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草代木反季节周年栽培香菇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反季节周年栽培香菇基本情况 近几年福建尤溪食用菌生产不仅形成以大规模草菌为主的生产格局,而且大力进行反季节栽培香菇成功,节约了大量木材。1993~1994两年推广周年(四季)栽培香菇1250万袋,占香菇3013万袋的41.4×10~(-2),与木屑栽培香菇比,降低了成本,为菇农脱贫致富,为开发食用菌闯出新路。2 反季节周年栽培香菇基本原理 除以草(芦苇、象草、巴茅、五节芒、芒箕)代木作原料外,充分利用尤溪得天独厚自然气候优势,科学安排草种搭配比例,菌种菌株的选择与季节和温型(即内外界最适温湿度)安排好接种期等是关键,致使四季都能出菇。如生产季节的安排,一般掌握高温型菌种先接种,低温型菌种后接种,具体时间又依海拔高低和品种不同而异。该技术于1993年在海拔800多米的汤川乡抓点试验。①4~7月,采用中温型或中偏高型,控制在10~20℃范围内,用LC081、LC26、Cr22菌株。②8~9月,采用中偏低温型或中温型,控制在5~20℃范围内,用LC206、LC081、Cr02、Cr022菌株。③10~12月,采用中偏高型或高温型,控制在12~22℃范围内,用LC220、LC26、Cr04、Cr63菌株。④12月~翌年3月,采用低温偏高型或低温型,控制在6~15℃范围内,用LC141、LC26、Cr20菌株。从草粉与杂木屑培育香菇对比试验中得知,以每1000袋(筒)计算  相似文献   

2.
平菇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代料栽培是利用棉籽壳、玉米芯、甘蔗渣、甜菜渣、酒渣等各种农、林、工、副业的有机废物和下脚料栽培。1栽培时间的选择春夏、夏秋选用高温型菌种;秋冬季选用低温型、广温型菌种;早春、初秋选中温型菌种,可以四季栽培,周年供应。夏播20℃左右  相似文献   

3.
陈秀炳 《福建林业科技》2005,32(1):45-47,51
新选育的灵芝菌株G9109属于早熟型品种。该菌种在6~36℃温度范围内菌丝均能生长,但菌丝生长适温为18~32℃,最适温度为26℃。在木屑培养基上,菌丝粗壮、洁白、整齐,爬壁能力强,满瓶天数为20~21d。与其它灵芝菌株相比,短原木熟料栽培的G9109具有适应性强、出菇早、朵型大、菌褶金黄色等优点,是高产优质菌株。  相似文献   

4.
平菇类 平菇品种很多,有低温型、中温型、高温型和广温型之分。低温型出菇温度范围为2~22℃,中温型为8~24℃,高温型为15~37℃,广温型为4~32℃。秋冬季节除高温型品种不宜栽培外,其他均可栽培,但初试者以种广温型品种较为适宜。播种季节可从8月下旬开始至11月中旬止,出菇期可延至翌年4月中旬。  相似文献   

5.
我所菌研组于1990年在重庆万县市长江之滨采到一丛重达6.35公斤的特长纯白野生金针菇,经几年驯化培育,并在福建、湖北、四川、云南、广东、河南、黑龙江、河北等地协作组大面积栽培试验示范,结果表明性能稳定、高产抗杂.属种低温型菌株,经鉴定后定名为““万针8号”形态特征菌丝洁白、粗壮、浓密,子实体丛生、白色、生长整齐且粗细均匀,柄长30厘米~35厘米,直径0.5厘米~0.6厘米,菌盖呈半球形,直径0.8厘米~1厘米,肉厚0.5厘米;菌柄无绒毛,基都有少量绒毛。生物特征温度:菌丝在9℃~31℃均能生长。最适18℃~24℃;母种7…  相似文献   

6.
黑木耳Au962菌株是我所从全国七省市引进及采集野生种中筛选出来,经提纯、复壮获得的新菌株,届中温型品种,具有菌丝生长健壮、出耳齐、早、抗杂性强,耳片黑大、肥厚,产量高等特点,适合于代用料栽培。1生物学特性1.1营养:菌丝体分解、吸收利用木屑、玉米芯原料中的有效成分能力较强,它们能够提供给菌丝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的碳源,添加效皮、米糠、豆饼粉补充氮源及微量元素的不足,从而促进菌丝生长,缩短出耳期,提高产量。呈.2温度:拘于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4—28℃,菌丝生长温度为5—30℃,最适温度22~26℃,5℃以下菌丝生长极…  相似文献   

