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养蚕大棚桑园养鸡提高蚕桑综合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蚕桑生产具有极强的季节性,每年4月中旬~10月中旬为生产期,其余半年的时间养蚕设施及桑园均为闲置期.在养蚕之余再利用桑园、大棚进行综合经营,可大幅度提高养蚕大棚及桑园利用率.嵊州市三界镇养蚕大户吴石炯开发桑园养鸡,实现了桑园与养蚕大棚、人力资源的综合利用,达到以桑促副、以副增收的综合效果.  相似文献   

2.
科技兴蚕 提质增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从建立规模化优质桑蚕茧基地、强化科技服务网络开展全程技术服务、抓好桑园管理、完善桑树病虫害预测预报网络、优化养蚕布局,推广测土配方施肥与叶面施肥、优良的桑蚕新品种、省力化养蚕技术、桑园和养蚕大棚科学套种养等方面着手,全面实施“科技兴蚕,提质增效”的战略。  相似文献   

3.
为最大限度提高桑园单位面积的产出率,提高养蚕大棚及蚕室的综合利用率,增加蚕农经济效益,增强蚕桑生产的竞争力,我们在桑园休闲期即夏伐后的桑园漏光期和冬季桑树光条期,进行了桑田间作牧草,然后用牧草在养蚕空档期利用大棚及蚕室饲养肉鹅。从2005年开始,经过多次试验,我们设计了一套桑草间作、蚕鹅套养的复合模式,增产增收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4.
钱银川 《蚕桑通报》2005,36(1):64-65
海宁市盐官镇养蚕历史悠久,全镇22个行政村,8000多户农户养蚕,桑园面积约733 hm2,全年饲养蚕种35000张左右,产茧1500 t左右.蚕桑生产是盐官镇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但近几年由于受市场影响茧价不稳,影响了蚕农的收入.因此,如何综合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单位面积桑园的总体效益,已成为蚕农的迫切要求.为此盐官镇根据榨菜企业的快速发展,指导蚕农在桑园里套种榨菜,并在近几年迅速推广发展.盐官镇的桑园套种榨菜优质高产配套示范方,是省级出口加工蔬菜优质示范基地,2003年桑园套种面积已达到348 hm2,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现将园套种榨菜的主要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江苏蚕业》2017,(1):19-21
桑园套种是增加桑园产出率的有效途径之一,东台市梁垛镇梁南村经过多年的探索,形成一套"春秋养蚕稳高效、夏套药芹冬套菜"的增效模式,亩桑总收入超过1万元,促进了蚕桑生产的稳定。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为适应规模化经营和蚕桑产业发展的客观需要,我们引进和推广了大棚养蚕技术.经过研究和改进,先后在生产实践中推广了庭院简易大棚、标准活动简易大棚和塑料大棚等三种不同形式的大蚕饲育形式.这项技术的推广,解决了广大养蚕农户蚕室紧张的问题,实现了人蚕分离,养蚕消毒防病更加简便,有利于提高蚕茧的产量和质量.由于采用地蚕条桑育的方式,提高了蚕农的劳动生产率,降低了劳动强度.推广几年来得到了广大蚕农的普遍认可,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现将这几种不同形式的养蚕大棚作一比较,以便今后更好的运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江西省蚕桑生产发展很快,桑园面积迅速扩大,养蚕数量大量增加.但是广大农村新区养蚕,若按传统的养蚕方法,需添置大量的蚕室、蚕具,往往受到物质条件的限制,尤其是个体户养蚕,经济上更感困难,因而影响了蚕桑生产的发展.为解决发展养蚕中添置设备多、投资大、竹木材料难解决的问题,我们参考了国内外简易养蚕的经验,结合江西的地理、气候等具体情况,设计了地坑木框养蚕法,挖地成坑,作养蚕室,木条和丙伦编织布制成木框蚕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室外大棚省力化养蚕在我地形成规模的蚕区推广速度很快,对缓解蚕室蚕具和大蚕饲养劳力紧张的矛盾,促进蚕桑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室外蚕蛆蝇多,防蝇条件又难以得到保证,故大棚养蚕蝇蛆病的发生危害已日趋严重.据2005年春蚕笔者在桑园1734 hm2的蚕桑重镇射阳县特佣镇调查,蝇蛆发生危害率一般在7%~13%,严重户达30%~40%,对提高茧质,提高效益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由于蚕茧价格下跌,蚕桑生产的经济效益受到影响,农民养蚕积极性受挫。为了保桑稳桑增加桑田效益,可采取桑园套种蔬菜种植模式。桑园套种是在不影响桑树生长的前提下,利用桑树生长的空闲季节,套种蔬菜等作物,使其耕地资源、光照资源、土壤养分得到充分利用,提高产出率。桑园套种有利于桑园土壤的平衡,改善土壤的生态环境,增加桑园肥力,清除田间杂草,减轻病虫害,实现桑树、蔬菜生产双赢。桑园套种的蔬菜品种很多,下面介绍几种套种模式: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东台市通过强化组织领导和宣传引导,严格考核奖惩、推广桑园套种和蚕室套养等综合措施,实现了桑禽互补、种养并举,有效地拓展了蚕农增收空间,有效地遏制了毁桑现象,稳定了蚕农信心,避免再次出现类似1995年大面积毁桑情况的发生,促进了蚕桑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篷布大棚和聚乙烯网蚕台的制作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射阳县特庸镇王村村是一个已形成规模的蚕桑专业村 ,该村共有464户 ,1468人 ,耕地178hm2,其中桑园96.7hm2,年育嫁接苗40hm2,年种实生桑苗20hm2,大多数农户期养蚕种达7盒以上 ,蚕室、蚕具、劳力三者严重不足的矛盾在该地明显突出。九十年代起该村80%的蚕农都是利用室外砖池育和简易大棚育养蚕 ,但由于温湿度难以控制和调节 ,结果产量一直低于室内。针对这一情况 ,我们于1998年春在该村一组王登兵等户原简易大棚地蚕育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建成了篷布大棚和聚乙烯网蚕台的室外配套养蚕新方法 ,并迅速在该地…  相似文献   

