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金枝 《养猪》1992,(1):7-9
对杜洛克生长猪不同蛋白质、赖氨酸水平的6组等能饲粮的消化率和氮代谢测定结果表明:粗蛋白、赖氨酸水平对总能、干物质的消化率影响不显著(P>0.05);高蛋白饲粮的粗蛋白及粗脂肪的消化率较低蛋白饲粮高,尿氮与日食氮量呈正相关(P<0.01);各组的氮沉积量差异不显著;维持适宜的赖氨酸水平,降低蛋白水平有利提高氮沉积效率。  相似文献   

2.
用2个蛋白水平和2个赖蛋比值作2×2析因设计,将32头始重25公斤的长白×北黑F_1代猪随机分成4组,每组8头,进行饲养试验;将16头阉公猪也分为4组,每组4头,进行N—平衡试验,研究了以玉米—豆饼为基础的饲粮蛋白质和赖蛋比水平对猪在20—60公斤和60—90公斤两个体重阶段的生产性能,氮沉积和90公斤时胴体品质的影响。粗蛋白由16—14%降至14—12%时极显著降低了胴体瘦肉率、背最长肌蛋白含量和日氮沉积量,提高了背膘厚,对增重和饲料效率等无明显影响。赖蛋比4.5—4.5%提高到5.0—4.5%,除降低 日采食量、增重和屠宰率(P<0.05)外,对其余指标均无影响。本试验结果表明:长×北F_1代瘦肉猪饲粮适宜粗蛋白为16—14%,赖蛋比为4.5—4.5%。  相似文献   

3.
早期断奶仔猪的能量、蛋白和赖氨酸需要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72头3周龄断奶仔猪探讨5.5-12公斤仔猪日粮的蛋白质和赖氨酸的适宜水平;用30头猪做消化代谢试验,探讨仔猪对各种营养成分公的消化率。结果表明:赖氨酸和蛋白水平对仔猪日增重有显著的影响,而对氮沉积、赖氨酸消化率及干物质消化率无显著影响。采食含19%粗蛋白、1.08%赖氨酸日粮仔猪的全期日增重较高(272克)。在此增重水平下,每日需1860千卡消化能,100.7克粗蛋白和5.88克赖氨酸。  相似文献   

4.
生长仔猪蛋白质的需要量很高。蛋白质的质量也极为重要,尤其是饲料所供给的赖氨酸数量。建议每1000千卡消化能至少应提供3.5克的赖氨酸。为达到该指标,如果以玉米或小麦为基础饲粮,仔猪断奶后每千克饲粮应含赖氨酸11—12克;若以大麦为基础饲粮,每千克饲粮应含赖氨酸10—11克。例如,玉米占67.4%,大豆饼粉28.2%,赖氨酸0.2%的饲粮配方,每千克饲粮含消化能3285千卡,赖氨酸11.5克,赖氨酸与能量之比为3.5。法国ITCF谷物组织最近所进行的试验还证实,肉用型猪每1000千卡消化能应提供2.6克赖氨  相似文献   

5.
邵水龙  王龙钦 《养猪》2003,(1):48-48
就一个群体而言,公猪的影响远远大于母猪,如采取人工授精,公猪的遗传效应影响更大,因此搞好公猪的科学饲养与利用十分重要。1公猪的营养1.1后备公猪从出生到55千克体重可以让公猪自由采食高能、高营养的饲粮,而不必担心公猪会沉积过量的脂肪,推荐的饲粮能量浓度每千克14兆焦,粗蛋白质20%,赖氨酸1%,钙0.75%,磷0.6%。55~100千克的公猪,日摄入能量33兆焦时,蛋白质沉积量可达到最大值。该阶段公猪饲粮的粗蛋白质为18%,赖氨酸0.8%,钙0.77%、磷0.55%。100千克体重时应限制能量摄入,到配种前,应多给纤维高的配合饲料,日…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不同类19种杂交组合及4个纯种共1554头猪的不同饲粮蛋白水平的研究探讨,571头猪的屠宰测定,筛选出瘦肉猪生长肥育期适宜蛋白水平近似值。前期(20~60公斤)16~15%,赖氨酸O.82~72%,消化能3.2~3.O兆卡/公斤,后期(60~90公斤)14~13%,赖氨酸O.62~0.55%,消化能3.0~2.8兆卡/公斤或  相似文献   

