际大市场的呢?请看--  相似文献   

9.
随着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农药企业介入的门槛降低,加上九十年代末农药利润相对较高,因此农药企业比比皆是,特别是江苏、山东、浙江等省份,农药企业数量更是遥遥领先。农药企业多,生产无计划性,对自己企业来年的销量没有一个相对科学的预测,再加上农药本身是一种救灾物资,受自然环境影响很大,假如预测不准确,就会导致大量的库存,厂家为了转移库存,业务员迫于销售压力,大量的赊销导致了大量应收账款的产生。如何减少应收账款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工作:1.首先公司的产品质量一定要过硬,不要存在着质量问题。一线业务员在销…  相似文献   

10.
<正>做一个产品卖十年,还是做十个产品卖一年?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困扰了不少企业。没有一个企业愿意看到新产品只卖了一年,第二年就成了库存,低价处理也无人问津,只好重新加工成另外的产品。随着农药行业整合大幕的拉开,农药企业开始进入微利时代,也真正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生存形势对农药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企业的产品经理也必须要快速提升自己的本领。  相似文献   

11.
记:大汉是一家实力雄厚、管理先进、经营覆盖面广的知名花卉企业,做到今天,您的企业是否遭遇过一些“瓶颈”问题? 刘:因为我们公司代理的产品都是世界一流的品脾产品,这是我们产品上的优势,所以在同类产品中,外界因素对我们的影响不大。而且在传统种苗上,比如观叶植物,如果品种落伍,我们自己就会更新换代。  相似文献   

12.
<正>经常听到职场中人抱怨:"现在的工作不是自己喜欢的。"也许他们并非都是"这山望着那山高",而是误入与自己性格或能力不符的行业。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在选人用人时看重人-职匹配——即技能和性格方面都要同岗位匹配。你喜欢与人交往的工作,还是埋头苦干的工作?你的性格是否能很好地融入目前的工作环境?高考前,很多人劝我考会计专业,将来做个会计。一来会计比较好找工作,哪个单位缺得了会计?二来,我看上去就不是一个性格独立、工作上能独当一面的女子,而我妈恰好是个老会计,今后碰到什么问责任:报表当情书看——花眼(财务)  相似文献   

13.
正农资难做吗?回答是肯定的!那如何突围,如何再发展,如何更好地提升农资销量,现谈谈农资销量长久提升的十大核心要素,与大家共勉之。第一大要素不管是农资厂家,农资经销商、零售商,一定要缔造出或者选出一款高质量的大单品,或者策划出农资爆品,因为好产品是根!农资大单品好引流,农资爆品好引流,无爆品不营销。好的农资爆品容易做现款或者预售。  相似文献   

14.
<正>2011年开始创业,从零起步,至今已销售农资7年多,作为一名地级市代理商,年营业额实现突破2个亿,创造了一个业界的奇迹,这位农资大咖是怎么做到的呢?这里汇总一些他的经典语录,或许咱们可以从中窥一斑而知全豹。时间分配"我是档口里多余的人。""我看有些店老板那么忙,做了十几年还在自己下单,我们过去找他都没有时间陪我们聊天,这样的老板即使产品卖得好,也太辛苦不值得。"这位大咖几乎把所有的工作都授权给员工做,自己乐得做个"闲人",抓大放小,只做公司发展规划、人才招纳、机会发现与把握等事关大局的事。  相似文献   

15.
正只会做成熟产品的农资店是不行的。真正能体现你能力的,是给你一款新产品推广运作。一个善于推新产品的农资店,一定有过人之处,成长的机会也会越多!一、做新产品能得到厂家政策的支持运作新品,农资企业在政策上多有激励,不懂得激励的企业在新品推广上也是失策之举。卖老产品,摆到那就能"动"销的,企业也不愿多投入了,所以农资店要善  相似文献   

16.
<正>有学者指出,"竞争"一词原本包含两个意思:一个是做大蛋糕,一个是分配蛋糕。做大蛋糕需要核心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升,只有做大了蛋糕才能分到更大的市场份额。但在一些企业的眼里,竞争似乎从来就不是"做大蛋糕",而是"互相拆台"。只要我能让你消失,市场份额不就是我的了吗?为什么还要花功夫去做大蛋糕呢?由于理解的狭隘,使得商场变为战场,竞争变为厮杀,  相似文献   

17.
2001年6月第二届APEC(亚太地区经合组织)中小企业技术交流会在烟台召开。30万盆鲜花把展馆内外、广场四周装点得姹紫嫣红,分外妖娆,7万盆鲜花拼写的“中国烟台”四个大字格外醒目,广场中央,一个直径8米,高9米,由黄蓝两种颜色20多万个绢花组成的巨大的地球仪令人叹为观止。这是哪个花卉企业的杰作呢?通过会议组委会,笔者了解到这是烟台阳光花卉绿化公司的神来之笔。此后,笔者注意到,凡是烟台的重大活动都有“阳光花卉”的影子。无论是花卉品种的选择,还是组摆的  相似文献   

18.
<正>岁末年终,农资经销商都在思考一年的辛苦到底能换来多大的利润,真正帮助你生意越做越大的是哪些厂家,真正能给你带来利润的是哪些产品。而且,随着土地流转的速度加快以及农资直销的异军突起,真正能坚持下去的经销商还有多少?经销商的出路在哪里?农资经销商如何获得快速发展?笔者认为,做好产品科学管理是当前农资经销商提升自己的盈利能力、竞争能力和快速发展的重要措施。产品管理的本质  相似文献   

19.
正看过一个农资人的十大死法的帖子,不由得想起葵花宝典,"欲练神功,挥刀自宫",想要不死,就得避免那些死路。1.产品多而全不如抓住几个盈利单品现在农资市场并不缺少产品,同类产品一抓一大把,但大部分都是毫无竞争力的大路货,想要农资生意做稳做大,除了质量要有保证之外,还要经营自己的特色产品,然后把它当做重点盈利产品。2.经营好自己的名声名声是一个经销商的命脉,名声好了,不用做宣传,顾客也会盈门;名声坏  相似文献   

20.
<正>常听人说,数字会说话,殊不知经常是谎话。小马在会议上提出几项竞争产品的销售数字,资料来自于具有公信力的调查机构,但却是在不同的调查报告中公布的数字。麦可做了一份市调,显示目标顾客的年龄、性别、职业等分布比例和公司这几年走向一致,因此建议未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