7.
四个灵芝菌株的品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红芝、园艺6号、灵芝F1、紫芝对4个灵芝菌株生物学性状比较,筛选出红芝为最优菌株。其特点为:母种和原种菌丝生长速度较快、菌丝洁白浓密,边缘整齐,在栽培过程中生长良好生物学效率较高,生物学性状优于其它菌株,适宜在生产上推广。  相似文献   

8.
利用农作物秸杆屑作原料,墙式袋栽金针菇,是栽培金针菇的一种理想新方式。一、菌种选择必须选用菌丝健壮、抗杂分解能力强、适应性能好、产量高、品质优的菌株用于生产。经评比,以CoB18表现最优,杂交19、石种纯白也可适当选用。原种要求菌丝长势旺盛、纯度高、适龄。二、原料配制选用已充分晒干的新鲜无霉变无虫蛀的稻草、麦秆、黄豆秆、棉秆等农作物秸秆一种或多种混用,将其粉碎成粗木屑状备用。栽培时,按草屑66%、麸皮20%、玉米粉10%、石灰2%、石膏1%、复合肥1%的比例将料混合,再加适量水拌匀使料含水量达6…  相似文献   

9.
选择蒙古栎、白桦、落叶松和胡枝子作为黑木耳栽培原料,通过试验研究,遴选黑木耳最适原料。蒙古栎、白桦木质栽培原料栽培黑木耳菌丝生长速度、生物学效率(干)和产量性状上均表现最好;落叶松为原料培养料配方黑木耳原基整齐度最好。4个木质栽培原料作为培养料栽培黑木耳的菌丝生长速度、产量和生物学效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蒙古栎、白桦和胡枝子均适宜作食用菌原料林,但由于蒙古栎生长速度较慢,较难在短期内提供大量优质食用菌原料,本研究建议不采用蒙古栎作为食用菌短期原料林树种。研究成果将会解决食用菌行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原料短缺等问题,对食用菌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0.
在吉林省延边州和龙市八家子镇泉水洞林场,采集到一株野生猴头菌株,通过组织分离获得菌种,对其进行了菌丝体生长速度、菌丝特性试验,并进行了出菇试验,观察分析农艺性状,结果表明:该菌株菌丝生长速度快、长势强、子实体大、菌刺长、圆整紧实、颜色洁白、形态好,适合人工栽培。  相似文献   

11.
速生杨树良种在辽宁省的区域栽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当前辽宁省栽培推广的主要速生杨树品种,按着影响其生长的气温、降水、土壤等主导因子,根据不同品种的生物生态特性,进行了大体的自然栽培区划。在栽培区划中将我省区分为西部丘陵干旱区、西北部沙旱瘠薄区、辽北低丘平原半湿润区、辽河平原半岛半湿润区及东南部湿润区、东部山地低温区、辽河下游低地盐土区等6个不同栽培生态区。把当前生产中主要栽培的杨树品种,划分为喜温型、较喜温型、中温型、较抗寒型、耐碱型等类型。并在上述各生态区内进行了布局,为以后栽培推广提供了适地适树、适地适品种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引进的4个大球盖菇菌株为对象,观察在母种培养基、原种培养基以及栽培种培养基上菌株的菌丝生长状况,在栽培料上进行了产量试验。结果筛选出2个适宜东北地区栽培的大球盖菇优良菌株,其菌丝生长均匀、浓密,生长势强,生长速度快,产量高,子实体丛生,菌盖酒红色,菌柄粗壮。  相似文献   

13.
<正> 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豫南山区。为充分利用山区资源,帮助当地农民脱贫致富,1988年开始,在豫南农专有关专家的指导下,进行了以香菇为主的食用菌开发生产。生产出的香菇菌种菌丝洁白,生长旺盛,培养期短,优质品率达90%以上,每年可为社会提供优质原种和栽培种4~10万  相似文献   

