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盛夏栽培平菇,通常采用室内发菌、室外覆土出菇法。采用与此相反的栽培方法,即露地埋袋发菌,室内脱袋降温出菇,可以控制高温期杂菌污染,有利于平菇菌丝生长繁殖,提高平菇产量。  相似文献   

2.
盛夏栽培平菇,通常是采用室内发菌、室外覆土出菇的方法。若采用与此相反的栽培方法,即露地埋袋发菌,室内脱袋降温出菇,可以控制高温期杂菌污染,有利于平菇菌丝生长繁殖,提高平菇产量2~3成。  相似文献   

3.
盛夏栽培平菇,通常是采用室内发菌、室外覆土出菇法。采用与此相反的栽培方法,露地埋袋发菌,室内脱袋降温出菇,可以控制高温期杂菌污染,有利于平菇菌丝生长繁殖,提高平菇产量。方法如下。1.菌种和培养料菌种选用优质的中高温型菌株,栽培料根据具体情况,选用下列配方:①棉子壳97  相似文献   

4.
<正>盛夏栽培平菇,通常是采用室内发菌、室外覆土出菇法。采用与此相反的栽培方法,露地埋袋发菌,室内脱袋降温出菇,可以控制高温期杂菌污染,有利于平菇菌丝生长繁殖,提高平菇产量。1菌种和培养料菌种选用优质的中高温型菌株,栽培料根据具体情况,选用下列配方:①小棉子壳97kg,石膏粉1kg,石灰粉1.5kg,50%多菌灵  相似文献   

5.
<正>盛夏栽培平菇,通常采用室内发菌、室外覆土出菇法。采用与此相反的栽培方法,即露地埋袋发菌,室内脱袋降温出菇,可以控制高温期杂菌污染,有利于平菇菌丝生长繁殖,提高平菇产量2~3成。  相似文献   

6.
特大袋姬松茸栽培新技术,是采用7千克装的方形袋,室内发菌棚内出菇的二场制方式.每个菌袋是一个独立的生长区域,即便发生杂菌或出现异常,可单独处理,不必顾虑杂菌的传染.其出菇快,菇潮齐集,大大缩短了栽培周期.  相似文献   

7.
李南 《农技服务》2001,(4):20-20
<正> 平菇的袋栽、床栽和室外覆土栽培,是当前平菇的三大主要生产模式。这三种生产模式各有各的优点和缺点;袋栽平菇朵形端正,出菇均匀,料袋搬动灵活,温度低时可以堆叠旋转,占地面积小。但后期出菇时由于基质水分散失多且难以补充,养分利用率低而造成浪费。床栽平菇一般采用立体式层架栽培。这种栽培方式立体空间利用率高,但出菇朵形不均匀,常出现菇体过分拥挤等现象,影响菇体品质。室外覆土栽培平菇,地表湿度大,水分易保持,菇质细密产量高,但发菌阶段管理不便,易烂料。  相似文献   

8.
盛夏栽培平菇采用露地埋袋发菌,室内脱袋降温出菇法,提高了平菇产量。具体措施如下。一、菌种和培养料菌种选用优质的中高温型菌株,栽培料根据具体情况,选用下列配方:①小棉子壳97千克,石膏粉1千克,石灰粉1.5千克,50%多菌灵100克。②稻草70千克,油菜角壳20~30千克,复合肥2千克  相似文献   

9.
平菇作为我国主栽食用菌种类,由于其所需栽培设施简单,栽培技术易于掌握,且营养丰富,市场销量大,所以备受菇农和消费者的青睐.平菇的栽培模式自20世纪70年代生料栽培成功以来,历经床架栽培、阳畦栽培,到目前的袋式立体栽培.由于袋式栽培占地少、空间利用率高且易于管理和控制,所以广为菇农所采用.从播种到出菇的发菌期管理是制约平菇栽培成功与否及产量高低的重要因素.我们在多年指导农户的生产过程中,就袋栽平菇发菌期常见的问题及对策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张东闻 《农家参谋》2008,(10):15-15
近年来,由于棉壳价高,大部分菇农采用玉米心或玉米心掺入一定比例的棉壳进行栽培。采用玉米心生料接种栽培平菇,室内或室外菇棚发菌出菇,免去发酵工序,具有栽培简单、发菌速度快、成功率高、容易栽培管理等优点,便于在农村广大玉米产区大面积推广。现将玉米心生料栽培平菇的技术简介如下。一、优质菌种的选育无论中高温、广温或中低  相似文献   