7.
猪赖氨酸需要量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焰础 《养猪》2003,(5):13-15
1猪赖氨酸需要量的研究方法1.1饲养试验通过分析饲粮中赖氨酸含量并设置不同的赖氨酸水平,然后观察猪的生长表现来确定需要量,例如NRC(1988)得到的理想蛋白模式。此法简单易行但不准确,观察不到超量氨基酸的反应。1.2氮沉积及氮平衡试验通过代谢试验测定氮的排泄及其在体内的利用率,并根据氮的沉积和饲粮赖氨酸水平,确定赖氨酸的需要量。此方法广为应用(Lewis等,1973;Chen等,1978)。1.3血浆尿素氮法本法的原理在于,当饲粮氨基酸达到平衡时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效率最高,血浆尿素氮浓度最低。试验饲粮除赖氨酸外其他氨基酸均满足需要。随着赖…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选用8头阉公猪,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饲喂赖蛋比(赖氨酸/粗蛋白)相同,蛋白水平不同的两组日粮,探讨了不同日粮蛋白水平对猪氮代谢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长北F_1肉猪最大氮沉积量约在体重60kg时出现,氮沉积率、蛋白质表观生物学价值随体重的增加而下降。不同蛋白日粮之间比较,高蛋白日粮下猪的日氮沉积量较高,但氮沉积率二者近为一致。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分析了玉米酒精糟的概略养分和氨基酸组成,并用15头体重在75—100千克的杂种肥育猪和18头平均始重为25.28千克的杂种仔猪(对照组和试验组各9头)分别进行了消化试验和肥育试验,以测定玉米酒精糟的主要可消化养分含量和饲喂效果。它的总能、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灰分、粗纤维、无氮浸出物、钙、磷和赖氨酸含量分别为5422.2千卡/千克、96.85%、34.1%、17.89%、4.79%、13.46%、33.48%、0.312%、0.39%和0.55%。消化试验测得的消化能和可消化粗蛋白质含量分别为3650.61千卡/千克和21.5%。在肥育试验中,试验饲粮和对照饲粮的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基本一致,只是试验饲粮中含有18%的玉米酒精糟。屠宰测定发现,试验组猪的花油比例显著低,而屠宰率显著高。但两组间平均日增重、饲料转化率以及胴体和肉质指标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本文旨在探讨饲粮赖氨酸水平对生长獭兔生长性能、氮代谢及血清免疫和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平均体重为(665±123)g的断奶獭兔20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4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分别饲喂赖氨酸水平为0.55%、0.70%、0.85%、1.00%和1.15%的试验饲粮.预试期7d,正试期53 d.结果表明:饲粮赖氨酸水平对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赖氨酸水平显著或极显著影响食入氮(P =0.006 5)、氮沉积(P=0.045 9)和氮生物学效价(P =0.022 6),而对粪氮排出量、尿氮排出量、可消化氮、氮表观消化率和氮利用率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赖氨酸水平为1.00%和1.15%的组的食入氮极显著高于饲粮赖氨酸水平为0.55%和0.70%的组(P<0.01).饲粮赖氨酸水平为0.70%、0.85%、1.00%和1.15%的组的氮沉积和氮生物学效价显著高于饲粮赖氨酸水平为0.55%的组(P<0.05).饲粮赖氨酸水平极显著影响血清免疫球蛋白A(P <0.000 1)、免疫球蛋白G(P <0.000 1)和免疫球蛋白M含量(P <0.000 1).饲粮赖氨酸水平为0.70%、0.85%、1.00%和1.15%的组的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和免疫球蛋白M含量均极显著低于饲粮赖氨酸水平为0.55%的组(P<0.01).饲粮赖氨酸水平除显著影响血清胆固醇浓度(P=0.016 7)外,对血清总蛋白、球蛋白、尿素氮含量以及谷丙转氨酶活性均无显著影响(P>0.05).综合考虑本试验所测指标,生长獭兔的饲粮适宜赖氨酸水平为0.55%~0.70%.  相似文献   

