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7 毫秒
1.
兔真菌性皮肤病是一类传染性极强的人畜共患接触性皮肤病。试验选取体重相近,已感染真菌性皮肤病的吉戎兔15只,分为3组,每组5只,试验组Ⅰ为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组Ⅱ和组Ⅲ皮下分别包埋5mg和10mg的两性霉素颗粒剂。给药前和给药后第10天、第20天和第30天分别称重,并观察测定兔皮毛生长及秃斑恢复情况。结果表明,试验组兔增重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0.05),试验末期组Ⅱ和组Ⅲ秃斑恢复分别达95%和90%。因此,采用皮下包埋的给药方式有效地延长了两性霉素B的药效时间,可有效治愈兔真菌性皮肤病。  相似文献   

2.
兔螨虫病是影响兔的健康及生长发育的一种寄生虫病。试验选取体重相近,疑似兔螨虫病症状,经寄生虫学检查,确诊已感染螨虫病的吉戎兔20只,分为4组,每组5只,试验组Ⅰ为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组Ⅱ、组Ⅲ和组Ⅳ颈部皮下分别注射0.1mL、0.3mL和0.5mL的癣螨净,每周注射1次,连续注射3次。给药前后分别称重,给药前和给药后第7天、第14天和第21天检测活螨阳性数和结痂脱落率。结果表明,试验组兔增重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末期Ⅲ组、Ⅳ组活螨检查阳性兔数量为0,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Ⅲ组、Ⅳ组结痂全部脱落。因此,癣螨净治疗兔螨虫病适宜剂量为0.3mL。  相似文献   

3.
32头断奶兔,随机分成四组,每组8头。试验兔分别用添加氯苯胍、地克珠利或盐霉素的颗粒饲料饲喂。抗球虫药的添加量分别是氯苯脱,每公斤颗粒饲料合66mg;地克珠利,每公斤颗粒饲料含ling;盐霉素,每公斤颗粒饲料含20mg;对照组颗粒饲料不含任何抗球虫药。对各组试验兔的粪便检测球虫卵囊,试验组各兔的球虫发病率均低于对照组。在试验结束时,试验组每组均发现有一只免感染球虫病。上述王种抗球虫药的防制球虫病治疗效果,以盐霉素最佳,这个组的试验兔比其他两组增重多,而每公斤体重耗料少;地克珠利试验组与对照组和添加氯苯孤试验组…  相似文献   

4.
《中国兽医学报》2019,(7):1297-1302
兔球虫病是一种严重威胁我国家兔养殖业的重要传染性寄生虫病,目前,世界公认的兔球虫种类有11种,其中,穿孔艾美耳球虫(Eimeria perforans)在我国兔群的感染率最高,为35.2%;然而,国内尚未有关于其分离株致病性和免疫性的报道。本研究通过单卵囊显微挑选和无球虫兔体内传代技术,从浙江地区分离获得了1株穿孔艾美耳球虫,在此基础上,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了分子鉴定,结果显示,浙江分离株与欧洲分离株在18S rRNA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在99.2%以上,且在进化树上自成一小亚枝。最后,通过动物试验对其致病性和免疫原性进行了鉴定,致病性试验结果如下:以5×10~2(Ⅰ组),5×10~3(Ⅱ组),5×10~4(Ⅲ组)和5×10~5(Ⅳ组)个孢子化卵囊感染无球虫兔,在感染后4~6 d,各感染组均出现饮水、食料和排粪量明显减少,以及粪便形态干小的临床症状,其中,第Ⅲ组中的2只兔在接种后12 d出现腹泻,并在之后第13天死亡1只,死亡兔剖检十二指肠和空肠有弥散性出血点;在感染后6~12 d,各感染组兔平均体质量数值上略小于不感染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感染后5~13 d,第Ⅰ~Ⅳ组兔的平均排卵囊总量分别为(3.65×10~7±1.86×10~6)/只、(9.92×10~7±3.60×10~6)/只、(4.89×10~7±4.49×10~6)/只和(3.93×10~7±1.56×10~6)/只,以第Ⅱ组兔的平均排卵囊量最大,排卵囊期持续2周以上,有2个排卵囊高峰,高峰值分别出现在感染后第7和10~11天;免疫原性试验结果如下:第Ⅰ~Ⅴ组兔在感染接种后第14天攻毒,攻毒剂量为1×10~6个孢子化卵囊/只,攻毒后第4~6天,第Ⅲ、Ⅳ组和攻毒对照组(Ⅴ组)出现拉稀症状,其中,第Ⅲ组兔分别在攻毒后第6和7天死亡1只,攻毒后死亡率为50%;攻毒后,除第Ⅲ组外,各组兔平均体质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攻毒后第5~10天,第Ⅰ~Ⅴ组兔的平均排卵囊总量分别为(3.88×10~5±2.10×10~5)/只、(8.00×10~5±2.83×10~5)/只、(1.89×10~5±2.25×10~4)/只、(3.36×10~5±7.46×10~4)/只和(1.77×10~6±6.34×10~5)/只,相对于攻毒对照组,第Ⅰ~Ⅳ组兔的卵囊减少排出比率分别为78.0%,54.7%,89.3%和81.0%。以上试验结果表明,穿孔艾美耳球虫浙江分离株为致病性毒株,可导致试验兔拉稀和死亡,但免疫原性不强。  相似文献   

