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西吉县霜冻害发生规律及防御措施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对西吉县霜冻害发生情况的统计分析:找出了霜冻害发生的规律,提出了霜冻害防御的主要对策为“避、抗、防”。  相似文献   

2.
珠江三角洲作物结构变动与害鼠可持续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作物结构变动对害鼠数量、生物量的影响,重点防治鼠种及其数量季节变动状况;害鼠栖息地生态控制和抗凝血灭鼠剂持续使用技术,黄毛鼠抗药性;果园、菜地害鼠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害鼠分布、空间格局与灭鼠技术等。提出害鼠可持续控制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3.
根据实践经验,简要介绍了涡阳县夏玉米病虫草害的发生规律,并提出了其综合防治技术,包括栽培控害、田管控害、化学控害等内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山楂叶螨、苹果全爪螨和二斑叶螨是山西省苹果园3种主要害螨。综述了3种害螨的识别特征、为害症状、发生为害规律及影响发生的各种生物因子,提出了山西苹果园害螨的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苹果园害螨的防治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5.
鄯善县通过建立秋季哈密瓜农药减量控害示范区,推广应用农药减量控害技术,采取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综合防控技术,使农作物病虫害得到了有效控制,农药利用率显著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明显改善.通过建立秋季哈密瓜农药减量控害示范区和推广应用农药减量控害技术措施,分析农药减量控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作物对强紫外线、寒害、旱害、盐害、铝害等五种逆境胁迫下的作物的应答机制和内部反应机理作出了总结,对近年来有关作物逆境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葫芦岛地区的兔害特点,分析了造成野兔危害严重的原因,并总结了树干涂白、保护趋避法、套塑料管、生物防治、营林措施防治等兔害防治技术,以期为葫芦岛地区幼林兔害综合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云南进境百合种球病虫害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3~2005年对云南省进境百合种球上的病虫害进行了抽样调查,共检测出真菌病害4种、线虫病害4种、细菌病害2种、病毒病害2种及害螨1种,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森林资源在建设发展的过程中,需要积极加强森林害鼠的综合管理工作。有效减少害鼠危害,能够提升森林生态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本文主要是从森林害鼠综合管理的内涵和森林害鼠综合管理的主要内容入手,对森林害鼠综合管理的相关情况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和说明,针对甘肃省森林害鼠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有效提出了甘肃省森林害鼠综合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0.
对西吉县农田害鼠发生情况及其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该县不同生态区域的农田害鼠发生种类有所不同,但总的来说,达乌尔黄鼠和鼠兔为优势种。在年周期内,害鼠的发生总体上呈现4-6月和9月两个高峰期。分析了人为因素、环境因素、天敌因素对害鼠种群消长的影响,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棉花在整个生长期,都可能发生各种气象灾害,导致严重减产。介绍了棉花播种-苗期冷(冻)害、棉花雹灾、棉花雨涝害、棉花旱灾、棉花干热风害、棉花热害、棉花吐絮期霜冻害等灾害的症状,并且针对各种灾害提出了相应的防灾救灾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不同生长时期冬枣受绿盲蝽危害后应激防御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绿盲蝽刺吸与人工针刺模拟危害后,冬枣不同组织的应激防御酶活性,以及受绿盲蝽不同程度危害的冬枣叶、蕾、花、幼果应激防御酶的变化。【方法】在冬枣各生长期(芽期、蕾期、花期、幼果期)易受危害部位(嫩叶、蕾、花、幼果)接入不同数量(1-3头)绿盲蝽和人工针刺模拟危害,危害24 h后,采摘不同危害程度的冬枣组织,采用氮蓝四唑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采用愈创木酚法测定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采用紫外吸光法测定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结果】冬枣嫩叶组织遭人工针刺和绿盲蝽刺吸胁迫后所产生的SOD、POD、CAT活性显著高于正常叶片,其中绿盲蝽刺吸嫩叶所产生的应激SOD和CAT活性显著高于人工针刺;冬枣蕾受到人工针刺和绿盲蝽刺吸胁迫后,SOD活性没有变化,POD活性显著增加,受绿盲蝽刺吸胁迫后CAT活性显著高于人工针刺胁迫;冬枣花受到人工针刺和绿盲蝽刺吸胁迫后,SOD和CAT活性没有变化,POD活性显著增加,绿盲蝽刺吸胁迫下POD活性比人工针刺活性更高;冬枣幼果受到人工针刺和绿盲蝽刺吸胁迫后,SOD和CAT活性没有变化,POD活性显著增加。受绿盲蝽不同危害程度的应激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受害后冬枣各组织内3种防御性酶随受害程度的加重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叶片和花受绿盲蝽不同程度危害后,SOD活性呈现随着受害程度的加重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POD、CAT活性随受害程度的加重均呈上升的趋势;冬枣蕾受绿盲蝽不同程度危害后,SOD活性变化不显著,POD和CAT活性呈现上升趋势。冬枣幼果受绿盲蝽不同程度危害后,SOD活性随着受害程度的加重先降低,后上升;POD活性随受害程度的加重均呈先下降再上升的趋势。【结论】绿盲蝽的危害胁迫能诱导寄主植物产生一系列应激生化反应。冬枣不同组织受胁迫后,参与防御的酶可能不同,嫩叶受胁迫后,3种防御酶均会发生变化,而蕾、花、幼果等繁殖器官受胁迫后,POD活性变化更为明显;绿盲蝽刺吸胁迫(除了物理损伤外,还分泌唾液进行化学危害)比人工针刺(仅有物理损伤)往往能够诱导更高的防御酶活性;随着绿盲蝽的危害加重,冬枣不同组织的受损程度不同,不同的酶活性表现不同。  相似文献   