14.
为了充分利用杨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木屑和树皮,在实验室里对3种木腐型食用菌进行不同配方栽培实验,并与对照进行菌丝生长、子实体发育、产量和生物转化率的比较。结果表明,在不同的配方中,杨木屑占58%的3种食用菌菌丝生长及显蕾较快,姬菇、小白平菇、金针菇杨木屑分别占58%、78%、39%产量最高。杨树皮的4种配方中3种食用菌的菌丝生长均比对照慢;杨树皮占58%的配方栽培的姬茹、小白平菇显蕾快而整齐;杨树皮占39%的姬菇和金针菇产量最高,小白平菇在4种配方中产量均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15.
杨树林下羊肚菌人工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红民 《防护林科技》2014,(11):110-111
羊肚菌是高级营养补品,食疗显著。属低温、高湿型真菌,在自然条件下多生长在杨树林下。经研究,羊肚菌适宜的温度是菌丝为20~25℃,菌核为15~20℃,子实体为5~18℃,湿度一般保持在75%左右,郁闭度0.7左右。文章论述了羊肚菌菌种的制作过程和杨树林下栽培方法。  相似文献   

16.
对白灵菇A号茵株,在生态学、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菌丝生长最适温度20~24℃,pH值6.5~7.5,培养基含水量65%为宜;最佳培养基,母种选用A1,原种选用麦粒培养基。关键词:白灵菇A号;生长条件;菌丝体。  相似文献   

17.
在黑木耳产业中,菌种质量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为了对黑木耳菌种进行早期评估,本文根据黑木耳的生物学特性,采用食用菌菌丝纯培养方法,对黑木耳九个菌株(Au9、CF09、CF05、29、916、长10、长7、日本黑木耳和8808)进行菌种的菌丝生长速度、耐高温性、抗霉性、吃料能力和耐旱性的研究,结果表明:长10、CF09、29 和日本黑木耳四个品种的菌丝生长周期短、抗霉能力强、生长适应温度范围广、吃料快,而且耐高温、生长速度比较均匀,可以确定为优势菌种。图4 表5 参7。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尝试采用杏鲍菇菌丝处理光皮树提油后的饼粕,以期使光皮树饼粕微生物资源化。结果表明:以水酶法提取光皮树油的固体残渣为基料,适当添加部分配料,杏鲍菇的菌丝能正常生长,且菌丝洁白、浓密、粗壮,结块性强。菌丝满瓶后,粗放管理都可长出子实体。不同配方的光皮树饼粕培养料栽培杏鲍菇,生物转化率均在50%以上,单个子实体鲜重均在15 g以上。无论是从菌丝生长还是单个子实体均重和生物转化率角度评估,光皮树饼粕都是栽培杏鲍菇的良好基质。说明利用食用菌转化技术使光皮树饼粕资源化是一条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白灵菇菌丝生长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影响白灵菇菌丝生长的主要因素,比较了不同菌株在不同培养基含水量、酸碱度和温度条件下菌丝生长的情况。试验结果表明:白灵菇菌丝最适合生长的培养基含水量为65%~75%,Pl.n0028在最适合含水量的培养基中菌丝生长与其它菌株有差异,生长速度较快;最适合生长的培养基pH值为6~8,Pl.n0029在最适合pH的培养基中菌丝生长与其它菌株有差异,生长速度较快;最适合生长的温度为25~30℃,Pl.n0029在适合培养温度下菌丝生长与其它菌株有差异,生长速度较快。  相似文献   

20.
猴头属低温性食用菌 ,反季节栽培指冬季低温期菌丝体生长 ,春季自然温度下子实体生长的新技术。此法有效地避开杂菌污染高峰期 ,子实体质量高。并使新鲜猴头能在淡季上市 ,丰富市场 ,增加收入 ,经二年的实地栽培 ,已获成功 ,值得推广 ,主要技术介绍如下 :1材料准备①阔叶树种的锯木屑(要求干燥、无霉症、纯净)。②麦麸(要求新鲜、无霉症)。③培养瓶(要求广口无色) ,另外 ,准备牛皮纸、线绳、压模 ,塑料薄膜等。2养菌、出菇室选择2.1菌丝培养室利用大型的防空山洞(或环境类似的地窖、地下室等)。由于它规模大 ,质量好 ,有通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