5.
皮下埋植法诱发家兔卵泡发育的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选择2~3月龄的幼兔,分别皮下埋植药棒Ⅰ(FSH PVP 明胶,试验Ⅰ组)、药棒Ⅱ(FSH PVP 丝胶,试验Ⅱ组)、药棒Ⅲ(药棒Ⅰ 凡士林 FSH粉剂,试验Ⅲ组)、药棒Ⅳ(药棒Ⅱ 凡士林 FSH粉剂,试验Ⅳ组),与无激素处理组(对照组1)、肌肉注射FSH组(对照组2)进行诱发卵泡发育的比较.结果显示:试验Ⅰ、Ⅱ、Ⅲ、Ⅳ组兔在皮下埋植药棒5天后大卵泡数分别为3.6±1.6个,3.8±1.0个,7.5±1.0个,6.5±1.6个,对照组1、对照组2的大卵泡数分别为2.3±2.3个,11.6±2.6个,试验Ⅲ、Ⅳ组、对照组2的大卵泡数明显多于对照组1,也多于试验Ⅰ、Ⅱ组.在青年兔的试验中,对照组1、试验Ⅰ、Ⅲ组的大卵泡数分别为3.0±1.4个,4.8±2.8个,15.4±8.0个.  相似文献   

6.
甘肃棘豆对实验家兔血液学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18只健康成年家兔随机分为3个组,每天分别按每千克体质量1、5、10g剂量饲喂甘肃棘豆,并在试验前及试验后每隔14d称重和测定血液学指标。结果表明,在试验第18天Ⅲ组1只怀孕母免流产,Ⅱ和Ⅲ组试验家兔在第35天开始出现甘肃棘豆中毒症状,Ⅰ组试验家兔在整个试验期间没有出现异常表现;各试验组试验家兔血液红细胞(RBC)、...  相似文献   

