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然保护区以保护自然资源为主,同时将科研、教学、旅游和生产结合起来,使之成为以自然保护为主的科学实验、生产示范和旅游基地。目前,杭锦旗共辖白音恩格尔荒漠濒危植物自然保护区、库布其沙漠柠条锦鸡儿自然保护区、杭锦淖尔自然保护区三个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3.7万公顷。  相似文献   

2.
以可持续发展思想,结合自然保护区的特殊条件,提出自然保护区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理论与实践,并以甘肃省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持续林业试验示范基地的研究成果,充实完善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概念、内涵、模式和途径,为中国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一充分发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带动作用 1.争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总投资拟为4000万元。包括有:图木吉、红花尔基、哈腾套海、乌拉特(二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以及湿地保护工程达赉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尔沁、乌梁素海湿地水禽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保护示范工程项目。  相似文献   

4.
提高广东省自然保护区管理水平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广东省近几年增建自然保护区数量和速度居全国之首,已成为全国自然保护区的示范省,文章针对自然保护区在管护中出现的问题,探讨了如何提高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水平,促使全省的自然保护区真正成为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最重要、最有效、最有价值的区域.  相似文献   

5.
广东建设全国自然保护区示范省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广东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现状,分析自然保护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建立全国自然保护区示范省的条件,提出保护区建设发展的指导思想、建设目标以及具体的建设内容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高万林 《中国林业》2012,(14):21-21
保护,已成为甘肃民勤的首要任务。推进保护工作,是做好自然保护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抢抓实施生态安全战略的良好机遇,以创建荒漠生态系统类型国家级示范自然保护区为目标,加大工作力度,创新管理机制,强化管护措施,强力推进资源保护,切实维护生态安全,积极向国家级示范自然保护区迈进。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域最下游的民勤县境内。保护区总面积584.82万亩,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其中核心区面积181.59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以重大项目的示范和带动为依托,切实加强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管理,使全市重点自然保护区内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资  相似文献   

8.
世界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功能,是促进具有社会文化和生态持续性的经济与人类发展。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的世界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2010年被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全国重点建设示范保护区,它应该按着这一理念,在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时,摒弃传统的保护与利用相对立的思维,把保护和利用协调起来,探索研究黑龙江省森林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产业之路,实现保护和利用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为黑龙江省森林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做出示范样板。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卧龙自然保护区现状的调查分析,从战略发展的角度阐述了目前卧龙自然保护区在保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目的是为了进一步作好卧龙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管理工作,更好地发挥其在全国自然保护区中的示范和窗口作用,促进我国自然保护区事业的繁荣与发展,有效地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保持区内生物多样性,以及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景观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10.
2006年底,在猫儿山自然保护区建区30周年纪念大会暨被国家林业局列为“全国自然保护区示范单位”揭牌仪式当天,由广西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蒋得斌主编、广西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编辑、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的《自然保护区管理建设探索》正式发行。这是目前广西第一部关于自然保护区管理建设的专著,也是广西第一部由自然保护区管理一线人员编撰的关于自然保护区管理建设的理论文献。  相似文献   

11.
健康 《广西林业》2006,(6):33-33
猫儿山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76年,1982年晋升为省级自然保护区,1999年被批准纳入“中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2000年被命名为“全国保护母亲河行动生态教育基地”,2003年元月被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6年10月被列为全国自然保护区示范单位。猫儿山喜迎“三十”华  相似文献   

12.
分析评价西双版纳国家级示范自然保护区建设条件,提出示范建设思路,明确应围绕保护管理、基础设施和资源利用3大领域、10大项目来开展。  相似文献   

13.
李超 《森林与人类》2003,23(12):41-41
一项旨在可持续管理上海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为中国其他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建立示范的合作项目日前在京签署,这标志着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与国家林业局、上海市政府开辟了一个新的合作领域。项目合作期为3年(2003年7月-2006年6月),合作金额为27.15万欧元(244.5万元人民币),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国家林业局和上海市农林局共同出资并管理。通过该项目的实施,世界自然基金会将把国际上自然保护区管理的创新理念,系统、全面地介绍到崇明东滩保护区来,为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管理树立一个可操作的示范。崇明东滩是长江口地区最大的仍…  相似文献   

14.
一、研究区概况 实施植被恢复重建技术研究的甘肃省天祝县哈溪镇小脑皮沟流域,为国家科持支撑计划项目“民勤沙漠化防治与生态修复技术集成试验示范研究”第七课题“祁连山水源涵养技术试验示范”实施的地点。该区行政区划为甘肃省天祝县哈溪镇茶岗村,林业区划属天祝县哈溪林场80林班,自然保护区区划属实验区,流域区为石羊河八大水系黄羊河上游四级支流。  相似文献   

15.
我国自然保护区应对气候变化风险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候变化会导致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潜在边界或关键生境发生迁移或灭失,直接影响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服务功能,甚至威胁国家生态安全。根据实地调研材料,文中分析了气候变化对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影响、风险管控现状和面临的问题,从加强自然保护区气候变化影响监测、风险预警与管控科学研究,构建应对气候变化风险的适应性管理技术体系,建立健全管控机制,开展试点示范,开展应对气候变化风险的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和划定生态红线的新形势下加强自然保护区适应性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6.
周至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初见成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共管是自然保护区发展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它缓解了保护区与社区之间在资源利用上的矛盾,鼓励村民参与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寻求改进社区生产生活条件,并通过技术和资金扶持,提高当地村民的生活水平。1995年,由全球环境基金(GEF)资助的中国自然保护区管理项目,在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施以来,进行了社区共管工作的试验示范,取得了显著成绩。  相似文献   

17.
猫儿山自然保护区,1998年加入“中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1999年被评为“广西自然保护区管理先进集体”,2000年被全国保护母亲河行动领导小组命名为“全国保护母亲河行动生态教育基地”;2002年被评为“全国自然保护区管理先进集体”,2003年被评为“全国保护母亲河行动先进集体”,2004年荣获“全国保护母亲河行动五周年成就奖”,2006年被国家林业局列为“全国自然保护区示范单位”。  相似文献   

18.
四川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北部广元市青川县境内,地处岷山山系龙门山脉摩天岭南麓,总面积4万公顷,是以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为主要保护对象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于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确认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岷山山系大熊猫主要栖息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被世界自然基金会划定为A级自然保护区,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热点地区之一,是中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系全国51个全国示范自然保护区之一。  相似文献   

19.
项目活动     
陕西GEF项目简介 陕西秦岭保护区群是全球环境基金(GEF)资助我国的自然保护区管理示范项目之一,包括陕西省太白山、佛坪、周至、牛背梁、长青国家自然保护区,是陕西乃至全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地区之一,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该项目自1996年起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共分两大部分:一是秦岭自然保护区项目(即太白山、佛坪、周至、朱保护站),其任务是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  相似文献   

20.
吴静 《森林防火》2022,(2):128-131
吉利黄河湿地是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黄河流域中下游段最重要的流经区域,为维系黄河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最大限度地发挥保护区的生态功能,本文以吉利黄河湿地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设计为例,阐述在面对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的限制下,如何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手段,因地制宜地布设建设项目,完善对湿地植被恢复、野生动植物生境的修复、水系连通的修复和治理,更好地融入和彰显黄河湿地文化,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建成具有示范意义的黄河湿地恢复和治理示范特色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