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6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食用茵产业在现代农业中的优势地位、天津市食用茵产业的现状、发展前景、布局设想和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  相似文献   

2.
食用菌的营养价值高,食用方便,美味可口,是降低血压、保健身体的上等食材,市场对其需求量日益增大,其市场前景广阔是其它食材难以相比的。面对如此的发展前案,提高食用茵产业链的科技化显得尤为重要,加大在食用菌的农用科技方面的投入,探索出一条以高科技为基础,以食用茵产业化为中心的新型食用茵产业链的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3.
随着食用茵生产的发展,食用茵制种方法在传统固体制作的基础上在不断的改进和提高,其中液体菌种的制作便是其中之一。液体菌种具有茵丝纯度高、活力强、繁殖快、接种到培养料内流动性好、萌发点多,发茵迅速、周期短、茵龄一致等特点。2008年对已经用面体种在我所栽培成功的12个菌种进行了液体菌种在摇床上培养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食用茵是一种营养丰富兼有食疗价值的食品,它有利于人体各种生理机能的调节,由于食用茵大量生产依赖于人工栽培,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受到农药污染.因此.食用茵中农药残留限量(MRL)超标问题目益受到国内外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离子束注人技术在食用菌育种上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离子束是一束具有能量的带电粒子.注入细胞内可引发染色体变异。离子注入诱变育种以变异率高、变异谱宽、变异稳定快、技术稳定可靠、简便易行的优点被广泛地应用于植物、微生物育种和外源DNA大分子转导。在食用茵诱变育种方面选育了耐高温的杏鲍菇、阿魏菇,优质生物转化率高的白金针、鸡腿菇、姬松茸,经济高效的灵芝漆酶茵株,多糖含量显著提高的香菇、猴头菇、阿魏菇等优质菌株,与茵丝体生长速度和生物转达化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六安市几种市售鲜食用菌重金属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田安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21):149-151
采用原子吸收法对六安市杏鲍菇、金针菇、白玉菇、平菇和香菇五种食用菌的Cu、Mn、Fe、Zn、Cd和Pb6种重金属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被检测食用茵Cu和Mn的平均含量较低,Fe和Zn的平均含量较高,Cd和Pb未被检测出。说明六安市这5种食用茵cu、Mn、Fe、zn、cd和Pb的含量均在国家食用茵安全性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广西桑枝食用茵发展的现状及其在原料、气候、劳动力等方面的优势以及未来广阔的市场前景,针对发展中存在的品种结构单一、深加工程度低、市场销售渠道不顺畅等突出问题,提出加快发展的对策,以期为该地区桑枝食用茵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食用茵在制种期及袋料栽培发茵期的病害防治,应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克服病害发生后单纯依赖化学农药防治的做法.本文根据多年实践经验,就如何综合防治食用茵制种期病害做了全面阐述.  相似文献   

9.
小白菜内生菌的分离及菌核菌拮抗菌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杰凤  周天  王颖  韩寒冰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3):2676-2679
利用选择培养基对茂名市郊区种植的成熟小白菜植株进行内生茵分离,共得到3株内生细菌、5株内生真菌、2株内生放线茵.细菌分属芽孢杆菌属、埃希氏菌属、黄色杆菌属,真菌主要为曲霉属、毛霉属,放线菌分属链霉菌属和诺卡茵属.利用平板对峙培养法筛选出2株内生放线茵及1株内生细菌对植物茵核病菌有强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产地环境、栽培方法、田间管理、病虫害综合预防、采收及贮藏等方面总结了一套食用独活人工栽培关键技术,以期为食用独活种植户及企业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促进佳木斯市食用菌产业发展,带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以佳木斯地区为例,分析了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状况。针对食用菌产业中存在的加工技术、设施、管理和销售等方面问题,从政策、产业、产后开发的途径上,提出食用菌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食用菌的生产与栽培过程中,防治食用菌病虫害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利用农、化、理、生等进行综合技术防治,以促进食用菌健壮生长,高产优质。  相似文献   

13.
对湖北省武汉市的食用菌消费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分别从食用菌认知程度、风险认知、购买氛围和他人意见、购买意愿和购买行为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查,认为从总体上来看,消费者对于食用菌的认知情况还不清晰,品牌和品种认知程度均不高,消费决策随意性较大,对于食用菌的价格弹性不太敏感。消费者认为要保证食用菌的新鲜,加强食用菌的安全卫生。食用菌产品在质量改进的情况下,价格有进一步上涨的空间。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安徽省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安徽省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对策:加强菌种管理,提高制种技术;开发栽培新材料,扶持产业化龙头企业,推动食用菌产业化进程;建立食用菌生产安全体系,加强执法,提高其品质和安全性;合理开发利用野生食用菌资源,大力发展食用菌产品深加工。  相似文献   

15.
通过研究施肥技术对耳林生长量的影响,探索耳林施肥的经济效益,为全县经营栎树,缩短耳林轮伐期,提高耳林质量,增加黑木耳产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姜庆  王芳  谭宏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541-22543,22674
为解决食用菌生产后废弃物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选取了成都、德阳、雅安等食用菌产地进行调查,研究了四川省食用菌废弃物利用方式的现状。将废弃物利用方式划分为菌渣利用和菌袋利用2种方式,归纳出菌渣利用方式有直接利用、再生产利用和制造新能源、新材料3种方式,分析了以上方式产生的原因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从技术、制度、资金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对云南野生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野生食用菌风味成分,天然风味调料的发展及其开发前景进行综述,旨在为野生食用菌的高值化利用提供参考,同时对推动云南野生食用菌产业化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模式探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胡永光  李萍萍  袁俊杰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9):2606-2607,2669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是食用菌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是食用菌生产技术进步的结晶.国外少数国家实现了部分食用菌的工厂化和自动化生产,我国的食用菌产业仍处于农户栽培模式的初级阶段,工厂化规模生产亟待加强.详细介绍了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特点、国内外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现状、存在问题、解决措施及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采用CTAB结合DNA凝胶回收试剂盒法提取四种主要食用菌病害组织样品的宏基因组DNA,用16S rDNA和18S rDNA通用引物分别对样品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连接、转化并进行单克隆测序。每对引物随机挑取20个阳性克隆的rDNA序列进行比对,并对病害微生物的亲缘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四种病害样品中两种为细菌性病害,两种为真菌性病害。  相似文献   

20.
食用菌是一类高蛋白的功能食品,具有多种医疗作用和生理功能,越来越来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其产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从育种、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施肥等方面综述了高产优质食用菌的生产方法,并对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