7.
复方蒲公英注射液解热镇痛抗炎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复方蒲公英注射液解热镇痛抗炎效果。解热试验取健康家兔10只,随机分为2组,每只兔背部皮下注射2,4-二硝基苯酚2%水溶液30 mg/kg,待体温升高超过1℃,分别按0.5 mL/kg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和复方蒲公英注射液,给药后30、60、90、120 min分别测量直肠温度;镇痛试验取昆明系小白鼠50只,随机均分为5组,分别为生理盐水组(0.05mL)、阿司匹林组(4%阿司匹林溶液0.05 mL)、复方蒲公英注射液低(0.05 mL)、中(0.1 mL)、高剂量组(0.2 mL)。连续经口给药3 d,于末次给药30 min后,每只小白鼠腹腔注射0.6%冰醋酸(0.1 mL/10 g),记录注射致痛剂后20 min内各鼠的扭体次数;抗炎试验取昆明系小白鼠50只,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生理盐水对照组(0.05 mL/10 g)、双黄连组(0.05 mL/10 g)、复方蒲公英低(0.05 mL/10 g)、中(0.1 mL/10 g)、高(0.2 mL/10 g)剂量组。连续腹腔注射给药5 d,在第5天注射后12 h,在小鼠右耳两侧均匀涂以二甲苯0.05 mL,左耳作为对照,2 h后处死,用直径0.5 cm打孔器取其左右耳片,称重,评价药物对二甲苯刺激耳廓的抗炎效果。结果提示,复方蒲公英注射液具有较好的解热抗炎作用,而无明显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8.
将18只健康成年家兔随机分为3个组,每天分别按每千克体重1、5、10 g剂量饲喂甘肃棘豆,并在试验前及试验后每隔14 d测定血液生化指标,探索甘肃棘豆对实验家兔的毒性.结果表明,在试验第18天Ⅲ组1只怀孕母兔流产,Ⅱ和Ⅲ组试验家兔在第35天开始出现甘肃棘豆中毒症状,I组试验家兔在整个试验期间没有出现异常表现;3个试验组...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日粮中添加抗菌肽对产蛋后期蛋鸡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影响,试验将120只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和试验Ⅰ、Ⅱ、Ⅲ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Ⅲ组分别饲喂添加100,200,400 mg/kg抗菌肽的试验日粮,预试期7 d,正试期56 d,于正试期第14天注射新城疫和禽流感疫苗,于正试期第14(免疫前),28,56天采血测定各组的体液免疫水平(IgA、IgG、IgM、IL-4、IL-10水平及新城疫、禽流感抗体效价)、细胞免疫水平IL-2、TNF-α、IFN-γ水平及T淋巴细胞转化率)和抗氧化能力指标(T-AOC、T-SOD、GSH-Px活性及MDA水平)。结果表明:正试期第28天,各试验组的血清Ig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Ⅱ、Ⅲ组的血清Ig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Ⅱ组的血清IL-1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Ⅰ、Ⅲ组(P<0.05);试验Ⅰ组的血清IL-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Ⅲ组(P<0.05),试验Ⅱ、Ⅲ组的血清IFN-γ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Ⅱ、...  相似文献   

10.
为了评价蜘蛛香胶囊对靶动物犬的安全性,试验选择24只试验犬,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1倍推荐剂量(50 mg/kg)组、3倍推荐剂量(150 mg/kg)组和5倍推荐剂量(250 mg/kg)组,每天口服给药2次,连续给药3 d。分别在给药前1天、给药后第1天、第3天、第5天采集血液,对犬的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进行分析比较,并观察给药前后犬的临床症状变化。结果表明:试验期间各剂量组犬临床症状正常,给药后的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与给药前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蜘蛛香胶囊在5倍推荐剂量(250 mg/kg)范围内连续给药3 d,对靶动物犬的临床体征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无明显影响,该药临床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11.
为建立盐酸莱克多巴胺(RAC)在鸡血清和组织中残留的检测方法,探究其消除规律,试验选择健康的三黄鸡80只,随机分为4组,其中对照组8只,试验组(Ⅰ组、Ⅱ组、Ⅲ组)各24只,对照组饲喂正常饲料,试验组分别以1,3,9 mg/kg的剂量将RAC添加到饲料中,连续饲喂21 d,在用药后第1,3,7,14,21天和休药后第1,3,7天分别采集试验鸡血液、肌肉、肝脏和胃组织样品,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各样品中RAC含量。结果表明:各试验组鸡只血清的RAC残留量在第7天达到高峰,第14天明显下降,第21天出现第2个残留高峰;肌肉中RAC残留量在第7天达到高峰,之后逐渐降低;肝脏中3~21 d RAC残留量均在90 ng/g以上;胃中RAC残留量前14 d呈上升趋势,之后下降。休药7 d后,血清和肌肉中的RAC残留量低于检测下限,但肝脏和胃中仍可检测到残留,且胃中的残留量略高于肝脏。说明RAC易在鸡体内残留,且不同组织的残留浓度和代谢速率不同。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吲哚对高邮鸭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相近高邮鸭280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4只(公、母各7只)。试验组添加吲哚浓度分别为100、250、400 mg/kg,分别在试验期的第7、14、21天和28天每重复组随机屠宰公、母鸭各1只,测定各组高邮鸭的生产性能,并采取全血测定血清生化指标和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各阶段的不同试验组高邮鸭体重差异不显著(P> 0.05),试验第28天时(49日龄),试验Ⅰ、Ⅱ、Ⅲ组体重分别上升0.33%(P> 0.05)、0.54%(P> 0.05)、2.38%(P> 0.05);在试验第3周(36~42日龄)时,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Ⅱ、Ⅲ组的采食量分别下降16.19%(P <0.05)、26.83%(P <0.01)、12.90%(P <0.05),各阶段的不同试验组高邮鸭料重比差异不显著(P> 0.05)。(2)饲养期满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组TBILI、DBILI、ALT、AST、A...  相似文献   