11.
试验研究饲粮中不同总赖氨酸与粗蛋白质比例对282头保育猪(PIC猪TR4×1050)生长性能的影响,确定6.81~11.35千克体重保育猪适宜总赖氨酸与粗蛋白质比例。基础饲粮采用鱼粉作为非必需氨基酸氮源。饲养期持续28天(断奶后3天开始),分为2个生长阶段,0~14天饲喂处理饲粮,14~28天饲喂基础饲粮,试验分为6个处理(总赖氨酸与粗  相似文献   

12.
试验选用12头初始体重为(15.33±2.10)kg健康杜×长×大杂交去势公猪,分为6个处理,采用6×6双拉丁方设计,研究低蛋白日粮条件下赖氨酸水平对生长猪氮平衡和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日粮包括1个高蛋白对照组(粗蛋白水平为18%,标准可消化赖氨酸0.83%)和5个低蛋白处理组(粗蛋白水平为14%,标准可消化赖氨酸水平分别为0.63%、0.73%、0.83%、0.93%和1.03%)。结果表明:日粮粗蛋白水平降低4%后,生长猪的氮排放量显著降低(P<0.01),氮沉积率和生物学价值随着日粮赖氨酸水平的升高呈线性上升(P<0.01);日粮粗蛋白和赖氨酸水平对生长猪的生长性能并无显著影响(P>0.05)。综合考虑日粮标准可消化赖氨酸水平对生长猪氮平衡和生长性能这两方面的影响,当日粮粗蛋白水平较《猪饲养标准》(2004)的推荐标准降低4%时,15~40kg生长猪最适日粮标准回肠可消化赖氨酸水平为0.93%~1.03%。  相似文献   

13.
杜长大中猪饲粮适宜蛋白质及赖氨酸水平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1×3因子设计,选取杜长大三元杂种中猪60头,阉公和母猪各半,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设2个重复(阉公和母猪各一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同性别的猪饲养在一个栏内。按3种粗蛋白质水平(17.5%,16.1%,15.1%)、3种赖氨酸水平(0.92%,0.83%,0.75%)组合配制3种试验饲粮(能量水平一致,消化能均为13.5MJ/kg),分别饲喂3个处理组。试验结果表明,40~70kg的混养猪群,饲粮以粗蛋白质15.1%、总赖氨酸0.75%的水平为适宜。40~70kg杜长大阉公猪,饲粮以粗蛋白质15.1%、总赖氨酸0.75%的水平为适宜;同阶段青年母猪,饲粮以粗蛋白质17.5%、总赖氨酸0.92%的水平为适宜。  相似文献   

14.
一、试验方法限于圈舍不足,商品瘦肉猪“杜长沈”屠宰适期试验与中间试验结合进行。试验分4个体重阶段:90千克,42头猪,屠宰29头;105千克,12头猪,屠宰4头;120千克,8头猪,屠宰4头,130千克,4头猪,屠宰4头;各阶段均用同一饲粮,配方见表1。调查各体重阶段的增重和饲料消耗,分阶段屠宰测定胴体品质,并进行经济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15.
应用氮平衡方法测定了长白×北京黑杂交一代阉公猪的氮沉积能力与氮代谢规律。20~90千克体重阶段内的日粮氮消化率变动于82.3%与84.8%之间,无随体重增大而呈一定变化的趋势。日粮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因试验猪体重增大而直线下降(y=66.44-0.374x),导致尿氮排出(占吸收氮的%)增加和氮沉积能力(g/kg~(0.75))及日粮净蛋白质利用率的下降,后二者与体重的关系分别为y=1.8027-0.0139x和y=58.06-0.36x。测定结果还表明,试验猪的氮沉积峰值在体重60千克左右出现,其最大日氮沉积量约为20克。  相似文献   