13.
伊犁河谷苹果冻害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面调查2008年伊犁河谷苹果冻害的基础上,研究分析了伊犁河谷苹果冻害及其防治技术。调查表明,调查区域内,苹果普遍发生了冻害,但多数区域苹果冻害在1-2级,程度较轻,冻害较重的地区较少。不同品种抗寒性有较大差异;伊犁州直地区苹果主栽品种中,红富士、红王将抗寒性较差。小环境在减轻果树冻害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伊犁河谷属于苹果适生区,但在特殊年份会造成大面积苹果冻害,总体上伊犁河谷西部冻害较重;不同苹果品种抗寒性差异较大;采取高位嫁接、营造防护林、增强树体营养等管理措施可有效降低冻害程度。  相似文献   

14.
从损伤力学出发,对SMC-R50短纤维复合材料冲击损伤后疲劳损伤的发展进行了分析。给出了疲劳损伤速率方程。并通过实验对损伤发展进行了测量。同时给出了疲劳寿命预报方程及剩余寿命方程。结果表明,通过对损伤发展的监测,可预报疲劳破坏。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水稻低温冷害风险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黑龙江省水稻生长发育对低温环境的反应,分析了水稻冷害致灾的因素、机理及指标。用变异系数、概率分布函数等方法分析了水稻冷害风险的地域分布,并对水稻冷害经济损失风险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黑龙江省伊春北部、黑河和大兴安岭地区冷害风险较大,中部次之,西南和东南部较小。  相似文献   

16.
围绕着东北地区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低温冷害,系统回顾了我国东北地区低温冷害的研究进展。主要针对冷害的类型和指标等概念,对形成我国东北地区夏季低温的环流特征、影响因子,低温冷害的预测、预报和防御等方面做了总结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伊春林区主要森林鼠害发生与分布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991年至2001年伊春林区森林鼠害的分布规律及生态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的实地调查,研究了不同生境条件下各种不同类型鼠类的数量分布和发生危害情况,论述了其种群数量的变动及危害规律。  相似文献   

18.
雪灾、冻害是我国南方棚室蔬菜主要气象灾害,对大棚蔬菜产量和种植效益影响显著。分析了南方棚室蔬菜难以抵御雪灾、冻害的原因,提出了棚室蔬菜雪灾、冻害防御的常规措施和应急措施以及受到冻害后的自救措施。  相似文献   

19.
次生林雪/风害干扰与树种及林型的关系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以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清原森林生态试验站的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树种、林型之间遭受雪/风害时的差异. 结果表明:①不同树种受雪/风危害在数量上有所差异,以枫桦受害最重,假色槭最轻;不同树种折断受害类型和被压弯受害类型的百分比差异显著. ②雪/风灾害对林木的破坏与树木的大小有关,其中粗大林木(即冠幅较大)易受折断的危害;而低矮、小径级的林木更趋向于被压弯. ③不同林型遭受灾害的程度不同,以枫桦为优势种的林型与以假色槭为优势种的林型其受灾总量百分比之间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20.
采用大田抽样实测与人工模拟为害损失的方法,得出豆荚螟对春、秋大豆的为害损失表现为:(1)随虫株、虫荚及虫粒率的提高,其损失亦随之加重;(2)虫株相当,损失则随虫荚增加而加重;(3)虫株、虫荚均相当,损失则随籽粒被害程度加重而加重。据此,建立了春、秋大豆豆荚螟为害率与损失率的回归预测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