13.
为评价不同剂量丁香提取物微乳对兔痒螨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将50只自然感染痒螨的病兔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丁香提取物微乳高、中、低剂量组(涂擦给药,每天分别4、2、1次,连用3 d),药物对照组(伊维菌素溶液涂擦)和感染对照组,另选健康兔10只作为健康对照组。试验第4天时进行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检测,第7天和第14天进行治疗效果评价。结果表明,丁香提取物微乳不同剂量治疗后,病兔耳部症状均有改善,结痂脱落,螨虫数量明显减少,其中高、中剂量组感染程度及评分、虫体减少率与低剂量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高、中剂量组效果相当(P0.05),且治疗有效率、虫体转阴率达100%;血常规指标、血液生化指标及组织器官未见明显异常变化。说明丁香提取物微乳对兔痒螨病具有显著疗效,使用安全,临床推荐用法用量为涂擦给药,每天2次,连用3 d。  相似文献   

14.
为评价恩诺沙星注射液对1日龄雏鸡的安全性,将120只1日龄黄羽肉鸡随机分成5组,每组24只。采用多剂量水平给药进行靶动物安全性研究,其中受试药物分别设最大推荐剂量(2 mg/只)、3倍最大推荐剂量(6 mg/只)、5倍最大推荐剂量(10 mg/只)和10倍最大推荐剂量(20 mg/只)共四个剂量组,另设生理盐水对照组。给药途径均为一侧颈部皮下注射,注射体积均为0.1 mL。试验期间进行一般临床观察、动物体重、血液学和血液生化学参数测定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靶动物试验期间各剂量组的所有雏鸡临床表现正常。在血液学和血液生化学参数方面,除白细胞数和中性粒细胞比率给药后第7天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其他指标无差异。在各时间点分别对随机选择的8只存活鸡进行剖检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均未发现明显异常病理变化。研究表明,20%恩诺沙星注射液在推荐剂量下皮下注射给药对1日龄雏鸡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外源性褪黑激素对和田公羊精液品质的影响,在非繁殖季节(6月)将20只和田公羊分为4组,每组5只,其中1组为对照组,3个试验组分别按照每只羊10、20、30 mg 3个剂量皮下埋植褪黑激素;在繁殖季节(10月)将20只和田公羊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0只,试验组每只羊在皮下埋植褪黑激素20 mg。结果表明:在非繁殖季节,试验组的精子活力、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埋植20 mg褪黑激素试验组的精子活力与其他试验组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在繁殖季节,试验组与对照组公羊精液在射精量、精子密度、活力和畸形率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在皮下埋植褪黑激素能够显著提高非繁殖季节和田公羊精液品质,但在繁殖季节则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在注射兔病毒性出血症 (RHD)疫苗后 ,30只兔随机分为 2组 ,试验组兔饲喂含 1 5 %黄白散的饲料。从接种到第 1 80天 ,每组取兔 8只 ,每隔 1 5d采血 1次 ,检测血凝抑制 (HI)抗体 ;在接种前 1天及接种后 5、 1 0、 1 7、 2 4、 31、 41、 5 1d ,每组取兔 1 0只 ,采血检测ANAE+淋巴细胞百分率 ;在 1 80、 2 4 0、 30 0d时 ,每组分别取兔 5只做攻毒保护试验。结果表明 :2组兔HI抗体峰值分别为 7 3log2和 9 8log2 ,差异极显著 (P <0 0 1 ) ;试验组疫苗保护期可延长 60d ;试验组ANAE+率从第 1 0天至 5 1天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极显著(P<0 0 1 )。所以黄白散可增强兔接种RHD疫苗后的特异性免疫功能 ,增强RHD疫苗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为了评价柴桂感寒口服液对靶动物(鸡)的安全性,将150只15日龄三黄鸡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4个试验组,试验组分别按照柴桂感寒口服液临床推荐剂量(1 mL/L饮水)的1、3、5、10倍量给药,连续5 d饮水给药,停药后继续观察至第14天,空白对照组只给予饮水。结果显示,柴桂感寒口服液的1倍剂量组试验鸡的平均增重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而3、5、10倍剂量组平均增重均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其中5倍剂量组的增重率高达189.85%;给药后第7天,各试验组鸡的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给药后第14天,5倍剂量组的白细胞数、10倍剂量组的红细胞数及3倍和5倍剂量组的血红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10倍剂量组血红蛋白含量及5倍和10倍剂量组的白蛋白含量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5倍剂量组碱性磷酸酶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10倍剂量组的尿素氮及5倍和10倍剂量组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但均在正常生理值范围内。结果表明,柴桂感寒口服液按推荐剂量的1倍~10倍剂量饮水给药对靶动物(鸡)是安全的,临床应用剂量的安全范围较大。  相似文献   