16.
配制优质的猪饲粮,不可完全靠饲粮中粗蛋白水平,而需要确定猪饲粮中第一限性氨基酸—赖氨酸的最小用量。如果配制的不是玉米、豆饼型饲粮,这一点显得格外重要。猪饲粮中的第二和第三限制性氨基酸,一般认为是苏氨酸和(或)色氨酸。研究表明,苏氨酸是籽用高梁、大麦和小麦中的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以及玉米中的第三限制性氨基酸。然而猪苏氯酸需要量的试验报道甚少。不同文献资料提出的前仔猪苏氨酸需要量相差甚大。甚至NBC多年来还逐渐降低了仔猪苏氨酸的需要量。NRC标准中5~10千克仔猪苏氨酸需要量,1968年为0.70%,1978年为0.62%,1977年为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赖氨酸水平对产蛋高峰期(30~38周龄)临武鸭生产性能、蛋品质、血清生化指标及氮代谢的影响,以确定产蛋高峰期临武鸭赖氨酸需要量。试验选取体重相近、健康状况良好、产蛋率无显著差异(P0.05)的临武鸭200羽,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鸭。饲粮中赖氨酸水平分别为0.65%、0.75%、0.85%、0.95%、1.05%,试验期63 d。在饲养试验结束后,每组挑选出10只体重接近各组平均体重的试验鸭进行代谢试验。结果显示:1)0.95%和1.05%赖氨酸组日产蛋重显著高于0.65%和0.75%赖氨酸组(P0.05),而0.95%和1.05%赖氨酸组料蛋比显著低于0.65%和0.75%赖氨酸组(P0.05)。2)饲粮赖氨酸水平对蛋品质无显著影响(P0.05)。3)0.85%、0.95%和1.05%赖氨酸组血清总蛋白含量显著高于0.65%赖氨酸组(P0.05)。0.95%赖氨酸组血清中三碘甲腺原氨酸含量显著高于0.65%、0.75%和1.05%赖氨酸组(P0.05)。4)0.95%赖氨酸组净蛋白质利用率和氮沉积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0.65%赖氨酸组(P0.05或P0.01)。5)二次曲线分析表明,以总蛋白、净蛋白质利用率和氮沉积为评价指标,产蛋高峰期临武鸭饲粮中赖氨酸需要量分别为0.92%、0.96%和0.95%。由此可见,30~38周龄临武鸭的日产蛋重、料蛋比、总蛋白、净蛋白质利用率和氮沉积对于饲粮中赖氨酸水平的变化较为敏感,而获得较佳的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氮平衡的适宜赖氨酸水平为0.92%~0.96%。  相似文献   

18.
高赖氨酸玉米和普通玉米对猪的营养价值评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用高赖氨酸玉米和普通玉米对猪的营养价值进行了评定。试验所用高赖氨酸玉米的粗蛋白质、赖氨酸、总氨基酸的含量分别为8.7%、0.35%、7.21%,普通玉米分别为9.4%、0.27%、9.03%。以高赖氨酸玉米代替饲粮中普通玉米,全期饲养137天,喂高赖氨酸玉米饲粮的猪比喂普通玉米饲粮的猪体重高4.55千克,日增重提高6.9%。其中育肥后期阶段饲养46天,喂高赖氨酸玉米组平均净增重和日增重为29.6千克和644克,而喂普通玉米组为26.0千克和566克,高赖氨酸玉米组比普通玉米组提高13.8%,差异显著(P<0.05)。经屠宰测定,高赖氨酸玉米组瘦肉率为55.4%,比普通玉米组提高2.6个百分点;背膘厚度,高赖氨酸玉米组比普通玉米组降低1.06厘米,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9.
赖氨酸超量对肉猪生长表现效果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卞骞 《养猪》1994,(4):29-29
大×梅二元杂交猪20头按配对分为两组,每组10头,始重26千克,饲养104天,试验组赖氨酸水平前期1.08%、后期0.75%,对照组分别为0.88%和0.65%。试验结果,试验组前、后期增重和饲料转化效率均低于对照组。全期平均,试验组日增重较对照组降低3.92%,饲料转化效率降低3.84%。  相似文献   

20.
40头杂种猪随机分为5组,每组8头。对照组喂给以等量豆饼和棉仁饼为蛋白质饲料配制的基础饲粮,175日龄达到90千克,日增重699克,料肉比3.14,瘦肉率56.92%。其余4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赖氨酸和蛋氨酸,日增重734—757克,料肉比2.95—2.85,瘦肉率:57.21—58.05%。各组饲粮游离棉酚含量低于0.02%,均添加0.1%硫酸亚铁,肌肉和内脏中游离棉酚残留量均低于国家规定的食用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