11.
孟丽 《新农民》2010,(8):83-83
在平菇栽培中,有的菌袋发满菌后不出菇或头茬摘完后,迟迟见不到二茬原基。以上这两种情况,只要菇袋发菌正常,菌种温型合适,  相似文献   

12.
常规栽培的平菇等食用菌,经过较长时间的出菇,菌袋大多失水严重,难以继续出菇。采用营养调配,菌丝后熟技术栽培的,生物学效率已在100%~150%,可不必继续进行出菇管理,应清理菌袋,打碎晒干,留作鸡腿菇、双孢菇、草菇栽培原料。采取常规技术生产的,要达到继续出菇的目的,必须给菌袋补水,可采取下述办法进行。  相似文献   

13.
作者在和顺县河北村食用菌厂对平菇栽培过程中菌袋水分状况进行了系统观察.看到发菌过程中菌袋含水率增长12.6%,菌袋水分和干物质含量的生产能力相差甚远等现象。据此对栽培过程水分管理措施提出如下改进意见:培养料初始含水率应控制在55%左右为宜,出菇过程应大量补水以保持菌袋含水率在55—60%。这样才能使生物学效率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4.
刘桂云 《农家科技》1998,(12):34-34
<正> 目前,栽培平菇的方法有室内碎草袋栽和室外阳畦整草栽培两种,前者投资大、用工多、产量低,后者占地多、难管理、产量不稳,种菇效益不高。山东省茬平县菌业技术研究所经过两年的反复实践,试验成功了一种室内整草覆土墙式栽培平菇的新技术,采用这种方法种菇,不但投资小、占地少、用工少、易管理,而且发菌快、产量高、经济效益好。1998年春,我所在30平方米菇房中投料1500公斤,选用广温型优良菌种栽培,种后13天发满菌,18天采收第一茬菇,两个月内共采菇3100公斤,取得斤料产菇两斤以上的好  相似文献   

15.
<正>新疆气候干旱,夏季气温高,袋栽平菇往往出2—3茬后,因菌袋失水而不再出菇,故产量较低,一般生物效率仅70%—80%.食用菌人工栽培除双孢蘑菇外,其他食用菌的覆土栽培尚未受到人们重视.1988—1989年,我们在乌鲁木齐采用覆土方式栽培平菇,改变了平菇生长的生态条件,增加了收获量,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金针菇袋式栽培就是用塑料袋作栽培容器,老法是一头出菇种植,不能充分利用空间,产量低。新法两头出菇产量高,效益好,成本也低。袋式栽培包括装料、发菌和出菇。通常把袋料发菌的过程叫菌袋培养。金针菇袋栽的关键是菌袋培养。包括拌料、装袋、灭菌消毒、接种和发菌培养。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由于棉壳价高,大部分菇农采用玉米心或玉米心掺入一定比例的棉壳进行栽培.采用玉米心生料接种栽培平菇,室内或室外菇棚发茵出菇,免去发酵工序,具有栽培简单、发菌速度快、成功率高、容易栽培管理等优点,便于在农村广大玉米产区大面积推广.现将玉米心生料栽培平菇的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8.
大豆秸秆栽培平菇配方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解决食用菌栽培原材料短缺的问题,扩宽食用菌栽培基质。[方法]以大豆秸秆为栽培原料,对发菌期间菌丝长势、长速、出菇期子实体形态、产量等指标进行考察,探讨大豆秸秆栽培平菇的最适添加量。[结果]大豆秸秆替代木屑比例30%时,发菌期间平菇污染少、菌丝长势好、产量高,品质与对照相当,可见豆秸栽培平菇切实可行,且豆秸粉碎粒径值在1.0 cm左右时比较适宜,过长容易扎破菌袋或者造成"菠萝袋"现象,过短则不便于通气,发菌缓慢。[结论]该研究为提高平菇产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笔者经过多年实践经验总结出一套平菇生熟料栽培(最好熟料栽培),室内发菌出菇,再脱袋覆土平面或立体栽培模式,具有省工省时、灵活快捷、生物转化率高、时间短、效益比其它方法高30%左右的特点(其最大平菇13.7公斤),现将其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如何解决杂菌污染一直是平菇生料栽培在发菌期的技术难题。山东省农科院针对这一难题,经过多年实践,创造出平菇生料微生物微孔五项配套发菌技术,有效地解决了平菇生料栽培在发菌期杂菌污染率高的难题,发菌成功率由传统方法的70%~80%稳定提高到99%~99.9%,菌丝体长满菇袋时间也由传统方法的20~40天缩短到10~20天。棉籽壳、秸秆生料栽培平菇发菌成功率决定经济效益。因为生料栽培原料中已有许多杂菌,菌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