18.
在人工感染兔球虫病试验的基础上,进行自然感染兔球虫病兔群林保护试验、感染强度防治试验、生长速度和饲料消耗试验。其中保护性试验喂药组23900只兔,试验期间死亡713只,保护率为97.02%;不给药对比组15000只兔,死亡3989只,保护率为73.4%;感染强度试验其试验组20天后检查转为阴性,对照组整个试验无明显变化;增重试验中的三个试验组增重分别为39.63g、38.25g、38.5g,对照组  相似文献   

19.
为评价亚甲基水杨酸杆菌肽可溶性粉对靶动物兔用药的安全性,32只健康成年新西兰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公母各半)。试验采用多剂量水平给药进行靶动物安全性研究,其中受试药物分别设1倍推荐剂量组(6 mg/kg/d)、3倍推荐剂量组(18 mg/kg/d)和5倍推荐剂量组(30 mg/kg/d),另设一空白对照组。受试药经混饮给药,连用21 d。用药期间通过观察一般临床表现、体重和摄食量变化,血液学和血液相关生化指标的检测以及大体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确定受试药的靶动物安全性。结果表明,试验期间所有受试动物均存活,对照组和受试药组临床表现均正常,病理剖解主要脏器无明显眼观病理变化。与对照组相比,亚甲基水杨酸杆菌肽可溶性粉按推荐剂量给药对兔的生长性能有正性作用;3倍和5倍剂量组促进作用不明显。在血液生理指标及生化指标方面,各试验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剖检后对主要脏器进行大体和显微病理学检查未见明显病变,个别高剂量组中的兔肝组织出现部分肝细胞肿胀现象。靶动物安全性实验结果表明,亚甲基水杨酸杆菌肽可溶性粉按推荐剂量连续给药21 d具有较大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獭兔胆小怕惊,突然噪音,即可引起精神紧张,食欲减退,影响生长和繁殖。为探讨不同噪音强度对獭兔生长和繁殖性能的影响,选择40日龄健康幼兔160只,随机分为A、B、C、D四组;选择妊娠母兔80只,随机分为Ⅰ、Ⅱ、Ⅲ、Ⅳ四组。A、Ⅰ组为对照组,B、Ⅱ组、C、Ⅲ组和D、Ⅳ组为试验组,每日8:30、10:30、12:30、14:30时分别用60分贝、80分贝和100分贝噪音刺激,每次5 min,经7 d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幼兔与对照组相比,存活率分别降低27.50、77.50、92.50个百分点;体重分别降低92.23 g、139.93 g、150.43 g;试验妊娠母兔死亡率分别达10%、40%、65%,均有流产、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等症状出现。剖检病死兔均有心脏、肝脏出血等明显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