12.
徐彧 《北方蚕业》2013,34(2):52-54
针对成县蚕桑产业逐年萎缩的生产实际,分析了成县蚕桑产业在基地建设、技术队伍、生产设施及新技术应用推广方面的有利条件,指出了当前蚕桑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劳动力紧缺、效益不高的问题,提出了通过桑园合理流转、适度规模经营、增加养蚕批次、合理间作套种和蚕桑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东兰县蚕桑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专业人才缺乏、小蚕共育规模小、质量不高和饲养技术不规范、综合防病意识弱、轻桑园管理导致单产和效益低、桑资源综合利用率低等问题,建议通过以下措施推动东兰县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引进专业人才完善服务体系;规范小蚕共育管理,保障商品小蚕质量;加强桑园管护及加大投入升级养蚕设施,增强蚕农消毒防病意识,提高养蚕经济效益;提高桑资源综合利用率,增强抵抗市场风险能力;积极融入东、巴、凤旅游一体化推进蚕桑文化旅游发展,促进蚕桑旅融合发展等。  相似文献   

14.
射阳县特庸镇王村是一个已形成规模的蚕桑专业村,该村共有464户1468人,耕地178hm2,其中桑园97hm2、年育嫁接苗40hm2、年种实生桑苗20hm2,大多数农户季养蚕种达7张以上,蚕室、蚕具和劳力严重不足的矛盾在该地明显突出.90年代起该村80%的村民都是利用室外砖池育和简易大棚育,但由于温湿度难以控制和调节,产量一直低于室内养蚕.为此,我们于1998年春在该村王登兵等户原简易大棚地蚕育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建成了篷布大棚和聚乙稀网蚕台的室外配套养蚕新方法,并迅速在该地得到推广和应用,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15.
印桂庆 《四川蚕业》2006,34(1):32-33
近几年,室外大棚省力化养蚕在我地形成规模的蚕区推广速度很快,对缓解蚕室蚕具和大蚕饲养劳力紧张的矛盾,促进蚕桑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室外蚕蛆蝇多,防蝇条件又难以得到保证,故大棚养蚕蝇蛆病的发生危害已日趋严重。据2005年春蚕笔者在蚕桑重镇射阳县  相似文献   

16.
浙西山区开化县蚕桑生产成本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蚕桑生产是集栽桑养蚕为一体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蚕桑生产效益决定了蚕农对蚕桑生产的重视程度,决定了蚕桑产业在农村经济中的地位,因而决定了蚕桑产业的发展趋势。蚕桑生产成本是影响蚕桑生产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蚕桑生产成本主要由桑园肥料、农药、蚕种、蚕药、蚕具维修折旧和养蚕用品消耗等物化成本和桑园培育管理用工、养蚕用工等劳动力成本两部分构成。近年来,由于蚕桑生产资料成本上涨和劳动工资成本提高,蚕桑生产成本也有明显提高。开化县地处浙江省西部,地理环境、生产习惯等因素与嘉湖重点蚕区有明显的不同,  相似文献   

17.
针对当前蚕农桑园规模小、生产投入少、效益不高、生产不稳的突出问题,按照双方自愿的原则,将不愿从事蚕桑生产的蚕农的桑园有偿流转给养蚕基础好、劳动力充足的农户,以提高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程度,提高蚕茧收入在家庭收入中的比重,并大力开展综合利用,促进蚕桑生产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遂川县的蚕桑规模略有减少,但养蚕大户却逐年增多,桑园相对集中到较少的蚕农手中,为解决养蚕场所问题,遂川县近几年建设了一大批养蚕大棚,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大棚养蚕的好处现行推广的大棚养蚕与传统的养蚕模式相比具有很多的优势:一是养蚕用房与生活用房分开,方便蚕室消毒,减少污染,也改善了居住环境;二是通风透气好,温湿度调节方便,降低发病率;三是大棚养蚕解决了养蚕场所问题,容易做到稀放饱食,有利于  相似文献   

19.
小蚕共育商品化,大蚕饲养省力化,上簇营茧优良化,桑园管理规范化,在提高茧质,减轻劳动强度上下功夫,凸现养蚕效益和桑园生产效益。开展桑园复合经营和蚕桑综合利用,实现综合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20.
<正>2017年10月16日,江苏省蚕种所在东台市举办了蚕桑新技术现场观摩会。会议组织观摩了东台天润蚕种公司智能化大棚及无人机防治桑园管理情况,并举办了蚕桑新技术发展座谈会。座谈会上,东台市蚕桑中心、射阳蚕桑服务站和睢宁蚕桑站作了典型发言,分别围绕桑园无人机防治技术、小蚕集中共育技术、智能化养蚕大棚、简易棚舍式养蚕大棚、蚕桑适度规模经营配套技术等内容进行了交流。会议还邀请中国农科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